法華經說什麼
第一章法華經就是講心靈建設 講經緣起 各位弘揚佛教、護持佛教的發心菩薩、各位同參道友!去年文殊院文殊閣建成以後,我曾經在這裡講過《般若要義》,時間剛剛過了一年。現在文殊院開展每周的佛法講座,又約我到文殊院來跟大家結結法緣,講講《法華要義》。看到諸位法師為佛教事業的發心,我內心非常高興。文殊院舉辦的佛學講座,突出了佛教的文化性,弘揚了佛法真理,凈化人心,穩定社會,為國家安寧和世界和平,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認為,舉辦這個講經法會非常必要。因為佛法精深博大,能夠指導人們走上光明大道,使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價值觀(這是現代的哲學名稱,我現在借用一下),指導我們獲得幸福快樂的生活,甚至最終獲得涅槃解脫的瀟洒人生,成就圓成實性的菩提之道。 佛教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做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體現出一定的價值,不能空過一生,不能懵懵懂懂的混過一生,更不能造業作惡過一生。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擁有好的人生觀才能創造出有益高效的人生價值,我們的存在才有意義。我打個比喻,曾經有兩個要好的朋友在飯店裡喝酒,酒過三巡的時候,張三不勝酒力,李四還要繼續喝。張三說:「哥們兒,我不行了,你自己喝吧。」李四說:「兄弟,咱哥倆感情如何?感情深,一口吞。再來幾杯,醉死算了,反正活著沒意思。」張三一尋思,自己雖然有點錢,整日忙忙碌碌,實在活著沒名堂,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醉死算了。結果朋友倆經常一起喝悶酒。就這樣醉生夢死地度過了好幾年,對於工作當然越來越沒興趣,最後兩人都酒精中毒,從脂肪肝演變成肝癌,丟下年輕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兒女,走上了不歸路。這個例子便是沒有人生觀指導生活的下場,醉生夢死地度過了短命的一生,給世上留下的只有遺憾與苦難。如果他們早日學習佛教,情形就會為之一變,因為佛教能夠給大家提供健康的人生觀。所以,我們應該樹立佛教的人生觀。佛教的人生觀是什麼呢?佛陀指示我們,要利用我們有限的生命,轉惡成善、轉邪成正、轉染成凈、轉識成智,這麼四個「轉」字,就包含了佛教積極利他精神的人生觀。 轉惡成善 轉惡成善,就是依我們信仰佛陀的信心、願心,斷滅五逆十惡等三世罪障的現生利益,成就大善根種性。什麼是五逆?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即破壞佛教的團結)。這五種極端罪惡的行為,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所以又叫無間業。什麼是十惡業?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貪慾、瞋恚、愚痴等十種不善業。要斷除三世罪障,即不僅僅斷除現在世的五逆十惡,還要去除過去世、未來世的罪孽。斷除惡業,成就善業,即行十善業,可以感得人天果報。 修善行,我們就要先皈依佛法僧三寶,明白因果道理,勤修五戒十善,這樣子可以走上「轉惡成善」的道路。嚴守殺、盜、淫、妄、酒五戒,可以保持人生,不致墮落惡趣。修持十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死後可以根據修持的品位上升諸天,享受天道的快樂。當然這是最初階段的學佛,我們還要更進一步,修習轉邪成正。 轉邪成正 轉邪成正,在佛教來講還是屬於人天乘。我們做人,這一生結束以後,要想不再墮落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就不能再造墮三惡道的因。地獄、餓鬼、畜生要感受刀途、火途、血途的苦楚,一生中受盡諸般磨難,是很痛苦的,沒得學佛的機會。所以邪知邪見很可怕,不但將失去人身,還要受萬劫的苦楚。什麼是邪知邪見呢?即邪心取理,顛倒妄見,不信因果,斷諸善根,作闡提行,是名邪見。要轉邪成正,就要修習八正道,即八種求趣涅槃的正道。八正道又作八聖道、八支正道、八聖道分等名稱,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的正確方法或途徑。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的二邊,趨向中道法門的,即指這個八正道。 八正道 (一)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佛道。 (二)正思惟,又叫正志、正分別等。分為無欲覺、恚覺及害覺,即我們意業的清凈,沒有過分的貪求,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心平氣和地為人民服務,更沒有整人害人之心。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業,有所言說,即與道相應,與善法相應。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業,就是做接近善法的工作。 (五)正命,又作諦受。即舍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諸生活之具,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對財物要取之有道。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等。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有的人說我們佛教消極,那他是不知道佛法,愚昧無知的結果。佛陀教導我們要精進地生活,不要懈怠。 (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八)正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修習初禪乃至四禪。 轉染成凈 佛教的人生觀,就是首先要學人天乘的善法,再進一步要修解脫行,也就是轉染成凈。染就是染污,指我們內心的染污、煩惱無明之法。凈,即遠離煩惱,清凈之義,是法性之法。《攝大乘論釋》卷十三中說,生死之法為不凈品,涅槃之法為凈品。現在社會上搞環保,為什麼搞環保呢?就是近年來,環境污染重——水源污染、空氣污染等,導致生態不平衡,給地球帶來很多的災害。在佛教來講,首先污染的是內心的污染,內心污染造成環境污染。假若內心不污染,環境就會幹凈,生態就可以保持平衡。所以佛法的環保工程是治本,從心理上根治污染。當然,要標本兼治,但首先要治本。內心有污染的眾生就是凡夫,沒有污染的就是聖人,所以轉染成凈,就是一條成佛作祖之路。 由於人們煩惱重、無明重、不信因果、不信三寶,只見眼前(的利益)不見未來、只看到自己這個空間沒有看到他人的空間,所以處處損人利己,造成很多不應該的染污現象。所以我們佛教,除了做好人之外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求得三業(身口意)清凈。內心不起煩惱污染,口業清凈,就是語言乾淨,身體當然也不會有過激行為,更不用說去害人了。身口意三業清凈,才可以得到解脫。這就是佛教的解脫行。宣說這一種解脫行,是佛出世的因緣,它是三乘所共修,也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共同修習。要成就佛道,都要走這條必經之道。諸位居士除了做個好人,奉行三皈、五戒、十善之外,要進一步提高,必然要走這條道路,這就是轉染成凈。 轉識成智 最後一個是轉識成智。普通的俗人,心有分別,認識不清,顛倒重重,既有煩惱障,又有所知障,不能以智慧來觀察人生,觀察宇宙間萬事萬物,所以不能處處為他人著想,一門心思總想著自己。不能以他人之苦為自己之苦,不能以他人之樂為自己的樂。因此佛教講,在修解脫行的基礎上發菩提心、發悲憫心、發廣大心。廣大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在此基礎上,行動上就修四攝六度。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樣的菩薩精神行動,在唯識學上講就可以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成四智(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斷煩惱障就證得涅槃,斷所知障就證得菩提。轉凡夫有漏的八識成為佛的四智,即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轉惡成善、轉邪成正、轉染成凈、轉識成智,既是我們遠大的理想,也是我們學佛的最高目標。這就是佛家的人生觀。我們要以這種觀察思維來對待人生,珍惜光陰,使人生不虛度,創造人生價值,這樣就活得有意義。從這四個「轉」字來說,我們要走的路很長,也許前方布滿了荊棘,但我們不怕重重困難,以堅韌的毅力,迎難而上,以實現我們的最高目標——完成佛道。這是第一點。 佛教的宇宙觀 什麼是佛法的宇宙觀呢?就是以佛教的觀點,對事物的觀察,對宇宙森羅萬象的觀察,要靠智慧,有個正確的觀察。這個觀察有三點,一是緣起,二是性空,三是中道。佛法主張以慧眼觀察一切事物。宇宙森羅萬象,包括諸多的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必須以緣起、性空、中道的智慧來觀察這個複雜變遷的宇宙,清楚地了知它的本質和現象,如此觀察,才是正確的宇宙觀。 什麼是緣起 緣起,指一切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這個道理稱為緣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種條件之互相依存而有變化(無常),為佛陀對於現象界各種生起消滅之原因、條件,所證悟之法則,如阿含經典多處闡明的十二支緣起,謂「無明」為「行」的緣,「行」為「識」的緣,乃至「生」為「老死」的緣,「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生死相續的真理,同時亦由「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之理,斷除無明,以證涅槃。此緣起之理是佛陀成道之證悟,為佛教闡述宇宙觀的基本原理。佛陀對印度諸外道所主張「神我」及諸法具有實在的自性等論點,均予以否定,而稱萬有(物質界)都是相互依存,非有獨立的自性,以此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建立起佛教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徵。 宇宙間一切法離不開「因、緣、果」三個字。不管人生現象、社會現象、自然現象,都脫不了因果規律。時間上很長,空間上很寬,但因果律是超越時間的。要相信因果,不違反困果,以因果律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看看我們起心動念是不是違反因果律?這是做人的基礎,也是世間倫理道德的基礎。一切事物離不開因、緣、果,不管你信與不信,萬有因果律卻是客觀存在的,它不會因你的相信與否而疏忽行使它的職能。你們大家想嘛,古往今來,這種因果報應的事情太多了,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我們就要深信不疑,為善受福,作惡遭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若到,一切都報。 報應現前時,不會因你職位的高低、權勢的大小而改變,人人平等,正所謂報應絲毫不爽。 什麼是性空 什麼是性空呢?一切緣起法的造作變化,如幻如化。凡是因緣所生法,都沒有實體,沒有常恆不變的東西,沒有青春常在而不變化的東西。一般人追求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境界,把它看得很實在。攀緣追求,貪戀不舍,所以造業無邊。 我們如此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能破除我執、法執,對一切事物可以看淡放下。要「空」掉什麼?空妄情,空執情。《金剛經》里講要遣相去執,直察真相,沒有這個觀察,就處處以我為主體,私心雜念重重,我的這樣、我的那樣、我的家庭、我的兒女、我的錢、我的權位,樣樣都放不下。放不下的就要害人,害得你為物所累,成了「我的」奴隸,連自己最根本的東西都丟掉了。放得下,看得淡,就可以對事物、對人們、對眾生起平等心,既尊重人類,又尊重自然。不能破壞自然,因為人、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應該平等觀察,這就可以發大悲心。佛法的「空」就是本著萬物一體的這個互相依存的精神,空除我執,空除法執,空除貪心。「空」並不是說什麼都不要了,或者什麼都沒有了,連正法之理都放棄了,不是那個意思!什麼都沒有了不是「空」,那是佛教說的「斷見」,這是邪見。佛教的空是要明白事物的變遷,事物的樸素依存關係,斷除狹隘的個人主義、自私自利的小人思想。達到空的境界,就是空去了小我而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去,成為自然的一份子,與自然協調,和合一味。 什麼是中道 中道,就是看待萬物時,一方面不要否定因果現象,因果是客觀存在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也不能執著「實有」,「實有」即對事物的偏執,要空除對「實有」的執著。所以看待人生,看待一切事物,要做到「合二而一」,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心經》里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論人生現象、宇宙現象都是如此,即不落於「常見」,也不落於「斷見」。斷見,就是否定因果,認為一切事物都沒有,比如說人死如燈滅就是一例;常見,就是認為一切常恆不變,「神我」常恆不變,一切山河大地常恆不變。有常見他就有貪心,有執著,他對未來就沒有信心,懈怠懶惰,失去了主觀能動性。要空除執著,所以亦有亦空,不落入斷見也不落於常見,是名「中道」。 這是佛家的宇宙觀。緣起、性空、中道,這個意趣精深博大,超過世間的一般哲學。世間的一般哲學,不論東方的、西方的哲學,那個境界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是在世智聰辨上用功。佛法精深博大超越了世間哲學,也超越了世間的科學,希望大家好好學習,能得到最大的受用。 佛教的價值觀 什麼叫人生的價值?作為一個人,光陰很短促,在人的一生中,要獲得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呢?表現在思想行為上。由思想上的認識來指導行為,做對自己、對集體、對國家、對眾生都有意義的事情才叫做有價值。 用歷史的眼光去評價人生,你才能清楚地看到這一切:有的人機關用盡,才拼得世間榮華富貴,博得個遺臭萬年;有的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天下人民謀福利,雖然一生衣祿平平,卻留下英名萬古,永垂世范;有的人家業興隆,平步青雲,如行雲流水,成為歷史的過客,轉眼即煙消雲散;有的人能屈能伸,窮通富貴,只如過眼煙雲,雖於民無利,倒圖個輕鬆自在……人生百態,各有千秋,稱譏毀譽,雖是身後之事,卻看出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中國古代的各個學派在探討人生理想與行為的評價標準時,圍繞著義與利、理與欲、志與功等的關係進行了論述,儒家的提倡輕私利而重仁義,存天理而滅人慾,一生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功成而弗居等價值觀;道家更是表現出重視精神而輕物質的價值體系;墨家的價值觀主張貴「義」,義即是有利於人民的行為…… 那麼,佛教的價值觀如何呢?我從下面幾點來簡單說說,提供給大家參考。 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佛教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神聖的使命,在六道輪迴中,生命的表演最為精彩,但它會為這些行為付出代價的,就是所謂的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自然規律已經為生命的每一次行動客觀地打上了標籤,儘管這在現象世間來看,可能會出現為富不仁而享樂不盡的事來,但我們不知道它的前生後世的因果報應鏈,就不好為它做最終的裁判。但我們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有成長的過程,從低等的無知的到較高的生命形態,甚至是完成生命體驗的全過程,最終成佛的使命。這種成佛的可能性使我們尊重每一個生命,並將尊重轉化為戒律,這就是佛教徒的不殺生戒。不殺生戒,即尊重任何一個生命,因為它們有生存的權利,我們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隨意作出剝奪一個生命的決定。 尊重生命,佛教徒認為會引發自尊,並認識到我們自身生命的可貴性。這種可貴,關鍵在於它本來具有佛性,即每一個生命都有成佛作祖的潛在力量。佛性是平等的,人人本具,這就引發了佛教徒自由平等的理念,及世界和平與宇宙和諧的強烈願望。於是,佛教成為世界上真正使世界走向和平的宗教,它沒有聖戰的血腥染污,它沒有蔑視人生的粗暴極權,在相互尊重、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中,不斷完善自我,成就無私而偉岸的生命尊嚴。這一切,都是因為佛教徒尊重生命的原故。 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中,人道,佛教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只要你成為了人,那就有了希望的光芒。佛經里有六難之說,也就是遇佛世難、聞正法難、生善心難、生中國難、得人身難、具諸根六種稀有難得之事: 遇佛世難。值遇佛陀出世,聽聞佛陀的教法,是非常難的。諸經論中開示說佛之出世,數十億年才有一次。即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時,有迦葉佛出世;人壽百歲時,有釋迦牟尼佛出世;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有彌勒佛出世。如此,佛陀的出世,頗為稀有難得,而我們的人生也非常難得,所以遇佛出世的事是很難得的。 聞正法難。上面說遇佛世難,而聽聞正法同樣的困難。就算佛出世時,能生在這個世界上,仍有八難處不得見聞佛法。這八難處是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即生在佛世的眾生中,這八處眾生還是聽不到佛法的。據《大智度論》卷九載,佛度化舍衛城時,此城曾有九億民眾,仍有三億人全然不知佛法。所以,在缺少善根因緣的時候,雖值佛出世,也不能蒙其利益。 生善心難。《三藏法數》中說:「善心難生,謂人生世間,宿習垢重,惡緣易染,而況邪惑蔽心,生諸貪著。若不遇善知識勸教,則終不能發心,修習善行。故云善心難生。」人生在五濁的世間,從內因來說,我們不明了真理,誤解佛法,被邪知邪見所惑;從外因上說,我們會常常受到種種惡緣的染污,所謂近墨者黑,可以說想不學壞都比較難。如果不是遇到大善知識,我們是很難生起善心的。什麼是善心呢,善心就是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痴、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大家可以捫心自問,我們在一天的時間裡,有幾個時候生起了這十一種善心法。如果你生起善心多,那說明你學習佛法就有了收穫。 生中國難。這個中國,是指佛法興盛的地方,所以大家不要感到驕傲。生在一個佛法興盛的地方,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福德資糧具足,常常聽聞善知識講解佛法,並以佛法為準繩,實踐佛教的積極人生觀。但這不是很容易的事,這要大福報和歷劫修行因緣的。 得人身難。經上有一個龜值浮木的故事,在大海中生活了壽命很長的一隻盲龜,它隨波逐浪,每隔幾分鐘就浮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空氣。在海中的波濤上,有一塊破木板隨著海水起浮蕩漾,在木板的中間,有一個很小的洞,大概烏龜的頭能伸進去。諸位想一下,在諾大的海洋上,這隻龜什麼時候才能與這塊破木板相遇,何況相遇時,烏龜的頭剛好從破木板的洞中伸出來。這個比喻說,我們得人身與盲龜值浮木一樣地難。 具諸根難。搞藝術的人總喜歡說,殘缺就是美,但我認為這種美只能是一出悲劇。人生也一樣,幾乎不可能完美無瑕,其他的不說,單說我們的身體,生理上的九大系統,什麼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幾乎每一個人或這或那都有毛病。有的是天生的毛病,有的是後天所致的毛病,有的是業障病,有的是遺傳病等等,反正我們總會有一大堆的毛病纏身。若是小點的病也罷了,如果是什麼眼耳鼻舌身意方面的毛病,那這一輩子就真的很艱難了,不但自己生活難以料理,還會連累自己的親人朋友。這就是諸根難具呀。 上面講了六難,說明能生為人就是大福報,人,是六道的中心點,人可以上為天,也可以下墮於地獄,人可以成佛,人也可以成魔。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是六道眾生的樞紐。大家得人生,生於中國,能聽聞佛法,諸根具足,得遇善知識,非常難得。就更要珍惜人生,努力修行。 成佛是佛教的終極價值觀 佛教認為我們的目的是要成佛的,成佛是我們的必然趨勢,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當然需要我們自己的進一步努力。 成佛是我們刻苦修行的自然結果,是我們人生福德資糧完全具足的狀態,也是人生完全放棄自我,融入到宇宙大我中的實在。成佛不再有煩惱,是瀟洒而自在,永恆而幸福快樂,自主而純潔的生命狀態。 法華經就是講心靈建設 今天開講《法華經》的要義。 《法華經》就是講「心靈建設」。「心凈國土凈,心染國土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天台宗的「一心三觀」、「百界千如」,離不開一「心」,也就是離不開心靈建設。 這一點結合起來非常有意義。《法華經》講後,接著還要講「華嚴」、「凈土」、「般若」,希望大家珍惜這個善緣,認真學習,學會如何進行心靈建設,能從講經法會中得到受用,這是我所希望的。 《法華經》是中國天台宗的主要經典,而這一個天台宗不單只是本宗派而已,它涉及到般若宗(三論宗),涉及華嚴宗(賢首宗),涉及慈恩宗(法相唯識宗),幾個宗派都聯繫牽涉起來,也就是說諸宗融貫起來了,很重要的!天台宗講「空、假、中」,離不開般若宗中道思想;講「一切唯心造」,不能離開華嚴思想;講「一念三千」,離不開唯識思想。所以各宗派可以融合,理趣不二,這個很重要。 所以開講《法華經》要義,在今天來講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這是我在正式講經以前,講這個緣起。因為時間關係,《法華經》共是7卷28品,比《華嚴經》少,比一般經卷還多,三天之內比照正文來講不可能,所以只有講個大綱,提煉出要義。這個大綱也不按照天台大師的《法華要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的框架來講,只能點到為止,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請大家在法會後,深入經藏。
推薦閱讀:
※法華經疏
※《法華經》第六卷 大意導讀
※永嘉禪高級班教材下冊 法華經選講
※《法華經文句》提要
※惟賢長老:法華經要義 · 中
TAG: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