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 腰椎等檢查方法
轉載▼
標籤: 屈肌肩胛骨屈曲後孔內側卧位健康 | 分類: 腰突知識 |
頸椎檢查· 一.望診· 二.頸部運動檢查· 三.壓痛點· 四.神經系統檢查· 五.有關的血液循環檢查· 六.特殊檢查頸椎望診1
· 1,頸短而粗,呈翼狀頸,頸部皮膚寬闊,髮際低,常提示短頸畸形。· 頸前部腫塊,應與甲狀腺疾病鑒別。· 頸項部腫塊,多為脂肪瘤。· 胸鎖乳突肌的雙側不對稱或單側萎縮,常提示副神經損害。頸椎望診2· 2.頭頸部姿勢:頭頸有否偏斜,頸椎是否僵硬,有無頸椎後凸,側彎或扭轉畸形。· 後凸多見於頸椎結核或骨折脫位。· 頭頸旋轉或斜頸畸形多見於上頸椎損傷或先天畸形,及寰椎骨折或齒狀凸骨折。· 急性扭傷,頸後部肌肉緊張為首發癥狀。· 頸部肌肉扭傷、頸椎間盤損傷、小關節損傷多表現為頸部僵直。頸椎運動檢查· 作頸部運動檢查時,應注意患者肩部必須保持不動,再以第一胸椎棘突和兩側肩峰作為參照物,作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檢查。· 前屈:正常時下頜可觸及胸前,35~45°。· 後伸:正常可達35~45°。· 側屈:正常左右各為45°。· 旋轉:正常左右各為75°(60~80°)· 頭部的轉動主要在寰樞關節,頭頸大幅度的伸屈主要在下頸椎(C5~7),頸椎側屈運動主要在中頸段(C3~5)。· 注意:急性頸椎損傷,嚴禁作頸椎被動檢查。三.壓痛點· 頸椎棘旁、頸椎棘突間,觸到壓痛及硬結,多為項韌帶鈣化;· 在棘間韌帶或項肌有壓痛,多為扭傷;· 胸椎棘突與肩胛部之間壓痛,多為「落枕」。· 頸椎病或椎間盤突出症,壓痛多在患側的下部頸椎段棘間、椎旁,肩胛內上角處,並向患側上肢放射。四.神經系統檢查· 1檢查上肢觸覺、痛覺、冷熱覺、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肌腱反射及Hoffmann 征,並與對側進行比較。· 2對比兩側肌力及肌張力。· 3疑有頸脊髓病變時,則應檢查軀幹及下肢。頸部脊髓損傷定位· 第四頸脊髓節段平面損傷:膈肌、肋間肌麻痹,自動呼吸困難。· 第五:整個上肢喪失自動活動。· 第六:肩部能活動,能屈肘,但不能伸肘、伸腕、屈腕及手指。· 第七:能伸肘、伸腕,不能屈肘、屈指和對掌。· 第八:能屈腕,但不能屈第四、五指。· 頸交感神經損傷:出現霍納(Horner)綜合征,即上眼瞼下垂及瞳孔縮小,同側顏面部出汗減小。五.有關的血循環的檢查· 1.對比兩手及前臂皮膚的顏色、溫度,以及指端毛細血管的充盈的時間。· 2.對比兩手橈動脈搏動情況。六.特殊檢查· 1.頸椎間孔擠壓試驗(Spurling test):· 患者座位,頭頸後仰並向側方旋轉,檢查者立於背後,用雙手按壓患者額頂部,出現上肢放射痛或麻木者為陽性。· 提示頸神經根受壓,多見於頸椎間盤突出症或神經根型頸椎病。六.特殊檢查· 2.頸椎間孔分離試驗(頸椎拔伸試驗):· 對疑有頸神經根痛者令其端坐,檢查者用雙手分別托住患者雙側下頜及枕部,逐漸向上牽引,若原有上肢麻木疼痛減輕或消失為陽性,表明頸脊神經根在椎間孔內受到卡壓,多見於神經根頸椎病。· 若原有上肢麻木疼痛反而加重為反陽性,表明脊神經根張力過高,多見於頸椎間盤突出症。3.頸脊神經根牽張試驗(Eaten test)· 又稱臂叢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坐位或站位,頸椎略屈曲並向健側旋轉,檢查者立於患者患側,一手抵於顳頂部推向健側,另一手握住患側手腕向相反方向牽拉,出現上肢麻木或疼痛者為陽性。· 神經根型頸椎病、臂叢神經損傷和前斜角肌綜合征均可為陽性。· 若檢查時使上肢內旋,則稱為Eaten 加強試驗。4.頭頸傾斜試驗(Adson test)· 患者坐位,雙臂自然下垂,檢查者立於患側,一手扶住頜部,使患者頭後仰並向患側旋轉傾斜,另一手觸摸患側脈搏,檢查有無變化,再令患者深吸氣,檢查脈搏變化,最後囑患者做頭回中立位動作,同檢查者對抗用力,使前斜角肌強力收縮,若出現脈搏減弱或消失,或出現手臂麻木、疼痛則為陽性。· 多見於前斜角肌綜合征、頸肋及胸廓出口綜合征。胸腰椎檢查· 一.胸腰椎望診· 二.胸腰椎運動· 三.胸腰椎摸診· 四.胸腰椎叩診· 五.神經系統檢查· 六.特殊檢查一.胸腰椎望診· 1.站立位望診· 站立位檢查時,病人身體保持立正姿勢,兩上肢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兩腿併攏,雙足跟靠攏,保持一直線。· 脊椎有無側凸· 有無駝背畸形· 生理曲度有無改變· 有無寒性膿腫及流膿竇道· 腰骶部有無叢毛或色素沉著。生理曲度改變· 懷孕後期、佝僂病、克汀病、肥胖者伴腹部膨隆及脊椎滑脫者,腰前凸增加。· 胸部駝背、髖關節屈曲畸形、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扁平髖及雙側跟腱短縮等亦可繼發腰前凸增加。· 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椎結核則可出現腰部僵直,生理前凸消失。· 單杠懸吊,因姿勢不正引起的脊椎畸形可以消失,但因疾病引起的脊椎畸形不可以消失。· 脊椎前曲時,姿勢畸形可以消失,但因疾病引起的脊椎畸形不可以消失。脊椎側凸· 從臀裂向上延伸做一條想像的中線,作為比較標準,這樣易於發現脊椎側凸。· 如不易看出,可囑患者向前彎腰,上肢在胸前交叉,雙手置於雙側肩上,在這種姿勢下,任何畸形必然更加明顯。· 亦可以用有色筆在依次在各棘突上做一標記,有無側凸一目了然。駝背畸形· 從側面觀察有無駝背畸形,是圓形駝背還是角狀駝背。· 強直性脊椎炎、青年性骨軟骨炎、姿勢不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畸形性骨炎等,其駝背均為鈍圓形。· 但強直性脊椎炎常有頭前傾。· 而腰椎結核、骨折脫位、轉移癌所致的駝背為成角畸形。寒性膿腫及流膿竇道· 多見於脊椎結核。· 靠近胸椎部位的為胸椎結核,位於腰三角處為腰椎結核。· 糖尿病並發背腰部多頭疽。(紅、腫、熱、痛)· 背部瘡癤(面部有青春痘)腰骶部叢毛及色素沉著· 多見於隱性脊椎裂。二.腰椎活動度· 前屈:90°· 後伸:30°· 左右側屈:20~30°· 左右旋轉:30°三.胸腰椎摸診· 1.棘突和棘間隙· 棘突的一側偏凸且伴有棘突旁壓痛,是胸腰椎旋轉性錯位的典型體征。· 腰椎某一棘突低陷,與相鄰棘突成「台階」狀改變,提示有腰椎滑脫。· 2.肌肉緊張度· 外傷,其他疾病的保護性反應,體位· 3.壓痛· 棘上韌帶、棘間韌帶的損傷及腰肌扭傷常有明顯固定的壓痛點。放射痛與反射痛· 按壓脊椎旁某點不僅引起局部疼痛外,還可出現向下肢遠端感應的疼痛稱放射痛或反射痛。· 放射痛出現於腰骶神經根受壓時,如腰椎間盤突出節段患側旁開1.5cm處。· 當下腰部及骶部某些軟組織損傷時,按壓局部也可引出沿坐骨神經向下肢放射疼痛,但按壓時間稍長些,下肢痛感應即減輕或消失,則稱為反射痛。· 由此可用以鑒別椎管內疾病和椎管外軟組織疾患。四.胸腰椎叩診· 握拳自上而下叩打脊椎時,若局部出現劇烈的深部疼痛,稱叩擊痛,也稱震動痛。· 多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急性期,· 脊椎骨折、結核、骨腫瘤、後關節滑膜嵌頓等。· 而對於軟組織損傷性疾患,輕輕叩捶局部反而引起疼痛緩解。五.神經系統檢查· 1.檢查軀幹和下肢觸覺、痛覺、冷熱覺,有無感覺減退、消失或過敏。· 2.檢查腹壁反射、肛周反射及提睾反射。· 3.檢查膝、踝腱反射,有無膝、踝痙攣及Babinski征、 Chaddock征、 Oppenheim征、 Rossolimo征、 Gordon征等病理反射。· 4.對比兩側肌力及肌張力。胸腰脊髓節段損傷定位· 第四胸脊髓:男性乳頭平面感覺喪失或減退。· 第七胸:肋弓下緣平面感覺消失,上腹壁反射消失。· 第九胸:臍平面感覺消失,中腹壁反射消失。· 第十一胸:下腹壁平面感覺消失,下腹壁反射消失。· 第二腰:大腿前面、外側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膝反射消失或減弱,髂腰肌和股四頭肌肌力減弱或癱瘓。· 第四腰:小腿、足前面、外側皮膚感覺消失或減退,脛前肌和腓骨長短肌肌力減弱或癱瘓。· 第二骶:大、小便障礙,肛周反射、提睾反射消失或減弱。六.特殊檢查· 1.直退抬高試驗· 2.直退抬高加強試驗(Bragard征)· 3.屈頸試驗(Hepu征或 Soto-Hall征)· 4.腘神經壓迫試驗· 5.髖膝屈曲試驗· 6.股神經牽拉試驗(Ely征)· 7.拾物試驗· 8.脊椎被動伸展試驗· 9.軸位牽引試驗直腿抬高試驗· 患者仰卧位,檢查者以一手托患者足跟部,另一手保持膝關節在伸直位,將下肢逐漸抬高,若抬高到一定高度患者感覺疼痛,同時檢查者也感到一定阻力,即為陽性。提示:坐骨神經和腘繩肌被牽拉。· 正常者可達到70度。· 長期練功者,直退抬高超過90度。直腿抬高加強試驗· 在直腿抬高出現陽性時,再將腿放低5度,患者不再感覺疼痛,再將踝關節被動背屈,若此時出現疼痛,即為陽性。· 提示:坐骨神經被牽拉。屈頸試驗· 患者仰卧,四肢自然放平,檢查者以一手固定其胸骨使脊椎不能發生前屈運動,另一手托患者頭頸使頸前屈,如此動作可使脊髓上升1~2cm,同時向上牽拉神經及硬膜。· 如腰骶神經根有病變,將因牽拉緊張而產生下肢放射性疼痛,為陽性。腘神經壓迫試驗· 將患側髖關節和膝關節分別屈曲至90°,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至出現坐骨神經痛為止。再將膝放低到不痛的位置,以手壓迫股二頭肌腱內側之腘神經。· 如有腰至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出現,即是陽性;此症多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而在其他腰部疾患多為陰性。髖膝屈曲試驗· 盡量使患者兩髖、膝屈曲,然後把膝部壓向腹部,此時腹部出現前屈運動。· 如出現疼痛,是為陽性,表明骶髂關節或腰骶關節病變。股神經牽拉試驗(Ely征)· 患者俯卧,檢查者握住其踝部後屈曲膝關節,使足跟貼住臀部,然後使整個大腿後伸,在試驗過程中如出現沿股神經有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多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拾物試驗· 患者拾取地面物品時,腰部無法彎曲,僅靠屈髖、屈膝方可,此為陽性,· 多見於脊椎結核、腰椎間盤突出症、強直性脊椎炎。脊椎被動伸展試驗· 主要用於檢查小兒患者,囑其俯卧,檢查者將患兒雙腿拉起,觀察腰部伸展是否正常或有否僵直現象,患兒出現腰部僵直,多見於脊椎結核。· 成人推拿也常有此法作為治療手法,如· 牛犁地· 鴨浮水軸位牽引試驗· 病人仰卧,兩肘直伸,雙手握床頭的欄杆或由一助手用手自病人腋下固定軀幹。檢查者用手沿其軀幹的縱軸方向牽引健側下肢,並讓病人在膝伸直位抬高患側下肢,觀察抬高之度數與不牽引時相比,是否升高。· 能升高者說明是可複位之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升高者,可能由粘連或固定之突出,難以複位。· 牽引(機械牽引、吊單杠、倒吊、牽抖)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本方法。· 在牽引時病人覺疼痛有減輕。
常用肌肉檢查方法· 提肩胛肌:術者用一手壓於患者肩部做阻力,令患者用力提肩,術者另一手可觸摸提肩胛肌的肌張力大小。· 斜方肌:術者用手置於肩上作阻力,令患者作聳肩動作。· 岡上肌:令患者作肩關節外展15°時,術者用手置於被檢側上肢的外側作阻力。· 岡下肌:令患者屈肘後作上臂外旋動作,術者對此動作給以阻力。· 菱形肌:令患者雙手叉腰後,兩側肘部向後用力,術者一手對被檢查肘部作阻力,另一手在肩胛骨內側觸摸菱形肌的收縮力。常用肌肉的檢查· 骶棘肌:令患者俯卧位,軀幹作向後背伸的動作,術者一手推背部向下作阻力,另一手可觸摸骶棘肌的收縮力。· 臀大肌:患者俯卧位,用力將大腿後伸,小腿屈曲,術者一手給以阻力,另一手可觸摸臀大肌的收縮力。· 臀中肌:患者取健側在下的側卧位,被檢側下肢伸直並內旋,用力將大腿作外展動作,術者一手給以阻力,另一手可觸摸臀中肌的收縮力。· 犁狀肌: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並用力外旋,術者用力作阻力,則可測之。· 髂腰肌:患者取坐位,膝關節自然屈曲於90°。令患者用力作屈髖動作,術者用手壓病人大腿前側作阻力,可測出髂腰肌力。常有肌肉的檢查· 股四頭肌:患者取坐位,膝關節屈曲後用力作伸膝動作,術者一手置於患者小腿前側給以助力,另一手在大腿前側可觸摸股四頭肌的收縮力。· 拇長伸肌:患者仰卧位,令用力將拇趾背伸,術者用手指將該拇趾向足底壓給以阻力。· 拇長屈肌:患者仰卧,令用力將拇趾向足底屈曲,術者用手指將該拇趾向背側推給以阻力
分享:
0
喜歡
推薦閱讀:
※五種禽蛋的加工方法之秘籍
※很好的倫巴基本步練習方法
※國際註冊漢語老師教學技巧分享之語音篇
※五運六氣學說的基本學術原理與推算方法
※減少「富貴病」 專家呼籲科學飲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