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侗族風雨橋文化
[摘要】風雨橋作為侗族文化的標誌之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從風雨橋的點點滴滴去了解侗族文化的深層內涵,如風雨橋的特色與傳說、風雨橋的歷史積澱、風雨橋的文化意義等。只有充分地了解侗族文化,才能很好地運用其傳統來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
[關鍵詞】風雨橋;民間傳說;歷史積澱;侗族文化;民族建築;橋樑藝術
侗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代傳承,多彩而誘人。侗族風雨橋、侗族鼓樓、侗族大歌,被列為侗族「三寶」,聞名於世。傳說中,人的生命中有一座橋,連著陰間和陽間,在中國的侗族地區,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橋,或許屬於宏大而壯美的風雨橋,或許屬於某個獨木橋,或許屬於橋梆的一根完整的小條木。侗族人認為,每個人來到世界都要走過風雨橋,所以侗鄉處處建有造型美麗、氣韻非凡的風雨橋.風雨橋是侗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更是侗民艱苦創業、勤勞愛家的民族獨特的人文景觀。風雨橋已不僅僅是實用意義上的橋,更是侗族人民追求現實的完美、追求靈魂超越的象徵。
一、風雨橋的特色與傳說
風雨橋,又稱回龍橋、花橋,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築之一。因侗寨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故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等,而最具民族特色的便是風雨橋,它是侗族橋樑建築藝術的結晶。風雨橋多跨河而建,整個橋身不用一釘一鉚以及其他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而成,集橋、廊、亭、塔、樓、閣的建築特色於一體。風雨橋全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或木皮,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風雨橋除了方便行人外,還能遮陰避雨,休閑納涼,故名風雨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侗寨,寨里具有講道義、崇尚習武、相助於危難的傳統,寨里有一位聰明美麗的姑娘,名叫姑婁娘,她的美貌招致土匪張土漏的垂誕,於是下書寨老,逼迫獻出銀兩、豬肉、糯米和姑婁娘等十名年青女子,如愈期不交,殺人燒寨,片瓦不留,寨老遲疑之際,姑婁娘想出對策,她佯裝邀請張土漏前來赴宴,並答應獻出所需之物。當晚,寨門敞開,巷燈高懸。匪徒入寨,頓時鼓聲大作,殺聲振天,寨民們齊心協力,全殲眾匪。原來鼓聲是姑婁娘帶領姑娘們掌擊水桶所致,迷惑了匪徒,保全了寨子。隨後全寨商議,建樓、置鼓。
二、風雨橋的歷史積澱
建築是凝固了的文化,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都能從它那獨具風貌的建築藝術中顯現出來,而侗族的建築就顯示出了濃郁的水稻民族特色。如果說鼓樓是侗家人的圖騰,那麼風雨橋就是侗家人的象徵。
風雨橋的發展形成並無史料記載參考,至今尚是個謎。從侗族農村耕作的實際生產情況和民俗觀念考證,風雨橋的建造的起源有如下的原因。(1)侗族人口增多,促使侗族人民擴大耕地面積,許多後開墾的田地在江河對岸,只能涉水、渡船、架橋通過。為了耕作的方便,建起的小花橋,遇到強風暴雨或曝晒後便有歇息之地。(2)侗鄉為數不多的大型風雨橋,主要是為地域交通要道所建,另一種是為兩岸寨與寨相連而建。(3)少數風雨橋是為風水龍脈的地理觀念而建的。(4)有的風雨橋是為了男女談戀愛而建,為少女提供去處。風雨橋連接著侗族人民的生活,象徵著與其他兄弟民族的團結,橋的溝通作用在這裡不僅僅溝通了山山水水,也溝通了相鄰的民族文化,使同一地區的各族人民和平相處並謀求共同發展。
三、風雨橋的文化意義
風雨橋在當代是一座集貿易、旅遊觀光、休閑於一體的橋。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期,作為侗族文化代表的風雨橋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民族交往的橋樑作用
作為侗族標誌的風雨橋讓其他民族朋友充滿了嚮往,橋後面的侗族文化對其他民族朋友更充滿了不可言喻的魅力。風雨橋作為侗族村寨與外界溝通的橋樑,所起作用不可小視。到了侗族地區,沒進寨就先看到風雨橋,在橋上你能見到許多侗族的民俗,同時,侗族人民也通過遊客了解外面的世界。風雨橋也是民族溝通的工具,在一些多民族雜居侗族地區是多民族雜居,風雨橋的建設過程促進了民族團結,促進了民族內部以及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流。在當代,其溝通作用不會減弱,只會加強。風雨橋不僅溝通了當地各族人民的關係,也溝通了現代與傳統。侗族的傳統文化只有與現代文明相結合,才能使侗族地區適應現代社會,並快速發展起來。
(二)風雨橋的文化價值
鄉風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繫。精神建設越好文明的地區,經濟越發達,物質文明建設蓬勃紅火;相反,越是貧窮落後的鄉村,社會風氣每況愈下,愚昧野蠻吞沒了文明。加強侗鄉鄉風文明建設,必須大力發展民族經濟,不斷改善民生問題,以社會的物質文明水平來引領落後觀念和摒棄不良世俗風氣。在風雨橋上,人們常會看到侗族老人向侗族的兒童傳授其民族文化,包括民間工藝製作等。在風雨橋上,人們歇息時也會聊天或者唱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侗族人民的精神文明形式。風雨橋是侗族人民的文化載體。
(三)風雨橋的旅遊價值
隨著民俗旅遊的興起和發展,作為侗族門檻的風雨橋的旅遊價值也日益凸顯。在風雨橋上,有體現侗族飲食文化的食品,有體現侗族民間工藝的手工藝品,還有體現侗族人民熱情好客的風俗等等。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民族地區之間的聯繫,應要打破自我開發的形式,要聯繫片區開發,即要打破行政區域劃分和管理體制上的局限,從整個侗民族地區的角度來開發、保護與傳承。在此過程中,應要很好地發揮風雨橋的橋樑作用,深挖侗族文化旅遊資源,促進侗鄉經濟發展。只有增強侗族傳統文化保護意識和開發意識,不斷提升侗族建築的審美價值和知名度,打造以傳統的侗族文化為龍頭的旅遊產業,拓寬民俗風情特色,舉辦民族旅遊文化節等,才能帶動侗鄉經濟發展,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四)風雨橋的審美特徵
風雨橋與理性美:風雨橋構思精巧,造型獨特,融美和實用為一體,它遠看似佇立水中的樓亭,近看為重瓴聯閣的花橋,這種美完全由人工精心設計,製做而成,因此它閃耀著理性美的光芒。風雨橋與自然美:風雨橋是佇立在侗鄉優美自然環境中的橋體,青山綠水映襯著它,當這座結構精巧、飛檐層出的橋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時,彷彿已成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煥發著自然美的魅力。
四、餘論
侗寨風雨橋中的圖案展現,由於建築原理,採用掛枋弔掛形式,使亭檐婷婷而上,勢態如飛,令人神往。尤其令人讚歎的是,橋墩之fu】跨度很大,侗家的能工巧匠們,就在這橋墩上面鋪兩層下短上長的連排大杉木為跳梁,而把兩層正梁架在挑梁之上。上下的五條龍猶如騰雲駕霧,盪起紫氣東來的感覺,在每一層的檐角邊,均有泥雕塑有熊、虎、獅、豹以及飛鳥異類的動物形象。樓壁繪有侗族婦女紡紗、織布、刺繡、踩歌堂以及鬥牛和歷史人物等圖畫。該橋布局嚴謹,工藝精湛,雄偉壯觀,顯示出侗族人民的智慧和獨特的建築風格。了解侗族風陌橋的建造,了解他們表現在圖案單所記錄的祭祀舞蹈的內涵,也就等於參觀了一個天然的舞蹈博物館。
【1】羅廷華王勝先主編.侗族歷史文化習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
【2】侗族簡史組編.侗族簡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
[3]李德誅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M].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4.
[4]《侗族簡史》編寫組.侗族簡史[M].貴州民族出版社,1985.
[5]馮祖貽.侗族文化研究[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推薦閱讀:
※為什麼老有人說現代漢語辭彙大多來自日語?
※古代八拜之交拜的是八種交情,你知道幾種?
※為什麼普洱茶古樹茶一年比一年發芽晚?
※何所言:技藝之巧一專升,人道之治全亂也。
※《帝國最後的榮耀》節選:血戰碧蹄館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