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應該教什麼以及怎麼教?

語文課應該教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自然是應該教語文。那麼,語文是什麼?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顯而易見,語文的本質屬性是「語言」。 語文課教語文,就是教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這是語文課的核心任務。「思想性、文學性和知識性都是在語言文字的工具性基礎上形成的,這也決定思想教育、文學教學和知識教學必須在讀寫聽說的語言教學基礎上進行。」 真語文網友萬老師曾問及「言與意」的問題,我的理解是「語言是言意之結合體,兩者凝合為一不可分離,然而我們教語文、學語言,不是首先奔著內容去的,而是首先奔著語言去的,先明語言之精妙,方見文意之精美,情節之感化,精神之陶冶,這就叫做以言帶意,這是語文學科的本務」。

如此看來,張存平所言,與肖培東所行,其實並不矛盾。無非是看問題的視角與重點不同而已。

看得出,肖培東「把語文課上成對語言文字體悟研讀的課」,無疑是一堂真語文課,至於「打破傳統語文課的套路,切准文本解讀的最佳縫隙」「讓學生徹底放開,傾情走進文本,以自己的體驗來表現文本(甚至表演文本)」,其實是「怎樣教」的問題。

而張存平所言「主旨核心」「冒險事業的價值探討」「思維能力和價值觀的培養」「聯想敘述能力,句陣的鋪排能力、別緻的比喻修辭能力等等」,本質上均屬於「教什麼」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必須在讀寫聽說的語言教學基礎上進行」。

否則,把課文內容、情節感化、精神陶冶等作為教學和學習主體,而把語言運用放在次要地位,這樣的課往往容易偏離語文正道,多數課甚至誇大撥高成為政治課、思想課等等,若是再向前一點,就變成「荒了自家地,種了別家田」,做了其他學科的事,捨本逐末了。

當然,「走進文本深層」、「安靜的思考體驗」與「張揚的朗讀」,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文本處理方式,這是「怎樣教」的問題,不僅要考慮文本對象特點,還要考慮學習主體年齡特點等因素。

即便同樣是「教語言」,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對文本進行大膽取捨,選擇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正如王榮生先生所言「合宜的教學內容是有效課堂的首要特質」,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來選擇合宜的教學內容」。(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相對來說,「怎樣教」遠比「教什麼」更豐富、更多元,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怎樣教」里包含著「教什麼」的設計構思,更能呈現一位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智慧。再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再換一篇課文,學生要同樣知曉語用之律,這是語文務本之道。

因而,「言而達意,或言不及意,或言意互生,或言意融通」,這其中從言到意的過程,就是咱們語文學科的事,萬不可因意而費言,或得意而忘言。可見,肖培東們「《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也是無可非議的。

粗淺之論,一家之言,難免失之偏頗,權作對此問題的一個回應。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歡迎來「語文教研群」和大家一起進步!
以《老師,我想對你說》為題的作文該怎麼寫?
五年級上冊語文複習資料
大學語文基礎知識100題
悲傷的文言文句子有?

TAG:語文 | 怎麼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