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嘮叨對孩子的十大致命毒害(圖)

父母嘮叨對孩子的十大危害

  說起嘮叨,很多朋友都會想起《大話西遊》,甚至是看過多遍。而這部電影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和羅家英飾演的唐僧是分不開的。在劇中唐僧的「啰嗦」和「嘮叨」,其武力值絲毫不亞於孫悟空的金箍棒!大家對此深有共鳴,因為誰都不願意被嘮叨!

  為了讓一些沒有看過《大話西遊》的朋友明白,下面我摘引一段經典台詞:

  唐僧:唉唉唉!大家不要生氣,生氣會犯了嗔戒的!悟空你也太調皮了,我跟你說過,叫你不要亂扔東西。亂扔東西這麼多……,你看我還沒說完呢,你把棍子又給扔掉了!月光寶盒是寶物,你把它扔掉會污染環境。唉,要是砸到小朋友呢,怎麼辦?就算沒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呀!

  (悟空一把抓住唐僧手中的月光寶盒)

  唐僧:幹什麼?

  悟空:放手!

  唐僧:你想要啊?悟空,你想要的話你就說話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

  悟空:我Kao!

  (悟空一拳將唐僧打倒)

  觀音:啊?孫悟空!

  悟空:大家看到啦?這個傢伙沒事就長篇大論婆婆媽媽嘰嘰歪歪,就好像整天有一隻蒼蠅,嗡……,對不起,不是一隻,是一堆蒼蠅圍著你呀,嗡、嗡、嗡,飛到你的耳朵裡面。救命啊!救命啊!

  看到這些經典的嘮叨對話,雖然說有一點誇張的成分,但誰都想擺脫這種「孫悟空」式的苦難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成人之間較少出現嘮叨,就算你遇到一個非常嘮叨的人,總會找出各種借口進行躲避,讓自己的耳根清凈,實在不行,還可以使出「第三十六計」來。可是,如今的孩子可就沒有這樣幸福了,遇到嘮叨的父母,真是和孫悟空一樣,無處可逃!

  嘮叨,就是說話啰嗦,冗長,不簡潔,對一件同樣的事反覆說個不停。在教育嬰兒階段的孩子的過程中,由於孩子記憶力不足和大腦的高速發展,以及大量信息的湧入,許多信息被遺忘。所以,多對孩子進行重複是非常有價值的,許多父母也能非常耐心地做「婆婆媽媽」的事情。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後期以後,已經出現自我意識,再這樣做就不恰當了。參見《幼兒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

  對4歲以上的孩子,許多父母為了強化孩子的記憶,依然認為自己重複的越多,孩子記住的越多。孩子一次不聽,就說兩次,兩次不聽,就說三次,認為只要多說幾次,孩子總會聽進去。重複是有很大用處的,但實際上,重複和效果的關係是倒U型曲線,沒完沒了的重複是沒有好效果的。所以,父母的重複一定要適度,多了反而會出現許多問題。

  那父母「嘮叨」都有什麼樣的危害?

  第一,父母嘮叨,是採取了跟不上孩子發展節奏的教育方式。當父母遇到孩子的問題,或是認為孩子一定要記住的事情,如果多次進行重複,這對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來說,等於忽視孩子的感受和他們面子。過時的教育方式不會有什麼效果,不僅自己白費口舌、勞而無功,還必然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或出現家長(微博)眼中的「不聽話」。參見《案例分析:好教育要適應孩子的節奏》。

  第二,父母的嘮叨,會使家長失去傾聽。在許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現,不全是錯誤。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是自己不停的說,那孩子那怕有滿腹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說不出來。就算孩子說出一些,家長反以為是孩子狡辯。所以,人有兩個耳朵和眼睛,卻只有一張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聽、少說話,還有會聽!參見《良好的親子關係從傾聽開始》。

  第三,父母的嘮叨,屬於一種看不起人的、不尊重他人的交流方式。一般情況下,給孩子適當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無休止的嘮叨,就等於變相的單方面指責,絲毫沒有尊重和認同的意味。有時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很好,父母的嘮叨就等於把功勞拿走了,而當做錯時,父母的嘮叨又變成先見之明,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極大傷害。

  第四,父母的嘮叨,會使親子溝通出現斷裂,孩子失去對家的眷戀。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嘮叨不僅傷害親子關係,也使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長還像小時候那樣管教孩子,只能加深親子關係的裂痕。於是,本來應該成為避風港的家,在孩子眼裡反成為「風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會發生「出走」現象。參見《怎麼判斷親子關係是否良好?》。

  第五,父母的嘮叨,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是家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期望和不滿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長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傳遞給孩子,他們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過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

  第六,過度的嘮叨,使孩子感覺到被控制。父母的絮叨,明顯表現出佔據了強勢地位,孩子就算想說也沒有招架之功,更別說有反抗了。如果父母過於控制孩子的生活,是一種很自私的表現,並非真的是為孩子好。可是,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孩子由於力量原因,可能暫時不會爆發,等到青春期來臨,也等於是火山要爆發了。參見《強勢母親會讓兒子沒有男子氣》。

  第七,父母的嘮叨,很容易使孩子獲得「免疫力」,並親子關係受損。嘮叨和農藥一樣,過度使用就使蟲子產生免疫力,孩子反覆聽到家長的同樣的話,一旦習慣就內心開始抗拒。當家長一說,就在腦中想方設法躲避,儘可能想著與當前嘮叨毫不相干的東西,從而忽視掉父母的聲音。於是,家長在嘮叨時,經常可以觀察到孩子走神或「神遊」的情況。

  第八,父母的嘮叨,是扼殺孩子責任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不停的嘮叨和說教,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他們認為反正有人會提醒,便不會用心做事。而當問題出現以後,就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成為典型的外歸因。所以,長期被嘮叨的孩子,缺少責任感和獨立意識,變得懶惰、散漫,通常會唯父母是瞻,難獲得個性自由和全面發展。參見《教養壞習慣:說太多的「不」》。

  第九,父母的嘮叨,是消極思維方式和不健康生活態度。嘮叨是父母自己對生活經歷的看法,甚至是有許多的偏見、誤解和不滿,這等於是向孩子轉嫁壓力。嘮叨的人從來不顧及他人感受,這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使父母的地位和形象完全被扭曲。當這種示範被孩子接收,孩子也會變得消極,並對其他人產生很多誤解。

  第十,父母的嘮叨,是一種變相的比較和貼標籤。父母經常會借嘮叨進行「宣洩」,直接引用和重複別人的話,或借別的孩子的長處來說自己孩子的問題。比如,老師對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評價,都會「鸚鵡學舌」般地對孩子「述說」。於是,嘮叨就變成了時時的對比,讓孩子總感覺到不如別人,很有可能會「破罐子破摔」,「聽話」的孩子很受傷!參見《亦正亦邪的給孩子「貼標籤」》。

  所以,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寬容、寬鬆、寬厚的,而不是對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畫腳。好父母會尊重孩子,變「說」為「聽」,只是對孩子提出原則性建議,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同。反過來,如果孩子長期被嘮叨,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以及逃無可逃的處境,他們就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這樣,家長的教育就不起作用了


推薦閱讀:

怎樣培養小孩堅強,勇敢的性格?
一場大火 | 克拉瑪依
小孩子沉迷遊戲有網癮該如何對其進行教育和疏導?
孩子不愛動 也可能是多動症
小孩子讀幼小銜接班到底有沒有用?

TAG:孩子 | 父母 | 嘮叨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