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試論正思維的修習

試論正思維的修習

道成

2011年12月1日---2012年2月24日

(共計:17頁;字數:約23,000字)

內容摘要:

本文通過引用原始佛教經典《阿含經》,探討了什麼是正思維及如何修習正思維。正思維屬於慧學,是八正道的第二支,它是基於正見的如理思維。只有通過如理思維,才能引導我們的身、語、意三行契合八正道的要求,並不斷去除不正思維和非理作意的錯誤模式,從而進一步強化正見,最終才能達成戒定慧三學圓滿、斷除煩惱、邁向解脫、自利利他的目的。

本文將從以下四方面加以討論:一、什麼是正思維;二、正思維的修習原理;三、正思維的修習方法;四、正思維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正思維緣起八正道四聖諦解脫

目錄

序言P1

一、什麼是正思維P2

(一)正思維與邪思維

(二)四種善男子依正思維

(三)正思惟的因果

二、正思維的修習原理P4

(一)了知不正思惟從何而來

(二)了知正思維當基於正見、正精進、正念而成就

(三)正思維的修習原理

三、正思維的修習方法P8

(一)世間正思維的修習方法

(二)出世間正思維的修習方法

四、正思維的核心內容P12

(一)陰、處、界相應;

(二)根、諦、緣起相應;

(三)無常、苦、無我

結語P16,主要參考文獻、後記P17

序言

正思維屬於慧學,是八正道的第二支。只有通過正思維的修習,才能逐步去除錯誤的思維模式,指導我們的身、語、意三行符合八正道的要求,這無疑對每個佛子邁向解脫,斷除煩惱及弘法活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讀《阿含經》時,我有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經中常常提到「正思維」。

如《雜阿含·2經》,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雜阿含200經》云:羅睺羅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純修梵行。乃至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又如《雜阿含·407經》,佛告諸比丘: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可見,佛陀始終強調在修觀時,一定要有正思維,當正思維無常,苦、空、無我、四聖諦等,因為正思維能夠將我們導向解脫。

所以,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討論:一、什麼是正思維;二、正思維的修習原理;三、正思維的修習方法;四、正思維的核心內容。

一、什麼是正思維

(一)正思維與邪思維

正思維(samma-sankappa)又稱為正志、如理作意;與它相對的為不正思維、邪思惟、邪志、非理作意。根據阿含道次第,八正道分為世間八正道和出世間八正道,列表如下:

世間八正道(有漏)

出世間八正道(無漏)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戒清凈)

(心清凈)

解脫

解脫知見

法次

法向

四預流支

五分法身

一、什麼是正思維(正志)

《雜阿含·777經》云:正思惟者,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滅;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可見,正思維就是要「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同理,正思維對於八正道的其餘幾支也是如此:「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滅;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雜阿含·785經》云:何等為正志?謂正志有二種: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中部·13、14、21經》云:聖弟子以正慧善見欲貪所生之樂,何其薄寡;所生之苦,何其深重;所生之過患,何其繁多;從而遠離欲貪,遠離不善法,而得喜樂,甚至更上之喜樂,他因此不再求於欲貪。縱使遭盜賊殘暴地以有柄之兩面鋸支解其肢,若人其時心懷嗔恚者,則非遵循吾教之人。人對自己無嗔害心,或對他人無嗔害心,或對兩者無嗔害心。

阿難:何謂正思惟?即出離之思惟、無嗔恚之思惟、無害之思惟,此名之為正思惟。

所以,正思維分為世間正思維和出世間正思維。

1、世間正思惟:就是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出要覺」就是要有出離苦海的魄力、決心、堅定的志向、精進力。「無恚覺、不害覺」就是不要有嗔恚心,不要傷害眾生,要有慈悲心。它是指與邪思惟相反的無貪思惟、無嗔思惟、無害思惟,屬於世間善心的範圍。世間正思惟就是無貪慾(有出離心)、不嗔恨(有善意)和不傷害(有慈悲心)。

(1)出離思惟:以正精進擺脫過去無盡的已生惡業,以及未來的無盡的未生惡業,如此生起的思惟,稱為出離思惟。這種思惟尋求在今生中能夠從輪迴之苦中解脫。

(2)無恚思惟:與慈心禪定有關的思惟;

(3)無害思惟:與悲心禪定有關的思惟。

2、出世間正思惟:

《雜阿含785經》云:如何為正思惟之聖、無漏、出世而有道支者?諸比丘!以成就聖心、無漏心、聖道者,修習聖道結果之思擇、思惟、專註、細專註、心之專精、語行。諸比丘!此等為正思惟之聖、無漏、出世而有道支者。

所以,出世間正思維,就是要思惟四聖諦,與無漏思惟相應,與聖道和聖果相應的諸心,包括所有的出世間心和阿羅漢的種種速行「唯作心」,即聖弟子通過正思維,了知四聖諦,最終才能無漏不取,得究竟解脫。

二、什麼是邪思維(邪志)

《中阿含·189經·聖道經》云:若見邪志是邪志者,是謂正志;若見正志是正志者,亦謂正志。云何邪志?慾念、恚念、害念。是謂邪志。云何正志?無慾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正志。

《中部·117經》云:如何為邪思惟?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此等為邪思惟。

可見,邪思維就是有慾念、恚念、害念,即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欲思惟,與欲樂相關的思惟,與欲貪相應;嗔思惟,嗔恚、憤恨、嫉妒、惱怒、狂亂等,與種種心理上的不舒服相伴的思惟,與嗔相應;害思惟,傷害、攻擊等,屬於嗔思惟,以損害他人為目標;正思維就是無慾念、無恚念、無害念。

(二)四種善男子依正思維

《雜阿含·922經》云:如是,於正法律,有四種善男子。何等為四?

謂善男子聞他聚落有男子、女人疾病困苦,乃至死,聞已,能生恐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馬顧影則調,是名第一善男子於正法律能自調伏。

複次,善男子不能聞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能生怖畏、依正思惟;見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則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馬觸其毛尾,能速調伏,隨御者心,是名第二善男子於正法律能自調伏。

複次,善男子不能聞、見他聚落中男子、女人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見聚落、城邑有善知識及所親近老、病、死苦,則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馬,觸其膚肉,然後調伏,隨御者心,是名第三善男子於聖法律而自調伏。

複次,善男子不能聞、見他聚落中男子、女人及所親近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於自身老、病、死苦能生厭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馬侵肌徹骨,然後乃調,隨御者心,是名第四善男子於聖法律能自調伏。

佛陀以四種良馬的譬喻,來解釋眾生根性的差異,以此判斷是智慧之人,或是愚痴之人。

第一種良馬,只須見到馬鞭的影子,就會受到激勵,並依照指示去工作;第二種良馬,只有在馬鞭碰到它的皮膚時,才會受到激勵,並依照指示去工作;第三種良馬,必須在馬鞭打到肉體時,才會受到激勵,並依照指示去工作;第四種良馬,則必須在狠命地抽打之下,才會受到激勵,並依照指示去工作。可見,有四種善男子能夠依靠正思維,精進修行。

1、第一善男子:只聽到其它聚落有人因疾病而苦惱,乃至死亡,就能生恐怖,而依正思惟,厭離生死,斷惡修善,能自調伏。有如良馬,只顧鞭影,就能順調。

2、第二善男子:親眼看到其它聚落的人有老、病、死等苦,就能生怖畏心,而依正思惟,厭離生死,斷惡修善,能自調伏。有如良馬,觸其毛尾,就能迅速調伏。

3、第三善男子:看見聚落、城邑中有善知識,以及所親近的人之老、病、死等苦,就能生起怖畏,依正思惟,厭離生死,斷惡修善,能自調伏。有如良馬,觸其膚肉,然後才能調伏。

4、第四善男子:對自身之老病死等苦,能生厭離怖畏,而依正思惟,厭離生死,斷惡修善,能自調伏。有如良馬,侵肌徹骨,然後能自調伏。

所以,第一種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只須聽到某處、某人,患了病或逝世就會受到激勵而停止放逸,開始潛修佛法。他們屬於利根的、有智慧的人。第二種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必須見到有人患了病或逝世,才會受到激勵,開始潛修佛法。他們屬於普通利根的人。第三種人,只有在見到善知識、親友,患病或逝世,才會受到激勵,開始潛修佛法。他們屬於根性次之的人。第四種人,則在自己遭受嚴厲、劇烈的痛苦後,才會受到激勵,開始潛修佛法。他們屬於根性最次的人。

佛陀說,還有一種人,他們並非善男子。無論自己聽聞、自己看見、自己親身體驗多少痛苦,也不會去行善、不會去修學佛法的人,不能稱為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即使在自己患病,痛不欲生、飽受劇痛之後,仍然不修善法之人,屬於沒有善根的人,他們是非常愚痴的人。

(三)正思惟的因果

佛陀說:無論是欲想、恚想、害想等不正思維,還是出要想、不恚想、不害想等正思維,都是有原因的,並非沒有原因。

《雜阿含·458經》云:有因生欲想,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  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愚痴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

云何因緣生恚想、害想?謂害界也。緣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痴凡夫起害求已,起三處邪,謂身、口、心,現法苦住,身壞命終,生惡趣中。若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危險想(欲、恚、害想),不求舍離,不覺、不吐(守不住害想),彼則現法苦住,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出離想),非無因。

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謂出要界。緣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謂彼慧者出要求時,眾生三處生正,謂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緣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出要想。

云何因緣生不恚、不害想?謂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緣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覺、不害熱、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時,眾生三處生正,謂身、口、心;彼正因緣生已,現法樂住,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不害想。若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不害想,不舍離、現法樂住,身壞命終,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邊有曠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滅火,當知彼諸眾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

所以,緣欲界而生欲想,緣恚界、害界而生恚想、害想等,這是身口意三不善業,必導致現世的苦惱,命終必墮惡趣。反之,緣正因緣,則現世樂住,命終必生善趣。

二、正思維的修習原理

(一)了知不正思惟從何而來

《雜阿含·346經》云: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何等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為三?謂失念、不正知、亂心。

所以,由於失念、不正知、亂心,則產生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又由於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則產生身見、戒取、疑。只有證得初果,成就四不壞信,才能斷除身見、戒取、疑三結。

《雜阿含·777經》云:不正思惟者,未生邪見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正見令不生,已生者令退。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生,已生者令退。

可見,不正思維是基於八不正道而產生的,同時它又反作用於八不正道,使「未生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雜阿含·715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有食、無食,我今當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貪慾蓋以何為食?謂觸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慾令起,已起貪慾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何等為貪慾蓋不食?謂不凈觀,於彼思惟,未起貪慾蓋不起,已起貪慾蓋令斷,是名貪慾蓋不食……

譬如身依於食而得長養,非不食;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長養,非不食。何等為念覺分不食?謂四念處不思惟,未起念覺分不起,已起念覺分令退,是名念覺分不食……何等為念覺分食?謂四念處思惟已,未生念覺分令起,已生念覺分轉生令增廣,是名念覺分食……

以上說明五蓋、七覺分,皆依於食而立,非不食。

貪慾蓋以觸相為食,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慾令起,已起貪慾令增廣;貪慾蓋以不凈觀為不食,於彼正思惟,未起貪慾蓋不起,已起貪慾蓋令斷。

與此相對,若於四念處不思惟,則未起念覺分不起,已起念覺分令退,為念覺分不食;若於四念處思惟,則未生念覺分令起,已生念覺分轉生令增廣,即為念覺分食。

(二)了知正思維當基於正見、正精進、正念而成就

正思惟的作用是凈化身語意三業。那麼,如何思維才能導向善行和善業,如何思維就會導向不善行和不善業?須知正思維當基於正見,因為八正道中,正見為首。

什麼是正見?佛陀為什麼要施設正見?

《雜阿含·785經》云: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雜阿含·301經》云:云何正見?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所以,正見有世間正見和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是有漏的,不圓滿、不究竟,有執取,可轉向善趣;出世間正見,無漏、無執取,不會導向煩惱、痛苦,能夠出離苦海,解脫自在。

同理,正思維也分為世間正思維和出世間正思維。正思維必須基於正見、正精進、正念才能成就。

《中部·117經》云:如何為正思惟?諸比丘!對正思惟,我亦說二種。諸比丘!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諸比丘!正思惟之聖、無漏、出世而有道支……彼為斷邪思惟,為獲得正思惟而精進。彼有其正精進。彼有念而斷邪思惟,有念成就正思惟而住。彼有其正念。如是於彼有此等之三法,隨從、隨轉於正思惟,謂:正見、正精進、正念。

《中阿含·189經·聖道經》云: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方便(正精進)。比丘以念斷於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念。此三支隨正志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所以,為斷邪思惟、獲得正思惟,必須依正見、正精進、正念,才能成就正思惟。明白了什麼是邪志、什麼是正志,就確立了正見。然後欲求斷除邪志成就正志,這就是正精進。再依靠正念不斷精進修行,以斷除邪志、成就正志。正見、正精進、正念三者,以正見為首要。所以,應當先確立正見,然後依正精進和正念斷除邪志。

(三)正思維的修習原理

如前所述,正思維有二種:世間正思維和出世間正思維。《阿含經》中反覆提到:如果不正思維,會導向輪迴,如果正思維,則會導向解脫。所以,正思維的修習原理如下:

1、諦聽、善思

《雜阿含·43經》云:世尊告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則不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取故生著?愚痴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亦生取著、攝受心住,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見識是我、我所而取……以取著故。

云何名不取著?多聞聖弟子於色不見我、異我、相在,於色不見我、我所而取;不見我、我所而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故不生取著、攝受心住,則不生恐怖、障礙、心亂,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我、異我、相在,不見我、我所而取……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

《雜阿含·684經》云: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身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雜阿含·890經》云: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無為法及無為道跡。諦聽!善思!云何無為法?謂貪慾永盡,嗔恚、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云何為無為道跡?謂八聖道分,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無為道跡。

所以,正思維的修習原理就是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維,必須通過「諦聽、善思」,分清正思維與不正思維、善法與惡法,然後才能如法修行、斷惡修善、邁向解脫。

2、獨一靜處,專精禪思

《雜阿含·15經》云: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死者,為取所縛。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雜阿含·285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然諸眾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緣故有有。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何法滅故老病死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又復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又作是念: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以上經文告訴我們,當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修不放逸,才能認真思維為什麼要出家?怎樣才能斷除煩惱、出離輪迴,並獲得解脫?佛陀正是因為如此修習,才覺悟了十二緣起、四聖諦和八正道,從而獲得解脫,證入涅槃。

3、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專心方便、隨時思惟

《雜阿含·65經》云: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雜阿含·1247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舉相、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舍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

以彼比丘隨時思惟止相、舉相、舍相故,心則正定,盡諸有漏。如是,比丘!專心方便,時時思惟,憶念三相,乃至漏盡。

在此,佛陀告訴弟子:應當精進地修習正思維、內寂其心、如實觀察,才能對治五蓋、了知無常、苦、無我,了知四聖諦,依無漏智慧證得涅槃。

4、調伏心止觀、止觀和合俱行

《雜阿含·560經》云: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何等為四?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說初道。

複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說道。複次,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說道。複次,比丘、比丘尼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者,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教誡或求是,名第四說道。

在此,佛陀告訴弟子:凡得阿羅漢者,皆依於四道:依善住心、調伏心修習止觀,得斷諸使,名為初道;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調伏心修習止觀,得離諸使,名為第二說道;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正坐,住調伏止觀,則斷諸使,名為第三說道;止觀和合俱行,則斷諸使,名第四說道。所以,如果能夠依止修觀、或依觀修止,止觀雙運,精進地修習正思維、內寂其心、如實觀察,就能對治五蓋、了知無常、苦、無我,及四聖諦,並依無漏智慧斷除煩惱,證得涅槃。

以上歸納了正思維的修習原理:諦聽、善思,獨一靜處、專精禪思,方便禪思、內寂其心,調伏心止觀、止觀和合俱行。

三、正思維的修習方法

(一)世間正思維的修習方法

一、如何修習四預流支中的內正思惟

四預流支,是為預備進入法流——八聖道應具備的四個支分,是成就八聖道的道前基礎。運用世間正思維修習四預流支,就是通過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樹立正見、如理思維和如法修行。先要分清善惡、然後斷惡修善,並通過斷三結:身見、戒禁取、疑,而證得初果。

《雜阿含·843經》云: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謂於佛不壞凈、於法不壞凈、於僧不壞凈、聖戒成就。

如何修習四預流支?具體修習方法如下:

1、親近善知識:

《雜阿含·717經》云: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若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未生貪慾蓋令不生,已生者令斷;未生嗔恚、睡眠、掉悔、疑蓋令不生,已生者令斷。未生念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擇法、精進、喜、猗、定、舍覺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若比丘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親近恭敬奉事,時時得聞深妙之法,成就身正及心正。方便修習定覺分,乃至舍覺分修習滿足。

依「生厭、離欲、滅盡」可判斷真正的「多聞、善知識(法師)、法次法向、正道、涅槃」等,還可觀察其老師、同伴、弟子是否為善知識。還要根據佛教的法相、義理,了知苦、空、無常、無我、四聖諦、十二緣起等,如實觀察,認真思惟、加以抉擇,區分善說、不善說,權說、實說,究竟說、不究竟說等。

《長阿含·16經·善生經》云: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夫為弟子當以此五法敬事師長。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云何為五?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弟子於師長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親近善知識,應依法不依人。要知道什麼是善知識(持戒、修德、具慚愧、修證等)、什麼是偽善知識。分辨偽善知識,必須具備正見,深入系統學習教理,並經長期考察,才能抉擇。

2、聽聞正法

(1)聞法功德:《增一阿含·1經》云:隨時聽法有五功德。隨時承受不失次第。云何為五。未曾聞者。便得聞之。已得聞者。重諷誦之。見不邪傾。無有狐疑。即解甚深之義。隨時聽法有五功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隨時聽法。

就是沒有聽過的法應當聽聞;已經聽過的法,須反覆讀誦、憶念;不被邪法誤導;消除懷疑;能解甚深法義、了解法的甚深微細處。

(2)聞法五法:不惱說經者;不求經中長短;不求窮;不邪念;自有黠意,能分別白黑。

聞法要做到:一心聽經,聞而能持、憶持不忘,觀察思維。因為聞法是為了自解塵垢,最終能夠了知緣起法、四聖諦等深甚法義,故應避免以下錯誤的聞法心態:

惹惱說經者(如大聲說話、謾罵、打斷、趕走聽經者);求便(對說法者品頭論足,不以為然,抓語言漏洞,小題大做);求窮(問無至境、窮追不捨、褒己貶他);聞亦邪念、意著他因緣(有其他意圖、起邪念、想入非非);無有自高意(有我慢、輕視說法者)。

(3)多聞:《雜阿含·25經》云: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

佛陀還特彆強調多聞:就是於五取蘊能心生厭離、遠離貪慾、不斷追求苦的息滅、直至涅槃,究竟解脫。

3、內正思惟:就是如理思維:無慾念、無恚念、無害念。正見為基礎、正方便、正念為助。

《中阿含·38經·郁伽長者經》云: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嘆無欲為妙。道品白凈。世尊為彼說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說正法要。世尊即為彼說苦、習、滅、道。

佛陀在為眾生說法時,先說端正法:說施、說戒、說生天法。就是先說布施、持戒有功德,以及天人因修善法而生天的因果法則。並說縱慾是災患、生死輪迴是苦、是不凈,因而讚歎無欲為妙樂。聞法者聽後,生起八種心態:心生歡喜、認可佛說;心能專註;心變得柔軟、能夠受持佛法;為成就善法,而努力克服障礙;具有向上心,希望學習更高法門;信心堅定不動搖,不懷疑;去除五蓋。等到他們有能力受持正法後,佛陀就為他們說正法要,即四聖諦法門:苦、集、滅、道,以導向出離和解脫。

《雜阿含·133經》云:佛告婆羅門:若善男子不習近善知識,不數聞法,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泥梨中。若善男子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

如果不能如理思維,就會造作身口意三惡業,最終必定墮入三惡道中;如果能夠如理思維,就會不斷增長正見、正信、戒行清凈、三業清凈,必定能證初果,不在三惡道中輪迴。

4、法次法向:

《雜阿含·27經》云: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法為總目標,即涅槃;次法為小目標,即助道法、資助法、善法。法次法向,即向法次法、順法次法、法隨法行。所證名法,道名隨法、次法,隨順所證法故。向,趣向、隨順。法次法向就是為證涅槃,走在八正道上,並向解脫、涅槃不斷趨進。

二、修習世間正思維的成果

1、成就五喜解脫入——五種解脫處

《長阿含·9經》云:復有五法。謂五喜解脫入。若比丘精勤不懈。樂閑靜處。專念一心。未解得解。未盡得盡。未安得安。何謂五。於是。比丘聞如來說法。或聞梵行者說。或聞師長說法。思惟觀察。分別法義。心得歡喜。得歡喜已。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隱。身心安隱已。則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實知見。是為初解脫入。

通過聽聞正法,思惟觀察,分別法義,能夠得到五喜:聞法喜、受持喜、為人說喜、思維分別喜、如法得定喜。有此五喜,就能得如實知見,這就是「初解脫入」。

2、成就四不壞凈,可證初果

依四預流支,可成就四法——四不壞凈,而成為入流者,證得初果——須陀洹果。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嚴持凈戒,成就四不壞凈:於佛不壞凈、於法不壞凈、於僧不壞凈、聖戒成就,就能證得初果。

《雜阿含·1044經》云:世尊說,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

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不樂於盜……不他淫戒……不妄語戒……不行兩舌……不行惡口……不行綺語。如是七種,名為聖戒。

又復於佛不壞凈成就,於法、僧不壞凈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凈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二)出世間正思維的修習方法

一、依遠離、無欲、滅,向於舍

修八正道有個重要原則,就是要依遠離、無欲、滅,向於舍,這是世間八正道與出世間八正道的分水嶺。 

《雜阿含·493經》云:若阿練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當作是學,內自觀察思惟:心中自覺有欲想不?若不覺者,當於境界,或於凈相,若愛欲起,違於遠離。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則倒還,順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凈相,還生愛欲,違於遠離;是比丘學時,修下方便,行不淳凈,是故還為愛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靜,不一其心,於彼凈相隨生愛欲,流注浚輸,違於遠離。當知是比丘不敢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若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凈相,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譬如鳥翮,入火則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凈相,即順遠離,流注浚輸。當如是知,於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靜,寂止息樂,淳凈一心,謂我思惟已,於凈相順於遠離,隨順修道,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本經以乘船逆流為喻,說明:如果疏於自省,就會心生愛欲,違於遠離,不得解脫;反之,如果能夠常自反省、精進修習善法,就能遠離五欲,得正解脫。

一般來說,世人都是希望有所得、有所執取,而且愈多愈好。眾生為了名利、五欲,不斷地貪愛、執取,從而增添了許多煩惱、束縛和痛苦。有智慧的修行人了悟之後,能夠遠離盲目抓取,而達「無欲」。修行人因為需要而吃、因為需要而做,並非因為慾望而吃、因為慾望而抓取。他了知慾望無窮,苦海無邊的道理。所以,「滅」就是導向涅槃寂靜、解脫,「向於舍」就是放得下、看得開。如果「自我」舍不下,就無法體證「無我」。但即使證得三果的人,「自我」都還存在,都還用「自我」在修證。所以,要「向於舍」,把深層的「自我」都要舍掉。

出世間法,就是要斷十結——十大根本煩惱,然後逐一去除。十結去除,也就斷除了我執,而溶入無學的阿羅漢,成為解脫聖者,到達涅槃的彼岸。

二、勿思惟世間、當思惟四聖諦

《雜阿含·407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槃。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如果思維世間諸法,則在成就義利、正法、清凈行上沒有利益,是不明智、不覺悟的表現,不利於解脫、涅槃寂靜;如果能夠思維四聖諦法,則在成就義利、正法、清凈行上有究竟的利益,利於解脫、涅槃寂靜的人生目標。

那麼,什麼是思維世間?佛陀在《雜阿含·407-415經》中,談到種種世間思維。

1、勿思維十四無記、當思惟四聖諦

《阿含經》中,外道問了佛陀許多問題,佛陀皆以「此是無記」作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關「十四無記」方面的問題。

《雜阿含·408經》云: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或謂1世間有常,或謂2世間無常,3世間有常無常,4世間非有常非無常;5世間有邊,6世間無邊,7世間有邊無邊,8世間非有邊非無邊;9是命是身,10命異身異;11如來死後有,12如來死後無,13如來死後有無,14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佛告諸比丘:汝等莫作如是(1-14)論議!所以者何?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應如是論議: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是論議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為什麼佛陀不予回答,而說「無記」呢?因為這些問題皆出於有身見,是基於我見:常見、斷見等而提出的問題,不符合佛陀基於宇宙人生的實相而發現的中道觀。所以,佛陀說如果討論這些問題,則不能成就義利、不能成就善法、不能成就清凈行。如果比丘還沒有如實觀察四聖諦,應當發起猛力的精進之心,如實正觀。

《雜阿含·300經》中,有異婆羅門問佛陀:為自作自覺?他作他覺?

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302經》中,阿支羅迦葉問:苦自作?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耶?今無此苦耶?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凈,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壽作優婆塞,證知我。

如果說法是自作自覺的話,就會墮於常見。假如說法是他作他覺的話,就會墮於斷見。佛陀依義說與法說,離此二邊,而說中道法。佛陀說:並不是沒有此苦,實在是有此苦。如果受即是自受的話,我就應該說苦為自作;如果為他受的話,他就是受的人,就屬於他作。如果受為自受、他受,又與之以苦的話,那就是自他之作,我也不會這樣說;如果不依因於自他,無因而生苦的話,我也不會這樣說。離開這些邊際,而說中道,就是如來的說法。如來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即所謂緣無明而有行……乃至大苦聚之彙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會滅去。所以,佛陀說法,就是合於中道的緣起法。

2、勿思維貪、恚、害覺等,當思惟四聖諦  《雜阿含·409-410經》云: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或有貪覺覺者,或嗔覺覺者,或害覺覺者。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起貪覺覺,莫起恚覺覺,莫起害覺覺。所以者何?此諸覺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汝等當起苦聖諦覺、苦集聖諦覺、苦滅聖諦覺、苦滅道跡聖諦覺。所以者何?此四聖諦覺,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向於涅槃。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進修學。如上廣說,差別者:起親里覺、國土人民覺、不死覺。

在此,佛陀告訴弟子,不要思維貪慾、嗔恚、傷害,及親里、國家、人民等一切與解脫無關的事,因為它們不能成就義利、不能成就善法、不能成就清凈行,也不是智、正覺、正向涅槃。你們應當思維:這是苦聖諦,這是苦集聖諦,這是苦滅聖諦,這是苦滅道跡聖諦。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思維,能成就義利、成就善法、成就清凈行,它們是智、正覺、正向涅槃。因此,如對四聖諦還不能如實觀察的話,應當發起猛力的精進之心,如實正觀。

3、勿思維種種世間思維,當思惟四聖諦

《雜阿含·411經》云: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或論王事、賊事、斗戰事、錢財事、衣被事、飲食事、男女事、世間言語事、事業事、諸海中事。

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作是論,論說王事……乃至不向涅槃。若論說者,應當論說: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此四聖諦以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雜阿含·412經》云: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說: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說成就,我等所說與理合。汝等所說不成就,不與理合;應前說者,則在後說;應後說者,則在前說。共諍論言:我論是汝等不如,能答者當答。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作是論……如是廣說,乃至於四聖諦無間等者,當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雜阿含·413經》云: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波斯匿王、頻婆娑羅王,何者大力?何者大富?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作是論……如是廣說,乃至於四聖諦無間等者,當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雜阿含·414經》云: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汝等宿命作何等業?為何工巧?以何自活?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作是論……如是廣說,乃至於四聖諦無間等者,當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雜阿含·415經》云: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說:某甲檀越作粗疏食,我等食已,無味無力。我等不如舍彼粗食,而行乞食。所以者何?比丘乞食,時得好食,又見好色,時聞好聲,多人所識,亦得衣被、卧具、醫藥。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作是論……如是廣說,乃至於四聖諦無間等者,當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以上經文說明,有些比丘曾經在一起討論過許多問題,如「王事、賊事、斗戰事、錢財事、衣被事、飲食事、男女事、世間言語事、事業事、諸海中事」;「我知道正法與律,我所說的乃為完整、合理;你們所說的乃為不完整、不合理」;「波斯匿王與頻婆娑羅王二人,到底哪位大王勢力大?哪位大王富裕?」「你們過去世到底造過什麼業?做哪種工巧?靠什麼生活?」「某某施主所供的是粗疏食,吃後沒有滋味,沒有力氣,不如放棄他所供的粗食,而自行乞食為妙。因為比丘乞食時,可以乞到好的食物,又能見到好的色貌,有時可聽到好的聲音,被眾人認識,也可得到衣被、卧具、醫藥。」

對於弟子討論的以上種種問題,佛陀同樣告訴弟子,不要討論那些問題。因為它們不能成就義利、不能成就善法、不能成就清凈行,也不是智、正覺、正向涅槃。你們應當討論:這是苦聖諦,這是苦集聖諦,這是苦滅聖諦,這是苦滅道跡聖諦。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討論,能成就義利、成就善法、成就清凈行,它們是智、正覺、正向涅槃。因此,如對四聖諦還不能如實觀察的話,應當發起猛力的精進之心,如實正觀。

四、正思維的核心內容

前面介紹了正思維修習的原理和方法,下面談談修習正思維的核心內容:陰、處、界相應;根、諦、緣起相應;無常、苦、無我法門。

(一)陰、處、界相應

一、陰相應

《雜阿含·17經》云:世尊告彼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雜阿含·84經》云:世尊告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是名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觀察,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在此,佛陀告訴比丘說:色,的確不是所應執著的法,宜速斷除;受、想、行、識,也不是所應執著的法,宜速斷除。色是無常,無常是苦,苦則非我。因此,一切都非我、非我所、我不在色中,色不在我中,這樣的如實而知,叫做正觀!受、想、行、識,也是同樣道理。多聞的聖弟子,對於此五受陰,觀察為非我、非我所。如此觀察諸世間,而不執取、不執著,就會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二、處相應

《雜阿含·189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於眼當正思惟、觀察無常。所以者何?於眼正思惟、觀察無常故,於眼欲貪斷;欲貪斷故,我說心正解脫。耳、鼻、舌、身、意,正思惟、觀察故,欲貪斷;欲貪斷者,我說心正解脫。如是,比丘!心正解脫者,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本經敘述了正思惟眼耳鼻舌身意,觀察為無常,就能斷欲貪,而心正解脫。佛陀說,應當運用正思惟,並能觀察到眼是無常的,對於眼的欲貪就會斷滅,則心正解脫。心正解脫的人,就能自己計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之身。

《雜阿含·304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清白。諦聽!善思!有六六法。何等為六六法?謂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如是,當如實知眼所作、智所作、寂滅所作,開發神通,正向涅槃……如是,眼非我,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觀察非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如實知見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

本經叫做六六法經,敘述了六內處、六外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等均為非我。若如實觀察思維的話,就能向於涅槃。

若如實觀察、思維眼之所作、智之所作、寂滅之所作,就能開發神通,而正向於涅槃。這樣一來,眼為非我,若色、眼識、眼觸和合生受:苦受、樂受、舍受,觀察思維這些皆為非我;同樣,耳、鼻、舌、身、意,也不是我。這就是如實觀察、思維的結果。

二、界相應

《雜阿含·206經》云: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於何如實知顯現?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

《雜阿含·224經》云:世尊告諸比丘:一切欲法應當斷。云何一切欲法應當斷?謂眼是一切欲法應當斷,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欲法應當斷;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雜阿含·452經》云: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云何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觸生受,緣眼觸生受生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觸生受,緣意觸生受生意觸生愛。 

以上幾段經文,敘述了對於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要如實觀察思維,精進修習,內寂其心。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緣眼受生眼愛;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愛。若能如實觀察、思維,就會知道:一切諸法,都是無常,都是有為法(有造作變化)。

(二)根、諦、緣起相應

一、根相應——根律儀

《雜阿含·277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律儀、律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不律儀?眼根不律儀所攝護。眼識著色,緣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實知見;不得如實知見故,不離疑惑;不離疑惑故,由他所誤,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不律儀。  云何律儀?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識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樂更住;心樂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離諸疑惑;離諸疑惑已,不由他誤,常安樂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本經為如實知經,敘述了染著於色等六境,為不律儀,不染著則為律儀。

什麼是不律儀呢?眼識著色境時,因執著而生苦受,其心就會產生煩惱,則不得如實觀察思維而知。於是產生疑惑,被其所誤,而常住於煩惱。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什麼是律儀呢?眼識著色境時,心不會被染著,常住於樂受,變得專一,就能如實觀察思維而知,離諸疑惑,不會被其所誤,能常住於安樂。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二、諦相應

《雜阿含·385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已終,純一清白,名為上士。」

本經為邊際經,敘述了對於四諦已知解、已斷、已證、已修的話,就是究竟邊際。四聖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已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對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的話,則已到達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八正道已經修習圓滿、純一清白,可以稱為上士了。

三、緣起相應

《雜阿含·285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然諸眾生,生老病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

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復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緣故有有。又作是念:取復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是,諸比丘!於色取味著、顧念、愛縛,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生緣,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何法滅故老病死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復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又復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又作是念: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本經為佛縛經,敘述了佛陀未成正覺前,觀察緣起之順逆的經過。世尊回憶起在還未成正覺時,獨自一人在安靜處,專精禪思,而生起如是之念:世間難入。眾生對於生、老、病、死,以及所依之身的來龍去脈,不能如實而知!

佛陀曾想,由於什麼法、什麼緣,才會有生呢?於是通過正思惟及如實觀察而知道:由於有了有、緣於有,才會有生。接著思惟:由於什麼法、什麼緣,才會有有呢?於是通過正思惟及如實觀察而知道:由於有了取、緣於取,才會有有。接著思惟:由於什麼法、什麼緣,才會有取呢?於是通過正思惟及如實觀察而知道:由於有了愛、緣於愛,才會有取。

所以,通過觀察思維如實而知取味著法,顧念法,心被法所縛,使愛欲增長。有了愛,緣於愛,才會有取;緣於取,而有了有;緣於有,而有了生;緣於生,而有了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大苦聚彙集。

佛陀接著思維,沒有什麼法、什麼緣,就不會有老病死?於是通過正思惟及如實觀察而知道:如果沒有生,就不會有老病死……如此,沒有愛,不緣於愛,就不會有取;不緣於取,就沒有有;不緣於有,就沒有生;不緣於生,就沒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大苦聚滅。對於所取之法觀察思維其無常、生滅、離欲、滅盡、舍離,心不顧念、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其實,緣起法並非佛陀的發明,也非其他人的發明,而是佛陀基於對宇宙人生的如實正觀,加上如理思維而發現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無論佛陀是否出世,緣起法都是客觀存在的宇宙人生的規律。但是,如果不是佛陀發現並告訴我們,我們也許會茫然無知。這正說明佛陀的出世,對我們看清人生的真相、解脫輪迴之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雜阿含299經》云: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陀說法,無論初時、中時、後時,都是一味的,具有真實、平等、導人向善的作用。

《雜阿含335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本經為第一義空經,敘述了六根生時,沒有來處,滅時也沒有去處,皆由於因緣而起。

世尊說:我今當為你們說法,為初、中、後都善之法,也是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梵行清白之法,這就是第一義空經。你們要諦聽!善思!我為你們解說。

眼生時,並沒有來處;滅時,也沒有去處。眼並非實在而生,一旦生起,也會盡滅。雖然有業報,但是卻並沒有作者。此陰滅後,異陰就會相續,除了俗數法(因緣法)。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所謂俗數法,即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純大苦聚集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純大苦聚滅。這就是第一義空經。

(三)無常、苦、無我

佛陀基於對宇宙人生的如實觀察思維,而說五蘊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要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如此正觀思維,才能離苦得樂、邁向解脫。

《雜阿含9經》云: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雜阿含270經》云: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雜阿含36經》云:世尊告諸比丘: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比丘!當正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何因生憂悲惱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系著?云何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憂悲惱苦生長、增廣?  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有色,因色、系著色,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而復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頗有色常、恆、不變易、正住耶?……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無常。若善男子知色是無常、苦、變易,離欲、滅、寂靜、沒。從本以來,一切色無常、苦、變易法知已,若色因緣生憂悲惱苦斷,彼斷已無所著,不著故安隱樂住,安隱樂住已,名為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說此經時,十六比丘不生諸漏,心得解脫。

本經為十六比丘經,敘述了由於色,而未生之憂悲惱苦會得生,已生之憂悲惱苦會得增長。世尊說:諸位比丘,你們要住於自洲、自依,住於法洲、法依,而不要住於異洲,異依。為什麼會生憂悲惱苦呢?怎樣觀察未生的憂悲惱苦如何生起、已生的憂悲惱苦生長增廣呢?諦聽!善思!其實,都是由於色,由於系著於色,故應自觀察未生的憂悲惱苦,均由它而生,生起後又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也是同樣道理。

比丘啊!是否真有常恆、不變易、正住的色法?要知道色是無常的。如果你們覺知色為無常、苦、變易之法,而離欲、滅、寂靜、沒。其實,從根本上說,一切色都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了知此事後,如由於色的因緣,而生憂悲惱苦的話,就要把它斷滅,不產生執著,就能安隱常住,這就是涅槃。受想行識,也是同樣道理。  以上,介紹了修習正思維的核心內容:陰、處、界相應;根、諦、緣起相應;無常、苦、無我法門。通過觀察、思維佛陀所說的種種核心法義,對蘊處界、五根、緣起、四聖諦、八正道等加以修習,就能了知宇宙人生的真諦,從而解除痛苦煩惱,走出輪迴,邁向解脫,究竟涅槃,並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結語

以上,通過引用原始佛教經典《阿含經》,探討了什麼是正思維,修習正思維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正思維的核心內容。通過《阿含經》,可以掌握阿含道次第的修習原理、次第、方法及核心內容,以指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切實地走在八正道上。

運用世間正思維,可對四預流支進行如實修習,以改善身口意三業,避免墮入三惡道,可證初果;運用出世間正思維,可對蘊、處、界,根、諦、緣起,苦、無常、無我等進行修習,了知四聖諦,徹底斷除十結、解除痛苦煩惱,走向解脫,自利利他。

《阿含經》中關於「正思維」的內容非常豐富,分布於各經文中。通過以上探討,把佛陀所說的正思維與不正思維的內容歸納在一起,這對我們今後的修行,有著很大的幫助。

《阿含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它是佛陀指導弟子修行的真實記錄。所以,學習原始經典《阿含經》,就如同與佛陀在一起,親自聽聞佛陀的教法,怎能不法喜充滿?一邊學習《阿含經》,一邊修習內觀禪法,在聞思經教、修習正念的同時,對照自己的言行,不斷認識自己、修正自己,把所學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的本份,並儘力幫助他人,將解脫道與菩提道融為一體。我想,能夠通過學習《阿含經》、實踐內觀禪法,以達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的目的,這樣的人生是極為殊勝而有意義的。(正文完)

主要參考文獻

一、典籍、專著、叢書

《阿含經》,《大正藏》第1-2冊。

楊郁文:《阿含要略》,東初智慧海叢刊,1993年。

斯里蘭卡·髻智比庫:《親近釋迦牟尼佛》,釋見諦、牟志京漢譯。戒幢佛學研究所印製。

美·喬·卡巴金著,《正念》,雷叔雲譯,海南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濟群法師:《想法與做法》,2011年版。

二、電子辭典、網路資料

《大正藏·阿含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編。

毗耶達西法師:《佛陀的古道》方之中譯

雷迪尊者著:《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講記。

瑪欣德尊者:《您認識佛教嗎》。

毗耶達西尊者:《南傳佛教基本教義》,方之中譯。

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佛陀的古道」網站:www.buddha-spath.com。

「中國南傳佛教網」:www.chinancfj.cn。

註解

我生已盡:此生是最後一次出生,已得究竟解脫。梵行已立:八正道已修行圓滿。所作已作:一切煩惱斷盡。自知不受後有:自己知道不會再在六道中輪迴。梵行:指八正道,本意為清凈行。

正信、非家:正信,有時也說「信家」,指正信佛法之家;非家:見俗家之過患而心生出離。

雜阿含200經:《阿含部T2》,p51.3。

世間思惟:思惟世間諸法。

義饒益:能成就義利。

非智、非覺、不順涅槃:不能資助於正智、正覺、涅槃。

正智、正覺、正向涅槃:能資助於正智、正覺、涅槃。

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出要念、無恚念、不害念,或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出要,指離貪。

苦苦思惟:於苦如實思惟苦。

摘自《親近釋迦牟尼佛》,第12章;S.45:8;D.22。以下參考《清凈道論》,及《阿毗達磨義論》。

思擇(vitakka):通譯為「尋」,即心尋找目標。思惟(sa^nkappa):有目的的思想。專註(appanaa):原意是「安止」。應翻成「專註於語言時的心」為妥。

《中阿含·189經·聖道經》,《阿含部T1》P735.2---736.2。

雜阿含922經:大2-234b1f.。

雜阿含458經:大2-117b11f.。

欲欲:欲界之欲。

《阿含部T2》P95.3---96.1。

觸相: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五·覺支相應·身》譯作「凈相」。

苦苦思惟:於苦如實思惟苦。

雜阿含·785經。

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二·因緣相應·迦旃延》為「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集者,則此世間為非無者。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滅者,則此世間為非有者」。

《中阿含·189經·聖道經》,《阿含部T1》P735.2---736.2。

雜阿含43經:大2-10c―9f.。

是我、異我、相在:即我、我所,我在五蘊之中、五蘊在我之中。

不見我、異我、相在: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或無我、無我所,我不在五蘊中、五蘊也不在我中。

三菩提:意為正覺。

道:解脫之道。

無為道跡:證入無為之道。

信家、非家:即正信、非家。信家,指正信佛法之家。非家:見俗家之過患而心生出離。

現法:指現世、今生。

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句中第一、三個「使」為名詞,煩惱的異名。第二個「使」為動詞,役使之意。

世間難入: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二·因緣相應·大釋迦牟尼瞿曇》譯為「此世間實陷於苦」。

無間等,即現觀、正觀之意。

修習方便禪思:即「方便修習禪思」。方便:(通過適當的)方法。

雜阿含65經:大2-17a―5f。

隨時思惟止相、舉相、舍相: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一·三集·一百》譯作「應於適當時思惟三摩地因、精勤因、舍因」。止,即三摩地。舉,即舉心策勵。

其心下劣: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一·三集·一百》譯作「懈怠」。

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一·三集·一百》譯作「其心則為漏盡,有不正等持之理」。

心則正定,盡諸有漏: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一·三集·一百》譯作「為漏盡而正確得定」。

若比丘、比丘尼……或求以四道: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二·四集·一百七十》:比丘或比丘尼不論誰,凡於我前,明示得阿羅漢者,悉是四支,或由其隨一。

若比丘、比丘尼坐……得斷諸使: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二·四集·170》譯作「世間有比丘,依止修觀,於依止修觀彼道生,彼習其道,多所作,彼習修其道,以多所作結斷,疏遠隨眠。」

比丘、比丘尼正坐……得離諸使: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二·四集·170》譯作「有比丘,依觀修止,於依觀修止彼道生,彼習其道,多所作,彼習修其道,以多所作結斷,疏遠隨眠。」

第二說道:即所說的第二道。

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則斷諸使: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二·四集·170》譯作「比丘意離於法之掉舉,彼堅持。友!彼安住正內、正止、趣一境、正持時,彼之道生,彼習此道……疏遠」。

雜阿含560經:大2-146c―10f.。

雜阿含843經:《阿含部T2》p215.2。

長阿含16經·善生經:《阿含部T1》P71.3。

偽善知識:通達世間法,身出家,心不出家;不持戒修定、聲譽高、徒眾多;對教理不通達、學佛不精,卻以弘法利生為名,以佛菩薩為招牌,說相似佛法,坑害人,為了積聚錢財,收徒建寺,爭名奪利;自立宗派,自做祖師、活佛,自贊毀他,迫害真修行人;宣揚不持戒也可開悟:如順世外道、頑空道人;宣揚宿命論,算卦、通神、巫術;修奇異苦行:樹上水中、穿刺紋身、學狗、牛等。

增一阿含·卷二十八·一:《阿含部T2》P702。

《佛說七處三觀經卷上·17》:《阿含部T2》P878.2~p.878.3。

歡喜心:認可佛說;具足心:心能專註;柔軟心:改變剛強,受持佛法;堪耐心:為成就一切善法,克服障礙;勝上心:向上心,希望學習更高法門;一向心:堅信、認定目標,不改變;無疑心:不懷疑;無蓋心:遠離五蓋。

《中阿含·38經·郁伽長者經》:《阿含部T1》P479.3~p.480.1。

泥梨:地獄之音譯,意為無福處。

《雜阿含·27經》:《阿含部T2》P5.3。

長阿含第9經:眾集經:《阿含部T1》p51.3。

雜阿含1044經:《阿含部T2》p273.2~p.273.3。

阿練若比丘:即林住比丘,指常居閑靜處的比丘。阿練若,指遠離喧鬧的寂靜處。

流注浚輸:指隨水流而進退、沉浮、迴旋。流,指水流動。注,指水由高向下傾注。浚,指水道、河床。輸,指水順河床流向前。

五欲:即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貪著種種可意境;功德: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塵的屬性。

翮:翅膀。

十結:身見、戒禁取、疑、欲貪、嗔,即五下分結;色貪、無色貪、掉悔、慢、無明,即五上分結。

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能成就義利、成就善法、成就清凈行。

雜阿含407經:大2-108c―1f.。非智、非覺、不順涅槃:不能資助於正智、正覺、涅槃;正智、正覺、正向涅槃:能資助於正智、正覺、涅槃。

雜阿含408~415:大2-109a―2f。

自作自覺:由自我宿業確定(果報)並由自我經驗(果報)。覺,即受。

貪覺覺:思維貪慾之念。

覺:此處指尋思。

親里覺:尋思親里種種事。

國土人民覺:又作國土覺,指尋思國家與人民種種事。

不死覺:指不知死之無常而樂於世間善法、不急於修解脫道。

我論是汝等不如,能答者當答:意謂我所論之法,非汝等所知;若有能答者,那就應答吧。

波斯匿王:意譯勝軍王、勝光王、明光王等,為古印度憍薩羅國國王,與釋尊同壽,為佛教僧團的大護法。曾娶釋迦摩訶男之婢女,共生一太子名毗流離。

頻婆娑羅王:又作頻毗娑羅王、瓶沙王等,意譯為影勝王、影堅王等,為古印度摩揭陀國國王,為佛教僧團的大護法。其皇后為韋提希夫人,共生一太子名阿闍世。

論說:高麗藏原作「說論」,今依宋、元、明三種藏經改。

檀越:又作檀那,即施主。

所應:所有之意。

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受、六愛。

眼觸生受:眼觸所生之受。

眼觸生愛:眼觸所生之愛。

上士:士夫中之上者。

世間難入: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二·因緣相應·大釋迦牟尼瞿曇》譯為「此世間實陷於苦」。

除俗數法:《增一阿含·六重品·第七經》譯作「除假號法、因緣法」,《增一阿含·非常品·第八經》譯作「皆由合會諸法因緣」。俗數法,即因緣法。

《雜阿含9經》:大2-2a3f.。

雜阿含270經:大2-71a1f.。

自洲:以自己為洲渚。洲渚,本指水中的陸地,喻指能安身之所。自依:以自己為皈依。

法洲:以法為洲渚。法依:以法為皈依。

法根、法眼、法依:(為佛)法的根本、眼目、依憑。

後記

此前,我寫了幾篇關於八正道的論文,它們分別是:《論正念的修習及內觀禪法的弘傳與實踐》、《初探三部佛教原始經典中的正見》、《試論正精進的修習》。

本學期,我接著寫了《試論正思維的修習》。為什麼寫這樣的論文?因為我發現即使我們確立了基本的正見、並開始努力精進地修習正念,但由於無始以來的強大習氣,尤其是不正思維等的影響,我們仍然會出現懈怠、失去正念、五蓋等問題,嚴重阻礙八正道的修習。

《阿含經》中常常提到「正思維」。如: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

「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汝等當正思惟。」

佛陀反覆告誡弟子,如果運用不正思維,就會趨於輪迴;反之,如果運用正思維,就會邁向解脫。可見正思維是非常重要的,難怪佛陀說依靠智慧,才能最終獲得解脫。

綜上所述,修習正思維,首先要分清正思維與不正思維,還要了知不正思惟從何而來,正思維應當基於正見、正精進、正念而成就,以及正思維的修習原理和方法,再通過親身實踐,修習世間正思維和出世間正思維,才能逐步去除錯誤的思維模式,使身、語、意三行契合八正道的要求,最終才能斷除煩惱、邁向解脫,並在弘法活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寫論文期間,我曾請教於濟法師、記華傳博士、宗凈法師等,與各位大德進行了交流,並聽取了一些建議,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感謝西園寺為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道場,感謝研究所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修條件,又有許多優秀的法師和老師的指導!

對於論文中的錯漏、不足之處,請各位法師、老師和同修不吝指教,並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全文完)

研究生班:道成

2012年2月24日

於戒幢佛學研究所


推薦閱讀:

牛頓三大定律的內容,引發的思考
新編《思維學》人的思維 2
思維小故事:兩個園丁在菜園裡幹活,他們在吵什麼?
領袖心理學筆記-第2課:多面兼容思維(上)
如何用《孫子兵法》,將你的大腦升級為八核?(四)

TAG: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