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乘的三種皈依

第一種是供養我們的『身、語、意』。   第二種是觀想並接受本尊。   第三種是與空行母結合在一起,無二無別。   大圓滿傳承里的皈依是:用我們的『脈』來證得化身;把我們的『氣』『風』或能量來證得報身;然後清凈『明點』證得法身,或者說在我們法身中清凈我們的『明點』。   在究竟的『阿底瑜伽』層次的皈依是——『知道』:我們當下一念中,『空』的一面是『法身』;當下一念中,『明』的一面是報身;從『明』『空』之中化現出來的所有現象是『化身』。   雖然在前面我們講在『大圓滿』傳承裡面,皈依的對象是我們『現前一念』;就是我們自己『本性』里的『空』『明』和『空明合一』。但是對於大部分像我們自己一樣很平庸的人來說:「這是什麼意思呀?」   什麼是『法身』『報身』『化身』?這些別提了;何況什麼是我們『現前一念』中的『空性』『明性』是什麼意思?但這個,仁波切說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假設你真的是對輪迴的生活感到很厭煩,至少你有時候真的是這樣;同時,也假設你真的很想成佛。   先不用談你怎麼修道,因為修道本身是一種系統的騙局,因為我們需要有目標,需要知道怎麼樣才能走向那個目標。   薩迦派的大師『札巴蔣稱』對於『修道』的話題。曾經講過:『修道』首先必須是一個令人想得到的『東西』或『目標』。   假設成佛是我們想得到的目標,那成佛代表什麼?是不是代表家裡鋪滿了漂亮的地攤、地攤上面有一套很舒服的沙發,這是不是成佛呢?   如果你是一頭驢的話,那麼成佛就是一根看起來非常可口的胡蘿蔔。在西方的漫畫里經常出現的——如果你想指揮一頭驢怎麼走,只要在它前面用胡蘿蔔做指揮就行了。   可是我們說的『法身』『報身』『化身』這些一點都不可口,太抽象了。   當然,對那些修行很高的修行人來說,這些三身,一點都不抽象,甚至完全不想離開三身一剎那。   可是對我們這麼普通的平凡人來說,我們根本搞不清『法、報、化』三身、『空性』『明性』『空明合一』「它們的意思是什麼?它們給人的感受是什麼?」   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有一天真正能感受到這些狀況,哪怕只是一天,它們離開了,那我們也還是知道:「哦,原來它們給人的感受是這樣的,是值得我們努力去追求的」。這樣的話還好。   但是,喇嘛們跟你說:「這些『法、報、化三身』『空和明、空明合一』本來就在,當下就在,根本不用向外追求。」 當我們聽到這個,更是一頭霧水,鬱悶起來了。   一切般若的經典像《心經》,和『大圓滿』也是這樣說:我們的法、報、化三身,都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而且現在就在,比你的眼睫毛還接近你。   對皈依境的觀想,也許在座很多人都很熟悉了,我們觀想:我們的上師坐在中間;怎麼樣被很多諸佛菩薩圍繞著;然後放出怎麼樣的光芒等等——「這些個就是我們的胡蘿蔔。」   這樣講,並不是完完全全沒道理、沒有基礎的『騙局』,這樣講是有道理的:真正『皈依的對象』其實就是你『自己的心』,但是我們現在對此『很陌生』,『不熟悉』『不習慣』這樣。因為我們目前『不熟悉』這個情況,所以我們依靠心的投射,我們目前狀況的投射正好是我們的上師。   對所有的佛教徒,對各位,我們最殊勝的投射應該是釋迦牟尼佛。但這個是我們自己心的投射——因為我們有一點點功德,所以我們會說這個是『佛』;可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提婆達多』他和我們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我們密續的傳統裡面,我們人類的『上師』和『佛』和『自己的心』是沒有分別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向這個『上師』皈依,同時也是向『諸佛菩薩』和『自己的心』皈依。
推薦閱讀:

金剛經講記——20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金剛經》大義(六)<轉自悟心禪院博客>
金剛三昧經註解四卷(明 圓澄注)
如何祈請與滿願:第三世多珠千仁波切著《金剛七句祈請頌觀緣次第》講解(下)
知道書畫|陸啟成楷書 節錄《金剛經》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TAG:金剛 | 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