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將投30億恢復洱海原生態

本報記者 張帆 徐元鋒 胡洪江《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10月01日 第02 版)

遊人在作為洱海防污染天然過濾器和綠色屏障的羅時江濕地水面乘船遊覽。新華社記者 陳海寧攝

圖為洱源縣在洱海源頭設置的湖水凈化池。新華社記者 陳海寧攝9月24日,雲南大理洱海流域200個村「兩污」治理、3萬畝濕地建設、億方清水入湖工程「三大重點項目」同時啟動,標誌著洱海保護治理進入到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階段。大理白族自治州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30億元,力爭使洱海每年有8個月以上達到Ⅱ類水質標準。洱海清,大理興。洱海是大理的「母親湖」,也是雲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是雲南著名的旅遊勝地,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平衡的重要作用。1996年和2003年,洱海兩次暴發藍藻,水環境與生態功能遭受嚴重威脅。大理州委、州政府果斷採取機動漁船動力設施和網箱養魚設施「雙取消」,退耕、退灘、退塘還海等舉措,啟動生態修復、環湖治污截污、流域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工程」,洱海水質已連續6年總體穩定保持在Ⅲ類,其中有31個月達到Ⅱ類。洱海成為全國城市近郊保護得最好的湖泊之一。「大理的美,美在洱海;洱海的美,美在清澈。我們要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進一步提高生態自覺,增強生態自信,理清發展思路,切實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大理州委書記尹建業表示,將以「實現洱海Ⅱ類水質目標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為抓手,把大理建成全國一流的生態文明示範區。大理由此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轉向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征程:進一步優化洱海流域土地利用規劃,以最嚴格的舉措加強洱海西岸田園風光保護;進一步強化洱海流域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對洱源縣茈碧湖水庫、賓川縣海稍水庫進行擴容,減輕旱季洱海供水壓力;進一步抓好洱海流域水源地生態修復與保護,開展蒼山花甸壩生態保護治理和面山林業生態建設,積極推進洱海流域種植業、養殖業結構調整。為進一步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大理州決定在深入推進洱海治理「六大工程」基礎上,重點推進「200個村兩污治理」、「3萬畝濕地建設」、「億方清水入湖」三大類項目:200個村「兩污」治理工程以自然村為單位,實施200座村落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和完善工程,建設一批畜禽糞便收集站及配套清運系統,繼續完善下關、海東、喜洲等流域重點集鎮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和中水利用設施建設,做到整個流域全覆蓋;以建設環洱海生態旅遊走廊為重點,實施洱海流域3萬畝連片濕地生態恢復建設項目,啟動環湖新一輪「三退三還」;億方清水入湖工程實施洱海主要入湖河流鳳羽河、彌苴河、永安江等河道綜合整治及蒼山十八溪中的靈泉溪、茫涌溪、白鶴溪等生態環境保護和清水產流機制修復。為確保洱海清波永駐,大理整合機構、資產,新組建洱海流域保護局、洱海保護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具體負責洱海流域保護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今後3年,州級財政每年安排預算內資金1億元,專項用於洱海流域保護及生態文明建設,對洱源縣的補助金額與彌苴河、永安江、羅時江出境斷面水質量化考核掛鉤。大理還將洱海流域內各級領導幹部的考核評價、選拔任用與洱海保護治理及生態文明建設掛鉤,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實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因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從嚴從重追究責任。
推薦閱讀:

洱海 隨心之旅 越前行越迷人
洱海整治,帶著詩和遠方的民宿們還能去哪裡?
蒼山洱海的風花雪月指那些景色?
麗江,玉龍雪山,瀘沽湖,大理,洱海怎麼玩比較順?
白族民居中的姓氏文化

TAG:生態 | 恢復 | 大理 | 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