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華人創造新傳奇
06-07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10-30香港《亞洲周刊》10月28日一期文章:歐洲華人創造傳奇歐洲華人正在譜寫一部21世紀的傳奇……目前居住在歐洲的華人估計已經超過200萬。這支大軍憑藉中國人口外移日益開放及中國經濟崛起,加上物流全球通、歐洲「無國界」等等優厚條件,在歐洲縱橫商場,跨進創意專業,展示出了巨大的震撼力量。根據法國學者皮埃爾·皮卡爾的統計,2007年光在法國就有100萬華人,其中包含難以計算的非法居留者。如此推算,歐洲華人總數應超過200萬。現在的華人商業戰場早已拓展到歐洲的二三線城市,如果說,以往這些生意人只懂埋頭打工或跑單幫,那麼,他們今天除了是促進中歐貿易的主角外,也在不同行業發揮所長;如果說,以往到歐洲做生意的絕大部分是溫州人,那麼,今天飄洋過海的也包括不少東北人、山東人……華人足跡遍及都市城鎮近年來,歐洲華人出現了新面貌,他們打造的不再是中國城,而是「溫州村」。巴黎往往是中國移民踏上歐洲大陸的第一個驛站,之後,如種子四處飄散,哪裡有生機、有商機,華人便往哪裡去,落地開花。除了法國各地,在記者走訪的義大利、葡萄牙等國的城市裡,也遇到不少從巴黎移出去的溫州人,這就是歐洲華人轉型的第一個特徵:從中心點、大城市輻射至鄰國、城郊、小城與鄉鎮。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普拉托市,是義大利傳統的紡織工業城,十多年前,溫州人將巴黎地下成衣廠的作業方式帶到普拉托,商機帶來人氣,一個溫州村在那裡迅速興起。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市郊區的伯爵鎮,是一個新興的批發業小鎮,3年前那兒還是個印度人集中做買賣的地方,而今天,站在大批發商場前的都是中國老闆。經營服裝批發多年、「巴黎服裝公司」的老闆吳正光向記者說:「這裡部分老闆以前是在市裡開店,但是開店的利潤有限,所以搬到伯爵鎮,乾脆做起大批發。」由於生意越做越大,與當地政府或其他商家的法律糾紛也日漸增加,一家由華人開設的法律顧問公司應運而生,已於今年初開幕。半路出家、在歐洲20多年的熟悉葡語的「葡萄牙天壽事務所」老闆王天壽說:「希望中國人能多了解葡國法律,有了爭議時,都有法可據。」在西班牙,記者也看到華商的威力。近年,華人在西班牙做得最出色的行業是製鞋與皮件業,這原是西班牙人的驕傲,卻在短短几年內,被溫州移民進佔。2003年,西班牙製鞋公會統計,從中國進口的皮鞋總數超過600萬雙,佔了進口的一半,之後每年成長飛速。西班牙東北部著名的鞋城埃爾切幾乎成了中國進口鞋城了。南歐之外,東歐也是溫州人發展的另一條路線。他們從北京至俄羅斯,先在莫斯科待一陣子,再到匈牙利,開始做雜貨批發,後來也經營成衣。近幾年,又有一批到羅馬尼亞發展。至於北歐國家,目前還是華人較少開發的地區,一則因北歐商貿結構不同,且目前尚無需跑那麼遠發展,也許將來有一天,時機到了,華人會從德國往北,先至丹麥,再往更北。自主品牌提升華人形象傳統認為,到歐洲的華人多以開餐館、跑單幫為主,但今天,記者在歐洲不同城市看到,一些華人或因經營貿易而順勢開發自己的品牌,更有在信息科技業中展現專長,這是歐洲華人轉型的第二個特徵。近年來,歐洲的中國餐館多次發生嚴重的衛生及黑工問題,被當地政府嚴加檢查,加上媒體廣泛報道,餐館生意一落千丈,店鋪紛紛倒閉,歐洲部分城市更出現「反華」情緒,不少華商轉行經營成本較低的零售及百貨業。2004年9月16日,法國電視第二台「特派員」節目播出的「餃子事件」,連續報道了中國餐館衛生不良、食品過期、製作水餃的地方有蟑螂、抹布發霉、蝦仁在布滿污漬的浴缸里解凍、蒸籠厚厚一層垢的衛生情況,畫面令觀眾倒盡胃口,使中餐館的生意一夕之間跌入谷底。事隔3年,法國中餐業者至今餘悸猶存。在葡萄牙,2006年3月30日,當地食品衛生單位突擊檢查全國的中餐館,有一些中餐廳被勒令停業。葡萄牙警方這項「東方行動」經媒體反覆報道,發揮極大效果,幾個月內,葡國1000多家中餐館只剩下400家左右。在餐館業敗下來的擁有專業技能的華人新生代,已逐漸在歐洲大陸找到新出路。記者採訪的多數歐洲城市中,華人已經深入不同行業,並且取得不錯成績。像在巴黎里昂火車站附近有「電腦一條街」,店鋪主要由來自中國大陸的年輕人經營,他們憑著對電腦技術的熟悉、從中國進口電子產品的渠道與優惠價格,使店鋪在價格與維修服務上更具競爭力,因此打敗法國同行,獲得巴黎人心。巴黎第三區的黃老闆才35歲便創立了高檔皮包皮鞋品牌Kesslord。先在巴黎設計師聚集的地區開專買店,被時裝界定義為高檔品牌後,黃老闆夫婦便順利在「老佛爺百貨」設立專櫃,打破了大家心目中溫州人只看蠅頭小利或只會做仿冒品的主觀印象。在義大利米蘭市郊,老闆毛愛彬擁有一家名為AB.M的大批發公司,現在已經是年營業額達到1000萬歐元的大公司。毛愛彬每年從義烏、廣州與歐洲其他城市購入大量百貨用品,請專人為這些價廉、「無個性」的產品重新設計吸引西方顧客的外包裝,並印上自己的品牌標籤。毛愛彬的品牌標籤提高了產品價值,已成功打進義大利本地的百貨公司。他說:「我們在這裡做生意,要了解義大利人的文化、知道他們的生活習慣,才能生產出符合他們口味的產品。」在AB.M公司擔當產品設計總監的夏釩來自杭州,今年才27歲,前年在佛羅倫薩的藝術學院畢業。她年紀輕輕,已散發出女企業家的氣質。夏釩每年到中國大陸4次,負責採購產品,現在已經是公司的靈魂人物。今年復活節,她除了設計產品包裝,還設計產品。她笑眯眯地說:「我今年設計的復活蛋在義大利很受歡迎。」浙江移民能夠平地起高樓,法國華人進出口商會會長夏尚忠坦言:「拜中國經濟起飛之賜」,中國是世界的工廠,玩具、成衣、建材、汽車零件至高科技產品都可在中國找到。夏尚忠從事光學產品進口,「這種精密科技工業中國已經發達了,而我們又熟悉歐洲的物流通路,還有誰比我們更合適呢?」華文媒體搭起溝通橋樑今天,中文傳媒也在歐洲各大城市不斷出現。這是歐洲華人轉型的第三個特徵。當華人群體在歐洲的影響越來越大時,需要媒介替他們發聲,以及透過媒體加強與當地人的接觸,甚至成為當地人認識新華人生活的橋樑。雖然記者目前所見到的中文媒體中,大部分尚不能發揮與當地直接交流的功能,但是媒體人一直在努力著。目前,義大利華文媒體最大的功能是:提供華僑當地資訊、國內新聞與抒發鄉情,較用心的媒體則提供適應當地規範的生活小百科。而讀者呢?米蘭《歐洲僑報》總編輯吳傑說:「他們(讀者)只喜歡暴力流血新聞。」中文媒體要融入當地社會,以宏觀角度分析報道,而不僅站在華人角度看問題,恐怕還有一段漫長的路。但短短几年的發展,已經奠定令人樂觀的基礎。巴黎的中文報紙歷史悠久,《歐洲日報》創刊近30年,早期以東南亞華僑為主要讀者群,來自中國的移民增加後,又多了《歐洲時報》,之後還有《華商報》等。只要在華人區便能買到多份中文報紙,除了華人資訊外,以法國時事新聞與國際新聞為主,因此能滿足讀者對各種資訊的需求。此外,德國與英國近年中文媒體蓬勃發展,華文遞增,使來自中國的文化人找到發展事業的空間,德國《華商報》即為好例子。巴黎陳氏兄弟公司經營貿易生意有成,目前極力擴展傳媒領域,除了獨家代理中國電視節目長城(歐洲)平台發行14個華語電視台節目外,也向法國視訊委員會申請成立電台,希望能提供華人社會更多信息。畢竟巴黎是歐洲華人的重鎮,數十萬甚至近百萬華人生活在那裡,希望移民世世代代都能用普通話彼此交談,都能將他鄉視為故鄉。在巴黎、米蘭、阿姆斯特丹、波爾圖,記者走訪了一些年輕媒體人。阿姆斯特丹的廣播電台「城市之聲」,已經辦了10年以上,但由於近年荷蘭華人人口急速增加,電台除增加廣播時間,最近也開始攝錄節目,以聲音、影像等形式,用英語向當地人介紹華人動態。這樣一來,「城市之聲」便以粵語、普通話、荷蘭語、英語廣播,並把節目向互聯網和電視延伸,聯繫了華人和荷蘭主流社會。台長吳漢唐同時也身兼電台的主持人,他和許多第二代華人移民一樣,在荷蘭出生長大,說一口流利的荷蘭語、粵語和英語。今年35歲的吳漢唐告訴本刊,當初建台的想法是幫助當地的華人更多更好地了解荷蘭社會:「第一代的華人移民,大多聚居在唐人街,不會說荷蘭文只會說粵語。電台的節目當時以翻譯介紹荷文報紙內容為主。」從前年開始,「城市之聲」每周日會用荷蘭語廣播,向越來越多對中國感興趣但不會說中文的當地聽眾介紹中國文化。他們還開設了用荷蘭語教授中文的節目。吳漢唐認為,在移民群體與主流社會的交流融合中,語言不應該成為其中的障礙。吳漢唐的團隊從最初的幾個人,逐漸拓展到由華人和荷蘭裔青年組成的約30多人,他們或是留學生或是另有全職工作的上班族,包括吳漢唐這個台長在內都是分文不取的志願者。「如果為了錢,我想我不會搞這個媒體,」他微微一笑,「除了唐人街的舞龍舞獅,主流的商業媒體也報道我們,那我們為什麼不自己搞一個華人媒體呢?」華人在歐洲開疆闢土,擴展商業版圖,成就非凡。但同時,兩種不同的文明也在交匯時產生碰撞,甚至擦出燙人的火花。對歐洲人來說,原本的寧靜小街,突然變成清一色的批發街,到處都是華人面孔彷彿自己卻住到了租界,不免產生衝突。其實,身為華人移民,不管從事什麼行業、住在哪個國家,總要試著與當地人相處,學習當地語言、了解人家的生活習俗、關心當地政治社會事件,以新的視野看待歐洲的歷史文化,才能將移民視為淘金聖地的歐洲轉變為第二故鄉。文章來源: 參考消息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東南亞紀行 | 我所見到的馬來西亞及當地華人
※調查:新加坡華人對祖籍觀念和傳統文化意識薄弱
※馬來西亞華人為何「重商輕政」
※中國人把移民玩壞了!嚴懲造假!十多名華人已收到取消庇護綠卡通知!
※揭83老版《射鵰》眾星28年行蹤- 加拿大華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