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禮儀」之爭
06-07
磊東中國歷史學有三個術語,漢承秦制、唐承隋制、清承明制。但非常有趣的史實是,在這三個史學概念中,前一個朝代正是被後一個朝代用暴力造反手段推翻的,而政權被推翻之後,制度卻被繼承了下來。這裡便存在著所謂制度「合理性」的殘酷現實。中國自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直至清朝覆滅,一直信奉(有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三綱五常、倫理道德這種儒學信條,它把君臣父子這種三綱五常作為「天下」人類的普世真理。清末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西逃的路上仍在頒發上諭:三綱五常如日月昭輝!而清末無數大小權臣官吏都留下了信奉三綱五常為人類至高信條的文字。這體現了這種制度的「合理性」:數千年皇朝中國把「治世」作為人類族群的最高目標,在禮制等級、人倫(輩分)道德中實現人類的太平盛世,即以社會太平安穩為追求的最高目標(「社會安穩」一詞,衍生出了官僚體系自我存活而又排他性的一整套博大精深官場厚黑學),而非以人類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實現及發揮人類創造力為最高目標。古今追求目標的不同,導致了社會思路及文化內涵的不同;它在本質上是兩個社會階段、兩種社會智力不同的反映。二三千年中國古人關於追求「太平世」目標的無數經典學說不絕於世。而這種人類認知理論,其實和歐洲中世紀上溯的許多經典理論是一致的。人類的社會認知不分疆域,社會智力發展的階段過程幾乎相同。中國農耕社會(概念模糊的)「古聖」認為,要實現「太平世」這個崇高目標,便要用禮儀等級、人倫道德這種制度和文化相結合的社會形態去制約每一個社會人,所謂「存天理滅人慾」。然而,讓我們從皇朝歷史中摘取經典片段,去看一看這種「禮儀」能否制約每一個人,包括皇帝本人。清承明制,一般史學者在談到這個術語時,大都指清朝繼承了明朝的「大學士」制度,但非常巧合的是,明清兩個朝代,同樣分別都有一次影響極其深遠的「禮儀之爭」事件。明朝的「禮儀之爭」是著名的嘉靖皇帝「大禮儀」事件,持續時間數年;而清朝的「禮儀之爭」,從康熙朝持續到乾隆朝,上百年之久,這場爭論存在於清朝皇帝和羅馬教皇(及英國女王)的信函往來中。這兩個事件事實上成為了持續數千年沒有改變的中國的封建「禮制」破產的先聲。明朝的「大禮儀」事件要從末五代嘉靖皇帝即位開始說起。明朝末六代武宗皇帝「荒唐一生」,著名的「豹房」便是這個皇帝的傑作,他自己是皇爹的一枝獨苗,一生又沒有子嗣。武宗死後,武宗他媽張太后和首輔大臣楊廷和商量,只能從武宗的爹孝宗皇帝的兄弟後代中找一個人來做皇帝,他們便找到了分封於湖廣的孝宗同父異母的唯一弟弟興王的兒子朱厚熜,即嘉靖皇帝。此時的朱厚熜虛齡15歲(父親興王二年前死去,正處於「丁憂」期),他根本沒有想到,皇冠這塊天大的餡餅會掉落在他的頭上。按張太后和楊廷和商量的禮儀程序是這樣的,朱厚熜一行從北京城的偏門崇文門、東安門進入皇宮,去面見張太后,行大禮,先登皇太子位,再舉行皇帝登基儀式,而不是從正陽門、大明門進入皇宮。但到了北京城下,15歲的朱厚熜不走了,為什麼?未來的皇帝從偏門入北京城,成何體統?而且,自己的母親還在湖廣(湖北)老家,父親是興王,怎麼一下子就沒有了倫理、去認一個自己根本不認識的張太后為「母親」?接下來的登基儀式更是一波三折,充滿了15歲皇帝與正支皇族崇奉禮教的舊規舊禮的抗爭。現代人已經很難體會到這種繁文縟節的繩索感覺,但從年輕新婚夫妻中國式(民俗)婚禮上的排場儀式過程,也能看出個中「昏昏然」端倪。而這只是嘉靖一朝「大禮儀」事件剛剛拉開的帷幕。明朝的歷史知識告訴我們,明朝有一個術語叫「宋明理學」,即明朝把宋朝的「禮教」推升到了極致。禮教作為等級制度下的一種教條禮儀(中國「禮儀之邦」的出處),更加緊了對每一個社會人的束縛,包括這個作為皇族近支新接位的嘉靖皇帝。在接下來的數年間,嘉靖皇帝掌控著權力的制高點,既利用了道德所具有的個性化特徵和不確定性,又推升了另一套「道德」術(權力屁股決定思維腦袋),用權謀把朝堂上前仆後繼的「護禮派」玩弄於股掌之中,其中爆發了鎮壓大臣的「血濺左順門」事件。人治(制度)便是玩弄人,而玩弄人(非處事)是權力這個男人在紅塵俗世中最其樂無窮的事情(現在人知道,權力玩弄男女,是人類最大恥辱)。明朝歷史證明,嘉靖皇帝便是一個玩弄了一任又一任權臣的典型高手。大禮儀事件最終使得嘉靖皇帝成功地把自己的親爹——一生居於湖北老家、早已死去的興王改名為獻皇帝,號明睿宗,並把名號奉入了京城太廟,牌位列於武宗之前,享受了像歷代正式掌權皇帝一樣的福利待遇(稱孝宗則為「皇伯考」,違背了皇統宗法倫理)。嘉靖皇帝另一件非常著名的事件是,他差一點被十幾個宮妃密謀殺死在龍床上。而這一事件,徹底改變了自後明清兩朝皇帝起居和「臨幸」妃子的禮儀方式(脫光被太監抬進龍被)。明朝在臣僚子民的道德大滑坡、人心不古(崇古中國曆朝末世常用語)中覆滅。滿清20萬鐵蹄入主中原。前面說過,中世紀歐洲社會,也是講求治世的禮儀等級森嚴的,但自明朝至清朝的數百年間,歐洲發生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工商業革命,那個社會已經在更合理的人類發展過程中,蛻變成為了以自我實現、人類創新為最高人類目標了。但同樣具有中世紀社會意識的滿清政權,其實和傳統中原皇朝的治世目標是一致的(是近親兄弟民族,權力繼承屬近親婚配繁殖)。清初雍正皇帝在硃諭中曾自豪宣稱:滿洲風尚,尊卑分明。只有尊卑分明,為每一個社會人划上一條條線框,遵古聖雲,人類族群才能各守其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太賓士世(苦難舊中國古諺云: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太平犬」萬難持久而成就了皇朝更迭)。中國傳統的中世紀(農耕社會)治世目標,和歐洲工商業社會發展以後的治世目標,存在著歷史時代、社會形態發展階段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導致的必然結果是衝突。衝突以語言暴力(文化)開始,這便是持續了一百多年的清朝皇帝與羅馬教皇(及英國女王)之間的「禮儀之爭」:比一比誰的太賓士世制度更「優越」;而爭論的結果是清朝「閉關鎖國」(也繼承了明制):我的地盤我作主。有史學哲人說過:未來的善果或惡果,其實就存在於當下的每一種社會因素中。這種惡果由語言暴力發展成為肢體暴力,這便是清末近代史上的中英鴉片戰爭,也叫中英貿易戰爭。中國歷史給它的定義是,落後挨打。清初直至清末的中西之爭,本質上是如何看待「治世」的知識觀、認知觀之爭,與所謂「愛國」無關。明清兩朝內外兩次「禮儀」事件,其實已經揭示了這種等級禮制束縛人心自由的反人類性——但不同的「太平世」視角,得出了絕然相反的兩種結論(牧民,把人類族群當作只求安穩、不可有任何慾念的待宰牛羊,以此追求太賓士世——只有從束縛人的所謂治世「盛世」角度上去看,才會更好地理解清末上溯皇朝社會「鎖國」、「殺功臣」、生殺予奪權力掩蓋真相、禁錮文化的所謂編寫「大典」等歷史現象)。這是人類族群在歷史發展階段上呈現出來的一種社會智力:追求人性中的最脆弱部分,即所謂「合理性」。在千年中國崇奉的「三綱」中,春秋末期孔孟儒學原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儀,強調的是:君要像一個君,臣要像一個臣,父要像一個父,子要像一個子,它內中蘊含著:如果君不像君,則臣也會不像臣,以此類推。正如孟子云:「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但此一限制君權的學說,在獨尊權力制高點下,經過漢初「獨尊儒術」和歷代「君學」篡改,已經成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及以此類推的單向意識形態概念——現在電視媒體再一次頻繁出現的「大逆不道」便違背了儒學原旨(古人竭力貶低「逆」,而「逆向」、「多向」即「多維」正是現代人常用的思維模式)。「倫」即輩分等級,強調長幼有序,原旨的意思也不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一種社會遊戲規則,但它和「君臣」發展一樣,只成為了「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的單向規範。這本身違反了人性——沒了人性談什麼人倫!而「道德」之「道」的意思,可以解釋為「某一歷史階段上的社會發展形態」,「德」就是個人對這個社會形態認知的總和。需要強調的是:道德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標杆,它會因社會形態、社會階段的不同而不同。清朝的炭敬、冰敬、別敬、節敬、門敬等行賄也是官場的一種為官道德。中國詞語「道德觀」,便是因個人對社會認知而形成的判斷標準。現代人類知識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社會認知是不一樣的,它由每個人的出身、經歷、社會環境、習俗、際遇、各階層所處的「等級」等等因素所決定。你不能用你的道德觀去要求和強加於他人。這便是現在中國人口語中常說的「德性」及「道德綁架」。只有扁平社會結構的人類族群,才有可能發展出大致相同的道德觀,而不可能出自於等級森嚴的金字塔結構的社會中。古代統治者在漫長的治人過程中逐漸發現,以刑律治人,只能管理燒殺搶掠奸盜等大事件,而作為刑律補充的以德治人,則猶如一條軟繩索,可以滲透到社會人的每一個細節,如衣食起居言行等。這是人文歷史發展的一個歧途,它正和現代社會追求人類自由、自我實現精神和物質創造力的目標背道而馳——混淆了法律與道德,只使「不懂法」成為一種社會普遍現象。古舊道德推崇者把原本引導人們思想品質升華的提倡的上限,變成了一個無所不管、限制人的最底層的下限,這也許就是中國古代意識形態(緣於認知錯誤而形成)「好心做壞事」的典型史證。正因為道德無所不管(正是形成中國特色「大帽子」亂飛的根源),以致現在仍有某些守舊老學者把「有道德」作為為人處事的「底線」,所謂「道德底線」,這是典型的古舊觀念害人的現實反映。「德治」越權,封建專制制度「一卵雙子」的「法治」同樣越權。皇朝刑律「干擾本該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的對某些相對義務的規範。它帶來的惡果是,美德的實踐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強制的義務,因而減弱了它對心靈的有益影響」(晚清西方學者對清朝刑律的評論)。宗法中世紀中國的「以德治人」,只是等級禮制社會的空談和悖論(即禮教),因為它根本無法解決社會人們所處地位環境不同、缺失尊重即具有不平等觀念的歷史難題。爭吵了千年的(封建)禮儀,只能是中世紀人類的社會認知,而其根源在於:人類到底向哪裡去?這便是人類哲學的基本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去哪裡?而非中國式的「我臣服於誰」這個古舊的歷史命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歷代玉器之六】明清時期
※明清那點事:祖大壽的兩次降清是被逼無奈嗎?
※從另一個角度看明清交替
※明清傢具種類圖示
※明清仕女畫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