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能成功學 0204
第四章 信心——潛能的高效催化劑
心存疑惑,就會失敗;相信勝利,必定成功。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會成就事業;認為自己無能的人,一輩子一事無成。
第一節 信心能產生奇蹟
一 信心的力量驚人
碰上新情況時,人們往往花過多的時間去設想最糟糕的結局——這等於在預演失敗。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表明,頭腦里的想像會按事情進行的實際情況,刺激人的神經系統,就像當一個高爾夫球運動員囑咐自己「不要把球擊入水中」時,他腦子裡將出現球掉進水中的映象,試想,在這種心理狀態下打出的球會往哪兒飛呢?一位著名的擊劍運動員在一次比賽中輸給了一個與自己水平不分伯仲的對手。第二次相遇,由於上次失利陰影的影響,這名運動員又輸掉了。儘管他並非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賽前,這名運動員做了充分的準備,他特意錄製了一盤磁帶,反覆強調自己有實力戰勝對手,每天他都要將這盤錄音聽上幾遍,心理障礙消除了,他在第三次比賽中輕鬆擊敗對手。
我們總能看到在體育比賽中,弱隊戰勝強隊,大爆冷門,或是在商戰中,實力弱的公司戰勝實力強的公司。為什麼呢?因為在諸多因素之中,充滿必勝的信心去迎接挑戰,是取得成功的基礎。
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軟弱和事業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一個美國外科醫生,他以善做面部整形手術馳名遐邇。他創造了奇蹟,經整形把許多醜陋的人變成漂亮的人。他發現,某些接受手術的人,雖然為他們做的整形手術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說他們在手術後還是不漂亮,說手術沒什麼成效,他們自感面貌依舊。
於是,醫生悟到這樣一個道理:美與丑,並不僅僅在於一個人的本來面貌如何,還在於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一個人如果自慚形穢,那他就不會成為一個美人,同樣,如果他不覺得自己聰明,那他就成不了聰明人;他不覺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隱隱地有這種感覺,那他也成不了善良的人。
一個人只要有自信,那麼他就能成為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
有這麼一件事:心理學家從一班大學生中挑出一個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愛的姑娘,並要求她的同學們改變以往對她的看法。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大家都爭先恐後地照顧這位姑娘,向她獻殷勤,陪送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裡認定她是位漂亮聰慧的姑娘。結果怎樣呢?不到一年,這位姑娘出落得很漂亮,連她的舉止也跟以前判若倆人。她自豪地對人們說:她獲得了新生。確實,她並沒有變成另一個人——然而在她的身上卻展現出每一個人都蘊藏的美,這種美只有在我們相信自己,周圍的所有人也都相信我們、愛護我們的時候才會展現出來。
許多人以為,信心的有無是天生的,不變的。其實並非如此。童年時代招人喜愛的孩子,從小就感覺到自己是善良、聰明的,因此才獲得別人的喜愛。於是他就儘力使自己的行為名副其實,造就自己成為他相信的那樣的人。
而那些不得寵的孩子呢?人們總是訓斥他們:「你是個笨蛋、窩囊廢、懶鬼,是個遊手好閒的東西!」於是他們就真的養成了這些惡劣的品質,因為人的品行基本上是取決於自信的。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各自為人的標準,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行為同這個標準進行對照,並據此去指導自己的行動。所以,我們要使某個人變好,應該對他少加斥責,要幫助他提高自信心,修正他心目中的做人標準。如果我們想進行自我改造,進行某方面的修養,我們就應首先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不然,我們自我改造的全部努力便會落空。對於人的改造,只能影響其內心世界,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這是人類心理的一條基本規律。
對真善美的自信,於我們至為重要。我們總是本能地竭力保持這種自信所造成的形象。我們也接受別人的批評,但我們接受的只是那些善意的和那些我們認為對自己信任和愛護的人的批評。若是有人傷害我們的自尊心,即以己之見貶低我們,訓斥我們,謾罵我們是笨蛋、獃子時,我們便憤然而起,進行反擊。我們的心理自發地護衛著自己,護衛著人最寶貴的品格——自信心。假若有人削弱了我們的自信心,那我們真的就會墮落,我們追求真善美的意志就會衰退。
一個人真有性格,就會有信心,就會有勇氣。大音樂家華格納遭受同時代人的批評攻擊,但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終於戰勝世人。黃熱病流傳許多世紀,死的人不計其數。但是一小隊醫藥人員相信可以征服它,在古巴埋頭研究,終告勝利。達爾文在一個英國小園中工作20 年,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但他鍥而不捨,因為他自信已經找到線索,結果終得成功。
由此可見,信心的力量驚人,它能改變惡劣的現狀,造成令人難以相信的圓滿結局。充滿信心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
二 希望和信心同樣重要
人人都想發揮潛能,人人都想成功。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一些最美好的事物。沒有人喜歡巴結別人,過平庸的生活。也沒有人喜歡自己被迫進入某種情況。
最實用的激發潛能經驗,可在聖經的章節中找到,那就是「堅定不移的信心能夠移山。」可是真正相信自己能夠移山的人並不多,結果,真正做到「移山」的人也不多。
有時候,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話:「光是像阿里巴巴那樣喊『芝麻,開門!』就想把山真的移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說這話的人把「信心」和「希望」等同起來了。不錯,你無法用「希望」來移動一座山;也無法靠「希望」實現你的目標。
但是,你要告訴自己,信心和希望同樣重要。
在根據一本傳奇般的書《無畏的人》改編的電影里,有這樣一個鏡頭:納粹德國的軍官們正在審問一位年輕姑娘。她是作為二次大戰同盟國的間諜被俘的。一個軍官試圖說服那位姑娘,她絕無逃脫的機會,應該與他們合作,免得受無數不必要的皮肉之苦。他們企圖用這樣的言辭讓她開口:「沒別的法子,我們只好用坐老虎凳的辦法來『招待』你。等你下來時,就成了瘸子了。」但那姑娘選擇了沉默來保護同伴。她這樣做,既為了自己的使命,同時也保留了希望。
一個人若喪失了希望之光,隱入無力自拔的境地,不啻是精神扭曲和殘廢。你將感到沉重的壓抑,如同羈禁於人生的囚籠。這種情形持續的時間越長,帶來的消極後果越嚴重。最終,一切希望都化為烏有時,開始是精神接著肉體都將衰敗、惡化。「希望」本來純粹是精神意義上的,你可以摒棄它,也可以視其為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決定權完全在於你自己。
對自我抱有希望和自信是同等的。兩者互為依存、不可缺少。希望意味著相信自己有能力生活得更好,要使希望成為現實,你就得有足夠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產生於行動中,絕非源於不切實際的幻想或空談。希望屬於精神,自信屬於行動。你必須摒棄那種一切都是無望的觀念。相反,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不要計較客觀環境,以希望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將有助於你果斷地採取自信的行動。倖存的戰俘以親身經歷證明了希望的重要性。威廉·尼荷斯,曾被叛亂者監禁於委內瑞拉的原始叢林中長達三年之久,最後獲救。他將自己的生還歸結於自始至終不曾放棄生存的希望。
相信自己,絕不放棄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重要的個人具有內在的充實感,希望才能飛臨你的身旁。換言之,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你才能獲得希望。除此,沒有它途!這裡,也沒有什麼神秘可言,只要你下定決心排除外界的干擾,對可能遇到的困難的風險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你就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在行動中發現自己生存的目的和意義。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你的鄰居或許願意成為一個牧羊人;你的姐姐或許願意經營自己的書店;你父母或許熱衷於旅遊;你的弟弟身為辨護律師,因為解決了一個疑難案件而感到內心充實。所有這些或許都不適合於你,但只要你不憚於冒險,不怕失敗,勇於創新,大膽嘗試,你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害怕失敗的心理是你追尋自己生存目的、使命感的最大障礙之一。
三 擁有自信的第一條件
要想獲得自信,第一要件,就是必須認清自己周圍的人真正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識破他們的原形。一旦你看見了那些人的廬山真面目,你一定會覺得自己真奇怪:為什麼過去為了討好這種狡猾的人,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
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在內,一個在外。有些時候,這兩個自我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有些辯才無疑的社交好手,同時也可能是懼人症患者。就因為他懼怕人,所以才不斷地提出話題而變得多辯。
比較傾向自我中心的人,在別人面前反而是動作頻出的。因此,缺乏自信的人容易將別人看錯。那種自我中心意識的人,因為在行動上違背了自己的本意,所以產生了心理上的緊張。然而,喪失自信的人卻不能看穿對方的緊張。
固執的人有時在眾人面前卻非常地柔和。在眾人所公認的「溫和派」當中,確實有些是自我意識強、情緒激烈、且又固執的人。
有些因為母親的緣故而導致精神病的孩子,卻仍然固執地以為「母親是我唯一的依靠」。雖然他們之所以發病,是由於母親無法了解他們內心的痛楚。但是,這些孩子還是錯誤地主張:只有母親才能了解自己的一切。
如果你現在正為喪失自己而煩惱;那麼請你記住:自己所深以為敵的,很可能是自己的夥伴;而你一直覺得處處在保護你的人,卻可能是壓抑你的人。此外,在你心目中是自私任性的人,其實可能是感情豐富的;而你覺得熱情的人,卻也許是冷酷無情的。
這一切說明,你正為喪失自信而煩惱。然而擁有健全人際關係的人,很少會為喪失自信而苦惱。
在我們要看清別人的同時,必須先看清自己。而且,我們也必須明白:一個人的高傲自大,其實是他本身對人際關係的緊張所致。有些怕女人怕得要命的人,卻經常能夠和素昧平生的年輕女子喝茶聊天,並且怡然自得。他們雖然以風流種子自居,但實際上,在面具背後所存在的真面目,卻是一張恐懼女性的臉。
在看清別人,認識自己的同時,還必須正確地看清自己的人際關係。
缺乏自信的人總會為了討人喜歡,而要求自己必須更好、更優秀才行。
他們甚至主觀地認為:實現這些要求,是自己在生存上所不可欠缺的。殊不知:那不過是主觀上的需要罷了,在客觀的情形下,大可不必如此,別忘了:越是處在歪曲的關係之中,就越不容易自拔。
擁有自信的人就是不費半點力氣,也能很自然地看見他人的真面目。不過,那些真正必須看清別人真面目的人,也就是喪失自信的人,卻往往看不透別人,甚至也看不清自己的真面目。
「懲羹吹膾」是一句成語。「羹」是一種熱的煮食;而「膾」則是把魚切成薄片再放到醋里浸的食物。缺乏自信的人常把膾當作是羹,而在那兒吹個不停。這句成語是比喻疑懼過甚,而做出阿諛奉承的事。
假如有一個人,擁有自信者只對這人下了個評論:「那人可真狡猾呀!」便不再多說什麼。可是,缺乏自信的人可就不同了,他會湊到那人跟前,然後說上一大串奉承恭維的話。於是乎,在不必把臉拉下的時候,卻硬是有人把臉給拉下了。
缺乏自信的人,無論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能在心理上以安定、對等的立場和對方說話。
缺乏自信的人,動不動就在別人面前表現一副抬頭挺胸的樣子,好讓自己受到別人矚目。自卑感重的人,尤其在同是自卑感重的人面前,更是把腰桿挺得筆直,這似乎還是想讓人把自己看得比實際上好一點。
自卑感重的人,對於眼前有人正為內心的糾葛而痛苦不堪之類的事,是絕對不會察覺的。有一種人,就因為自卑感的驅使,而一直想向人顯示自己的重要。然而,一旦這人連這點自信都喪失了,那麼顯示失敗的結果,往往導致自己更加貶低自己,而去討好別的人。
由此看來,自信,並不因為你想擁有自信的意志和願望,就能讓你擁有;就像有時候你有想睡的意志和願望,卻翻來覆去睡不著,道理是一樣的。
四 只要我們有信心,我們就能幹出一番事業
安東尼·羅賓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心就好比星星之火,而信心激發的潛能則猶如燎原之勢。
山姆·拉布德就是由於這星星之火而終於激發出燎原之勢的。
山姆·拉布德心想一定得阻止人們捕獲鮪魚,雖然口袋裡只有區區八百美元,可是他毅然地駕車進了墨西哥境內,站在恩森納達的漁船碼頭邊,他暗想機會總是會有的。帶著一台可以拍攝沿途風光的攝像機,拉布德假裝成是一位很天真的美國觀光客,向停泊在碼頭邊每艘漁船的船長打探,是否有他可以打工的機會,不管是做個水手或是個輪機員都可以。
最後他受雇於瑪麗亞·露易莎號,擔任一名臨時水手。等這艘巴拿馬籍的鮪魚船起錨離開墨西哥海岸,拉布德便開始偷偷拍攝水手們的一舉一動。
這是件很冒險的事,若被發現很可能會被其他人給殺掉。
想要拍攝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成群被人們稱之為「水中良民」的海豚圍繞著瑪麗亞·露易莎號,又叫又跳地歡迎游者。海豚生性友善,見到船便喜歡跟上面的人打招呼,卻未想到這反倒招來殺身之禍。事實上漁民的目標並不是海豚,而是通常游在它們下方的黃鰭鮪魚,可是當漁民拋下流刺網,那時不分什麼魚都全部一網打盡。
在這捕魚的五個鐘頭里,拉布德一一拍下了令人慘不忍睹的畫面。一條接一條的海豚被魚網纏住,若無法脫身並浮出水面吸取氧氣,最後便只有氣絕而死。
搖搖晃晃的情況下,拉布德奮力地拍下整個殺戳鏡頭,就在這時,船長大聲喊道:「網子里有多少了?」有名水手高聲回道:「大概五十!」隨之船長便叫收網,當水手把網子拉上來,將鮪魚跟海豚一一分開,多數海豚早已奄奄一息,了無生機的灰色軀體躺遍了整個溜滑的甲板。最後,這些美妙動物的屍體就像垃圾一般,被水手一一扔回了大海。
拉布德所拍下的鏡頭,成為多年來人們爭執最有力的證據:漁民作業中每天至少有數百條海豚被殺害,而在過去10 年之間,估計被人類殺害的海豚數字高達600 余萬條。拉布德所拍的畫面雖縮剪成11 分鐘,可是卻深深震憾了每一位觀賞者,不解人類為何要殺害我們星球中如此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生物。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憤怒的消費者一個一個站了起來,拒絕購買鮪魚,隨之便形成全國性的抵制運動。
1991 年,就在拉布德拍攝了那一場悲劇整整4 年之後,世界最大的鮪魚罐頭製造商對外宣布,即刻起不再採用流刺網所捕獲的鮪魚製造罐頭,幾個小時後,另兩家鮪魚製造商也作了相同的宣布。拉布德在瑪麗亞·露易莎號上所拍的畫面有如化學中的催化劑,大大地改變了美國的鮪魚工業,不僅拯救了無數海豚的生命,並且對平衡海洋生物的保育工作貢獻甚大。愛默生說得好,人若不生下來,什麼都不是。
很多人對於某些社會問題或國際大事感到無能為力,認為自己即使投入再多的心血,最後還是抵不過那些有財有勢的人。他們憂心幫派火拚、暴力犯罪的日益嚴重,也擔心政府赤字的日益惡化,其它存放款危機、無家者及文盲日眾、全球溫室效應擴大、各類生物滅絕速度加快,這一切的一切都使他們的思維掉進這樣的模式里:就算是我和我的家人都過著很好的生活,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只要哪天掌握大權的有一個不對勁,把按鈕胡亂一按,就能把我們全炸上天。一有這樣的想法,就會使人越發覺得對任何事都使不上力,當無力感產生了就不想去作任何改變,因為每當他興起一股衝勁,心裡就會浮起這句話:「幹嘛要去試呢?」當一個人沒有信心,就什麼樣的行動都拿不出來,從而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也不想去幫助其他的人。如果這本書你已經看到這裡,就必然知道我心中想要說的話,那就是此刻你已擁有控制自己思想、感受和行為的能力,為什麼不拿出積極的作為來呢?以往不明白主宰系統對人的影響,因而形成了今天的你,然而此刻是你頭一次可以掌握住系統,為什麼不嘗試改變自己的無力感呢?借著本書所教給你的道理和技巧,只要能好好練習,你就必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命運的主導者。
不要眼睛只盯著事情的問題面來看,要去找出它的原因。我們不要忘了,今天所作的任何不起眼的決定,都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命運。此外也請你記住,一切的決定都會有其結果,因此我們若是不自己作主,而任由別人或環境來為我們作主,或者是連想都不想所作決定的後果,便貿然採取行動,那麼很可能就會愚蠢地釀成滔天大禍。有時候我們所作的決定是為了避開一時的麻煩,結果卻造成了長期的困擾,等到發覺事情不妙了,卻跟自己說那個問題已是沉痾難起、病入膏盲、回天乏術。
當前我們所面對的許多問題都很棘手,大部分人都認為要想解決恐怕只有「超人」才有辦法。這實在是再錯誤不過的想法了,我們要知道「人生乃是不斷的積累」。在我們人生中所碰上的各樣結果,事實上都是無數小小決定積累而成,那可能是你個人的決定,也可能是你的家庭、你居住的社區、你生活的社會、乃至於你所屬的國家所作的決定。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絕不是因為他作出了石破天驚的大決定(也許它看起來像是如此),而是在於他每天所作的小小決定,以及根據這個決定所拿出來的行動。
同樣的道理,我們若是想扭轉自己的人生、若是想跟自然界和平地相處,那麼人人都得有信心,都得每天作出決定、拿出行動並確實承擔起應盡的責任。為了造成廣大且深遠的影響,我們個人得和這個社會形成「命運共同體」,大家一起來推動「持久且不懈地改善」——也就是潛能學家羅賓一直宣揚的CAN 持續不斷的改進法則——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形成永遠的改變。
五 我們要有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秘訣。拿破崙曾經說過:「我成功,是因為我志在成功。」如果沒有這個目標,拿破崙必定沒有毅然的決心與信心,當然成功也就與他無緣。
信心對於立志成功者具有重要意義。有人說:成功的慾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人一旦擁有了這一慾望並經由自我暗示和潛意識的激發後形成一種信心,這種信心就會轉化為一種「積極的感情」。它能夠激發潛意識釋放出無窮的熱情、精力和智慧,進而幫助其獲得巨大的財富與事業上的成就。
所以,有人把「信心」比喻為「一個人心理的建築工程師。」在現實生活中,信心一旦與思考結合,就能激發潛意識來激勵人們表現出無限的智慧和力量,使每個人的慾望轉化為物質、金錢、事業等方面的有形價值。
你的某些性格正昏睡不醒,成就的種子如果被喚起而付諸行動,會帶給你極高的成就,那可能是你不曾希望獲得的。
就像一個音樂家,能夠觸摸一提琴的弦而發出優美動人的旋律,因此你可能喚起昏睡在大腦里的天才,促使你達到你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亞伯拉罕·林肯到四十歲時還是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出身低微、默默無聞。直到一次偉大的經驗投入他的生活,才喚起昏睡在他內心裡的天才,給世界送來一位真正的偉人。
那種「經驗」是悲傷及愛情所變成的情緒。她是由安·路特雷基所喚起的,她是林肯唯一真正愛戀的女人。
一個為人所知的事實是愛情與信心的心智狀態十分近似,這是愛情容易把一個人的思想衝動變成精神同等物的理由。據研究分析,數以百計有輝煌成果的男人,幾乎每個人在事業上都深受愛情的影響。
下面的這個故事,就印證了信心的威力。
一個人,他把全部財產投資在一種小型製造業上。由於世界大戰爆發,他無法取得他的工廠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產。金錢的喪失,使他大為沮喪。於是,他離開妻子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他對於這些損失無法忘懷,而且越來越難過。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殺。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本名為《自信心》的小書。這本書給他帶來勇氣和希望,他決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請作者幫助他再度站起來。
當他找到作者,說完他的故事後,那位作者卻對他說:「我已經以極大的興趣聽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絕無能力幫助你。」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他低下頭,喃喃地說道:「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幾秒種,然後說道:「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剛說完這幾句話,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作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於是作者把他帶到一面高大的鏡子面前,用手指著鏡子說:「我介紹的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只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否則,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裡。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他朝著鏡子向前走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鬍鬚的臉孔,對著鏡子里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鐘,然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
幾天後,作者在街上碰見了這個人,幾乎認不出來了。他的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他從頭到腳打扮一新,看來是很成功的樣子。「那一天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時,還只是一個流浪漢。我對著鏡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現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三千美元的工作。我的老闆先預支一部分錢給家人。我現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還風趣地對作者說:「我正要前去告訴你,將來有一天,我還要再去拜訪你一次。我將帶一張支票,簽好字,受款人是你,金額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數字。因為你介紹我認識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鏡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給我看。」那人說完話後,轉身走入芝加哥擁擠的街道,這時,作者終於發現:在從來不曾發現「信心」價值的那些人的意識中,原來也隱藏了巨大的潛能。
世界上,除了信心之外,還有其它的力量能做這樣的事嗎?
第二節 自卑——信心的絆腳石
一 自卑與自卑的產生
如果生命中只剩下一個檸檬了,自卑的人說,我垮了,我連一點機會都沒有了,然後他就開始詛咒這個世界,讓自己沉浸在可憐之中。自信的人說,從這個不幸的事件中,我可以學到什麼呢?我怎樣才能改善我的情況,怎樣才能把這個檸檬做成檸檬水呢?安東尼·羅賓認為,「成功者」與「普通者」的性格區別在於:成功者充滿自信、洋溢活力;而普通人即使腰纏萬貫、富甲一方,內心卻往往灰暗而脆弱。
那麼,他們的共同點又是什麼呢?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卑感。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即個人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產生的消極情感。自卑感就是個人把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意識。具有自卑感的人總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慚形穢,喪失信心,進而悲觀失望,不思進取。一個人若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將會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所以,自卑是束縛創造力的一條繩索。
1951 年,英國有一位名叫弗蘭克林的人,從自己拍得極好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的X 射線衍射照片上發現了DNA 的螺旋結構之後,他就這一發現做了一次演講。然而由於生性自卑,又懷疑自己的假說是錯誤的,從而放棄了這個假說。1953 年在弗蘭克林之後,科學家沃林和克里克,也從照片上發現了DNA 的分子結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的假說,從而標誌著生物時代的到來。二人因此而獲得了1962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可想而知,如果弗蘭克林不是自卑,而堅信自己的假說,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這個偉大的發現肯定會以他的名字載入史冊。可見,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情緒的俘虜,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產生自卑感呢?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A·阿德勒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出自於「自卑感」以及對於「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認為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他說,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人類欲求的這種改進是無止境的。因為人類的需要是無止境的,所以人類不可能超越宇宙的博大與永恆,也無法掙脫自然法則的制約,也許這就是人類自卑的最終根源。當然,從哲學角度對人類整體狀況分析,人類產生自卑是無條件的,不過,對於具體的個人,自卑的形成則是有條件的。
從環境角度看,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往往與外部環境對他的態度和評價緊密相關。這點早已為心理學理論所證實。例如某人的書法很不錯,但如果所有他能接觸到的書法家和書法鑒賞家都對他的作品給予否定性評價,那就極有可能導致他對自己書法能力的懷疑,從而產生自卑。阿德勒自己就有過這樣的體會:他念書時有好幾年數學成績不好,在教師和同學的消極反饋下,強化了他數學低能的印象。直到有一天,他出乎意料地發現自己會做一道難倒老師的題目,才成功地改變了對自己數學低能的認識。可見,環境對人的自卑產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某些低能甚至有生理、心理缺陷的人,在積極鼓勵、扶持寬容的氣氛中,也能建立起自信,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從主體角度來看,自卑的形成雖與環境因素有關,但其最終形成還受到個體的生理狀況、能力、性格、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及生活經歷等個人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其童年經歷的影響。佛洛伊德認為:人的童年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流逝而逐漸淡忘,甚至在意識層中消失,但仍半頑固地保存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持久的影響力。所以,童年經歷不幸的人更易產生自卑。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孩提時,總覺得父母都比我們大,而自己是最小的,要依靠父母,仰賴父母;另一方面,父母也會強化這種感覺,令我們不知不覺地產生了「我們是弱小的」這種感覺,從而產生了自卑。
良好的個人因素對自卑的克服有重大的影響,同時它也是建立自信的基礎。面面俱到的優秀者、強者肯定與自卑無緣,問題是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在生理、心理、知識、能力乃至生活的各方面都是一個強者、優秀者,即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此從理論上說,天下無人不自卑,自卑的情形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產生,幾乎所有的人都存在自卑感,只是表現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以下這個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當三個孩子初到動物園,當他們站在獅子籠面前時,一個孩子躲在母親的背後全身發抖地說道:『我要回家』。第二個孩子站在原地,臉色蒼白地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我一點都不怕』。第三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獅子並問他的媽媽:『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實上,這三個孩子都已經感到自己所處的劣勢,但是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生活樣式、用自己的方法表現出他們各自的感覺。」自卑感表現在哪一方面,表現為何種程度,是因人而異,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實際上都存在自卑。
一般情況下,人們的自卑感的表現形式和行為模式大致有如下幾種:1.孤僻怯懦型由於深感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謹小慎微」成了這類人的座右銘。他們像蝸牛一樣潛藏在「貝殼」里,不參與任何競爭,不肯冒半點風險。即便是遭到侵犯也聽之任之,逆來順受、隨遇而安,或在絕望中過著離群隱居的生活。
2.咄咄逼人型當一個人的自卑感在最強烈的時候,採用屈從怯懦的方式不能減輕其自卑之苦,則轉為好爭好鬥方式:脾氣暴躁,動輒發怒,即便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尋求各種借口挑釁鬧事。
3.滑稽幽默型扮演滑稽幽默的角色,用笑聲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這也是常見的一種自卑的表現形式。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費麗絲·蒂勒相貌醜陋,她為此而羞怯、孤獨自卑,於是運用笑聲,尤其是開懷大笑,以掩飾內心的自卑。
4. 否認現實型這種行為模式是自己想看到,但不願意思考自卑情緒產生的根源,而採取否認現實的行為來擺脫自卑。如借酒消愁,以求得精神的暫時解脫。
5.隨波逐流型由於自卑而喪失信心,因此竭盡全力使自己和他人保持一致,唯恐有與眾不同之處。害怕表明自己的觀點,放棄自己的見解和信念,努力尋求他人的認可,始終表現出一種隨大流的狀態。
上述各種自卑心理的表現形式,都是對自卑的消極適應方法,也稱消極的「自我防衛」。心理學家實驗證實,消極的自我防衛,會使精力大量地消耗在逃避困難和挫折的威脅上,因而往往難以用於「創造性的適應」,使自己有所作為。這是自卑的消極方面。
無論是偉人還是平常人,都會在某一些方面表現出優勢,在另一些方面表現出劣勢,也會或多或少地遭受挫折或得到外部環境的消極反饋。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劣勢和挫折都會給人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導致自卑。
成功者能克服自卑、超越自卑,其重要原因是他們善於運用調控方法提高心理承受力,使之在心理上阻斷消極因素的交互作用。
二 創造信心的氣氛
幾年前聖誕節的前一周的一天,史華茲站在財富公司(亞特蘭大最大的百貨公司)對面的街角,發現每一分鐘都有好幾百人進進出出、忙碌異常。
史華茲對站在旁邊的一位老人(他正在等人)說:「我懷疑為什麼常有那麼多人來照顧財富公司的生意呢?」這個人轉過身來,交換了一下手中所提著的行李,並且說:「喔!我猜想有那麼多人前來照顧財富公司生意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那麼多人前來照顧財富公司的生意。」;史華茲以一種不置可否的表情回答他,「喔!」然後他們就分開了。
對那句話愈加咀嚼,就愈覺得它是一句智慧之語。這位老人所說的話真對。人們都嚮往人多的地方,往人群聚集的地方集中。
那些忙碌興旺的生意或人物,都是看起來最被人們迫切需要的生意或人物。這並不是一種取巧的說法,這是最高級的真理。只要你能創造出一種繁榮的、被人迫切需要的氣氛,你的知名度就能很快上升。最無力的銷售方式,是讓人感到貧窮。「我很貧窮,請給我一點生意做吧!」這種請求別人可憐的做法是永遠也做不成生意的,只會把到手的生意趕跑。
只要你保持一種「缺錢、困窘」,以及「我做得並不怎麼好」的氣氛,那麼情況就會愈來愈糟。人們都喜歡跟那些事業興旺、繁榮的人打交道——任何事情都一樣。
美國中西部一所州立大學的婦女部訓導長,講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這所大學中有一位二年級學生,雖然這個女孩沒有資格被稱為「校花」,但是她確是一位聰明、活潑、頗具姿色的女孩,而且,校區內男女的比例是二比一。
這位女大學生對於她的約會過少感到很煩惱。她把這個問題向女學生聯誼會的管事提出來。管事仔細傾聽她說的話,然後對她說:「我告訴你一個絕招,保證可以改進你的人際關係。但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會見效,但是,如果你肯多花一點時間,效果將會相當驚人。」這位女大學生誠心地問:「請告訴我吧!只要有用,我肯嘗試任何事情。」「是這樣的,」女管事說,「校區內男生數目遠比女生多得多,而約會季節即將開始了。你很快就會接到邀請。當你被邀請的時候,你一定要拒絕。」「為什麼啊?」這位女大學生驚詫道。
「拒絕。所有的約會一概拒絕掉。告訴約你的年輕人你已經與別人有約了。」到了月底,這個女孩的約會電話響個不停。她已經學到這個道理;年輕男孩並不想那些別人不想約的女孩,他們個個都想約那個最忙碌的女孩。
醫生剛開業時,都會碰到這樣的困難——人們不願意把健康交給一位沒有經驗的醫師。有一位年輕醫生給麥克講述了一個很奇特的經驗。
「我到這個城鎮開業不到一個月。來找我看病的人很少,而且都是些常見的小毛病。但是在一個星期五晚上的高中足球比賽以後,情況卻很快地轉變了。」「為什麼呢?」麥克問道,「是不是足球隊不比賽了呢?」「不是,」他面帶微笑地說。「我有一位朋友當晚來到我所住的城鎮。
我恰好臨時有私事,到別的城市去了,我又忘了告訴我太太。
「我的朋友找不到我,他深知我很喜歡足球,於是他猜測我一定是去看足球比賽了。所以他就在體育場用麥克風廣播尋人,以一種很緊急的方式,喊了我三次。
「結果下個星期內,病人的數目一下子增加到前四個星期中病人總數的兩倍,你說奇怪不奇怪呢!當人們知道我被人迫切需要的時候,我的醫療業務也跟著興旺起來了。」
三 補償心理
自卑感較強的人,常常通過犧牲自己的權力而讓旁人來證實自己。自卑感的產生,往往並非認識上的差異,而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是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如:「我應該如此這般」、「我應該像某種人一樣」等。這種追求只會滋生更多的煩惱和挫折,使自己更加壓抑和自責。實際上,你自己就是你自己,不必「象」別人,也無法「象」別人,更沒有人需要你「象」。因此,要想不被周圍的環境所俘虜,走出自卑,就需要敢於面對挑戰,並迎接它、戰勝它、超越它。補償心理就是自卑心理的法寶。
什麼是補償心理呢?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機能)。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偏差,為了克服這些偏差,於是從心理方面尋找出路,力求得到補償。自卑感愈強的人,尋求補償的願望往往也就愈大。從心理上看,這種補償,其實是一種「移位」(變位),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就成了許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動力,變成他們超越自我的:「渦輪增壓」。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們的自卑感也愈強——而成就大業的本錢就愈多。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補償自己不足的方法就是通過教育及自我教育。他拚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識貧乏和孤陋寡聞,他在燭光、燈光、水光前讀書,儘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識的營養卻對自身的缺乏作了全面補償,最後使他成了有傑出貢獻的美國總統。貝多芬從小聽覺有缺陷,耳朵全聾後還克服自卑寫出了優美的《第九交響曲》。
自卑感有使人前進的反彈力,由於自卑,人們會清楚甚至過分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就促使你努力糾正或者以別的成就(長處)彌補這些不足。
這些經歷將使你的性格受到磨礪,而堅強的性格正是獲取成功的心理基礎。
自卑能促使成功,令人難堪的種種因素往往可以作為發展自己的跳板。所以,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於能否從自我的陷阱里超越出來,而真正能夠解救你的這個人——就是你自己。即所謂「上帝只幫助那些能夠自救的人。」要擺脫自己心理或生理方面帶來的自卑感,就要善於尋找運用別的東西來替代、彌補這種自卑意識。一代球王貝利通過補償心理克服自卑的經歷,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示。
球王貝利的名聲早已為世界眾多足球迷所稱道,但如果說,這位大名鼎鼎的超級球星曾是一個自卑的膽小鬼,許多人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
時間倒退30 年。
「我為什麼總是這樣呆呢?」那時的貝利可一點也不瀟洒,當他得知自己已入選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竟然緊張得一夜未眠。他翻來覆去地想著:「那些著名球星們會笑話我嗎?萬一發生那樣尷尬的事情,我有臉回來見家人和朋友嗎?」他甚至還無端猜測:「即使那些大球星願意與我踢球,也不過是想用他們絕妙的球技,來反襯我的笨拙和愚昧。如果他們在球場上把我當作戲弄的對象,然後把我當白痴似地打發回家,我該怎麼辦?怎麼辦?」一種前所未有的懷疑和恐懼使貝利寢食不安,因為他缺乏自信。雖然自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但憂慮和自卑,卻使他情願沉浸於希望,也不敢真正邁近渴求以久的現實。真是不可思議,後來在世界足壇上叱吒風雲,稱雄多年,以銳不可擋的勇氣踢進了一千多個球的一代球王貝利,當初竟是一個優柔寡斷、心理素質非常脆弱的自卑者。
貝利終於身不由己地來到桑托斯足球隊,那種緊張和恐懼的心情,簡直沒法形容。「正式練球開始了,我已嚇得幾乎快要癱瘓。」他就是這樣走進一支著名球隊的。原以為剛進球隊只不過練練盤球、傳球什麼的,然後便肯定會當板凳隊員。哪知第一次,教練就讓他上場,還讓他踢主力中鋒。緊張的貝利半天沒回過神來,雙腿像長在別人身上似的,每次球滾到他身邊,他都好像是看見別人的拳頭向他擊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幾乎是被硬逼著上場的,而當他一旦邁開雙腿便不顧一切地在場上奔跑起來時,他便慚慚忘了是跟誰在踢球,甚至連自己的存在也忘了,只是習慣性地接球、盤球和傳球。
在快要結束訓練時,他已經忘了桑托斯球隊,而以為又是在故鄉的球場上練球了..那些使他深感畏懼的足球明星們,其實並沒有一個人輕視他,而且對他相當友善。如果貝利的自信心稍微強一些,也不至於受那麼多的精神煎熬。
問題是貝利從小就太自尊,自視太高,以至難以滿足。他之所以會產生緊張和自卑,完全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心只顧慮別人將如何看待自己,而且還是以極苛刻的標準為衡量尺度。這又怎能不導致怯懦和自卑呢?極度地壓抑會淹沒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天賦。
通過忘掉自我,專註於足球,保持一種泰然自若的心態,正是貝利克服緊張情緒,戰勝自卑心理的法寶。
強者不是天生的,強者也並非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正在於他善於戰勝自己的軟弱。貝利戰勝自卑心理的過程告訴我們:盡量不要理會那些使你認為你不能成功的疑慮,勇往直前,拼著失敗也要去做做看,其結果往往並非真的會失敗。久而久之,你會從緊張、恐懼、自卑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醫治自卑的對症良藥就是:不甘自卑,發憤圖強,予以補償。
學會自我補償,自卑的陰影就不會再將你糾纏。每個人天賦不同,處境不同,面臨的機遇不伺,成功的程度和方向也會不相同。用自己的本色和真實的感情創造前程,這就是一個人的成就。所謂發揮了潛能,無非揚長補短,儘力而為的結果。即使沒有成就,沒有建樹,只要你充分發揮了生命,人就能享受成功的人生。不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他人,這是生命得以發揮的心理基礎。
另外,在自我補償的過程中,還須正確面對失敗。人的發展離不開失敗與成功。由於失敗對人是一種「負性刺激」,總會使人產生不愉快、沮喪、自卑。那麼,一個人一旦面對失敗,該如何自我解脫(補償)呢?關鍵是要用理性的態度:(l)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2)注意調整、降低原先不合實際的「目標值」,及時改變策略再作嘗試;(3)用「局部成功」來激勵自己;(4)採用自我心理調適法,即採取一點「自我調侃」、「自嘲」之類的精神勝利法。
要使自己不成為「經常的失敗者」,就要善於挖掘、利用自身的「資源」。
雖然有時個體不能改變「環境」的「安排」,但誰也無法剝奪其作為「自我主人」的權利。應該說當今社會已大大增加了這方面的發展機遇,只要你敢於嘗試,勇於拼搏,是一定會「東方不亮西方亮」的。許多宏篇巨作由逆境而生,許多偉人由磨礪而出,就是因為他們無論什麼時候都有不氣餒、不自卑的意志!有了這一點,就會掙脫困境的束縛,獲得使用生命的主動權。
四 算算你的得意事
露西莉·布萊克在學會怎樣以自己所有的為滿足,不為她所缺少的而憂慮之前,幾乎面臨悲劇的邊緣。下面是布萊克的經歷。
「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忙亂,在亞利桑那大學學風琴,在城裡開一間語言學校,還在我所住的沙漠牧場上教音樂欣賞的課程。我參加了許多大宴小酌、舞會和在星光下騎馬。有一天早上我整個垮了,我的心臟病發作。『你得躺在床上完全靜養一年,』醫生對我說。他居然沒有鼓勵我,讓我相信我還能夠健壯起來。
「在床上躺一年,做一個廢人,也許還會死掉,我簡直嚇壞了。為什麼我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呢?我做錯了什麼?我又哭又叫,心理充滿了怨恨和反抗。可是我還是遵照醫生的話躺在床上。我的一個鄰居魯道夫先生,是個藝術家,他對我說:『你現在覺得要在床上躺一年是一大悲劇,可是事實上不會的。你可以有時間思考,能夠真正地認識你自己。在以後的幾個月里,你在思想上的成長,會比你這大半輩子以來多得多。』我平靜了下來,開始想充實新的價值觀念。我看過很多能啟發人思想的書。有一天,我聽到一個無線電新聞評論員說:『你只能談你知道的事情。』這一類的話我以前不知道聽過多少次,可是現在才真正深入到我的心裡。我決心只想那些我希望能賴以生活的思想——快樂而健康的思想。每天早上一起來,我就強迫自己想一些我應該感激的事情:我沒有痛苦,有一個很可愛的女兒,我的眼睛看得見,耳朵聽得到,收音機里播著優美的音樂,有時間看書,吃得很好,有很好的朋友,我非常高興,而且來看我的人很多。
「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九年了,我現在過著很豐富又很生動的生活。我非常感激躺在床上度過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亞利桑那州所度過的最有價值、也是最快樂的一年。我現在還保持著當年養成的那種每天早上算算自己有多少得意事的習慣,這是我最珍貴的財產。我覺得很慚愧,因為一直到我擔心自己會死去之前,才真正學會怎樣生活。」羅根·皮爾薩爾·史密斯用很簡單的幾句話,說出了一番大道理。他說:「生活中應該有兩個目標。第一,要得到你所想要得到的;然後,在得到之後要能夠享受它。只有最聰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步。」你想不想知道怎樣把在廚房水槽洗碗也當做一次難得的經驗呢?如果你想的話,可以去看一本談論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而很富有啟發性的書。作者是波紀兒·戴爾,書名叫做《我希望能看見》。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瞎了50 年之久的女人,「我只有一隻眼睛」,她寫道,「而眼睛上還滿是疤痕,只能透過眼睛左邊的一個小洞去看。看書的時候必須把書本拿得很貼近臉,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隻眼睛盡量往左邊斜過去。」可是她拒絕接受別人的憐憫,不願意別人認為她「異於人」。小時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見地上所畫的線,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後,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貼在線上瞄過去瞄過來。她把她的朋友所玩的那塊地方的每一點都牢記在心,所以後來就成為玩遊戲的好手了。她在家裡看書,把印著大字的書靠著她的臉,近到眼睫毛都碰到書本上。她得到兩個學位:先在明尼蘇達州大學得到學士學位,再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到碩士學位。
她開始教書的時候,是在明尼蘇達州雙谷的一個小村裡,然後漸漸升到南德可塔州奧格塔那學院的新聞學和文學教授,她在那裡教了13 年,也在很多婦女俱樂部發表演說,還在電台主持談書本和作者的節目。「在我的腦海深處」,她寫道「常常懷著一種怕完全失明的恐懼,為了克服這種恐懼,我對生活採取一種很快活而近乎戲謔的態度。」在1943 年,也就是她52 歲的時候,一個奇蹟發生了。她在著名的梅歐診所施行一次手術,使她能比以前看得清楚40 倍。
一個全新的、令人興奮、可愛的世界展現在她的眼前。她現在發現,即使是在廚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讓她覺得非常開心。「我開始玩著洗碗盆里的肥皂沫,」她寫道,「我把手伸進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們迎著光舉起來。在每一個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閃出來的明亮色彩。」你和我應該感到慚愧,我們多年來每天生活在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里,可是我們卻在混日子,看不見生活的美麗,吃得太飽,而不享受。
要克服自卑請記住這條規則:「算算你的得意事——而不要理會你的煩惱」。
五 保持本色
卡耐基收到一封伊笛絲·阿雷德太太從北卡羅來那州艾爾山寄來的信。
「我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她在信上說,「我的身體一直太胖,而我的一張臉使我看起來比實際還胖得多。我有一個很古板的母親,她認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總是對我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而她總照這句話來幫我穿衣服。所以我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我非常害羞,覺得我跟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我嫁給一個比我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我並沒有改變。我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滿了自信。我盡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一樣,可是我做不到。他們為了使我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是令我更退縮到我的殼裡去。我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我甚至怕聽到門鈴響。
我知道我是一個失敗者,又怕我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我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我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我知道我做得太過分,事後我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後不開心到使我覺得再活不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了,我開始想自殺。」是什麼改變這個自卑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隨口說出的話。
「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有一天,我的婆婆正在談她怎麼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保持本色』..就是這句話!在那一剎那之間,我才發現我之所以那麼苦惱,就是因為我一直在試著讓自己適合於一個並不適合我的模式。
「在一夜之間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保持本色。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的,盡量以適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使我嚇壞了。可是我每一次發言,就增加一點勇氣。今天我的自信、我的快樂,是以前從來沒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的結果教給他們:『不管事情怎麼樣,總要保持本色。』」「保持本色的問題,像歷史一樣的古老,」詹姆斯·高登·季爾基博士說,「也像人生一樣的普遍。」不願意保持本色,也是很多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潛在原因。安吉羅·帕屈在幼兒教育方面,曾寫過十三本書和數以千計的文章,他說:「沒有比那些想做與自己的本色不符的事情的人更痛苦的了。」這種希望能做跟自己不符的人的想法,在好萊塢尤其流行。山姆·伍德是好萊塢最知名的導演之一,他說在他啟發一些年輕的演員時,所碰到的最頭痛的就是:要讓他們保持本色。他們都想做二流的英格麗·褒曼,或者是三流的克拉克·蓋博。山姆·伍德說:「最安全的做法是:要儘快放棄那些裝腔作勢的人。」有人向素凡石油公司的人事處主任保羅·包延登請教,來求職的人常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他回答說:「來求職的人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保持本色。他們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完全坦誠,卻給你一些他以為你想要的回答。」可是這個做法一點用處也沒有,因為沒有人要偽君子,也從來沒有人願意收假鈔票。
有一個電車車長的女兒,想要成為一位歌唱家,可是她的臉長得並不好看。她的嘴很大,牙齒很暴,每一次公開演唱的時候,她一直想把上嘴唇拉下來蓋住她的牙齒。她想要表演得「很美」,結果呢?她使自己大出洋相,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可是,聽這個女孩子唱歌的一個人,卻認為她很有天份。他很直率地說,「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麼,你覺得你的牙長得很難看。」這個女孩子非常地窘,可是那個男人繼續說道:「難道說長了暴牙就罪大惡極嗎?不要老想去遮掩,張開你的嘴,觀眾看到你不在乎自己的牙齒的話,他們就會喜歡你的。再說,你想遮起來的牙齒,說不定還會帶給你好運呢。」凱絲·達莉接受了他的忠告,沒有再去注意牙齒。從那時候開始,她只想到她的觀眾,她張大嘴巴,熱情而高興地唱著,她最終成為電影界和廣播界的一流紅星。
威廉·詹姆斯說,一般人只發現了10%的潛能。他寫道,「我們等於只醒了一半;對我們身心兩方面的能力,我們只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再擴大一點來說,一個等於只活在他體內有限空間的一小部分。人有各種各樣的能力,卻習慣性地不懂得怎麼利用。」你和我也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該再浪費任何一秒鐘。你是這個世界上的新東西,以前從沒有過,從開天闢地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任何人完全跟你一樣;而將來直到永遠永遠,也不可能再有一個完完全全跟你一樣的人。新的遺傳學告訴我們,你之所以為你,是由於你父親的24 個染色體里,據阿倫·舒恩費說,「可能有幾十個到幾百個遺傳因子——在某些情況下,每一個遺傳因子都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我們都是由這些「既可怕而又奇妙」的東西所造成的。
即使在你母親和父親相遇而結婚之後,生下的這個人正是你的機會,僅是30 億萬分之一。換句話,即使你有30 億萬個兄弟姊姊,也可能都跟你完全不一樣。這是科學的事實。
保持你自己的本色,像歐文·柏林給已故的喬治·蓋許文的忠告那樣。
當柏林和蓋許文初次見面的時候,柏林已很有名而蓋許文還是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作曲家,一周只賺35 美金。柏林很欣賞蓋許文的能力,就問蓋許文想不想做他的秘書,薪水大概是他當時收入的3 倍。「可是不要接受這個工作,」柏林忠告說,「如果你接受的話,你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柏林,但如果你堅持繼續保持你自己的本色,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一流的蓋許文。」蓋許文注意到這個忠告,後來他慢慢地成為那一代美國偉大的作曲家。
六 消除恐懼
當你感到恐懼的時候,朋友們常會好意地安慰你說:「不要擔心,那只是你的幻想,沒有什麼可怕的。」但是你我都知道這種治療恐懼的藥方根本起不了作用。這種安慰可能會暫時解除你的恐懼,但並不能真正地幫你建立信心,治療恐懼。
「那只是你的幻想」的老式療法是假定恐懼根本不存在。然而,恐懼並不是幻想,而是真實的。在我們克服它以前,先要承認它的存在。
恐懼是信心的敵人。恐懼會阻止人利用機會;恐懼會耗損精力、破壞身體器官的功能,抑制潛能,使人生病、縮短壽命;恐懼會在你想要說話的時候封住你的嘴巴。
恐懼使人游移不定、缺乏信心,它能解釋為什麼會有經濟蕭條,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不能成大器,不能過快樂的生活。恐懼確實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它會用各種方式阻止人們從生命中獲得他們想要的事物。
恐懼多半是心理作用。煩惱、緊張、困窘、恐慌都是起因於消極的想像。
但是僅知恐懼的病因並不能根除恐懼。正如醫生髮現你身體的某部分受感染,不會就此了之,而是進一步去治療。有效的治療必須對症下藥。
首先,人要有一個這樣的認識:信心完全是訓練出來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你所認識的那些能克服憂慮、無論何時何地都泰然自若、充滿信心的人,全都是磨練出來的。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要求所有新兵一定要會游泳。
這些年輕健康的新兵被只有幾英尺深的水嚇得十分可笑。有一項訓練是從一塊離地6 英尺高的木板跳進(不是潛進)8 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同時有幾位游泳好手站在旁邊監督。
那種景象挺可憐的。他們表現出來的恐懼一點也假不了,但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嚇退恐懼的方法,就是縱身一跳。好幾個人「不小心」被推了下去,結果,就不再害怕了。
這是許多海軍士兵所熟悉的經歷,它說明一個要點:行動可以治癒恐懼、猶豫,拖延則助長恐懼。
請立刻在你的成功法則筆記上寫下這句話:行動可以治療恐懼。
行動確實可治療恐懼。曾有一位40 歲出頭的經理人員苦惱地來見拿破崙·希爾。他負責一個大規模的零售部門。
他很苦惱地解釋說:「我怕會失去工作了,我有預感我離開這家公司的日子不遠了。」「為什麼呢?」「因為統計資料對我不利。我這個部門的銷售業績比去年降低了7%,這實在糟糕,特別是全公司的銷售額增加了65%。最近,商品部經理把我叫去,責備我跟不上公司的進度。」「我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他繼續說:「我已經喪失掌握的能力,我的助理也感覺出來了。其他的主管也覺察到我正在走下坡路。好像一個快淹死的人,旁邊站著一群旁觀者等著我沒頂。」「我猜我是無能為力了,但是我仍希望會有轉機。」拿破崙·希爾反問他:「只是希望能夠嗎?」接著希爾停了一下,沒等他回答就接著問:「為什麼不採取行動來支持你的希望呢?」「請繼續說下去。」他說。
「有兩種行動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辦法將那些銷售數字提高。
這是必須採取的措施。你的營業額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來。你可能需要一次廉價大清倉,好買進一些新穎的貨物,或者重新布置櫃檯的陳列;你的銷售員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熱忱。我並不能準確指出提高營業額的方法,但是總會有方法的。最好能私下與你的商品經理商談。也許他正打算把你開除,但假如你告訴他你的構想,並徵求他的意見,他一定會給你一些時間去進行。只要他們知道你能找出解決的辦法,他們是不會做划不來的事情的。」希爾繼續說:「還要使你的助理打起精神,你自己也不能再像一個快淹死的人,要讓你周圍的人都知道你還活得好好的。」這時他的眼神又露出勇氣。
然後他問道:「剛才你說有兩項行動,第二項是什麼呢?」「第二項行動是為了保險起見,去留意更好的工作機會。我並不認為在你採取積極的改進措施、提高銷售額後,工作不會保不住。但是騎驢找馬,比失業了再找工作容易十倍。」一段時間後這位一度遭受挫折的經理打電話給希爾:「我們上次談過以後,我就努力去改進。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改變我的推銷員。我以前都是一周開一次會,現在是每天早上開。我真的使推銷員們又充滿了幹勁,大概是看我有心改革,他們也願意更努力。
「成果當然也出現了。我們上周的周營業額比去年的高得多,而且比所有部門的平均業績也好得多。
「喔,順便提一下,還有個好消息,我們談過以後,我就得到兩個工作機會。當然我很高興,但我都回絕了,因為這裡的一切又變得十分美好。」
七 發揮記憶的威力
人的頭腦就像是銀行,你每天都要存入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慢慢形成記憶。當你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時,就等於在問自己的記憶銀行:「我對這件事知道些什麼?」你的記憶銀行會自動提供一些資料,這些資料是你在先前的際遇中存入的。因此,產生新思想時所需的原始材料,立即由記憶提供。
記憶銀行的出納極為可靠,絕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告訴他:「出納先生,我要提出我以前存入的一些能證明『我不如別人』的資料。」他會說:「沒問題,先生,你應當回想以前兩次像這樣的失敗經驗是怎樣發生的;回想你小學六年級的教師是怎麼說你無法完成某些事;回想你無意中聽到別的同事是怎樣談論你的,回想..」出納先生就是這樣不斷地從你腦中挖出證明你無能的想法。但是假如你告訴他:「出納先生,我很難下這個決定,你能給我任何建立信心的資料嗎?」這位出納先生同樣會說:「沒問題,先生。」但這次他會提出你以前存入的你能成功的觀念。回想你以前類似的情況下做得多好;回想史密斯先生對你有多大信心;回想你的朋友是怎樣說你的;回想..」這位出納先生有求必應,完全聽憑你去取出你想要的觀念。因為這畢竟是你的銀行。
缺乏自信是「記憶管理不當」造成的。以下兩項措施,能幫助你有效地管理記憶銀行以建立信心:
(一)只存入積極性的想法
每個人都會遭遇許多令人不快、尷尬、泄氣的處境。失敗者會因此耿耿於懷,老是沉溺在這些不愉快的處境中,讓失敗引導他們的記憶走向。他們總是放不開,不去回憶一下困境,他們是不會入睡的。而那些充滿信心的成功者則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困境。因為他們懂得只把積極的思想存入記憶銀行。
如果你每天早上上班前,都把一些髒東西放進汽車的曲軸箱,這部汽車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原本很好的汽車引擎馬上一團糟。同樣存在你腦中的消極、不愉快的思想,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不必要地損耗你的心靈馬達。這些消極的思想製造憂慮、挫折感與自卑感。正當別人不斷地向前邁進時,你卻困在路邊。
當你獨立思考時,例如一個人開車或吃東西時,要努力回想愉快、積極的經驗,把各種美好的思想注入你的銀行,這會增強你的信心,使你感到「確實美好」,同時這也有助你的身體保持正常的功能。
下面是個極佳的計劃。每天臨睡前,將各種美好的想法存入你的記憶銀行,回想你必須感謝的許多美好的事物:你的妻子或先生、你的孩子、你的朋友、你的健康;回想你今天看到別人做了哪些好事;回想你自己有哪些小小的勝利與成就;仔細想能使你獲得愉快的種種理由。
(二)只從你的記憶銀行取出積極的想法
《世界》雜誌在刊登的一篇文章《自我破滅的傾向》中曾指出,在美國每年有3 萬多人自殺,有10 萬多人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還有一個令人驚異的事實是,另外還有幾百萬人正在用一些緩慢的、較不明顯的方法自殺;更有不少人在進行心理方面的自殺——他們不斷地尋找各種方法來羞辱、懲罰和毀滅自己。
一位心理學家曾介紹過他是怎樣幫助一位病人停止作「心理與精神上的自殺」的。
「這位病人年近40 歲,有兩個小孩,」他解釋道,「照一般的說法她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她覺得她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不愉快的經驗。她的學生時代、她的婚姻、孩子的舉動以及她曾經住過的地方,全都被她想得很灰暗。
她不記得她曾經快樂過。由於一個人對過去的回憶會左右她現在所看到的色彩,所以她只能悲觀地看到黑暗。
「我拿出一幅畫,問她從畫中看到了什麼。她說:『它看來像是有一場可怕的雷雨。』這是我所聽到的最悲觀的解釋。那張油畫的畫面是接近地平線的太陽,以及鋸齒狀的岩石海岸。畫的手法巧妙,可以理解為日出也可以理解為日落」。這位心理學家評論說,「一個人對畫面的解釋,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大部分人都說這是日出,但是那些自卑的、有心理障礙的人幾乎都會說那是日落。
「身為一個心理學家,我無法改變一個人的記憶,但是,我能在病人的合作下,幫助他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他的過去。這就是我用來治療這位婦人的方法。我幫助她盡量去回想她可喜的、愉快的往事,避免去碰灰心的回憶。6個月以後的心理狀態開始有所改進。我給她留了一道特殊的作業,要求她每天想出並填寫她必須快樂的3 個明確的理由。進行了3 個月。她的心理狀態改善得頗令人滿意。現在,那位婦人很能夠適應自己的處境,變得相當積極,當然她也像大部分人一樣自信。」因此,一個人的心理問題不論大小,只要他不再從他的銀行取出消極的想法,而單單取出積極的想法,病情就能治癒。
不要製造心理怪物。要拒絕從你的記憶銀行里取出不愉快的想法。每當你回想到任何處境時,要專註在美好的部分,同時把不好的部分忘掉。如果你發現你正想一些消極的念頭時,就要完全停止你的思想活動。
這是一個很鼓舞人的重要事實:只要你肯合作,那些不愉快的記憶將會逐漸萎縮,你記憶銀行的出納就會把它們撤銷。
哈威特博士是一位很知名的廣告心理學家。他在評論有關我們的記憶能力時曾說:「一個廣告若能引發愉快的感覺,就比較容易被記住。反之,只會讓人忘掉。」總之,只要我們拒絕去回想那些不愉快的事物,就能輕易地忘掉它們。
只從記憶銀行取出積極的觀念,其餘的,都讓它消逝。這樣的話,你的信心就會逐漸擴大成長。當你拒絕去記住那些消極的、自我否定的觀念時,你在克服恐懼方面,也就邁進了一大步。
八 克服對別人的畏懼
畏懼別人是一種很嚴重的自卑,但仍然有方法克服。如果你能學會適當評價別人,就能克服對他們的恐懼。
一位經營奇木雕飾工廠相當成功的人是這樣解釋他怎樣學會適當地評價別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說,「我在進入陸軍服役以前,幾乎害怕所有的人。你簡直難以想像我是怎樣的害羞與膽小。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比我聰明,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不夠成熟,是個天生的失敗者。
「然後,在命運的巧妙安排下,我不再怕別人了。1942 年到1943 年間,陸軍進行一次頗具規模的徵兵。我很幸運地被任命為徵兵中心的醫官,天天進行各種體檢。我對這些新兵看得愈多,就變得愈不怕別人。
「上百個新兵站成一列,像傻瓜似地赤身裸體,看起來都是一個樣子。
當然,他們有高、矮、胖、瘦的不同,但全都顯得迷惑和孤單。不過在幾天前,他們中有些是剛升遷的年輕經理,有些是農民、推銷員、工人..但在徵兵中心,每個人都是一個樣。
「當時我發覺一般人在許多方面都很相像,不同點並不多。有一個新兵跟我非常相像,他喜歡美食;他想念家人與朋友;他希望自己有一番成就;他有他自己的問題;他喜歡放鬆自己的心情。所以,既然有人基本上很像我,我又何必怕他們呢?」下面是兩種適當地評價別人、克服對別人的恐懼的方法:
(一)對別人的看法要保持平衡。
與其他人相處時,要能記住兩點:第一,別人都是重要的。每一個都是重要的角色。但是第二,也要記住:你也很重要。所以,當你遇到任何人時,要這麼想:「我們是兩個重要人物,正坐著討論有關共同興趣與利益的事情。」幾個月以前,有一位經理打電話告訴拿破崙·希爾,他剛聘用一位不久前希爾推薦給他的年輕人。
「你知道那年輕人是憑哪一點打動我的?」經理問。
「哪一點呢?」「他在自我表現上與眾不同。大部分的求職者在進入我的辦公室時,都有一些恐慌。他們的回答,都是他們認為我想要聽的。說實在的,他們有點像乞丐,他們對任何事物毫無主見。但是這個年輕人卻是個例外。他尊敬我,但同樣重要的是,他也尊敬他自己。更不簡單的是,他發問的次數幾乎和我問他的次數一樣多。他不是像老鼠般的小人物,他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男子漢。」這種看重雙方的態度能幫助你保持平衡。不必把別人想得比你重要,雖然他們看起來可能很有份量,非常重要,但是,請記住:在本質上他跟你有相同的興趣、嗜好與問題。
(二)諒解別人。
不時會有人辱罵你、對你咆哮、挑你毛病或是使你被動。如果你沒有準備,這些就會打擊你的信心,使你覺得完全崩潰了。你的確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防範好些外強中乾的、蠻橫的人。
下面就是一個對付這類人物的好例子。
時間是下午5 點多,櫃檯上正忙著為新顧客登記,一個人報出他的姓名後,櫃檯服務員很快說:「是的,R 先生,我們已經為你預備了一間上好的單人房。」「單人房?」那位仁兄大叫:「我訂的是雙人房。」櫃檯服務員很有禮貌的說:「先生,讓我再檢查一次。」他抽出旅客預訂房間的資料查閱,然後說:「很抱歉,先生。你的電報明明指定要一間單人房,如果我們有任何空餘的雙人房,我是很願意為你安排的。但是我們現在確實沒有多餘的雙人房。」那位憤怒的顧客說道:「我不管那..那份電報說的是什麼,我就是要一間雙人房。」然後他開始罵:「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會想辦法讓你被開除的。你等著瞧吧!」在咒罵聲中,這位年輕的櫃檯服務員只能竭盡所能的安慰:「先生,非常地抱歉,但我們的確是依照你的指示來辦的。」最後這位顧客發火了:「你們旅館的管理是這樣糟,你即便讓我住,我也不會住的。」說完怒氣沖沖地走了。
下一個顧客接著走向櫃檯,想到櫃檯服務員剛受到這麼惡劣的責罵,可能會很消沉。可是他卻很熱忱、愉快地招呼著下一個顧客B:「晚安,先生。」當他處理B 的房間手續時,B 對他說:「我非常欣賞你剛才的表現。你很善於控制自己的脾氣。」「先生,」他說,「我實在沒有必要為那種人生氣。你曉得,他其實並不是在對我發脾氣。我只是個替罪羊。這位可憐的傢伙可能跟太太有嚴重的摩擦,可能他的生意快垮了,也可能是他感到處處不如人,而這是使他感到像個大人物的大好時機。我只是給他機會,讓他失調的系統獲得一些滿足感。
其實,他可能是個很好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下次有人跟你作對時要記住,在這種場合獲勝的方法是: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對方盡情發泄,然後再忘掉它。
第三節 如何建立自信心
一 你是個天生的優勝者
遺傳學家阿蒙蘭·辛費特曾說過:「在世界的全部歷史上,從來沒有別人和你完全一樣,在那無限遙遠的將來也決不會再有另一個你。」你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為了捍衛生存的權利,出生之前就已進行了優勝劣汰的殊死爭鬥。那是一場角逐一個單一的目標,即一個含有細微核子的寶貴卵子的大競爭,爭奪的目標比針尖還小,精子本身,也要放大幾千倍肉眼才能看得到。你一生中最具有決定性的戰役,就是在這樣極精微的程度下打響了。
精子的染色體,含有由父親和他的祖先所提供的一切遺傳原料與意向;卵子的染色體,含有由母親和她的祖先所提供並可以遺傳的特性。你的父親和母親,則代表20 億年人類生存鬥爭的頂點。最後有一個最快樂最健康,得到勝利的獨特精子,與那正在等待的卵子結合,而形成一個微小的活細胞。
於是,對於你來說,當世界最重要的那個人的生命便開始孕育,而在那一刻你已經是冠軍了。當你來到人世間,面對一切實際的目的,無論它有多麼高遠,你都能達到。因為,你從過去的巨大儲藏庫中,繼承了達到目的所需的一切潛能與力量。
你是與生俱來的冠軍。無論妨礙你的是何等的困難和不幸,但與結胎之戰時所克服的困難比起來,前者還不及後者的十分之一。記住:對於活著的人,勝利乃是內藏的。
如果你有這樣一個認識和信念,必將激發起無比堅定的信心。
二 利用穿著建立自信
保持整潔,所費並不多。請隨時記住上面的口號,並且把它解釋成:穿著得體很值得。因為這樣才會使你看起來很重要,使你覺得你真的很重要。
請你利用衣著來振奮自己的精神並建立自己的自信。
一個深諳此道的心理學老教授,常常會在期終考前勸告他的學生:「為這個考試好好打扮一下吧。打一條新領帶,衣服要燙平,皮鞋要擦亮,讓人看起來容光煥發,精明能幹。也使你覺得自己確實很精明幹練。」這位教授的確很了解上述原則。請你切實遵守,不要馬虎,因為你的外形確實會影響你的情緒,影響你內在的感覺。
拿破崙·希爾說:「小孩都玩過帽子遊戲,亦即有各種各樣的帽子,來代表他們扮演的角色。我永遠忘不了我兒子大衛的帽子事件。有一天他要扮演特工隊員的角色,可是他沒有特工隊員的專用帽子。
「我勸他用另一帽子隨便應付一下,可是他仍然吵著要一頂那種帽子,他說:『爸爸,假如我沒有那種帽子,我就不能像特工隊員那麼思考了。』」希爾終於答應他的要求,買了一頂那種帽子。結果他一戴上,居然真的像一個真正的特工隊員了。
希爾一直記著這件事,因為我們的外表跟我們的思想的確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當過兵的人都知道,當一個軍人穿上軍裝時,就會真的感覺到自己是個軍人。當一位女士為赴宴打扮得花枝招展時,她也會真的感覺到甜蜜約會般的情調。
同樣的理由,一個經理打扮得像個經理時,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個經理,因而表現出經理的派頭與風度。有個推銷員曾說:「除非我看起來好像業務很好,否則不會真的感覺很好。如果想要爭到大訂單,就一定要感覺自己的業績很好才行。」你的儀錶會對你自己說話,也會對別人說話。它可以幫別人決定對你的看法。從理論上看來,我們應當看重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外表,但請你不要太天真,大家都是以你的外表衣著來打量你,因為你的儀錶是別人打量你的第一項最簡便的工具,而且這種印象會持續下去,在許多方面影響別人往後對你的看法。對此希爾深有體會。
有一天,希爾在一家超級市場看到一整桌的無核葡萄,每一磅只賣15美分,另一張桌上也擺了許多葡萄,用塑料袋子包裝得很漂亮,每兩磅35美分。
希爾向市場的職員打聽:「這兩種葡萄究竟有什麼不同?」「不同的地方啊?」他回答:「就是那個塑料袋而已。我們用聚乙烯袋子裝的葡萄銷售量大約是沒有包裝的兩倍。包裝以後外觀不一樣,銷售成績也完全不一樣。」是的,一個人的衣著好像真的會說話。衣冠楚楚者的儀錶能告訴大家:「這裡站著一個精明能幹、很有前途、而且能擔當大任的人。他值得受人器重與信任。由於他很尊重自己,因此我也要尊重他。」而衣著邋遢者就令人不敢恭維了。他們的儀錶好像在說:「這裡有個落魄的人,他不修邊幅,毫無效率,是那種可有可無的小人物。他根本不值得重視,他已經習慣被人使喚。」在各種訓練課程中,當強調衣著時會問:「假設我正準備把自己賣掉,我的儀錶自然就很重要了。你們認為我會花多少裝飾費用,才能達到使自己心安和別人尊敬我的雙重目的呢?」這個問題的確使很多人為難。但是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寧可花雙倍的錢買一件高品質的衣服,不要買兩件普通的衣服。請你記住這個答案,並且身體力行。
請你記住,你的衣著會對你自己和別人顯示你的內在,一定要使你的衣著能表現出「這裡有一個很自重的人,他真的很重要,我們也要重視他。」你應該使別人都能看到你的優點,更應該創造出完美的形象。
安東尼·羅賓深信,你認為你怎樣,你真的就會怎樣。如果你的打扮看起來好像低人一等,你真的就會低人一等,如果你認為你很渺小,真的就會很渺小。因此,要使人人都看到你高雅合身的衣著,這樣你的思想和行動才會高雅動人。
三 行為端正才有自信
有一天,拿破崙·希爾正批閱學生的考卷。一位叫保羅的學生的試卷令他困惑。保羅在以前的幾次討論與測驗中顯示的實力比這份試卷要好得多,希爾認為他在課程結束時會名列前茅。可是,他的試卷顯然會使他的成績降低。碰到這種情況,希爾照例叫秘書請他來談談。
不多久保羅來了。他看起來好像剛做了一場可怕的夢。等他坐定,希爾便對他說:「保羅,你怎麼啦?這實在不是你該有的成績。」保羅顯出內心的掙扎,兩眼看著自己的腳回答:「先生,當看到你瞧見我在作弊以後,我都要崩潰了,根本無法集中精神去做任何事。老實說,這是我在大學第一次作弊。我想無論如何一定要得到甲等的成績,所以暗地裡偷看了一本參考書。」他極度地沮喪。但是他既然已經講出來了,就會接著說下去:「我想你一定會要我退學,因為任何欺騙行為都會被學校開除。」保羅又訴說這次事件會給他的家庭帶來恥辱,會毀了他的一生,以及其他種種不良後果。最後希爾說:「停一下,先聽我解釋:我並沒有看到你作弊。在你進來談話以前,我根本不知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你這種行為實在令人遺憾。」然後希爾繼續說:「保羅,告訴我,你到底想要從你的大學生活里學到什麼?」他現在比較冷靜了,停了一下說:「我想我最終的目的是學習如何生活,但是我想我敗得很慘。」希爾告訴他:「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學習。我想你一定能夠從這次經驗中學到真正成功的教訓。
「當你作弊時,你的良知嚴重困擾你,使你有罪惡感。這種罪惡感摧毀了你的信心。就像你所說的,你都要崩潰了。
「保羅,人們判斷是非多半是根據道德或宗教的觀點。我現在並不是要跟你說教你明辨是非。可是我們來看它實際的一面。當你做任何違反良心的事情時,罪惡感就會阻礙你的思考過程,使你無法順暢地思考,因為你內心會不時地問:『我會不會被逮住?我會不會被逮住?』」「保羅,」希爾繼續說:「你是這樣迫切要得甲等成績,才作出違背良知的事來。同樣地,在你一生中,也會遇到許多你迫切想要獲得甲等成就的情況,而試圖去做一些有違良心的事業。例如,有一天你因迫切地想促成一項交易,而不擇手段地誘使客戶掏腰包。這樣做,成功的機會可能很大,但會產生什麼後果呢?罪惡感會纏住你,等你再碰到這位顧客時,你會感到很不自在,懷疑他是否發現你已做了手腳。你的表現也因為心神不定而亂成一團,很可能就無法再做第二、第三、第四筆不斷而來的生意。結果,使用詐術做成的生意反而擋了許多財路。
「一位曾顯赫一時的社交名流,因為深深恐懼他的太太會發現他有外遇而心神不定。結果恐懼消蝕他的信心,什麼事都做不好。
「許多犯人被捕,並不是因為留下什麼線索,而是他們表現出有罪的樣子。他們的罪惡感使他們列入嫌疑犯的名單。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向善的意願。當我們違背這種意願時,就等於把癌細胞放進自己的良知,吞噬信心,並逐漸蔓延。因此,要避免去做任何會使你自問『我會被逮住嗎?他們會發現嗎?我能擺脫嗎?』的事情。
「因此,絕不要為了得到甲等的成績而破壞自己的信心。」令人很高興的是,聽了這番話的保羅此時已經了解正當行事的實際價值了。希爾建議他坐下來重考。然後回答他擔心的會被退學的問題。希爾說:「我很清楚校方的規定。但是,如果我們把各種方法作弊的學生全部開除,就有一半的教授跟著失業。如果把有作弊念頭的學生全部開除,學校就要關門了。
「所以,如果你幫我一個忙,我就會忘掉這件事情。」「我很樂意。」他說。
希爾走到書架旁取出一本《金科玉律伴我五十年》說:「保羅,把這本書讀完再還我,看看作者是怎樣靠正當行事而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物之一。」由此可見「行事正當」能使你的良知獲得滿足,因而建立自信。「行事出軌」會導致兩種消極的結果:第一,罪惡感會腐蝕我們的信心。第二,別人遲早會發現而不再信任我們。
下面這個心理學原則值得反覆細讀:要建立信心,就要行為端正。
心理學家克萊恩博士在他所著的《應用心理學》中曾經提到:「要記住,行動引導情緒。你無法直接控制情緒,一定要先透過選擇性的行為舉止..這種避免一般性悲劇(例如婚姻問題和誤解)的說法,有心理學的實用根據。
你若每天行事得當,就會感受到有相應的情緒出現。只要你和你的伴侶能不斷有約會與親吻的動作,而且誠心讚美,互相體貼,就不會有愛的煩惱了。
你不可能一直只有愛的行動而卻感受不到愛。」許多心理學家都告訴我們,我們能借著改變實際行動,來改變我們的心態。例如,如果你使自己發笑,你就會覺得真的很好笑。當你挺直腰背時,你就會覺得自己很優秀。相反,你若扮出一副苦瓜臉,看看會不會真的感到苦悶。
要證明控制過的行動能改變情緒很容易。自我介紹時很害羞的人,在同時採取三種很簡單的行動以後,信心就會代替膽怯。第一,伸出手來熱切地握住對方。第二,正視對方的眼睛。第三,說「我很高興認識你。」這三種簡單的行動馬上能自動驅除害羞感。有信心的行動會產生有信心的想法。所以,若要有充滿信心的思考,就要先有充滿信心的行動。並且要照你希望的方式來行動。
五 建立自信的具體方法
(一)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無論在教堂或教室的各種聚會中,後排的座位是怎麼先被坐滿的嗎?大部分佔據後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會「太顯眼」。而他們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當作一個規則試試看,從現在開始就盡量往前坐。當然,坐前面會比較顯眼,但要記住,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
(二)練習正視別人
一個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許多有關他的信息。某人不正視你的時候,你會直覺地問自己:「他想要隱藏什麼呢?他怕什麼呢?他會對我不利嗎?」不正視別人通常意味著:在你旁邊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別人的眼神意味著:我有罪惡感;我做了或想到什麼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觸你的眼神,你就會看穿我。這都是一些不好的信息。
正視別人等於告訴他:我很誠實,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訴你的話是真的,毫不心虛。
(三)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當大衛·史華茲還是少年時,到鎮中心去是很大的樂趣。在辦完所有的差事坐進汽車後,母親常常會說:「大衛,我們坐一會兒,看看過路行人。」母親是位絕妙的觀察行家。她會說:「看那個傢伙,你認為他正受到什麼困擾呢?」域者「你認為那邊的女士要去做什麼呢?」或者「看看那個人,他似乎有點迷惘。」觀察人們走路實在是一種樂趣。這比看電影便宜得多,也更有啟發性。
許多心理學家將懶散的姿勢、緩慢的步伐跟對自己、對工作以及對別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聯繫在一起。但是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借著改變姿勢與速度,可以改變心理狀態。你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體的動作是心靈活動的結果。那些遭受打擊、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沒有自信心。
普通人有「普通人」走路的模樣,作出「我並不怎麼以自己為榮」的表白。
另一種人則表現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來比一般人快,像跑。他們的步伐告訴整個世界:「我要到一個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會在15 分鐘內成功。」使用這種「走快25%」的技術,抬頭挺胸走快一點,你就會感到自信心在滋長。
(四)練習當眾發言
拿破崙·希爾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銳、天資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並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只是因為他們缺少信心。
在會議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愚蠢,我最好什麼也不說。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這麼無知。」這些人常常會對自己許下很渺茫的諾言:「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他們很清楚自己是無法實現這個諾言的。
每次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發言時,他就又中了一次缺少信心的毒素了,他會愈來愈喪失自信。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盡量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發言。
所以,要多發言,這是信心的「維他命」。
不論是參加什麼性質的會議,每次都要主動發言,也許是評論,也許是建議或提問題,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後才發言。要做破冰船,第一個打破沉默。
也不要擔心你會顯得很愚蠢。不會的。因為總會有人同意你的見解。所心不要再對自己說:「我懷疑我是否敢說出來。」用心獲得會議主席的注意,好讓你有機會發言。
(五)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給自己很實際的推動力,它是醫治信心不足的良藥。但是仍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一套,因為在他們恐懼時,從不試著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癒自己的不良情緒,還能馬上化解別人的敵對情緒。
如果你真誠地向一個人展顏微笑,他實在無法再對你生氣。
拿破崙·希爾講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天,我的車停在十字路口的紅燈前,突然『砰』的一聲,原來是後面那輛車的駕駛員的腳滑開剎車器,他的車撞了我車後的保險杠。我從後視鏡看到他下車,也跟著下車,準備痛罵他一頓。
「但是很幸運,我還來不及發作,他就走過來對我笑,並以最誠摯的語調對我說:『朋友,我實在不是有意的。』他的笑容和真誠的說明把我融化了。我只有低聲說:『沒關係,這種事經常發生。』轉眼間,我的敵意變成了友善。」咧嘴大笑,你會覺得美好的日子又來了。笑就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沒有什麼用的,要露齒大笑才能有功效。
我們常聽到:「是的,但是當我害怕或憤怒時,就是不想笑。」當然,這時,任何人都笑不出來。竅門就在於你強迫自己說:「我要開始笑了。」然後,笑。
要控制、運用笑的能力。
(六)怯場時,不妨道出真情,即能平靜下來
內觀法是研究心理學的主要方法之一,這是實驗心理學之祖威廉·華特所提出的觀點。此法就是很冷靜地觀察自己內心的情況,而後毫無隱瞞地抖出觀察結果。如能模仿這種方法,把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隱瞞地用言語表達出來,那麼就沒有產生煩惱的餘力了。
例如初次到某一個陌生的地方,內心難免會疑懼萬分,這時候,不妨將此不安的情緒,清楚地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幾乎愣住了,我的心忐忑地跳個不停,甚至兩眼也發黑,舌尖凝固,喉嚨乾渴得不能說話。」這樣一來,不但可將內心的緊張驅除殆盡,而且也能使心情得到意外的平靜。
不妨再舉一個很實在的例子。有一個位居美國第5 名的推銷員,當他還不熟悉這行工作時,有一次,他竟獨自會見美國的汽車大王。結果,他真是膽怯得很。在情不自禁之下,他只好老實地說出來了:「很慚愧,我剛看見你時,我害怕得連話也說不出來。」結果,這樣反而驅除了恐懼感,這要歸功於坦白的效果。
(七)如用肯定的語氣則可以消除自卑感
有些女人面對著鏡子,當她看到自己的形影或膚色時,忍不住產生某種幸福的感受。相反地,有些女人卻被自卑感所困擾。雖然彼此的膚色都很黑黝,但自信的女人會以為:「我的皮膚呈小麥色,幾乎可跟黑髮相媲美。」而她內心一定暗喜不已。可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女人卻因此痛苦不堪地呻吟起來:「怎麼搞的,我的膚色這麼黑。」兩種人的的心情完全不同。有的女人看見鏡子就喪失信心,甚至在一氣之下,把鏡子摔破。由此可見,價值判斷的標準是非常主觀而又含糊的。只要認為漂亮,看起來就覺得很漂亮,如果認為討厭,看來看去都覺得不順眼。尤其,關於自卑感的情況,也常常會受到語言的影響,所以說,否定意味的語言,對於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物性論》一書的作者是古羅馬大詩人盧克萊修,他奉勸天下人要多多稱讚膚色黑黝的女人說:「你的膚色如同胡桃那樣迷人。」只要不斷如此讚賞對方,那麼,這位女人即使再三對鏡梳妝,或明知自己的皮膚黑黝,也會毫不在乎。這樣一來,她就能專心於化妝,而且總覺得自己不失為迷人的女性。
接著,盧克萊修奉勸我們不妨將「骨瘦如柴」改說為「可愛的羚羊」,把「喋喋不休」改說為「雄辯的才華」。不同的語言可將相同的事實完全改觀,而且也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總之,運用肯定或否定的措詞,可將同一件事實,形容成有如天壤之別的結果。可見措詞這件事,誠然是任何天才都無法比擬的魔術師。在任何情況之下,只要常用有價值的措詞或敘述法,則可以將同一個事實完全改觀,當然也能驅除自卑感,而令人享受愉快的生活。
(八)自信培養自信
如果缺乏自信時,一直做些好像沒有自信的舉動,就會愈來愈沒有自信。
缺乏自信時更應該做些充滿自信的舉動。缺乏自信時,與其對自己說沒有自信,不如告訴自己是很有自信的。為了克服消極、否定的態度,我們應該試著採取積極、肯定的態度。如果自認為不行,身邊的事也拋下不管,情況就會漸漸變得如自己所想的一樣。
有某一學生團體,提倡大學生每年選出一位最合乎現代且美麗的大學生,並且舉辦比賽。以下是那裡的工作人員說的。
他(她)們到各大學、到大街上,看到美麗的人,就把小冊子拿給他(她)們看,請他(她)們參加這個比賽。從地方到中央,舉辦一次又一次各種的比賽。然而,大家變得愈來愈美,簡直讓人看不出來。
那裡的工作人員說:「大概愈來愈有自信了吧!」這話完全正確。
因為「我要參加這個比賽」的這種積極態度,使這些人顯得好美。「我要參加這個比賽」,這種肯定生活的態度產生自信,使這些人顯得更美。
丹麥有句格言說:「即使好運臨門,傻瓜也懂得把它請進門」,如果抱著消極、否定的態度,即使好運來敲自己的門,也不會把它請入內。機會來臨時,更應該拋開自己消極、否定的態度。
運氣不僅發自於外,也發自於內心「今天一整天都不說刻薄話」,這些事看起來容易其實不簡單。但是,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就做得到。如果能在聲音中表現得有笑容,那麼人生就會一天天變得亮麗起來。因為,如果聲音帶著親切的笑意,人們就會想和你交談,然後因為和人接觸而有精神起來。
電話交談時,如果用有笑容的聲音說話,對方聽了舒服,自己也覺得快意。苦著一張臉或者冷言冷語地,不僅會讓對方不舒服,自己也會不痛快。
用言語衝撞對方時,就是用言語在衝撞自己,自己對對方的態度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態度。
我們應該像砌水泥磚一樣一塊一塊砌起來,堆砌我們對人生積極、肯定的態度。
即使不能喜歡所有的人,也應該努力多喜歡一個人也好。喜歡一個人,相對地,也會喜歡自己,然後,也會克服對他人不必要的恐懼。
因為,自信會培養自信。
一次小成就會為我們帶來自信。如果一下就想做偉大、不平凡的事,就會愈來愈沒有自信。
(九)做自己能做的事
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時,個性會顯現出來。
重要的是,與其極欲恢復自我的形象,不如找出現在可以做的事。知道應該做的事,然後加以實行,就可以從自我的形象中獲得解放。
總之,要試著記下馬上可以做的事,然後加以實踐,沒有必要非是偉大、不平凡的行動只要是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就足夠了。因為我們就是想一步登天,所以才找不到事做。
「今日事今日畢」,今天可以輕鬆做完的工作,如果留到第二天,工作就會變得很沉重。
如果心想「真煩!」而留待第二天,工作就會相對地變重。今天能動手做的事如果拖到第二天,那麼那些延遲的工作就會使自己的負擔加重。
從沒遇到有人說:「從明天起我要戒煙!」而把煙戒了的。也從沒有遇到有人說:「今晚酒喝到此為止!」而把酒戒掉的。
以下是一位攝影師的小故事。一次,這位攝影師出席某個聚會。前往酒會的途中,這位攝影師說道:「我戒酒了」,問他:「什麼時候開始的」,他回答:「剛才我決定戒掉的。」他把煙、酒都戒掉了。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待這次酒會過後」或者「這次酒會是最後一次」。
「永遠」也是一小時一小時累積起來,因為抽掉一小時,也就沒有永遠了。
試著製作兩張卡片,一張寫上「Go ahead!」(做吧!),另一張寫上「待會兒再做」。把這兩張卡片隨身帶著,當自己不太有自信時,抽出其中一張。這時應該抽出寫著「Go ahead!」那張。
我們可以在背面先寫上「要有自信」。
當自己不知道要不要做時,務必抽出這張卡片。因為今天關係著第二天,今天可以動手做的事如果沒有動手做,明天再要動手做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跑馬拉松,因為身體會疲倦,所以我們不可能每超越一根電線杆就更有動力。但是,只要不完全是肉體上的操勞,一次一次的達成目標會帶給人更多的動力。所以,應該把大目標分成幾個小階段來達成。每達成一個階段,都會產生新的動力。然後就會激發達成終極目標所需要的動力。
心想:「大概很難吧!」然後陷入憂鬱的人,一開始就被目標屈服了,而且,這些人會立一個自己做不到的目標,可見他們內心已經扭曲。
一個健全的靈魂,會嚮往自己能夠做到的事。
心智發育未成熟的人,會不斷採取非常強烈的自我中心的態度。這種表現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旦訂立目標,一定是立刻吸引眾人注意的那個目標,然後,因為執著於那個目標,而迷失了此時此地自己應該做的事。
到了最後就是獨來獨去,標新立異。年輕時候喜歡標新立異的人,老了以後往往抑鬱度日,就是這個緣故。年輕時無法克服自我表現、自我中心的個性,到上了年紀,就成了憂鬱症。
有句俗語說:「雁子飛,烏龜也跺腳」,就是說「找不到自己要做的事」的人,不就像這句話中的烏龜嗎?假設烏龜看到雁子飛過天空而自己也想飛,那不是很奇怪嗎?烏龜應該有烏龜能做而雁於不能做的事才對。
推薦閱讀:
※感覺自己永遠那麼幼稚,內向怎麼辦?
※社會只衡量你成不成功,別人只管你賺不賺錢,卻沒有人在意你快不快樂
※拒絕越多,你就越成功!
※為什麼「職商」對於職場成功來說那麼重要?
※美駐港領事: 一國兩制在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