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聖解(十四)

道德經聖解(十四)----蕭天石(2011-04-25 16:05:30)

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道門語要

老學與禪宗

禪宗之傳授,肇自釋迦文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迦葉微笑,而得付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法門。①是為初祖。世稱心宗。 不立文字,即心是佛,故為教外別傳。當傳授之際,除付金縷僧伽黎為證外,並說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 曾法。」此為其最高綱宗。由迦葉初祖傳阿難,遞傳至二十八祖達摩。②於梁武帝大通元年,自印度渡海來中國,是為東土初祖。至金 陵與武帝說法不契,即赴洛陽,隱於嵩山少林寺,初傳慧可。③是為二祖,並付《楞伽經》以印心。三傳僧璨,四傳道信,五傳而至黃梅弘 忍,均為一脈單傳,余均不能得法。與孔子之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大相徑庭。直至曹溪六祖慧能,破此傳統,始廣傳佛法於天下,農缽亦自此止傳,免生爭端。時適初唐高宗至開元間事也。

達摩東來,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故當五祖欲傳農缽時,神秀雖雙眼圓明(即頓悟漸修,智行雙備意),唯以其「身是菩提 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一偈,仍系有為法,而不見自性,故五祖僅許其為「入門」。慧能不識字,而能隻眼把定乾坤, 遮斷一切,當和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認其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默契如來無為法甚 深旨意,徹了本體,而得正傳。五祖復付《金剛經》以印心,至「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便言下大悟,認「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為避衣缽 之爭,而南遁十餘年。至廣州以「非風動幡動,而是心動」之機,④觸開印宗正眼,延至上席。嗣即為其開始廣布佛法時期,由門人記輯 為《壇經》。自唐以來,千二百餘年矣,禪宗尊為正統。此為其傳承端緒之大略也(案:風動幡動之機,原於六祖:「至廣州法性寺,值印 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 席。」若進一層說,六祖言仍屬不是。《禪宗頌古聯珠通集》佛心才云:「指出風幡俱不是,直言心動亦還非。夜來一片寒溪月,照破儂 家舊翠微。」其言極當)。

禪宗法統,自六祖後,中間曾有一段爭執公案,即晉寂禪師曾奉神秀為六祖,自稱七祖,大張聲威。南宗自唐開元元年六祖元寂後, 頓教不張者垂二十年;⑤北宗漸教鼎盛一時,為頓門弘傳之障。幸賴神會和尚致全力於中興南宗,力辟普寂之非,並謂:「秀禪師在日,指 第六代傳法袈裟在韶州,口不自稱第六代。」以正南宗之確為禪門正統;復極闡曹溪了義,使頓教得廣播於洛陽,而南宗得以中興。據敦 煌本《壇經》,及宗密《禪門師資承襲圖》所述,則衣雖未傳,法實付予神會,而為第七祖。⑥神會歿後三十六年,德宗曾詔立神會為第七 祖。⑦唯以繼起人才缺乏,傳承衰頹,故在禪宗史上,並無顯赫地位,而其繼承為七祖一段,亦為貿然刪去。近人胡適,曾為翻案,根據敦 煌可靠史料,考證禪宗史,大為神會不平。且謂《壇經》即為神會之傑作。⑧是非可不置論,唯功則實有不可磨滅者在焉。考六祖年二十 四受信具,三十九祝髮,說法三十七載,無不以大乘圓頓為歸。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其大智識如南嶽、青原、馬祖、石頭,及臨濟、溈仰、 曹洞、雲門、法眼五宗下禪師,莫不道德超群,規模廣大,機智圓明,門庭峻極;中國禪宗之有今日,實利賴之。凡聽說法,雖綱宗各標, 要皆唯論見性,而一以《壇經》為準繩。此其法系之大略也(詳參拙著《禪宗心法》)。

由上簡述,對禪宗思想源流,可以得一概貌。如就禪宗思想深入而詳究之,則知其與老學相會通者不少。共至可說歷代禪宗諸大 德,莫不深受老學思想影響,因達摩東來創建禪宗時,老學之發展已極可觀,因而融老入禪,變通之以為用耳。玄玄丈人無道子曾謂: 「以吾觀之,老子道高於禪宗道遠矣。」又謂:「達摩既以不立文字,即心即佛為宗,然傳授之際,卻又以《楞伽經》印心;五祖傳六祖,亦以 《金剛經》印心;《楞伽》《金剛》,寧非文字乎?且不立文字,已即文字矣!遮斷語言,已即語言矣。六祖道得『本來無一物』,確契大乘第 一義諦,然而卻為袈裟,幾喪身命。且無物而以物為證,實自從上以來,錯錯相承,一錯到底!最後,演至為物而爭,爭祖爭衣,成為千古 笑談。老子則無許多葛藤。」又雲「老子本經中,雖多玄妙之言,然無怪力亂神語,老子雖有『不出戶,知天下』之言,然系依道起用,絕非 在說神通法術,佛經及《壇經》中,則存有甚多預言及神通法術與神話,非言至道至理者所應有。」又云:「五祖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前者行已不當,明知慧能已見性,卻對眾曰未見性,則實屬妄語矣! 佛菩薩寧能有是戲論?復示意慧能三鼓入室,以袈裟遮圍,不令人 見。又惠明追衣將及,慧能即擲衣缽於石上,而隱草莽中。佛菩薩寧能有是戲行?」(引此乃屬「蛇足語」,雖屬古人言,亦系極大不敬, 罪過!罪過。)茲特略述其互相會通者如下:

一、老子曰:「道可道_,非常道。」這即是說:常道不可說,本體不可說。此即釋迦文佛「說法四十九年」,最後自道」未曾說得一字」, 與「不可說,不可說」之上乘旨意及《金剛經》「所謂佛法,即非佛法」、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毫無二致。因道不可道,佛不 可說,故達摩東來,即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立其宗。老子不曰直指人心,只教人於文字外自體,於語言外默契,雖說五千 言,只是隨宜說法,實非大道之本體,切不可執言以為道。此即兩者之二而不二,與道不同,而實有其同者在也。

二、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這即是說,常名不可名,凡名皆權立,不可執名以求道,名言皆是「時法」,盡舍名言,始可近道。名 者,所以名道也.名物也;故名不可執,相亦須破。隨立隨破,隨破隨立,破立皆活,不可以方。此即《金剛經》所謂「如來所說身相,即非 身相」及如來說:「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與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彼非眾生,非不 眾生」同其旨意!故六祖《壇經》直說:「無名可名。」又云:「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實亦無名,即老子之「道隱無名」、「道 常無名」也。此即兩家破名相之粗見,與凡所有名相,皆是虛妄之旨。若執名以求道,猶執指以求月也。名非道也,指非月也,執此則滯此,執彼則滯彼,無執則無失。名相兩遣,則真體自露矣。

三、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此在教人泯美、惡、善、不善等諸念,而冥合之、玄同之也。禪 家則說:「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當不思善惡時,此心即自空寂靈明,而得徹見 「本來面目」,徑登佛地!故六祖告薛簡謂:「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靜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四、老子曰:「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故無可指認。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 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又曰:「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六祖亦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 無面,諸人還識否?」此又豈有二乎?

五、老子言道時曰:「繩繩小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物。」六祖以「本來無一物」得衣缽,與老子以「無物」為教,何 有分別?添一些子,便成「把茆蓋頭」。故老子又曰:「復歸於無極。」 無,為天地始,無,為萬法宗。六祖體得一「無」字,故又立無念無宗, 實則不但念不可有,心亦不可有,無心為無念之本,心無,則念自不起。故余嘗曰:「如從有立三藏少,體得無時一字多。」兩家大旨_全 是在「無」上說教。

六、老子曰:「正言若反。」又曰:「反者,道之動。」又曰:「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由反體正,然後乃入中道。如《金剛經》之「是福 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又曰:「若福德有 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莫不皆然也。進之,或破正,或破反,或正反兩破,或正反兩不破;或破而不破,或不破而破,方有個入處,而可得活法天機,自在說道矣。

七、由諸老子之「正言若反,反為道之動」,即由反乃至大順,而建立其「正反對動原理」。又基於對動,而產生一「正反互換原理」。 老子書中多以此為用,俯拾即是。禪宗尤多以此為用,至其極也,則為「正反皆是,正反皆不是」之大法則。蓋本體有正有反,故正反皆 是;本體唯一不二,故正反皆不是。如說不立文字是,則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則公案即不是;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則公案是,則不立文字即 不是。實則二者皆是皆不是。如說諸法有是,諸法無即不是;說諸法無是,諸法有即不是。實則二者皆是皆不是。即是即不是,即不 是即是。再隨機為用,更可因其所立而破,故宗門多呵佛罵祖之徒。既「無法可得」矣,又何喋喋不休於說佛法為?既「無佛可成」矣,又 何孜孜不息於參禪證佛為?且也,凡有所立,皆可用其「反」以破之。如六祖對韋使君等言,則謂:「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對薛 簡則謂:「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又如經說:佛性是常,善惡 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六祖答行昌卻告以:「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又如卧輪禪師偈云:「卧輪 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K。」六祖卻和云:「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雖曰存隨機破執, 因人指迷,「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要皆「舉對即錯,擬議皆非」, 「理即非理,非理即理」之說教也。不然,宗門恆以「不思善,不思惡」 與「對境心不起」為教。卻又以「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為教乎? 旨在凡有所「立」,皆必能「破」能「轉」,方顯唯我無二。尤侗認六祖 和五祖,及和卧輪兩偈.「俱是翻一層法」。故他又翻一層和云:「樹邊難著樹,台上莫安台。本來不是物,一任惹塵埃。」又「問君何伎 倆,有想還無想,心起心自滅,菩提長不長」。所謂翻一層者,即老子之「反」字教也。極其反而反之又反,則佛法亦無一不可駁,所以在 宗門「唯我獨尊」之秘旨下,佛亦一無是處也(案:此是戲論,徹底一句,仍屬不是;大凡一切理一切法,隨緣可破,天下無不可破之理,無 不可破之法也)。

八、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又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虛極則空無一物,即「本來無一物」者是;靜篤則寂然不動,即「萬境自 如如」者是。⑨歸根則自超越心體,涵攝一切,而本跡兩忘,動靜雙遺矣。佛家立一超越心體,恆言即心是佛,見性是佛,以為圓頓之教。 老子立一「歸根復命」,即本體即功夫,即功夫即本體,身心性命,內外物我,全攝無遺,無餘無欠,而渾然與天地同體矣。老子重歸真返樸,重返樸還淳,均即所謂真如自性也。名異而實同,一而不二。

九、老子認天下事理,皆相對而生,相對而立,如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壇經》亦本 此對待原理,而立無情五對,法相語言十二對,自性起用十九對之三十六對法,並認一切皆由二道相因,而生中道。故曰:「若有人問汝 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 暗,暗沒則明;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顯中道義。余問悉皆如此。」⑩蓋有無相因而生,相因而立,亦相因而顯,相因而成。渾而 泯之,玄而同之,通其分則一矣。雖曰一矣,雖曰生中道矣,然究極言之,一亦不可執,中亦不可立。

十、老子以自然為宗。《壇經》六祖末後二偈有曰:「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所謂「果自成」者,亦 即上偈之「結果自然成」也。《五燈會元》解此有曰:「問: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如何是一花開五葉?師曰:日出月明。曰:如何是結果自然成?師曰:天地皎然。」此即其同重自然之旨也。

十一、《老子》全書。一以「無為法」為其綱宗,而伸之曰「無為而無不為」,擴其義而言之,則無立而無不立,無有而無不有,無住而無 不住,無得而無不得,無生而無不生,無滅而無不滅。在禪宗自釋迦拈花傳法迄於今,亦一以「無為法」為綱宗。以「有作有為皆是妄,無 作無為始近真」。故北宗以「時時勤拂拭」而失衣缽也。蓋一無則一切無,一有則一切有,一立則一切立,一破則一切破也。在「無」上立 腳,方涵融一切,圓成一切,不待掃而自無一物也。

十二、老子以「無」為道體,而無又不可說,故立「一」以為言,曰道生一。而以「抱一」「得一」「守一」為天下教。由一生二,而至於 萬;是一本散為萬殊,萬殊復又歸根返樸而入於一,一再歸無,是萬殊復歸一本。禪宗則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訓入 一」為宗。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永嘉禪師云:「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均是此旨。其 一立一切立,一破一切破,一實一切實,一權一切權,再演而至萬法之用,均不外是。

十三、老子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為教。此守中之教,乃繼本經中上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來;虛則靜而為無,動則出而為有, 二語乃賅動靜有無為言。離動靜有無,則得「中道」,非動非靜,非有非無,俱不可執,而教以「中道是守」,直至最後,中亦不立,「復歸於 無物」。此千古來,恆未經人道破。禪佛要旨,亦唯在教人離空有兩邊而守中道。 一切對待,皆為邊見,萬千邊見宜舍,唯立中道。有不 可執,空亦不可執,著有著空,皆是外道。小著一切處,不住一切處,方得自在圓通。無念無相,無住無縛,最後中道亦離,心亦無有,而 復歸於無物,復歸於無無,方為最上一乘。

以上只是隨舉一二,簡述道佛會通處,以概其餘。總之,老子道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無所不入,無所不宜。言其體,禪佛無有過 者;言其用,儒家不能出其藩籬。老子之學,當戰國秦漢之際,即已深為學者所樂道,迨文景之世而大行;魏晉之世,老莊玄學之風鼎 盛;有唐一代,《老子》幾成家喻戶曉之書矣。禪宗之學,自達摩東來,單傳至六祖後,始暫普行於世,而為學者所爭趨。南嶽、青原、馬 祖、石頭,以及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諸公,巍然挺出,丕振禪風。自此以下,歷代宗門大德,鮮有不出入儒道,深造有得,以默契 於兩家妙義玄理(尤以道家為然),而會歸於禪宗,發揮淋漓,以續佛祖慧命,昌其大全之旨於無涯也。

至其互異處,自亦極不少。老子多因用以歸體,故言用多於言體。禪宗多因體以顯用,故言體多於言用。老子多言治平之道,禪 宗則不以為意。唯老子用世之道,卻非入世主義者,以其即用即舍,即入即出。老子以自隱無名為務,卻非出世主義者,以其即出即入, 即藏即行。用舍行藏,卷舒自如;入出世間,悠然自在。余故常言老子為「超世主義」者,不主入世,亦不主出世。即入即出,即出即入; 不沾不滯,不執不縛。以入出者,形也而非神也,外也而非內也,名也而非實也。一有分別相,便不一矣。老子與儒佛二家旨要,不盡 同者在此。正莊子所謂:「上與造物者游,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天下篇》)「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冥合 天人物我、用舍行藏而為一者也。由道起用,用,道之所出,而用非道也。亦猶由日生光,光,日之所出,而光非日也。

其次,老子主無我,是真無我者也。而復以「無身」為教,以不自見、不自是、不自矜、不自我四條目,為「不立我」之旨要。禪佛雖主 無我,然無處不以「立我」為綱宗。頂天立地,舍我無人。廓清一切,超脫一切,故以度人為聖事,以棒喝為接引,以閎辯為玄慧,以蒼生 為迷羊。雖曰參須自參,悟須自悟,行須自行,證須自證,然總不舍隨機指點。老子力主「絕聖棄智」為務,以之為最上乘道妙,而以自 愚為用。不先人而常隨人,不上人而常下人。曰「我獨頑且鄙」,何嘗以教人自尊自大、自狂自妄?禪宗自達摩初祖以下,無不「獨標一 我」,有「天下無人」之概!故戒定慧中,尤重「慧」以為用。佛非悟莫至,悟非慧莫由。故說教與接引時,嘗有上根人、中根人、下根人之 分;老子則渾而同之,混而一之。老子重玄理而不重玄智,以「若昏」、「悶悶」為是。禪宗則重菩提智,以證圓頓果。故重機鋒轉語, 以達縱橫應物,重詭辭閎辯,以達出沒卷舒。如《壇經》曰:「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又云:「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老子反對用智,故自亦反對用慧。《壇經》又云:「一切處所,一切時中, 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又云:「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而老子則一智 慧亦不用,罔論八萬四千智慧。

其次,老子簡要,而禪佛繁瑣。老子言「無身」,只是二字;言棄智,亦只是二字。一無一切無,一棄一切棄。而六祖《壇經》言身智, 卻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又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又述四智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因果轉,⑾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 永處那伽定。」。⑿憨山大師認為:「此八句發盡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數寶算沙之徒,貪多嚼不爛,慨視此為閑傢具,曾無正眼視 之者,大可憫也。」(見《夢遊集》)實則禪佛門中實多閑傢具,教人去法縛,而多法語。天玄子於《了玄集》判此有曰:「千百億身無一心, 何標四智與三身?八識元來無一識,何須轉處不留情?」其言實非強解。老子文雖簡古,卻甚平平實實;理雖玄微,卻極淡朴無華。此與大藏經之具萬千佛法,禪宗門下之多恆沙公案者,實大相徑庭也。

【注釋】

①據《大梵王問決經》卷三:梵王至靈山會上,以金色波羅苑獻佛,捨身為床坐,請為群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 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吩咐摩訶迦葉。

②據《嶺南叢述》載:菩提達摩大師,為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後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為之改名 達摩,取通大之義也。

③據《指月錄》:初祖欲返天竺,命各言所得。有道副對曰: 「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 「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所見處,無一法 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

④據《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八:「六祖風幡語,世所盛傳,然西土已有之。十八祖伽耶舍多,侍師伽難提尊者次,聞風吹殿鈴 聲,師問曰:『鈴鳴邪?風鳴邪?』祖答:『非風鈴,我心鳴耳。』(《五燈會元》同載)六祖豈拾前人唾餘者?非一時偶合,則記者必有一 訛耶。」

⑤宗密所撰《略傳》云:「能大師滅後二十年中,曹溪頓旨,沉廢於荊吳;嵩岳漸門,熾盛於秦洛。普寂禪師,秀弟子也,謬稱七 祖。二京法主,三帝門師,朝臣歸崇,敕使監衛。雄雄若是,誰敢當沖?嶺南宗徒,甘從毀滅。」其所云與敦煌本《壇經》中一段相 合,此段為後世所刪。

⑥敦煌本《壇經》.於六祖涅槃時有云:「上座法海向前,大師去後,衣法當付何人?大師言,法即付了,汝不須問。吾滅後二十 余年,邪法撩亂,惑我宗旨,有人出來,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傳。」按此即指神會。據《宗密禪門師 資·承襲圖》云:「和尚(六祖)將入涅槃,默授密語於神會。語云:從上已采,相承準的只付一人;內傳法印,以印自心,外傳袈裟,標 定宗旨,然我此衣,幾失身命。達摩大師《懸記》云:至六代之後,命如懸絲,即汝是也。是以此衣,宜留鎮山,汝機緣在北,即須過 嶺。二十年後,當弘此法,廣渡眾生。」此則與上舉敦煌本《壇經》合。

⑦事據丁福保箋注《壇經》本,所引敦煌本南宗定是非論,及《神會語錄》第三殘卷摘錄。略述神會當時一方面攻擊北宗之法 統,普寂妄豎神秀為六祖之不當,籍建南宗法統;一方面力排北宗之漸修方法。並遭劾黜,於肅宗時,受內府供養,於是而六祖宗風 大振,歿後德宗詔封七祖云云。

⑧《壇經箋注》引胡適之言曰:「神會費畢生之精力,打倒北宗,建立南宗為禪門正統,居然成了第七祖。但後來之禪宗大師, 都出於懷讓及行思兩支門下;而神會之嫡嗣,除靈坦、宗密之外,絕少大師。所以臨濟、雲門兩宗風行以後,更無人追憶當時出死 力建立南宗之神會和尚。在《景德傳燈錄》書內,神會只佔一個極不重要之地位。他的歷史及著述,埋滅在敦煌石室里,一千多年 中,幾無有一人能知神會在禪宗史上之地位。歷史最不公平之事,莫過於此事者矣!然而神會之影響,始終還是最偉大最永久 的,他之勢力,在此一千二百年中,始終沒有隱滅。因為後世所奉為禪宗唯一經典之六祖《壇經》,便是神會之傑作。《壇經》存在一 日,便是神會思想勢力存在一日。」

⑨《頓悟入道要門論·上》:「如如是不動義。」黃檗《傳心法要.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靜篤非僅在靜中見也,靜固靜,動亦 靜;不生心固靜,生其心亦靜;以「萬境一如,不起分別」,此即老子 「歸根」之義。

⑩慧海撰《頓悟入道要門》,對此曾引申之曰:「或問:何者是無為法?答:有為是。問:今問無為法,因何答有為是?答:有因 無立,無因有顯;本不立有,無從何生?若論真無為者,即不取有為,亦不取無為,是真無為法也。又問:何者是中道義?答:邊義 是。問:今問中道,因何答邊義是?答:邊因中立,中因邊生,本若無邊,中從何生?今言中者,因邊始有;故知中之與邊,相因而 立。」

⑾佛家有八識之說,轉識可以成智。五者,指八識中之前五識,即由眼、耳、鼻、舌、身之五根,於色、聲、香、味、觸之五塵,有能 起五種識之性也。八者,指八識中第八識之阿賴耶識而言也。此又名藏識。六者,指八識中第六識之意識而言也。七者,指八識 中第七識之末那耶識而言也。此又名我見識。六七二識屬因,八識及前五識屬果。故曰五八六七因果轉。

⑿那伽定,即常定之意。《人天眼目·下》注云:「那伽定者,此曰龍定。龍常靜思攝念,故有定力,能現大變。佛有四威儀,而 常在定,故喻龍也。」


推薦閱讀:

發現室友偷寢室里的東西我該怎麼辦?
對於《今世緣等著我2017全集》里被拐賣強健的婦女不願認孩子,你們怎麼看?
為什麼會出現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這種好人沒好報,壞人有善報的情況?
「百惡孝為先」還是「百善孝為先?
信佛的醫學生該如何對待小白鼠小白兔的殺生行為?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