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埃及游:盧克索與帝王谷(葉平)

2011年12月11日

盧克索神廟、孟農神像與帝王谷,是我們在盧克索參觀的最後一批古埃及遺址。盧克索神廟(Luxor Amon Temple)又稱盧克索阿蒙神廟,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第19個法老艾米諾菲斯三世為祭奉底比斯三神——太陽神阿蒙、他的妃子穆特及兒子月亮神孔蘇而修建,後經拉美西斯二世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帝王谷則是古埃及新王朝時期18到20王朝時期的法老和貴族主要陵墓區,都是令無數旅遊者嚮往的地方。

盧克索神廟正前方是斯芬克斯大道,也稱獅身人面大道。

傳說當年曾經有一條3公里長的獅身人面石雕大道,與卡納克神殿相連,後因尼羅河多次泛濫,將它們沉積在泥沙中。

目前,考古學家只發掘出60座獅身人面像,據說還有240座仍埋藏於地下。

盧克索神廟整體規模長260米,寬56米,面積達31公頃,

奇怪的是,這座神廟塔門的左手邊是一座清真寺,位於神殿地基以上五米高的地方。據說,中世紀時神廟曾遭沙淹沒,在建造清真寺時,沒人知道地下還有一座神廟,清真寺於是就成了神廟的上層建築。

神廟的第一塔門,寬65米,高24米。塔門前的方尖碑22米高,重230噸,由一塊完整的花崗岩雕琢而成,是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原來有兩塊對稱建造的方尖碑,其中一塊送給了法國(據導遊說,只換回了一架座鐘,不久便損壞了),至今依然矗立在巴黎協和廣場。

塔門兩側原來矗立著六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現在只留下兩尊。

塔門前拉美西斯二世的另一坐像

方尖碑下方,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頭像似乎在對遊人微笑。

神廟的第一庭院——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還是拉美西斯大帝。

埃及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建造的「三船聖殿」,後來被其繼子圖特摩斯三世佔用來供奉底比斯三神阿蒙、穆特、孔蘇的雕像

為神像寫生

圖坦卡門及妻子坐像,可以看出法老及王后都很年輕。圖坦卡門19歲就死了。

神廟內的浮雕,右邊是我們的導遊哈里發。

阿蒙霍特普三世柱廓,14根高約19米的花崗岩石柱分成二列7對排列。這些圓柱的柱身似紙草捆紮狀,而柱頂都呈未開花的紙沙草型。

穿過阿蒙霍特普三世柱廓就是第二庭院——阿蒙霍特普三世太陽神庭院,庭院三面都有雙排的參天圓柱廓圍繞,共有64根,這是整個神殿的中心。

牆上的浮雕,與其他神廟相似。這幅表現的好像是生活場景。

有趣的是,在羅馬時期,基督徒把神殿原來的牆壁拆掉,改建了一座教堂。為了遮蓋牆壁上原有的浮雕,他們在牆上塗上石膏,再繪上聖經故事的彩色圖案。

巨大的石壁上至今殘留著許多彩繪——它表明,在盧克索神廟中,三種文化(古埃及、伊斯蘭和基督教)共存在一起。

從盧克索神廟出來前往帝王谷,路途中經過兩尊孤獨地守候在沙漠中的石像——希臘神話中的孟農神巨像。巨像高20米,風化嚴重,面部已無法辨識。

巨像原來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無蹤影。羅馬統治時期的地震使巨像出現了裂縫。每當起風時,神像便發出聲音,就像有人在唱歌一樣。當時埃及的羅馬統治者認為這是對著黎明之神的哭泣,於是認定這兩座雕像就是傳說中的孟農。從此,「哭泣的孟農」這個名字就流傳至今。

公元200年,羅馬皇帝下令修補已經破敗不堪的石像,但此後石像再也不會「唱歌」了。

與盧克索隔著尼羅河相望,一大片沙漠地帶就是古代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於離底比斯遺址不遠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岩峽谷中。

斷崖底下,就是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年~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點。這裡曾經是一處雄偉的墓葬群,共埋葬著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

帝王谷分為東谷和西谷,大多數重要的陵墓位於東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眾開放。

迄今為止,帝王谷已經發掘了63座陵墓,部分陵墓輪流開放,每位遊客只能參觀其中的三座。按照當天的安排,我們依次參觀了拉美西斯二世、三世和阿蒙荷太普二世等三座陵寢。

依然遺憾的是,所有陵寢不得攝影,只好從網上下載了幾幅圖片聊勝於無。這是陵寢中的入口通道。 (網上下載照片)

所有陵寢的牆壁和天花板都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像。 (網上下載照片)

壁畫 (網上下載照片)

壁畫 (網上下載照片)

法老的石棺 (網上下載照片)

圖坦卡蒙法老墓是帝王谷中規模最小但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共出土3500多件文物。其中,黃金顏面肖像人形棺,以及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面部佩戴的黃金面具,都是埃及最珍貴的國寶。 (網上下載照片)


推薦閱讀:

多圖:集滿埃及金字塔,召喚神龍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埃及人面獅身像【原創攝影】
埃及軍警清場行動現場圖集:中國記者相機被警察搶走
神秘吉薩金字塔群(憧憬埃及文明1)

TAG:埃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