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討論「未婚媽媽」的生育權問題了

  文/ 曾穎

  近日,一位名叫吳霞的未婚女性在網上發起眾籌,為她肚子里即將出世的寶寶籌集繳納「社會撫養費」,按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她的生育行為,屬於法律並不支持的「非婚生子」,需要繳納4萬元的「社會撫養費」。此信息經媒體報道之後,引起激烈的爭論。

  目前,網上主流的輿論大致分為以下幾種聲音。一派認為,現行法律生育權與結婚權綁定,是對女性的生育自由的一種阻礙和干涉,吳霞作為一個成年的個體,完全有資格按照自己的意願生下自己的孩子。這是新形勢面臨的一個新的問題。立法機關和執法部門,應該充分考慮到這個時代特性,讓相關的法律,更人性化,也更與時俱進;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對「未婚生育」採取縱容的態度,無疑會動搖現行的婚姻生育制度,是對社會結構發生畸形變化的一種推波助瀾。這不利於保持我們社會生活和家庭形態的穩定。從道德基礎上對我們的社會結構形成破壞,從長遠來看,對家庭特別是女性和孩子的權益,是一種危害;還有一種聲音則擔心,如果放開對「未婚生子」的法律性限制,是否會造成未成年媽媽增多,婚外情便利化,小三和超生者生孩子的空子越來越大,代孕產業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泛濫。為社會管理,增加難度和治理成本。有人甚至認為,這個議題本身就是赤裸裸地為小三爭奪繁殖權。還有一種觀點則認為,這樣大張旗鼓的討論,看起來更像是一次為某種商業模式吶喊的事件營銷。

  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和原因,吳霞已經達到了她的目的——她已成功地將這個問題,轟轟烈烈地擺在了公眾的面前。無論反對還是支持的,都無法否認它的存在。她沒有選擇像此前某些人所選擇的「變通手法」,用假結婚之類的方式去避開繳納「社會撫養費」,而是選擇更難的方式,要將這個困擾她的問題,擺放到公眾平台上來進行討論,進而推動社會向她所期待的方向邁進。這種方式,無疑是二十一世紀新人類的方式,與前輩們運用機巧繞道走的方式,有了天壤之別。

  即使在當下這個多元化且開放的時代,吳霞所面對的這個問題,也並不是一個社會主流的問題。它對大多數人來說,只算得上是一個新鮮的談資。這並不代表她所選擇的抗爭之路,沒有意義。至少,她讓生育權和婚姻的捆綁這個讓許多人習已為常到熟視無睹的問題,變成一個引發思考和質疑的新鮮問題。這個問題,隨著人們對生活的理解的多元化,將在更大的層面開枝散葉,影響深遠。

 是時候討論「未婚媽媽」的生育權和其孩子的合法生存權的問題了。目前,部分省份正在嘗試著討論將婚姻權與生育權脫鉤的問題,其爭論的激烈程度,也是相當激烈的。對這個看似局部的非主流問題的如何看的問題,已遠遠大於這個問題本身。如同這位未婚媽媽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此舉的動機那樣——「並非倡導未婚生育,只是認為這種生活方式不該被社會歧視」。

  正視一部份人的合法和合理的權益,將原來被掩蓋了的訴求擺上桌面進行討論,寬容他們的「不一樣」,讓他們對別人無害的自由能夠得到尊重。這對於正在走向多元化的國度中越來追求個性化的國人來說,很重要。

推薦閱讀:

TAG:生育 | 媽媽 | 討論 | 生育權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