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明義丨《荀子》:看臉的時代如何制勝?
導讀
有人說,現在是一個看顏值的時代。作為一個網路辭彙,「顏值」如同其他數值一樣,可以用來評價人物容貌,所以就有了「顏值高」、「顏值爆表」這樣的說法。
」在我國古代也流傳著相面之術,有眾多面相術士的神異故事,但荀子卻專門撰寫了《非相》篇來批判相人之術,總結面相與心術之間的關係,指出了心術比面相更重要。
荀子說「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子之謂吉,小人之謂凶。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凶也。」
意思是說,觀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鑒別他立身處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處世方法重要。
立身處世方法正確而思想又順應了它,那麼形體相貌即使醜陋而思想和立身處世方法是好的,不會妨礙他成為君子。
形體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與立身處世方法醜惡,不能掩蓋他成為小人。君子可以說是吉,小人可以說是凶。所以高矮、大小、美醜等形體相貌上的特點,並不是吉凶的標誌。
荀子列舉了很多情況。
首先,個子高矮決定不了人的成就。帝堯個子高,帝舜個子矮;周文王個子高,周公旦個子矮;孔子個子高;冉雍個子矮。這些人雖高矮不同,但都成為中華民族的聖人。
其次,顏值高低也決定不了人的志向和思想。徐偃王的眼睛可以向上看到前額。孔子的臉好像蒙上了一個醜惡難看的驅邪鬼面具。
周公旦的身體好像一棵折斷的枯樹。皋陶的臉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樣呈青綠色。他們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但都不是英俊挺拔、器宇軒昂之人。
相反的是,夏桀、商紂魁梧英俊,有出眾的身材,體魄敏捷強壯,足以對抗上百人。但是他們人死了、國家亡了,成為天下最可恥的人,後世說到惡人一定拿他們做例證。所以顏值決定不了人的成就。
孔子一個名叫宰予的,是言語科的高足,當然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剛開始的時候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面目。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他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孔子剛見他時,認為他資質低下,不堪造就,但他從師學習非常認真,回去之後就致力於修身實踐,讓孔子對其印象大為改觀。
後來,跟隨子羽的弟子達到三百人,在各個諸侯國聲譽很高。孔子對這兩個學生的表現非常感慨,說出了:「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的品質、能力,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就偏頗了。
可見人的面相併不重要也不神秘。面相往往與審美相關聯。而美作為一種價值標準與道德上的善畢竟不同。
人世間最理想的狀態是容貌、心術、言行都要好,而現代心理學的第一印象效應和暈輪效應,也提供了科學上的證據。
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才、德、貌俱佳者有之,但畢竟集三者於一身者太少。受之於天者,容貌也,是不可變者,所以千萬不要苛求於人,畢竟「萬有不齊天地事」。我們可以改變的,就是我們的言行與心術。
而與儒家文化中的內聖外王觀念與德才兼備的標準相符合者,才會真正成為社會之棟樑。
讀經明義丨《荀子》:什麼是真正的大智慧
讀經明義丨《荀子》:君舟民水 得民心者的天下
讀經明義丨《荀子》:全面謹慎思考 不要被慾望蒙蔽了雙眼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
推薦閱讀:
※周黎明:《飛鳥俠》為何能擊敗《少年時代》
※目前所能見到的時代最早的印譜:明萬曆三年(1575)顧氏芸閣刻朱墨印本《集古印譜六卷》
※《無間道》:那個時代的巔峰
※83歲清華奶奶被阿里40萬年薪爭搶:不是你跟不上時代,而是時代甩了你!
※與時代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