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到底有沒有早子晚子

到底有沒有早子晚子,是冬至建年還是立春本來不想談得,這麼基本的問題,我還是經常看到有人在爭論,而且從沒有結果,各執一詞。在我斗數研究文章中有關曆法的論述已經闡明了,大家可參看。現在再轉一遍文章,作者是研究鐵板神數的,他的研究結果與我相同,可互參。 數術預測divination易學難精,作為高級數術的康節神數更是如此。康節神數起手便要立出全息科式,年、月、日、時四柱中,最難的是確定時柱。有人馬上說,這有何難,我早就學了。學是學了,學對還是學錯,就難說了。可以肯定的是,當今世界上,真正懂得立時柱的決不會太多。否則,本文就無必要了。要知道,康節神數之「神」,決非浪得虛名。  至少在殷商時代,我國古人即把一晝夜分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並分別以夜半、雞鳴、平旦(昧爽、昧旦、平明)、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昃)、哺時、日入、黃昏、人定來指代。《尚書·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牧野。」   《尚書·無逸》:「自朝至日中,仄,不遑暇食。」   數術界中,普遍以23~l點為子時,1~3點為丑時,依次類推。見下表:  表1  傳統時辰、鐘點對應表(表略)   數術界中,幾乎人人都將表1《傳統時辰、鐘點對應表》奉為圭臬,敬若神明,然而,它是錯的!   表1中, 時辰與鐘點的對應關係,既不符古傳真髓,亦脫離現代實際,更經不起「一式一解」科式的檢驗,這個無情的事實,不知當今易壇有沒有人或有幾人敢於、肯於正視、面對、承認。但是,這畢竟是事實!   下面分七個方面來論述個中原委:   一  子時為23—1時無歷史依據  宋代the Song Dynasty (960-1279)以後,人們把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從子初子正一直到亥初亥正,初或正都等於一小時。現代「小時」(即小於一個時辰之意)的時間概念和稱謂即由此而來。在中國古代的典籍史料上,根本找不到古人計時起迄於晚上11點(23點)的依據。遍考現代人編撰的數術資料,雖都沿襲以23—1點為子時,卻從未見人道明其佐證及古典出處。   二 子時始於0時——《史記》中的證據  我國最早的曆法寶典當推偉大史著《史記》中的《歷術甲子篇》。  《歷術甲子篇》以「歲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 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正北,十二,無大余,無小余;無大余,無小余」為曆元(人稱「天正甲寅元」)開始進行推算的,其曆元近距是周考王十四年,即公元前427年。  上面引用部分的意思是,在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合朔與冬至midwinter的交氣時刻同在「夜半」。  「夜半」是幾點幾分呢?   「無大余,無小余;無大余,無小余」,前一個「無大余」指合朔(初一)那天的干支數次是「0」,即甲子日;「無小余」指合朔的具體時刻是「0」,即0點0分。後一個「無大余」指冬至那天的干支數次也是「0」,即甲子日;「無小余」指冬至的交氣時刻也是「0」,即0點0分。  以上充分證明,「夜半」子時,指的是深夜零點零分,古人計時從「夜半」子時即零點開始。    或許有人還有疑惑。貴州教育學院副院長,《中華傳統天文歷術》一書作者蔣南華教授長期從事古天文曆法的教學研究工作,蔣先生利用上述《歷術甲子篇》中數據和月實(29日)推算上下數千年的月、日干支和朔、閏,一絲不亂,這是無可爭辨的事實。   三 從「隅中」「日中」的含義分析,亦證明子時始於深夜零點  《左傳·昭公五年》孔穎達疏:「隅謂東南隅也。過隅未中,故謂隅中也。」也就是,太陽處在地球赤道the equator線以南,即東南方向,故謂東南隅,是太陽正要達到而未達到地球赤道線上空時的日象。如果太陽已達到赤道線的上空,那麼它就不是處於隅中,而是處於正東,即二月春分the Spring Equinox「日中」之時了。  日中,是太陽正當頭頂之時(即中午12點,午時),卯月春分的天象,同時也是晝夜平分的意思,「中」者半也,即平分之意。春分這一天,白天和晚上的時間一樣長(白天為上午卯時六點至下午酉時六點,晚上為下午六點至第二天上午六點)。  秋分the Autumnal Equinox (16th solar term),則是太陽由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向南回歸,正對地球赤道線上空時的日象。此時太陽當頂,為中午12點正——午時之始。古人正是以「夜半」(零點)即子時,「正北」牽牛初度為起迄點,並驗之以二十八宿的「四仲中星」(「日短星昴」「日中星鳥」「日永星火」「宵中星虛」)的酉時中天宿位和太陽回歸運行規律來進行安排的。    —日十二時辰,分為「正北」子,「正東」卯,「正南」午,「正西」酉四個時段,每個時段均為三個時辰(即六小時)。《歷術甲子篇》「正東……(後)小餘8」,化為現代時刻為8∶32=X∶24,即卯時始於六點正;「正西……(後)小餘24」,化為現代時刻為24∶32=X∶24,即酉時始於18點正;「正南……(後)小餘16」,化為現代時刻為16∶32=X∶24,即午時始於中午12點正。   四 從現代科學角度出發,毫無疑問,子時應為0—2時  首先要明白幾個天文概念。  查詞典得知:  時區time zone——為了統一時間標準,國際上規定把全球按經線longitude分成24個區,稱為時區。  地方時——以當地所看到太陽升至最高位置的時刻(即太陽視圓面中心通過當地子午線的時刻)定為正午noon,並以此為標準確定一天中其它時刻的時間。  區時——各時區均以本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間,稱為區時。我國使用的北京時間Beijing time,是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即東八區中央經線東經120°的地方時,是我國統一使用的標準時。  研究清楚上述天文概念,誰都會得出,北京時間中午12點正,在東經120°的地方,太陽位置達到最高,為巳時和午時的臨界點。12點1分1秒,太陽高度回落,午時開始,與數術體系中的「午時——陰生」相符。同理,子時始於0點1分1秒,此時,太陽位置剛上升,符合「子時——陽生」之理。簡單地講,一陰n一陽u之謂道,子時始於0時,午時始於12時。依次即可定出其他時辰對應之鐘點。  上面所述同時亦證明了「早夜子時」之說之謬。  於是,就得到了下面這張時辰與鐘點對應表。  表2  現代時辰、鐘點對應表 時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根據天色和古人生活規律用文字解釋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哺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始於現代時刻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終於現代時刻(點分秒) 1點59分59秒 3點59分59秒 5點59分59秒 9點59分59秒 9點59分59秒 11點59分59秒 13點59分59秒 15點59分59秒 17點59分59秒 19點59分59秒 21點59分59秒 23點59分59秒   五 數術實踐證明0~2時為子時  不但在理論上證明0~2時為子時,而且可在實踐中得到印證。如1999年12月26日湖北省南漳縣趙林聲先生給金先生來信時談及「0~2」時的時辰定法在數術實踐中的應用。全信引於下:老師:  您好!  您的大作我經常拜讀,受益不淺,特別是近期刊於《易數之友》上的「再談如何確定時辰」我很感興趣,並有同感。  我家世代研習《鐵算盤》,此術與鐵板神數完全不是一個系統,與大六壬和奇門聯繫較緊。我爺爺教我用時就是您文中提到的時辰,即子時為0~2、午時為12~14時,等等,再轉換成當地時間。當地時間換算是以西安為中心點,確切的說是以西安市西邊的蒲城縣為中心點,而這個點在東經109°38′,這也是我國從古到今的最權威報時點,「北京時間」的中心點就在該處,而不在北京。先生文中「東經120度以外的地方運用時,先應把北京時間換算成當地地方時間,才能查此表」不知是何意?為什麼用120度?如果可能的話能否將此表寄一份來?關於現行的年、月定法能否來信或來電告知一下?  十幾年來,我將《鐵算盤》應用於體育競賽及博戲的預測效果很好。特別是在98年世界盃足球賽上,提前預測法國隊3:0戰勝巴西,荷蘭隊2:1戰勝阿根廷等18場次,並提前在網際網路上公布後,受到海內外的球迷和易友的關注。目前,我正在將此術以現代的視角寫成書,預計明年5月可在澳門出版。現在還有許多內容需要補充,請老師在百忙中給予指導,特別是在時間上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致謝!                         學生:趙林聲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趙林聲朋友以0~2時為子時,實踐效果驚人。分歧在於,北京時間換算地方時間的基點,在東經120°還是109°38′?  高級數術每一步都與現代科學相關,遍查詞典,乃至《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皆作東經120°,如《現代漢語詞典》(1983年1月第2版):「北京時間:我國的標準時。以東經120°子午線meridian為標準的時刻,即北京所在時區的標準時刻」。此處至明,讀者自辨。   六 實驗證明0~2時為子時  由於宇宙全息律的客觀存在,子時0~2時源乾地球——太陽宏觀macroscopic天文規律,此宏觀天文規律亦會在微觀microcosmic世界得到全息反映、證實。  (一)草履蟲的生命中樞——細胞粒的大小周期性變化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宇宙全息統—論》(249頁)中有:  科學家利用高倍電子顯微鏡對單細胞動物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小小的低等生物的機能也存在著節律的變化。例如,草履蟲paramecium的生命中樞——細胞粒的大小以24小時為周期發生著變化。中午12點時最小,然後逐漸增大,到夜間12點時變得最大。到第二天中午12點,體積又變成最小。  也就是夜間12點(0點)為兩天的分界點。「子時一陽生」,0~2時為子時;「午時一陰生」,12~14時為午時。  (二)器官移植時間節律  《中醫時辰治療學》1998年4月版115頁講到:  器官移植是20世紀醫學發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器官移植成功與否除了精緻的外科手術吻合外,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排異反應。排異反應主要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移植器官作為抗原與抗體反應。人體免疫活性細胞及體液因子晝夜的數量和活性存在很大差異。峰值在白天(12時前後)的有K細胞、N K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而總淋巴細胞、B細胞、T細胞、單核細胞等均在夜間增加,峰值在0時。  該書152頁《選定採藥時間的生物鐘》說到:  有些植物晝夜間的成分含量也有變化。如有名的藥用植物唐古特東莨菪的葉子,其中所含的黃酮體,在中午十二時最高,以後慢慢下降,至晚上二十時,達到最低值,二十四時以後又開始上升,葉子中生物鹼的含量變動更為明顯,其中,莨菪鹼和東莨菪鹼的含量,以中午為最高,半夜最低。  為什麼「總淋巴細胞、B細胞、T細胞、單核細胞等均在夜間增加,峰值在0時」而不是23時?為什麼「有名的藥用植物唐古特東莨菪的葉子,其中所含的黃酮體,在中午十二時最高,以後慢慢下降,至晚上二十時,達到最低值,二十四時以後又開始上升?  類似的例子還有無數。面對古人學術中可能錯誤的地方,只是用「古必勝今」來搪塞,來證明古人所說的是終極真理,來掩蓋無數事實,只能說明他的無知。關於時辰定法在現代科學、數術中的具體應用,請參看金先生「全息易學」系列著作。     七 一式一解課式實踐證明0~2時為子時  數術課式分為「一式多解」和「一式一解」兩種。  一式多解——起得的數術課式對應多種結果。如同出生八字的人,其命運各不相同。要想預測準確就必須多中取一。  一式一解——起得的數術課式對應唯一的結果。故「一式一解」課式簡稱為「科式」。  一式一解層面上的數術實踐充分證明0~2時為子時,詳見有關「全息易學」專著。   幾點感想:  (一)明清學者顧炎武曾云: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 『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 『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往事如風,時光不再,而今是「人人皆不知天文也」,可悲!可嘆!須知天文學與數術學有莫大關係。若是當代研易者有幾人通曉天文,表1之謬早被揭破,何用我輩奮起指出!   (二)關於時辰之確定,值得探討之處頗多,諸如北京時間與地方時間,平均太陽時與真太陽時,康節神數考定時辰的方法,先天時辰與後天時辰等等問題,可參考龐鈺龍《易數之友》一 關於「立春換年柱」與「冬至換年柱」   在中國,大多數數術divination研究者都奉行「立春換年柱」——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千百年來,數術代代相傳,幾乎沒有人去思索、去懷疑「老祖宗」留傳下來的學問之科學性,然時至今日,「立春換年柱」的古法,終於受到部分有識之士無情的考問,從而面臨深刻的危機。許多證據表明,「冬至換年柱」才符合科學,符合實際。如台灣的吳俊民先生,經十餘年反覆思索與求證,根據11點理由,認為年柱干支必須自冬至點更換:  (一)「歲始」於冬至此系就北半球而言,乃自然歷也。「年始」為行政歷,乃人為也。世界各地古今不盡相同:如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其他各國亦有此情況。  (二)學術界以「冬至一陽生」乃後天八卦易學之說,習俗中,不論本省、外省同胞及海外華僑,均如「冬至拜祖後多一歲」即基於此。周朝建子歷,又稱王歷。  (三)歲、日周行軌跡,同始同終,唯大小不同而已。三命通會論干支源流曾加引述,謂最初八字,為「四甲子」,歲日均以「子正」為交換點。  (四)冬至後一個月又半,為建寅歷正月立春節。  (五)河圖、洛書記後天卦,均從坎宮起數,各種神煞亦多從子位起數。  (六)地球北極圈及南極圈,一歲為一日,六個月白晝、六個月夜晚,唯南北相反而已。  (七)周朝王歷為建子歷各地年建不盡相同,故詩經有「六月飛霜」之句。  (八)陽曆冬至後十天為元旦,類似建子歷也。  (九)每歲春夏秋冬與每日朝夕晝夜之「溫度曲線」亦大體類似。    (十)每歲冬至後年柱改變,陽變陰,陰變陽,大運陰陽順逆,亦必改變。  (十一)三元東、西命卦,其計演算法,亦必須以冬至點為始終點,始免差錯。  到底孰者為是,還得從我國的曆法談起。    二 考建正  張聞玉先生著有《銅器曆日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9  5)一書,書中有《考建正》一節,考證甚詳特別掃描,附錄於下,以饗未有此書的讀者。  由於春秋後期「三正說」勃興,影響深遠,凡提及周代用歷,都從子正角度考慮,幾乎沒有例外。至近代,才有錢寶琮等加以否定。  考之史籍,春秋以降,諸侯不統於王,各國用歷建正不同本是事實,而托古自重之風以此上溯夏、商、周三代,造出「夏代曆法建寅,商代曆法建丑,周代曆法建子」的神話,便與史乖違。一部《春秋》,記載若干王年、月、日,各年建正均可考出。如隱公三年寅月己巳朔,經書「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當是建丑為正;桓公三年未月定朔壬辰,經書「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亦是建丑為正。將一部《春秋》進行研究,可以發現:  隱、桓、庄、閔共63年,其中49年建丑,8年建寅,6年建子;  僖、文、宣、成共87年,其中58年建子,16年建丑,13年建亥。  事實明擺著,春秋前期建丑為多,少數失閏才建子、建寅,而沒有建亥的;春秋後期建子為正,少數失閏才建亥、建丑,沒有建寅的。說明失閏都在一月之內,沒有再失閏的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所謂「再失閏」是不可信的。  失閏,如昭公十五年經朔:子月己未623分,丑月己丑182分,寅月戊午681分,卯月戊子240分,辰月丁巳739分。《春秋》昭公十五年記:「二月癸酉,有事於武宮」,「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以此二條記載驗之,己未朔,癸酉乃十五,子月實《春秋》所書「二月」,「六月丁巳朔」正合辰月。這一年必是建亥為正,子月順次記為二月,辰月順次記為六月。春秋後期建子為正,現在正月到了亥月,這就是失閏的鐵證。  僖公以前,春秋初期建丑為正,這自然是接續西周后期的丑正。不可能西周建子,到春秋突來一個建丑。  如果我們將記載觀象授時的幾部要籍的天象加以比照,可以發現,西周一代確行丑正無疑。表詳見金先生即將出版的《全息易學與康節神數》叢書,從表上看出:1.《夏小正》「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指夏至之月。冬至月在子,夏至月在午,午月為六月,必是建丑。2.《月令》「季夏之月昏火中」,合《堯典》「五月日永星火」,《月令》「季秋之月昏虛中」合《堯典》「八月宵中星虛」。建正相錯一月。《堯典》用夏正,《月令》合丑正。3.《夏小正》「辰則伏」「辰繫於日」,辰指大火。辰則伏即火伏,辰繫於日即內火。傳云:辰,房星也。乃春秋時代作傳者的見解。聯繫《月令》「季夏之月昏火中」,《詩·七月》「七月流火」,「火」的中、流、伏、內順次不紊,一月變換一個角度,剛合時鐘十二點(中)到十一點(流),到十點(伏),到九點(內)的位置。足見《夏小正》、《詩·七月》、《月令》咸用丑正,非子正可明。西周一代這些觀象授時要籍的建正告訴我們,考校西周銅器曆日當多從丑正角度勘合。  建正牽涉著置閏。從《春秋》記載知,十九年七閏的規律是在春秋中期(公元前589年)以後才得以掌握。西周的閏月設置並不遵從閏章,而是隨時觀察隨時置閏。從《召誥》、《洛誥》曆日知,三月甲辰朔到十二月己亥朔之間必有閏月。應是歲中置閏,不全放在歲末,也不是行無中氣置閏。無中氣置閏是在掌握了十九年七閏規律以後更高一級形式的置閏法,西周曆術水平尚未達到如此的高度。西周用歷的置閏當合「三年一閏、五年再閏」的大規矩,既活而不死,又不違背四時與朔望月周期的大體相合。郭沫若《大系》說西周是歲末置閏,董作賓氏以為西周行無中氣置閏,都是不可信據的。  如果我們再用大量銅器曆日驗證,西周一代行丑正,不行子正。因為是觀象授時,肉眼觀察,必有失閏。少置一閏,丑正就成為子正;多置一閏,丑正就成寅正。個別銅器記載「十四月」,說明西周制歷粗疏,再失閏還不可避免。雖行丑正,再失閏必為建亥。  總之,考查西周銅器曆日,當以建丑為主,少數失閏建子、建寅,再失閏建亥。切不可將正月固死在子月,更不可像董作賓先生《西周年曆譜》為了將正月固死在子月而更動連大月與置閏。  建丑,而又並非絕對固定,這就是西周曆制建正的事實。   引用《考建正》意在說明,建寅為正並不是「終極真理」,  其一,建何為正只不過是人為的規定,人為規定不能作為「數術換年」的唯一標準。  其二,各種曆法應用的時間久暫能作為「數術換年」的唯一標準。數術源於天文,故「數術換年」應該到天文中找根據。  三 「冬至換年柱」的主要理由  冬至midwinter換年柱最主要的理由是天體運行的規律。畢竟,天體之運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不同的時代,可有不同的曆法,規定不同的月份為正月。但不同的曆法,其相同之處是:一年24節氣,都起於冬至、終於大雪……為什麼古人認為24節氣始於冬至?至者,極也。古人經天文觀測得知,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間最長的一天。冬至後,白天開始延長,譬之事物的開始;至夏至白天最長,夏至後夜間開始延長,又至冬至白 天最短(夜間最長),譬之事物的終結。故古人以冬至作為24節氣的開始,作為歲首。  從太陽的視運動來說,冬至是太陽南行達到終極點——南回歸線上時的天象。這時太陽離我們北半球最遠,它在地面上的投影最長。因此,古代又稱冬至為「日短至」或「日南至」。  建何字為正月可人為規定,但太陽的視運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冬至換年柱」最主要的、也是十分有力的理由。  以冬至作為一年的起始,還可在我國最早的曆法寶典——《史記·歷術甲子篇》中找到鐵證。  ……《史記·歷術甲子篇》是以天正甲寅年、甲子月、甲子日、夜半零時零分(合朔與交冬至時刻同),以此為曆元開始,據此可推算上下數千年的月日干支,這是年始於冬至的證明。  只要不把數術之應用僅僅局限於狹義的「算命」,只要是真理,必然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冬至換年柱」的正確性可在人類生產、生活實踐中找到大量全息印證。將陸續公布。  (一)股市實踐證明年始於冬至  《股市K線全息預測與操作》一書中就寫到:  節氣,我們都很熟悉,但節氣的作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是知之甚少。  節氣在指導人們農業生產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股市中經常遇到行情在節氣交接處轉折,讓股民感到驚奇。節氣本是易學中的「時空」概念,在股市中卻出現了易學所揭示的現象,這就反證了易學機制的自然屬性和科學屬性,至此,讀者就可排除疑慮大膽放心地研究和使用本機制。簡單地說,行情轉折的原因,是節氣變換後,五行之氣改變了,系統之間的平衡關係被打破,要向新的平衡過渡振動。  節氣的安排決定於太陽,從冬至開始間隔地依次安排各個節氣和中氣。一年有12個月24個節氣,每月一節一氣,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為節,為每月的起始。  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在每月的中期交接。中氣是一月之氣強弱的分水嶺,當月氣是上升趨勢時,中氣交接處是高峰,開始轉為下降了;當月氣是下降趨勢時,中氣交接處是低谷,開始轉為上升了。
推薦閱讀:

金庸沒有得到夏夢,所以王語嫣也不必再愛上段譽了
八字中的「四長生」 快來看看你有沒有
窮不改門,富不遷墳!萬事沒有絕對,且看風水兩說之妙
已婚男人的愛,是最沒有保障的
家庭養花---沒有污染的殺蟲妙招

TAG: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