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試力到思想力
繪圖:郭紅松 |
核心提示
就國家發展戰略而言,教育及其考試本質上是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培植源源不斷的關鍵性軟實力,而軟實力的核心即創新性思想力則是一種可以持續增值、無法估量的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本。憑藉創新性思想力可以構築國際人才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中國教育及其高考目標應當從複述性和技術性的「應試力」發展為超越性和獨創性的「思想力」。
對全球青年學生具有廣泛吸引力的美國大學招生考試SAT(全稱ScholasticAssessmentTest,中文名稱為「學術能力評估測試」),自誕生後80餘年來逐漸完善、聲譽日隆。2005年以來,一輪SAT的學習熱潮在中國大陸不斷升溫。學術英語機構杜克國際教育發布了《2011中國SAT年度報告》,本文採擷這份報告的相關數據來反思和診斷中國應試教育,以借鑒國外先進教育理念來改善我國教育及其考試的品質。
SAT的「學術教育」理念:
思維領先、技巧次之、表達至上、杜絕複製
由SAT所預設的考試目標和科目而體現出來的「學術教育」理念,是超越考試結構和題型的核心價值所在。它不同於普通淘汰式選拔考試,而是依據美國大學的學術理念與要求來評價並推薦,旨在考量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時所應具備的關鍵素養,如運用所掌握知識來發現、分析和化解問題的學術能力,具體包括批判性閱讀(CriticalReading)、數學(Mathematics)和寫作(Writing)三種科目的創新能力。SAT從大學教育的人文主義關懷出發,重視培育目光高遠、思維深刻、崇尚批判精神和獨立表達的現代公民。所有科目均高揚思維領先、技巧次之、表達至上、杜絕複製的核心精神。其本質就是:以自由思維為導向、以學術創新為精髓、以獨立人格為根基。學術真義全在於「學問」兩字:學會主動質疑、學會獨立評判、學會邏輯推斷。因此,SAT與人類高水平的學術創新文化和諧對接。
對中國學生SAT成績的基本評估:
長於記憶和技能,短於創新思想力
杜克教育報告共採集了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間形成的有效樣本2492份,其區域分布廣泛,其生源來自基數龐大、好中選優的一流學生。杜克教育報告顯示,此次參與統計的學生平均分為1213分,比美國2010年SAT平均分1509分低296分。按照美國大學1800分的錄取標準(經驗值),此次參與統計的學生中僅有6.83%符合要求;而按照美國優質大學2000分以上的錄取標準(經驗值),參與統計者中只有2.09%的上線率。樣本學校無論分布在文化中心城市,還是散落在偏遠的西部地區,都是高度集中了當地優質教育資源的名校:正因名校學生的問題才在中國大陸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因此,杜克教育報告雖僅僅是對目前中國學生學術英語作一個「客觀、靜態的描述」,而我們不能不看到其後潛伏的隱憂,因為唯有這種清醒的自覺才能彰顯對中國未來教育的信心。
數學,作為中國學生爭金奪冠、最為鮮亮的領域,其表現並沒有預期中那樣優秀。平均547分,僅高出美國平均分(517分)30分。雖然中國學生的運算技能在相應類型題目上表現出色,但他們在五類題目上:坐標幾何題、數據理解題、排列組合題、數列和級數以及集合類題目表現相對較差(正確率低於60%)。這五類題型更多要求學生具備準確地閱讀理解題意、強大周密的邏輯分析能力。因此,SAT數學領域從另一側面也在挑戰中國學生的閱讀理解力,迫切要求從數字計算能力提升到閱讀理解和推演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於批判性閱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學生最大的缺陷是在「比較和評價論點」(comparingandevaluating)題型中,正確率僅為23.30%。這類題目要求學生剝離表象、探求文章的「前提假設」、並且對比和判斷不同作者的觀點。這種從聯繫中作出獨立評論的題型因顯著的思維挑戰性而成為中國學生「最大的軟肋」,從中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正是「批判性思維的瓶頸」。
作文考試的結果,就整體而言,缺乏新意和邏輯思辨力。杜克教育學術總監在閱讀2000篇以上Essay的基礎上,有這樣的表述:由於大量套用預製的「寫作模板」和「萬能例子」、「名人名言」等等,導致作文驚人相似。Essay一般長度要求在400字左右,而中國學生的平均字數僅為120-180字。Essay注重邏輯思辨力,故篇幅短小反映出中國學生語言和思維雙重意義上的貧乏,尤其是思想力的短缺;就論點和論據而言,中國學生最典型的問題是難於把握寫作提示(prompt)的觀點,不能用明確有力的論點支撐全文,甚至出現普遍的「跑題」現象。作為學術性文體,Essay有別於偏重「客觀再現」的記敘文、說明文、寫景文,而更注重心靈深處思維能量的充分釋放;Essay甚至也不同於應試型的論說文,更強調獨立見解、縝密論證和邏輯論證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新思辨力。Essay成績的欠佳,使中國學生思想力和表達力的危機浮出水面。
中國學生在SAT三領域中的表現,暴露出應試教育遺留的一個共性問題:長於記憶、認知和技巧運作而短於深度思考、個性探索和活力表達。中國教育亟須拯救被題海所淹的思想力和表達力!
SAT的啟示:
中國教育亟須培植創新性思想力
SAT所倡導的「學術教育」理念實質是引領學生養成面向未來、化解挑戰時的特殊精神品質和能力,這是置身全球化時代的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SAT之所以構建由批判性閱讀而不是接受性閱讀、學術性評論而不是再現性「作文」、數理邏輯演繹而不是單純的數字運算這三部分組合的學術測評基本框架,其深層次的奧秘就在其中。
各國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價值導向,對本國博弈全球所必備的軟實力之培育將產生無可比擬的深遠影響。雖然我們也不難發現SAT的某些局限性,諸如寫作考試的重點變成了語法和辭彙選擇、致使對Essay篇幅和容量要求尚顯不足;尤其基於情商的特長被忽視、引發波塞基金(PosseFoundation)正設法通過面試來選拔獎學金得主以彌補對學生領導力和溝通力測試的缺失等等。但是,基於上述戰略性展望,SAT對中國教育及其考試評價的積極啟示當更重要。
1.教育評價觀,轉向後喻文化的「未來時」
原始社會和農業社會早期流行的前喻文化,效法過去、模仿前人;工業文明以來勃興的後喻文化,則面向未來、迎接創新。這兩種文化的轉型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飛躍,其實質就是發展取向的價值升華。植根後喻文化的教育評價觀,是對教育最高價值的深刻洞見和學術文化的超越性前瞻,正如SAT聚焦於測評青春生命的思維品質和創意才力。
長期以來,人的機械記憶力、同質化思想力和公共表達力受到超值推崇,這三者就逐漸形成了學校所追捧、天下考生所傳承的複製性「應試力」,卻偏廢了人力資源中的黃金要素即化解未來挑戰的創新思想力。因此,亟須撬轉教育評價觀的價值向度:由適應「過去時」轉到挑戰充滿風險的「未來時」,從而賦予教育和高考深厚的創新性思想底蘊。
2.人才標準觀,轉向「主體創新型」
長期以來,教育學語境中「全面發展」的人才標準往往異化為「平均發展」甚至「庸常發展」:思想稜角「磨」得圓滑了、思維活力逐漸弱化了、靈感與創意不由自主地黯淡了。所謂「發展」的應然內涵被淺化、窄化、庸俗化,最後淪為技能或知識的簡單數量「堆積」。
SAT的啟示是:既不苛求學科知識體系的「全面」,也不奉既成結論為圭臬,但求思想的銳意出新、推斷的突破常規、表達的不拘一格。這是作為「個人主體」的發展與創新之真義所在。面對世界第一的深廣人力資源,中國教育及其考試應該並可能達到的境界是:不僅要使每位學生趨近傳統意義上專業領域的「成才」,更應獲得和諧完整內涵的「成人」,不僅要使之完成生物學意義上的「成人」,更要達成凸顯個人特殊本質規定的「成己」!
3.考試命題觀,轉向培植深刻縝密的思想力
長期以來中國考試基於「知識本位」觀念而過度注重標準、客觀、一元化題型,應試潛規則導致「被思考」、「被體驗」、「被表達」諸現象普遍泛濫。這裡,實質上深度涉及考試答案的標準問題(人文社會科學尤其突出)。所謂學科知識難道僅僅是「客觀」事物的復現嗎?科學的本質難道僅僅是符合訴諸感官的所謂「真實」嗎?關於真理的標準答案難道只有「唯一」嗎?
提出這些問題,其實是為了回到教育的原點去思考並「去蔽」,其實是質疑由教育哲學思維定勢的慣性而長期積澱下來並為教育界所信守的關於考試的「既成共識」。正是這些未必經得起推敲的「既成共識」嚴重桎梏了命題和判卷必要的多元、開放與創新,規囿了各級考試的結構和題型並使應試學子深度陷入「思維谷底」而周期性機械打轉。
SAT的題型特徵在於尊重基本規範而更引領卓越發展。無論是隸屬「自然科學」範疇的數學,或者是歸屬「人文社會科學」的批判性閱讀和Essay學術寫作,SAT無不高度尊崇「能力本位」:邏輯推斷、獨立思考、自由評論、縝密表達,這些卓越能力最終無不指向至為寶貴的創新性思想力。由是觀之,我們不能不推出如是結論:中國高考命題的戰略取向當是深度培植國家最重要的精神財富即縝密、深刻和創新的思想力。喚醒思想的自覺意識、養成思想的自主習慣、砥礪思想的卓越品質、煉就思想的創新能力。(作者系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
下面是兩則SAT的Essay的譯文。Essay的題型結構包括「提示」(Prompt)和「任務」(Assignment)兩部分。「提示」所提供的無論是現象、事實或思想觀點,均是開放式材料,即內蘊著某些不確定性;「任務」部分,鼓勵表達自己觀點,或推理或事例皆出於支撐觀點之需要。
提示1:
我們曾經犯過的錯誤應該會使我們變得更加智慧、更加堅強、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這種途徑啟示我們應該持續關注我們的錯誤,我們應該記住它們,無論這些錯誤曾經帶給我們多麼巨大的傷痛,置於我們多麼窘迫的境地。然而,因為一些過往的錯誤而使自己顧慮重重將會一無所獲,我們應該儘快地將它們遺忘。
任務:
儘可能快地忘記曾犯的錯誤是最佳策略嗎?計劃和撰寫一篇能夠表達你自己觀點的文章。用推理和來自你閱讀、學習、經歷或觀察的實例來支撐你的態度及觀點。
提示2:
現代社會的人們將從日益豐富的有效選擇中獲益,這個觀點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舉個例子,如果消費者可以選擇幾百種早餐麥片或者各種款式的手機,他們應該可以找到最適合他們的一種商品。但是,有了這麼多的選擇,人們永遠也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他們為每一個選擇而苦惱。
任務:
多重選擇給人們帶來的益處多於少量選擇嗎?
推薦閱讀:
※思想複雜的人要怎樣回歸簡單,找到幸福?
※愛思想網
※共產主義者到底喜不喜歡反思
※孫存周的拳論思想
※物質和精神是對立的嗎?追求物質的目的不也是為了享用物質後所帶來的精神愉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