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君主

在位序號 廟號

謚號

在世時間

年號

在位時間

追尊大清皇帝,未實際統治

清始祖

(順治帝福臨追尊)

布庫里雍順 ? - -

清肇祖

(順治帝福臨追尊)

原皇帝

(順治帝福臨追謚)

愛新覺羅·孟特穆

1370-1433

-

-

純皇帝

(順治帝福臨追尊)

愛新覺羅·充善 ?-1467 - -

興皇帝

(順治帝福臨追尊)

愛新覺羅·脫羅 ?-1506 - -

正皇帝

(順治帝福臨追尊)

愛新覺羅·錫寶齊篇古 ? - -

清興祖

(順治帝福臨追尊)

直皇帝

(順治帝福臨追謚)

愛新覺羅·福滿 ? - -

清景祖

(順治帝福臨追尊)

翼皇帝

(順治帝福臨追謚)

覺昌安

1526-1583

- -

清顯祖

(順治帝福臨追尊)

宣皇帝

(順治帝福臨追謚)

塔克世

1543-1583

- -
後金可汗,後為(或追尊為)大清皇帝
1

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

(崇德帝皇太極初謚,後改高皇帝)

努爾哈赤

1559-1626

天命

1616-1626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2

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

1592-1643

天聰

1626-1636

大清皇帝
2 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 1592-1643 崇德 1636-1643

成宗

(順治帝福臨尊,後廟號被剝奪)

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順治帝福臨謚,後謚號被剝奪)

多爾袞

1612-1650

-

-

睿忠親王

(乾隆帝弘曆追謚)

3

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福臨

1638-1661

順治

1643-1661

4

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燁

1654-1722

康熙

1661-1722

5

世宗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胤禛

1678-1735

雍正

1722-1735

6

高宗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弘曆

1711-1799

乾隆

1735-1795

7

仁宗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顒琰

(原名永琰)

1760-1820

嘉慶

1796-1820

8

宣宗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旻寧

(原名綿寧)

1782-1850

道光

1820-1850

9

文宗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庄儉顯皇帝

奕詝

1831年-1861年

咸豐

1850-1861

10

穆宗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載淳

1856-1875

同治

1861-1875

11

德宗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載湉

1871-1908

光緒

1875-1908

12

廢帝

-

溥儀

1906-1967

宣統

1908-1912

收起

注:

1、天童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為滿族傳說中天女佛庫倫所生,調解女真各部糾紛,被奉為貝勒,是滿洲人的始祖。

2、清史記載,錫寶齊篇古和福滿為愛新覺羅·充善的兒子和孫子,覺昌安的祖父和父親,但當代學者認為,此二人可能是虛構人物。

3、愛新覺羅·多爾袞為清太祖第十四子,崇德元年(1636)封為和碩睿親王,世襲罔替。崇德八年(1643),太宗暴崩,多爾袞擁立太宗第九子福臨為帝,被幼帝稱為"叔父攝政王",後改為"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為奠定清朝在全國的統治做出突出貢獻。順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爾袞因傷去世,順治帝追尊多爾袞為皇帝,廟號成宗,全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次年二月,順治帝以其謀逆篡位、獨斷專行、迫害肅武親王豪格並納其遺孀之罪,追奪爵位,沒收家產,剝奪其本人及其生母孝烈武皇后烏拉那拉·阿巴亥、妻子義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封號,撤去太廟供奉,並掘其墓,斬其頭骨,開除宗籍。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以其被小人誣陷,且於開國有功,追復多爾袞為睿親王,謚號"忠",稱"睿忠親王",恢復宗籍,以親王標準修復墳塋,配享太廟,封其後人淳穎為睿親王並追封其先祖,承繼多爾袞後嗣,世襲罔替。

4、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乾隆帝立嘉親王永琰為太子,並於次年正月初一禪位,改年號為嘉慶。乾隆帝被尊為太上皇,但仍然住在養心殿,而非遷往預先準備的寧壽全宮,掌握實權,直至嘉慶四年(1799)駕崩,期間皇宮內仍然使用乾隆年號。

5、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咸豐帝在熱河行宮駕崩,皇太子載淳即位,顧命八大臣擬定次年年號為"祺祥",但同年十月,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恭親王奕?等發動祺祥政變(又稱辛酉政變),將顧命八大臣革職,其中肅順處斬,載垣、端華賜死,宣布改次年為同治元年,"祺祥"年號從未真正使用。

6、宣統三年十二月戊午(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頒布《清帝退位詔書》,宣布清帝退位。根據中華民國政府與清政府達成的《清室優待條件》,宣統帝被民國政府以外國君主之禮相待,紫禁城內仍使用"大清"國號和"宣統"年號(滿清遺老遺少也在使用,其中1917年張勳復辟時為"大清宣統九年"),清皇室成員的尊號和各項制度均保持不變,史稱"遜清小朝廷",直至1924年(民國十三年,遜清宣統十六年)馮玉祥發動首都革命(又稱北京政變),溥儀等皇室成員被趕出皇宮,皇帝稱號不復存在,清王朝被徹底終結,而實際上"宣統"年號被一些遺老遺少私下使用的時間更長。北京政變後,仍然被部分遺老遺少稱為"皇上"的溥儀在北京什剎海和天津張園、靜園謀劃"復號還宮",再度復辟,史稱"後遜清小朝廷",直到1932年被日本人立為偽"滿洲國"執政。


推薦閱讀:

君主專制政體
君主的為政之道
逼妻自盡,揮劍殺女,送子逃亡:末代君主的下場竟如此凄慘
馬勇 | 誰是君主立憲的受害者

TAG:清朝 | 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