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踏青、插柳……清明節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

作者:陳友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摘自:《學海》2015年第2期,原題為「清明節、清明精神與清明社會」。

清明節首先是一個時令節氣。古時也叫三月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事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清明一到,氣候轉暖,降雨增多,萬物復甦,氣候宜人且到處生機勃勃。既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又是春遊娛樂的好時光。《歲時百問》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明確的記載。但作為節日的清明節在唐朝才形成。雖然本文所談及的清明節指節日而非節氣,但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因此,該節氣理應算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清明節又是三個相近的節日複合而成的傳統習俗。最初,清明只是一個提醒農民進行春耕春種的節氣,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上巳節的日子接近,後來三者就逐漸融為一體。在唐宋時期形成了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囊括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諸多內容的傳統節日,並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綜合性重大民俗節日。隨著時代的前行,清明節不斷地演化,不僅衍生出一些新習俗、新風尚,而且具有了更加豐富深厚的文化蘊涵和現實意義。2006 年5 月,「清明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 年12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草案)》,把清明節同端午節、中秋節一起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使清明節真正成為全民的節日。

清明節與寒食節有著特殊的關係,在時間上,清明節是寒食節過後的三天日子。更重要的是,清明節的很多習俗都是繼承於寒食節的習俗,如掃墓、踏青、盪鞦韆等。寒食節與歷史上著名的忠臣介子推「割骨啖君」的故事有關。晉文公在當權前19 年的流亡日子裡,幸虧得到狐偃、趙衰、賈佗、介子推等一批忠義之士的輔助,才躲過了重重災難,最終有機會回到晉國取得政權,做了君王。因而犒賞追隨他的那批忠義之士,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並未因此而向晉文公討封,而是帶著自己的老母親默默地離開,到山西綿山過上了隱居生活。後來,晉文公想起自己竟然忘卻了介子推,因而去綿山尋他。尋了很久,卻沒找到。有人獻計放火燒山,作為孝子的介子推一定會為了母親出來。火燒了三天三夜,卻仍無消息。後來,人們發現介子推同他的母親一同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於是便有了在寒食節禁火三日與掃墓的習俗。寒食即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其實,這一故事無據可考,也許只是後人對寒食節額外加入的附會而已。但也正是這個故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賦予了寒食節更穩固的地位。

上巳節則是清明的前一天,夏曆的三月初三,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中。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的重要節日,也就是通過洗浴來祓除災禍,祈降福祉。另外,此日也是本土道教西王母的生日,傳說中女媧造人的「人日」和中國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上巳節的主要活動是祭祀「高禖」,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也就是說,在古代這一天是非常重要、能夠得到福祉的美好日子。

正是因為有這些淵源,清明節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間風俗和文化內涵。清明節期間的傳統活動包括:禁火、掃墓、踏青、插柳、蹴鞠(踢足球)、盪鞦韆、拔河、鬥雞、沐浴、登高(郊遊)、求姻緣等等,清明節期間的傳統食物包括:蒿餅、青團、饊子、清明果、歡喜團、清明螺等等。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清明節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兼有節氣與節日雙重身份;二是既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它不僅是掃墓祭奠、懷念離世親人的節日,還是親人團聚、踏青嬉遊、親近大自然的節日;三是兼具西方的感恩節、成人節與情人節的意蘊。

清明為何追思?一是追憶感恩。清明時節來到先人的墓地追根溯源,不忘飲水思源,意味著對先人歷史貢獻的追憶、感恩與歷史傳承。在家國一體的傳統文化中,「國」是「家」的延伸,由「家」而外推至國家和民族。所以清明祭祀,不僅要祭拜家祖,而且要祭拜民族的先祖和為中華民族的永續做出過貢獻的先賢忠烈。二是祭祖祈福。原始先民認為靈魂不死,祖先的靈魂可以保護子孫後代,並且需要接受子孫的祭祀,子孫祭祀祖先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祖先靈魂的保佑。因此,借清明祭祀之機,通過與死者的近距離對話,除了寄託哀思之外,還有祈求庇佑、啟迪今人、展望未來之意。祈求生命的母體給予永不衰竭的生殖力、生命力,祈求先人庇護,給新的一年帶來收穫與希望。三是祖先崇拜。中國人具有「崇孝敬賢」的文化傳統,而祖先崇拜正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清明習俗中的祭祖掃墓正是祖先崇拜的一個具體表現形式。一般說來,中國人的祖先崇拜有三個目的:一是宗族繁衍,二是宗族團結,三是宗教性精神的滿足。

總而言之,祭祀拜祖,是生者與逝者生命接續的過程,是人們從先輩獲得如何生活下去之精神與道德原則的中介,是人們獲得生命歸宿感的基礎。因此,以祭祀先人為主要內容之一的清明節就是這樣一個弘揚「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精神的重要載體。當人們囿於個我生理生命,而沒有意識到人還有人倫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自然宇宙生命時,其必定是只關注個我之私事,難以有幸福的「生」和坦然的「死」。只有「大其心」,將自我生命外系之親人、師長、國家、天地自然,才能獲得有道德有方向的人生方式,並最終尋找到「超越死亡」之路。祭奠要祭在心。如果沒有緬懷先人之心、沒有慎終追遠之悟,沒有要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高價值的信念,沒有要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的覺悟,任何口頭上的感恩緬懷只能是流於形式。因為,一個人的肉身雖然不再存在,但是如果因為高尚的品德,或因為拯厄除難的功業而被後人銘記在心,同樣可以實現對有限生命的無限超越。


推薦閱讀:

清明節掃墓,這些禁忌老禮你都知道嗎?
清明節掃墓,培土風俗,禁忌?
清明節祭祖掃墓,都想催龍補氣!但閏年上墳不動土,有幾個知曉?
?【圓明說道·第451期】原來這種人,是不可以掃墓的!
《寒食節掃墓》

TAG:習俗 | 清明 | 掃墓 | 踏青 | 清明節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