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淳,新一代「銀屏偶像」
由於受母親的影響,杜淳從小開始學舞蹈,在母親的精心輔導下,每天劈腿、下腰,堅持練功。由於基本功紮實,10歲半的時候,杜淳考進了中央民族大學中專班,正式開始學習民族舞。從河北老家來到北京,杜淳感到什麼都是新鮮的,雖然人小,學習卻非常刻苦,練起功來更是一絲不苟。但兩年多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周圍環境的感染,像很多青春期男孩一樣,杜淳開始喜歡標榜自己的「另類」——留長發、戴耳環、穿前衛的時裝……一到周末,他就會和一幫同學出現在學校周圍逛盪,走起路來晃晃悠悠,沒個正形,還時不時的打聲口哨,發出幾聲尖叫,典型一個「叛逆」少年。一次杜志國利用到北京聯繫拍戲的間隙到學校看杜淳,正巧杜淳和一幫同學往校外走,見到兒子的穿著打扮、形態舉止,杜志國非常吃驚,趕緊把杜淳叫到一邊,表情嚴肅地對他說:「爸爸媽媽送你到這兒來是學舞蹈的,你怎麼能這樣,把心思都用在了這上面。你現在是學生,小小年紀應該用心學習、刻苦練功!」誰知杜淳看了父親一眼,張口不屑地說:「大家都這樣,又不是我自己,幹嘛大驚小怪的!」一句話噎的杜志國臉上青筋直暴,結果父子倆你一言我一語,誰也沒說服誰,最終不歡而散。見一時說服不了杜淳,考慮到他身邊還有一幫同學,杜志國壓住心頭的火氣離開了學校。第二天晚上,杜志國又來到學校,與杜淳進行了一次長談。這次杜淳沒有反駁父親,說了聲:「我知道了」。可後來杜志國發現,杜淳口頭答應的挺好,但過後依然我行我素,該咋樣還咋樣。於是,一段時間他放下許多自己的事情,頻繁往杜淳的學校跑,每次來都苦口婆心地對杜淳進行規勸。杜志國耐心的規勸,像春雨潤物一樣,滋潤著杜淳的心田,杜淳逐漸改變了自己,心思開始用在了練功上。不是干這個的料然而就在杜淳舞蹈技藝大有長進,即將畢業時,他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放棄學習多年的舞蹈轉而學戲劇表演,報考戲劇或電影院校。「為什麼會放棄學習了多年的舞蹈轉而學演戲?」,現在經常會有熟悉的朋友和記者向杜淳提出這個問題。杜淳說:「其實這個問題我也說不太清楚。一開始是在學舞蹈的過程中逐漸喜歡上了表演,這也許是應驗了那句老話——藝術都是相通的,而且我看到很多學舞蹈、學音樂的演員改演戲以後,都有不俗的表現,就想也試試,於是思考了一個晚上,就下決心報考戲劇、電影院校學表演。就這麼簡單。」杜淳就是這樣一個喜歡直來直去的人。父親杜志國對杜淳的決定很吃驚,因為當年拍攝《雍正王朝》時,杜志國曾帶杜淳到劇組看拍戲。閑談中說到杜淳以後的發展,有人說∶「搞舞蹈吃的是青春飯,這孩子形象好,以後可以往演藝圈發展!」唐國強聽了卻說∶「他性格太內向了,不適合當演員」。導演胡玫更乾脆,杜淳離開後對杜志國直言∶「杜淳不適合干這行,你怎麼能把兒子往火坑裡推呢!」回想起這些名導、大腕們的話,杜志國心中實難平靜。思考再三,他將杜淳叫到身邊,委婉的說出了大家的意見,希望杜淳能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可不論父親怎麼勸,杜淳是鐵了心要當演員。見他態度如此堅決,杜志國對他說∶「既然你決心已下,就努力吧!」但決心歸決心,付諸行動後並不容易。杜淳棄舞從演的道路充滿了波折。1998年,杜淳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但畢竟他打小學習舞蹈,而舞蹈的表演比戲劇表演誇張的多,最終他因為表演經驗不足而落榜。這對一向「叛逆」的杜淳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杜淳原來擔心自己文化課底子薄,過不了關,做夢也沒想到學了6年多的舞蹈,登過無數次舞台的自己,竟然敗在了表演上。那段時間杜淳非常鬱悶,回到家見了父母也不願說話,哪兒也不願去。或許是他身上那股「叛逆」勁起了作用,10幾天後,杜淳做出了第二年再考的決定,他不僅告訴父親,自己要剃光了頭,背水一戰,還在自己的筆記本寫下了「立志成功」幾個大字,勉勵自己。自從下了這個決心後,杜淳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安下心來一門心思準備功課。他在表演上下的功夫最大,從形體動作到人物內心的挖掘,一點一點的潛心學習,認真揣摩,並節省其他消費,買來大量的影碟,仔細觀看名家的表演,時常自己關起門來邊看邊模仿,經常一看就是一天。憑著這股不氣餒的勁頭,第二年,杜淳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進了電影學院,杜淳一門心思用的學習上,就連周末都很少出去玩兒,有一段時間甚至連話都不太愛說,一直默默積累著自己的知識財富。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努力,畢業後不久,他就憑著紮實的表演功底和綜合素質,接演了《漢武大帝》里的青年劉徹一角。58集的《漢武大帝》是繼《雍正王朝》後的又一部歷史大戲,令很多演員關注。當時劉徹這個角色的爭奪非常激烈,有16個人參與競爭,一些很有名氣的演員甚至說一分錢不要也要演這個角色,但誰也沒料到,最終初出茅廬的杜淳坐上了青年漢武大帝的「寶座」。圈裡人這才對他刮目相看,試鏡時當年認為他不適合當演員的《漢武大帝》導演胡玫說:「真沒想到你小子還真有出息!」。杜淳深知自己這個角色得來不易,因此格外珍惜這次機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表演的非常成功,不僅陳寶國等藝術家對他的表演讚賞有加,很多影迷也在網上發帖子稱讚他:「那個叫杜淳的演員演得真好!尤其登基以後的戲演得的確棒!」「杜淳演得很棒,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杜淳那麼年輕,能預見他的前途無量!」各路媒體更是給了他很高的評價,從此全國觀眾認識了這張年輕英俊又富有活力的面孔。杜淳自己更是感觸頗深:「可以說,2003年拍攝《漢武大帝》是我藝術上的起步」。新一代「銀屏偶像」如果說《漢武大帝》是杜淳藝術上的起步,那2007年他出演《51號兵站》中的「小老大」梁宏則奠定了他在影視圈的地位。電視劇《51號兵站》改編自上世紀60年代的同名經典電影,杜淳在劇中扮演男一號「小老大」梁宏,不論形象,還是表演,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作為一部根據經典影片翻拍的新戲,能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能讓很多老觀眾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小老大」形象與新的「小老大」重疊起來,完全接受;能以嫻熟的演技讓年輕觀眾拍手稱讚,過目不忘,實屬不易。杜淳說:「從沒想過會出演紅色經典的電視劇,梁宏這個角色也與以往英雄形象有很大區別。他既是新四軍,又是上海青幫的『小老大』,兩個都是他的真實身份,把握好這個人物的兩面轉換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看完劇本後,我覺得自己適合出演這個角色,因為生活中的我就比較好動,身上有股『叛逆』之氣,不那麼正兒八經,這正好符合了『小老大』梁宏『既正又邪』的人物特點」。成功出演《51號兵站》中的「小老大」後,杜淳名聲大振,找他拍戲的劇組越來越多,杜淳與父親的合作也越來越多。由於年齡的關係,杜淳和杜志國合作時經常分演兩代人或君臣、上下級,剛開始杜淳感到非常彆扭,很不適應。父子倆最早的合作是在電視劇《公民良心》中,劇中兩人扮演的是翁婿關係。第一次與父親合作就扮演這種關係,杜淳壓力很大,總覺得父親在用犀利的目光盯著自己,要看自己到底怎麼演,尤其父親變成了「岳父」,杜淳對著杜志國那熟悉的面孔,卻要叫著其他稱呼,心裡很不自在! 看著杜淳拘謹的表演,拍攝間隙杜志國一遍遍告訴兒子:「幹了演員這一行,只要站在水銀燈下,就要排除一切雜念,忘我的投入,否則將永遠一事無成!」令杜淳最不自在的是拍攝《大河頌》,杜淳扮演康熙皇帝,杜志國扮演大臣,戲裡父親總要給兒子下跪,一拍攝這樣場景的戲,杜淳就感到不舒服,有時候甚至表演都會變形,很難一兩條通過。每到這時,杜志國為了讓杜淳釋懷,都要開導他:「拍戲就是這個樣子嘛!千萬不能把它和生活混到一起。」為了給杜淳減少壓力,一向很少開玩笑的杜志國還總笑嘻嘻的對大家說:「拍完戲,回家我讓他給我下跪。」看著父親的良苦用心,杜淳每每打心眼裡感動,表演上也越來越放的開了。每次和父親在同一個劇組合作,不論戲中角色是什麼關係,戲外杜淳對父親都是尊敬有加。拍攝《大旗英雄傳》時,杜淳和父親再次相遇,這次劇中倆人演的是死對頭,拍攝他們父子的戲時,只要一開機,倆人不是對罵就是對打。可戲外,大家總能看到他們父子相依的身影。父子倆在橫店拍攝這部戲時正趕上父親節,杜志國並不記得這個日子,父親節那天拍戲之餘,他約好友唐國強、聶遠等人一起吃飯,正吃著,杜淳忙完自己的事情匆匆趕了過來,入座後聶遠剛給他斟上酒,他就端著酒杯站起身,大家還沒明白怎麼回事,他已恭恭敬敬的朝杜志國開了腔:「祝爸爸父親節快樂!」說完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杜淳這一句話說得杜志國熱淚盈眶,在座的各位也都非常感動,因為杜志國和大家都知道,杜淳是那種很少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男人。杜淳的演技提高很快,角色塑造的越來越精彩,影視劇演一部火一部,迅速成為年輕演員中的佼佼者,由於他的舞台形象英俊陽剛,塑造的人物大多硬朗剛毅,因此他被觀眾稱為「銀屏帥哥」,並贏得了「新一代銀屏偶像」的美譽。《北京青年》拍完後,很多人問杜淳,今後的演藝事業有何新打算,杜淳坦誠地說:「這些年來雖然飾演過許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但我還年輕,我要不斷豐富自己,爭取為觀眾塑造出更好的銀屏人物形象!」(摘自《新青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