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型糖尿病的臨床管理

醫脈通導讀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因胰島β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血糖轉運和儲存障礙,因此會出現高血糖和血漿滲透壓增加。患者往往需要終身依賴胰島素維持生命。

因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因此以前被稱為青年發病型糖尿病。也可新發於30歲之前的成年人。雖然大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女性,但T1DM多見於男性。

臨床表現

多飲(煩渴)、多食、多尿及消瘦是新發T1DM的典型表現,但臨床前期階段也可無上述表現。隨著病情進展,患者由於胰島素缺乏會出現高血糖,甚至隨著脂肪酸代謝副產物酮類的積聚也會出現酮症呼吸性酸中毒。兒童和青少年常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為首發表現。青春期階段的患者開始呈中高度高血糖,在感染等應激情況下迅速轉變成嚴重高血糖和(或)酮症酸中毒;另一些患者(主要是成年人)的β細胞功能可多年保持在足以防止酮症酸中毒水平,但其中多數最終需要外源性胰島素維持生存。

隨著病程的延長,可出現各系統、器官和組織受累表現。病程10~15年以上者常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主要為腎病和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大血管病變(主要為冠心病、腦血管病和周圍血管病)和糖尿病神經病。

診斷

T1DM的患病率常被低估,因為約5%-15%的成年2型糖尿病(T2DM)案例可能是T1DM。T1DM和T2DM可通過胰島β細胞抗原自身抗體檢測區分。

2012.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

大約85%-90%的T1DM患者至少1種自身抗體陽性: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b)、鋅轉運蛋白8抗體(ZnT8-A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體(IA-2A)等。疾病的準確診斷對於疾病的正確護理和併發症的預防至關重要。

管理

T1DM治療的目標是維持正常的血糖、減少低血糖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常規治療計劃包括血糖水平的每日監測和個體化的胰島素方案。

血糖監測

血糖監測是將血糖安全地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重要手段之一。血糖監測可以評估和反映糖代謝紊亂的程度和治療效果,指導合理治療方案的制定和調整。自我血糖監測(SMBG)可以為胰島素劑量和餐/小吃組成提供依據。但不同SMBG的血糖儀在測定血糖上存在區別,在測定高血糖和低血糖上,不如實時連續血糖監測設備準確,尤其是無癥狀低血糖的測定。

胰島素方案

1.強化胰島素治療方案

推薦所有的1型糖尿病採用強化胰島素治療方案。常見的強化治療方案包括以下幾種:

基礎餐時胰島素治療:也稱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方案(MDI),是目前T1DM患者最常用的強化方案。根據正常人胰島素分泌模式,一般三餐前用短效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睡前用中效(有些患者需要早餐前也注射一次)或長效胰島素或其類似物。

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胰島素(CSII):也稱胰島素泵治療,採用人工智慧控制胰島素輸入裝置,通過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的方式,模擬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從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種治療方法。CSII更有利於HbA1c控制和生活質量提高,減少嚴重低血糖發生風險。CSII適合MDI控制不佳的T1DM,尤其是血糖波動大,反覆發生酮症酸中毒,頻繁的嚴重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及「黎明現象」明顯的患者。亦都是泵治療時可選用的胰島素為短效胰島素或速效人胰島素類似物,NPH、長效以及預混胰島素不能用於CSII治療。

2.非強化胰島素治療方案

每天2次預混胰島素:儘管推薦所有T1DM患者均應儘早以及長期使用強化胰島素治療方案,但在部分患者,如處於蜜月期、或不能堅持強化胰島素治療方案的患者可短期使用預混胰島素治療。目前可提供的超短效/短效和中效胰島素的預混製劑比例有25:75、30:70和50:50。

每天一次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方案:不推薦T1DM患者使用一天一次的胰島素注射方案,僅少數蜜月期患者短期內通過每天一次中效或長效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總結

T1DM患者血糖正常的維持及併發症的風險的降低則需要疾病的全面護理。熟悉疾病、掌握護理規範及各類胰島素合理應用是疾病管理的重要方面。應加強患者的疾病教育,在疾病治療中還應警惕患者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癥狀的出現。此外,對特殊人群(兒童患者、妊娠患者、老年患者等)的疾病護理應執行靈活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信源: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Management Challenges.U.S.Pharmacist.June 16, 2016.

轉載

轉載請在醒目位置註明來源:醫脈通


推薦閱讀:

糖尿病人秋季吃這5種水果對血糖好
秋季糖尿病防治「5要決」
糖尿病專家對糖友飲食的八大建議
我媽媽昨天剛查出來得了糖尿病,我第一次見我爸爸哭,我應該怎麼幫助我媽媽?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防治

TAG:管理 | 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