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忽略了的「憂患意識」

被忽略了的憂患意識

文/神龍跨三江

很多中小學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著一種現象:正面教育只講正面的,也就是說只講好的,這其實是片面的。講「古代四大發明」、講「地大物博」、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這自然會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筆者認為,如果「只講」這些或「講多了」這些,在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後面,便會潛滋潤暗長出一種自滿驕傲,磨滅人們奮發向上的鬥志。那麼,學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還應講些什麼呢?還要講一些「正面」之外的東西。如,既講「地大物博」,也不要忽視「人口眾多,人均佔有量極少」這個數學題;在講「成就輝煌」的同時,更應該講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以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激發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責任感。而這些恰恰是學校德育工作中常常容易被忽視的內容。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當今中小學生大多數生活在「蜜糖」之中,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傳統的正面教育,使他們完全相信,「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明天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了。於是,心裡免不了產生一些近乎荒誕的想法:既然到那時實行是「按勞分配」的原則,我們今天又為何還要再「十年寒窗」呢?什麼勤奮呀,什麼刻苦呀,統統見鬼去吧!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就是強調人或國家要常有憂患意識嗎?翻開歷史看看:唐太宗告誡太子,「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種憂患意識,是他經常提醒自己用憂患意識來治理國家,所以他才能從諫如流,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偉業;在唐代,唐玄宗,精明了幾十年,厭倦了憂患意識,在奢侈糜爛的生活中,在溫柔鄉里,最終迷失了自己,真正「死於安樂」,為安祿山之亂所困,動搖了大唐盛世的根基;如果沒有亡國的恥辱,春秋末期越國的君主能做到「卧薪嘗膽」 而名垂千古嗎?項羽不「破釜沉舟」能有鉅鹿之捷嗎?相反,商朝那所謂「鐵的江山」卻淹滅於「鶯歌燕舞」之中;正是沉湎於優越的生活,後主劉禪才會「樂于思蜀」。到了近代,當西方列強用槍炮轟開東方古國那扇緊閉的大門的時候,「夜郎自大」的中國人才開始意識到自已的貧窮與落後。也正是在那個遭到列強凌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才會造就出毛澤東、周恩來、魯迅等一代英豪。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些警世名言中就蘊涵著「安危」和「存亡」,時刻警示我們要建立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才能正確認識形勢,正確認識差距,應對挑戰。

眾所周知,日本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其中對國民憂患意識的培養很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幾乎所有的日本國民都清楚:日本是個島國,人口多,資源貧乏,對外依賴性很大,如果不努力、不勤奮就會有滅頂之災。「窮則思變」,日本人對此作了很好的詮釋。

綜合所述,筆者認為,從長遠來看,在當今學生的「蜜糖」中加點「黃連」,在他們順心的生活中,人為地製造些「苦境」、「逆境」,以磨礪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不斷地加強民族憂患意識教育、國家憂患意識教育、社會憂患意識教育以及個人憂患意識教育等,這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能把忽略了(或重視不夠)的這一課補上,當是教育的幸事,國家的幸事。

推薦閱讀:

【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是什麼組織?
認定詐騙罪必需「處分意識」(上)
論《活著》的生命意識 ——為活著而活著
最終,你成為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TAG: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