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進補的原理
06-07
無論精神補益,還是飲食補益、藥物補益、按摩補益、艾灸補益,都是以中醫的基本理論為指導,通過各自的方式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補益五臟和調援精神,從而保證人體的健康。【平衡陰陽】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指導思想,至今仍然在指導著中醫臨床。當人體處於陰陽平衡的狀態時,中醫便認為屬於健康的狀態,如《素問·調經論》指出的「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著一,命日平人」。當病邪作用於人體,人體正氣與之相搏,鬥爭的結果使得陰陽平衡被打破時,機體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中醫則稱之為陰陽失調。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華,進補作為中醫「八法」中的補法,也應當依據辨證論治的總原則,實施辨證施補。在中醫的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辨證中,陰陽系八綱之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在八綱辨證中,陰陽統帥其他六綱,其中表、熱、實屬陽;里、虛、寒屬陰。陰陽是互根的。明代趙養葵在其所著的《醫貫·陰陽論》中對陰陽互根的理論作了說明,指出:「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意思是說陰精(指一切營養物質)是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而陽氣(指一切生理功能活動)必須依賴陰精的資助。如果沒有陰精的資助,生理功能活動便無以產生;而陰精的生成又必須以陽氣為之生化。如果沒有陽氣為之生化,也就不能形成陰精。陰陽之間相互依賴,互生互長。在補益當中必須根據陰陽之間的相互關係採取不同的方法,或滋陰、或壯陽、或陰陽雙補,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調和氣血】氣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充盈方能滿足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早在《素問·調經論》指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中醫認為氣在人體中有五大作用:第一,氣可以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起著激發與推動作用。第二,氣的運行可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溫,因而保證了各組織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動。這種作用被稱為溫煦作用。第三,氣能夠護衛全身的肌表,防禦各種外邪的侵襲,起到對疾病的防禦作用。第四,氣能夠維持血和津液等液態物質的正常運行,營養全身各組織器官。氣還能夠控制汗液、尿液等津液的分泌量,對人的津液起到固攝作用。第五,氣還具有氣化作用,所謂「氣化」也就是氣的運動所產生的變化,與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有關,比如食人的食物轉化為水谷之精氣,而水谷之精氣又化生為氣血、津液,以及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轉化都是由於氣化作用。氣作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它的作用是通過氣的運動來實現的。而人體的氣的運動變化過程也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過程。氣的運行方式稱為氣機。氣機表現為升、降、出、人四種形式。氣的升、降、出、人正常,人體的生理活動就能正常進行;氣的升、降、出、人失常,人的生理活動就會受到破壞,影響人體健康。氣機失常可以表現為氣虛、氣滯、氣逆、氣都、氣陷、氣脫等等。結合到臟腑的病變則可以表現為脾氣下陷、胃氣上逆、腎不納氣等等。血是人體脈管內循行著的紅色液體,和氣一樣,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血主要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如《靈樞·決氣》篇所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對機體有營養作用,通過血脈輸布全身,為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血還為人的精神活動提供物質基礎。血液充足,則人的精力充沛,思維清晰,感覺靈敏,正如《靈樞·平人絕谷》篇所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血與氣之間關係密切,氣能生血、行血、攝血。飲食物化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又轉化為營養物質和津液,營養物質和津液再轉化為血液,這當中所有的過程都離不開氣的作用。血液生成後的循行和輸布,也是在氣的推動作用下實現的。氣對血液循行的推動一方面表現為對血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氣對血液的推動作用保證和促進了臟腑的正常功能,而臟腑的功能又反過來推動了血液的運行。氣不僅能使血液在血脈中正常的循行,同時保證血在血脈中不致溢出,即氣能攝血。當氣的功能降低或失常時,均對血產生不良的影響,氣虛使臟腑功能下降,如脾胃功能減弱,則化生血的功能減弱,造血減少,導致血虛證的發生。氣虛時,可導致血行緩慢,嚴重的會造成血液瘀阻。氣對血液的固攝作用減弱時,則會導致各種出血證的發生,即所謂「氣不攝血」。各種補益方式,既補氣又補血,使氣血調和,促進機體對水谷精微物質的吸收,保證氣血生化充足,保證了氣血的正常作用,使人體的生理功能正常,從而保證人體的健康。【補益五臟】人體的虧虛,不論是陰陽還是氣血,最終都體現在五臟上。所以中醫在注重陰陽、氣血補養的同時,十分注重五臟補養。所謂五臟,是指中醫根據臟器的形態、功能不同而確定的五種功能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腎。五髒的功能正常,發揮著藏精的作用,中醫謂之五臟堅固,反之則認為五臟虧虛。《靈樞·天年》說:「五臟堅固……故能長久。」《靈樞·本藏》說:「五臟皆堅者,無病。」在五臟之中,中醫十分強調以脾腎為本。因為人的生長發育和衰老都與腎關係密切。所以有「腎為先天」之說。先天稟賦好,給人的一生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有了這樣的基礎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後天調養和資助。後天的資助和調養主要是通過脾來實現的。脾的運化功能正常,方能保證人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脾腎之間也就是先天後天之間的關係,同樣也存在著相互資助的關係。在調養後天的同時,能使先天的精氣得到不斷的充實並使之強壯,也就是先天不足的人可以通過後天的調養而轉弱為強。正如古代醫家所說:「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但得後天培養之力,則補天之功,亦可居其強半。」這就充分說明了補脾的重要性。關於調攝精神的內容將在精神補益一節中詳細敘述。進補作用進補通過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調整人體臟腑功能,有助人體抗禦疾病,達到保證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進補對於嬰幼兒能起到有助生長發育的作用,對青少年有益智健腦的作用,對新婚夫婦有助於優生的作用,對老年人則能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進補還可美容護膚,美髮護髮,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補充營養物質】食補和葯補,是通過食物和藥物的攝人,以補充各種營養物質,對人體起到補益作用。飲食是人生命活動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內經》在兩千多年之前就比較全面地論述了飲食與人體健康和人的壽命之間的關係,提出了「謹和五味」、「飲食有節」等飲食養生的原則。所謂「五味」,是指苦、酸、甘、辛、咸。它們分別代表了食物的性味。這些性味不同的食物與五臟之間有著特別的關係,對人體起著不同的作用。《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味所人:酸人肝,辛人肺,苦人心,咸人腎,甘人牌。」《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是說只有飲食的五味調和才能保證人體健康,使人長壽。反之則會對人的健康有影響,正所謂「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古人就已發現「多食咸,則脈凝泣(澀)而變色。」是說多吃咸會影響血液循環。現代研究認為長期高鹽飲食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嗜糖、嗜酸、嗜辛、嗜苦等也都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除了謹和五味,飲食有節,古人還提出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是要以穀類為主食,肉類為副食,蔬菜水果輔助、充實,飲食多樣化,保證營養全面。偏食可以影響人體臟腑的功能,進而影響人的健康和壽命。精神補益、艾灸補益和按摩補益,間接地促進了機體的吸收功能,使人體的營養得以補充。精神補益在飲食養生中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以來,飲食養生當中就有飲食宜樂,用餐宜專致、愉悅的要求。人的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食慾和消化吸收功能。平穩的心清,良好的情緒能保持食慾正常,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而艾灸和按摩補益通過對腹部以及脾胃經上穴位的刺激同樣可以改善胃腸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和排泄,對人體吸收營養物質起到間接的補益作用。【調整人體臟腑功能】機體的衰弱往往會使臟腑的生理功能出現異常,進補能夠有效的改善和調整臟腑的功能,從而對機體起到補益的作用。例如腎陽虛,我們可以用狗肉、核桃等食物溫補腎陽,還可以用鹿茸、海馬、肉蓯蓉進行葯補,也可以通過按摩和艾灸腰能部等相關的部位、經絡、穴位起到溫陽補腎的作用。以此類推,其他各臟腑的虧虛也可以採取相應的方法加以補益,以保證其功能的正常發揮。【抗禦疾病】機體的虧虛有時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這些疾病,在去除了導致機體虧虛的原因以後會隨之痊癒。這些疾病的發生多由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偏盛偏衰,外邪侵襲等原因所致。進補可以扶助正氣,提高抵禦外邪能力;迸補可以調整陰陽,使陰陽恢復平衡;進補還有助於臟腑功能的正常發揮。進補是中醫的補法,運用多種補益方式,根據治病求本的治則,可以治療各種虛弱病證。這些補益的方法不僅可以用來治療慢性疾病,對某些病證還能起到預防作用。【助長發育】對於嬰幼兒,先天不足和後天養護不當,會導致小兒的營養不良,或缺鈣、或消化不良,易感外邪等,進補可以補充嬰幼兒的營養不足。對嬰幼兒由於飲食不節所致的脾胃虛弱,進補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可以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特別是維生素D和鈣質的補充,可以較快地糾正小孩缺鈣的情況。按摩可促進嬰兒的發育,美國邁阿密大學按摩療法研究所的研究已得到證實。研究所的專業人員通過按摩嬰兒的頭、背和四肢,每天按摩45分鐘,連續按摩10天,結果被按摩的嬰兒體重比沒有接受按摩的增加 47%,並且顯得機靈活潑,發育明顯加快。隨後8個月的跟蹤調查發現,這些幼兒的發育速度包括智力發育仍然比其他嬰兒快。他們發現按摩使得嬰兒交感神經的活動增強,某些激素的分泌增加,消化腺的活力增強,體重隨之增加。此外他們還發現按摩可以增強嬰兒的免疫系統功能。【益智健腦】大腦是人生命活動的高級指揮中樞,人的一些生命活動包括精神活動都受到大腦的指揮。補腦的食物和藥物(以補腎為主的食物和藥物)可以營養大腦,對大腦起著直接的補益作用。補氣養血的食物和藥物為大腦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可使人體氣血充足,流經大腦的血液增多,智力得到提高。而頭部的按摩、艾灸等同樣可以改善腦部的血流供應,起到與葯補和食補相同的作用。【優生優育】進補能夠促進胎兒的發育,有利於優生優育。新婚燕爾,性生活頻頻,腎精消耗甚多,易導致生理性的腎虧。此時懷孕有可能導致後代的先天不足。適當的補益往往可以彌補其不足。此外,婦女懷孕期間可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妊娠反應,適當補益可以減少反應,改善脾胃功能,以保證胎兒的營養。【延緩衰老】企求長生不老,不僅見諸於各種神話和傳說,而且為歷代帝王和醫家所追求。「神仙服枸杞法」中相傳372歲的人宛若17~18歲的少女。雖然這樣的傳說誇大了枸杞的作用,但是通過食補和葯補達到抗禦衰老、延年益壽還是有可能的。許多中藥和食物都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有的可以延緩細胞自然衰老的過程,使細胞壽命延長;有的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衰老因子;有的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有的可以改善人的內分泌;有的對神經體液有著很好的調節作用;還有的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等等,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按摩和艾灸雖然不能給人體直接補充營養物質,但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血流供應,調節人體神經功能,促進消化道的吸收功能。艾灸還能調節機體對微量元素的吸收等等。而精神補益則可調節人的心情,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有助於延年益壽,倍受古今醫家的重視。【美容護膚】進補對美容護膚作用明顯。皮膚、毛髮是內臟功能和機體強弱的晴雨表,是人體健康與否的外在表現。血虛之人面色白,脾虛之人面色黃。具有補血功能的藥物和食物可以補益人體氣血,使人面色紅潤。有的中藥和食物可以抑制色素沉著,起到美容的作用。例如當歸,含有大量的揮髮油、維生素、糖、有機酸、微量元素等,能夠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環;同時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對治療黃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膚病有很好的作用。面部按摩可以美容,主要能改變面部的血液循環,增加面部的血液供應,加速代謝產物的排泄。軀體的按摩能改善臟腑的功能,使人體各臟腑功能處於最佳狀態,表現出自然美。中醫進補常識◆進補的分類從方法分,進補分為精神補益、飲食補益、藥物補益、按摩補益和艾灸補益等。虛證有不同性質和表現,從氣血、陰陽方面分,虛證可以有氣虛、血虛、氣血兩虛,陰虛、陽虛和陰陽兩虛;從臟腑分,又各有不同。針對虛證補益的不同作用,分為補陽(又稱壯陽)、補陰(又稱滋陰)、陰陽雙補,補氣(又稱益氣)、補血(又稱養血)汽血雙補等;針對臟腑的不同虛證,有益腎、健脾、補肺、養心、養肝等之分。在實際運用中,由於虛證往往不只表現為一種,虛證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傳變,所以補法也就不完全一樣,但總還是離不開對氣血、陰陽、臟腑的補益。在藥物、飲食補益中,根據食物和藥物的性質,又可分為溫補、清補、平補等;從補益作用的大小和強弱,又可分為峻補和緩補。一般飲食補益比較平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到效果;而藥物補益作用較強,見效較快,但比較難掌握。一般補益多採用食補,即可取得好的效果。用於平補和清補的食物主要包括穀類、豆類、魚、蔬菜、水果等(詳見表1)。表1 常見補益類食物性味食 物平補(性味甘平為主,或稍偏溫或稍偏涼)粳米、小米、糯米、高粱、玉米、大麥、小麥、養麥、紅薯、山藥、芋艿、薏苡仁、芡實、土豆大豆、毛豆、蠶豆、赤豆、扁豆、、豌豆、豇豆、豆製品、豆漿豆油、菜油、花生油白砂糖、葡萄糖、冰糖、橘子、金橘、蘋果、花紅、批把、楊梅、鮮荔枝、椰子、山楂、梅子、李子、橄欖、銀杏、桑椹、香榧子、菠蘿、鮮葡萄、蓮子、花生、芝麻、葵花於、南瓜子、松子、海棠果、無花果、小核桃南瓜、絲瓜、黃瓜、青菜、捲心菜、大白菜、豌豆茲、花菜、大頭菜、香椿頭、(黑)木耳、銀耳、燕窩豬肉、豬肝、豬腰、鴿肉、野雞、兔肉、雞肉鯉魚、青魚、鰻鱺、海鰻、白魚、鰣魚、鯧魚、鱸魚、墨魚、魷魚、蝦、乾貝、甘蔗、生梨、生菱、生藕、袖子、荸薺、慈姑、香蕉、百合、西瓜、冬瓜、苦瓜、菜瓜、生瓜、香瓜萵苣、竹筍、蘆筍、茄子、蒓菜、莧菜、紫菜、海帶、石花菜、龍鬚菜、芹菜、苜蓿、蘿蔔、金針菜、馬蘭頭、枸杞頭、薺菜、蘑菇、油菜、菠菜、番茄、茭白、雍菜、菊花、薄荷綠豆、綠豆芽、豆鼓、蜂蜜、西瓜子仁、茶葉甲魚、烏龜、鴨子、鴨蛋、野鴨、黑魚、海蜇、蚌肉、蛤肉、蟶子、田螺、螺螄、海螺、螃蟹、蛇膽、蚯蚓、蝸牛、黃泥螺在葯補和食補的形式上可以分為單味進補,如人蔘切片服用,冬蟲夏草打粉服用,拘粑子泡茶等。有的製成復方或者混合使用,如各種補益的方劑,如生脈飲,則是根據。心氣虛和心陰虛所設置的;四君子湯,則既可以健脾又可以補氣;六味地黃丸,對腎陰虛有很好的作用等等。除了藥物之間的配伍之外,有的還將食物和藥物加以配合,如蟲草燉鴨、當歸生地羊肉湯等等。藥物補益可製成各種劑型,如泡茶、用炮製、煎煮,也可以製作成藥丸、膏滋等。食物補益則可製成各種葯膳,最常見的是熬製成各種葯粥。◆進補方法的選用選用合適的進補方法,對於進補的效果關係密切。五種補益方法對於成人來說幾乎都可以選用,但是對於嬰幼兒來說,就不一定完全適用。對於某些人群來說可能使用這種方法,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可能需要選用另外幾種方法。艾灸、按摩補益雖然不需要花費,但需要每天堅持,對於上班族可能難以做到,而對於老年人來說,就比較容易。市售的補益中成藥,價格相對較高,對於經濟收人較低者,亦難以承受。所以,補法的選用,不僅要根據各自的生理特點、年齡特點等,還要根據自身的各種條件和工作性質等,選用適合自己的補益方法。人的胖瘦不同,補益的方法也不相同。對沒有明顯疾病而體型較瘦的人,通過進補,增強了脾胃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以增加體重。這些人應以食補為主。對於形體消瘦,能食善飢,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人,出現舌紅苦少,口乾咽燥,五心煩熱,大便秘結等津液虧耗,陰血不足的癥狀,應採用滋陰補血的方法。常選用沙參、玉竹、牛奶、鴨肉、龜肉、鱉肉、豬肉等,燉服以滋陰降火,應忌食辛辣燥熱之品,以免耗損津液,加重病情。肥胖之人常出現動則氣喘,心跳加快,心慌汗出,容易疲倦等一系列氣虛的癥狀。中醫認為肥胖多為氣虛,痰濕內蘊所致,因此有「胖人多氣虛」之說。肥胖者以補氣為主,脾健則水道暢通,水濕運化正常,痰濕不生。依據這一道理,對於肥胖之人,在補氣的同時要注意健脾,採用益氣健脾的補益方法。可選用党參、白朮、薏苡仁、菱角、豬肉、茯苓等以及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方劑。也可用補氣利水的藥物與粳米等煮粥服用。按摩補益則以按摩關元穴、旋摩全腹等,艾灸補益可以艾灸足三里、氣海等穴,以益氣健脾助運,起到利水減肥的作用。還要注意節制飲食,避免過食膏粱厚味之品,增加蔬菜等食物的攝人。因情至虛者,藥物、食物補益以及按摩、艾灸補益常常難以奏效,故應當使用精神補益的方法加以治療。對於情志太過而致虛者,應調息養神;虛損較甚者,因病程較長並出現反覆多變,難以治癒,以致思想苦悶,意志消沉,原本體虛,又復憂思疾苦,對於此類患者,在施用藥物、飲食補益的同時,要注重精神補益,方能取得好的效果。腦力勞動者的特點是體力勞動相對較少,腦力勞動較多,作息缺少規律,工作節奏緊張,睡眠較少,造成思慮太過而勞傷心脾,起居失常而致心腎兩虧等。其進補要注意補養心、脾、腎三臟。癥狀較輕者,可選用粥養的形式。在粥內加人養心、補脾、益腎的食物和藥物,既可以有利於吸收,又可以起到三臟同補的作用。對於病情較重者,可以服用養血安神丸、歸脾湯等。按摩和艾灸對於健脾益腎有較好的作用。腦力勞動者,在工作當中抽時間,進行自我按摩補益,以調節。心、脾、腎三髒的功能,也讓肢體小勞,使自己情緒放鬆,精力更旺盛。如能長期堅持,其效果可能比葯補和食補更佳。體力勞動者需要有堅強的筋骨、持久的耐力。中醫認為筋的營養來源和筋的活動能力都是由肝主宰的。筋和肝的關係十分密切。肝虛可使筋衰,筋衰可使人無力,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順說:「肝氣衰,筋不能動。」腎主骨,「腎氣平均」,則「筋骨堅」。「筋骨勁強」;脾主肌肉,耐力持久與否,與牌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體力勞動者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進食健脾、養肝、益腎的食物,以保證機體的需要。進補原則——因時而補進補,有人認為只宜在冬季進行,「冬季進補,春天打虎」的說法流傳甚廣。冬季進補,確是人體進補的很重要的一環。這主要是針對食補和葯補而言的沖醫認為,冬季是收藏季節,此季節進補容易為人體所吸收。另外,冬季氣候寒冷,而中藥補品一般溫性的較多,在冬季容易為人體所接受。同時由於冬季氣候的原因,人體的各種活動相對減少,人的新陳代謝也相對緩慢,這種情況下進補,容易見到效果。所以,習慣上人們重視冬季進補,而容易忽視其他季節的進補。其實,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特徵的新陳代謝,是不論季節變化與否,都在一刻不停地進行的。因此,為了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進補不應當局限於一季一時,而應當順應季節的變化,四季都能進行。有養生名言云:「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進補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同樣也應當順應四時。一是要根據氣候的特點,二是要注意季節對人體的影響,採取相應的方法,才能夠取得較好的補益效果。這也稱為「因時制宜」。【神補】四季的進補首先是精神方面的調養,使人精神條達,情緒穩定,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保持肌體的穩定性。1.春季的神補 主要是暢神,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春季陽氣生髮,天地俱生之時,萬物復甦,一派生機,欣欣向榮。人在此時的調神養生,應順應陽氣生髮,萬物外向生長的特點,注意陶冶情操,晚睡早起,披開束髮,寬衣解帶,散步於庭院之中,以使形體舒緩,神氣暢達從容,保持愉悅之情,切忌感情抑鬱,以逆生理。這裡所說的「生」、「予」、「賞」皆指神氣的活動,應當順應春季陽氣生髮之勢,與自然界融為一體,以使志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春天可以通過散步、踏青、賞花、郊遊等來舒暢自己的情志。居住在城市的人限於條件,已不可能廣步於庭,但可以在寓所附近的公園或綠地進行散步,使四肢、肌肉、關節適度地運動,使氣血流暢,功能協調,精神振奮。周末,全家老小或朋友可以到郊外踏青、賞花、遊覽,使人精神煥發,心情愉悅。2.夏季的神補 主要是充神,以使志長。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此為蕃莠,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英華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季天氣炎熱,陽氣旺盛,萬物盛長,生機勃勃,爭芳鬥豔,大陽地陰之氣交合,開花結實。就人而言,夏令正值人體陽氣旺盛外浮之時,人宜晚睡早起,切勿厭惡長日,以使陽氣充盛,人之情志精神充沛飽滿,充分得以抒發,處於外向狀態,保持歡快之情,切不可惱怒。心情舒暢,神氣向外,陽氣得神而不郁,臟腑氣血自然安和。夏季神補可以從改變居室的環境、賞花、納涼聊天、避暑旅遊等方面進行。在居室增加淡綠、淺藍的冷色調。案頭擺上一盆文竹,有條件的可以在庭院或陽台養上兩小缸荷花或兩盆桅子花。如此竹影疏斜,荷葉滴翠,桅子香濃,手搖紙扇,涼風習習,怒氣自然難以產生,何愁心志不暢。3.秋季的神補 主要是斂神,以使志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秋季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陽氣漸趨收潛,陰氣逐漸旺盛,氣候由熱轉涼,自然界漸呈清肅之景象。肅殺之氣降臨,人體之陽氣開始收斂。此時對神的調攝,亦當順其自然,宜早睡早起,神志保持清靜、安寧,使神氣內斂,處於內向狀態,不使志意外露,陽氣外泄,以免秋今肅殺之氣的傷害。秋季的調神當與秋天的陰昇陽降,陽氣始斂的自然規律相適應。賞月則是絕妙的方法,中秋之夜於湖畔池邊,舉目望那明月漸上中天,水面月影搖曳;或置身於松林石徑,月光透過松影,點點片片,灑落於小路,如雪似霜,微風陣陣,松林輕語,此情此景當會讓人神斂志收。4.冬季的神補 主要是藏神,以使志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拆,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季寒氣籠罩,萬物閉藏.陽氣潛匿.陰氣盛極,大地千里冰封.一派陰盛寒冷之景象。此時人體之陽氣亦潛藏於內,所以此時的調神.當以收稅為是,使心情處於心滿意足之狀態.以保證體內陽氣的閉藏.神氣不被擾動。志意內藏而不外露.若有隱私之狀。同時注意,早卧晚起.不使皮膚開泄汗出而傷陽。冬季的調神.當順應陰盛陽衰的氣候變化.符合冬以之規律。在溫曖的陽光之下.盡情地獲取大自然的給予.享受那曝背之樂。夜晚避免過多的夜生活。 儘可能地早早將息,以此收種、養神、藏神。【食補、葯補】1.春季的食補和葯補 宜選擇甘平的食物和藥物以健脾和胃,保證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健脾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春天肝本過旺而克脾。根據五髒的原理.春季肝的活動較為旺盛.因此春天的補益就必須注意補養脾胃.正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說:「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適當減少酸性食物,增加甜味食物。除了補養脾氣以外,還要注意增加一些具有疏理肝氣的食物和藥物的進人.如大棗、胡蘿蔔、菠菜、馬蘭頭、薺菜、芹菜、荸薺、菊花腦、枸杞子、菊花、党參、黃芪等。中成藥可以選用香砂六君九、補中益氣九、人蔘健脾丸等。2.夏季的食補和葯補 應選用清淡的食物和具有清心解暑的藥物。在夏季,人的陽氣旺盛,皮膚開泄,血脈充盈.出汗增多,容易表現出」夏氣通心」的生理變化;夏季濕氣較重.易於困脾,故夏季除了應選用清涼的食物,還要注意化濕健脾。所用的食物和藥物不僅具有解暑的作用,同時還具有開胃增食、健脾助運的作用。這些食物包括玉米、意議仁、綠豆、西瓜、黃瓜、絲瓜、冬瓜、茄子等。藥物包括西洋參、蓮子、若香、地骨皮、金銀花、茯苓等。補益的中成藥可以服用參苓白朮散、金銀花露、薯蕷丸等。3.秋季的食補和葯補 要選用滋陰潤燥、補養肺氣的食物和藥物。秋季氣溫漸涼,氣候乾燥。秋燥容易傷及人的肺臟,耗傷人的肺陰,使人出現口咽乾燥,咳嗽少痰,大便秘結等癥狀,因此根據燥者潤之,滋陰潤肺的補養原則,採用具有甘潤作用的食物和藥物進行補益。選用的食物和藥物包括梨、甘蔗、木耳、香蕉、蜂蜜、百合、天冬、麥冬、沙參、銀耳等。中成藥可選用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麥味地黃龍等。4.冬天的食補和葯補 宜選用具有溫陽補腎作用的食物和藥物。冬季是收藏的季節,同時冬季氣溫較低,皮膚血脈收緊,容易出現陰寒盛,陽氣衰的情況,因此要遵循溫陽補腎,溫而不散的原則進行補益。冬季進補可選用糯米、核桃仁、狗肉、桂圓、蝦仁、黑豆、人蔘、鹿茸等進行補益。同時可選用金匾腎氣丸、人蔘鹿茸丸等。總之,四季的進補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按照不同季節,不同地區和不同體質等實際情況,正確把握進補的原則和方法,才能取得好的補益效果。進補原則——因地而補地域的不同,進補方式也不同,這是補益因地制宜的原則。所謂地域的不同,有南方與北方、平原與山區、沿海與內地、城市與鄉村等區別。我們重點討論城市與鄉村人群在進補方面的注意事項。【城市人群】城市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具有人口密度大,文化水平較高,生活設施完善等特點。飲的是自來水,燒的是煤氣,用電保證,交通方便,物資豐富,食品保證,品種繁多,醫療條件較好。這些提高了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對人體健康也是十分有利的。城市同時也存在著不利健康的因素。以車代步,缺少鍛煉;汽車、摩托車的相對集中,尾氣排放造成大氣的污染;人口密度高,競爭日趨激烈(職業、職務、利益),時時刻刻在擾亂著人們的心神;居住獨門獨戶,阻斷了鄰里交往;食品豐富,不注意飲食節制,使心腦血管病、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發病率明顯上升;城市的喧囂傷人心神,耗人心陰。補品供應豐富,濫補、蠻補的現象比較嚴重。城市人群的進補首先要注重神補。尤其注意靜神,保持心神寧靜。有條件的要選擇環境優美、噪音少、空氣新鮮的地方居住,住在城市中心地帶和沿街居住的,要注意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噪音的污染;工作之餘,閑暇時間,可以種種花草或養養魚,或讀書、或學書法繪畫,培養自己高雅的氣質和有利於放鬆自己緊張情緒的興趣和愛好;在周末,到郊外踏青、放風箏、爬山、垂釣等,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確保情緒能有張有弛。另外要淡泊名利,少一些得失心。鄰里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關照,保持良好的關係,有助於心理的健康。食補要注意葷素搭配,合理營養,及時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以防過多進食某些食物而造成疾病的發生。葯補應注意辨證施補。虛則補之,不虛不補嚴防濫補、蠻補。按摩的補益對於城市人來說是十分合適的,早晨起床、晚上臨睡前都可以花不多的時間進行按摩補益,長期堅持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按摩關元,長期堅持可減輕肥胖的癥狀,治療肥胖所導致的氣虛證;摩腹可以調節胃腸道的功能,促進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這是其他補益方法難以相比的。艾灸補益對城市人來說也是十分方便的,效果明顯。但艾灸補益時要注意通風以保護環境,保證居室空氣的新鮮,防止受到煙的傷害。老年人和小孩在利用艾灸方法補益時,尤其要注意防止燙傷和火災的發生。【農村人群】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與城市相比,相對較低,衛生條件還比較差,有的地區還沒有脫貧。地區與地區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裡所說的農村人的進補主要是從總體上來講的。散,自然環境較好,人為污染較小,空氣新鮮,陽光充足,視野開闊,沒有喧囂,少噪音污染,農村的人們以體力勞動為主.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因而形體較結實,心血管疾病、肥胖病、高脂血症等發病相對要少和諧相處,村民們樂於助人、熱情好客、尊老愛幼的習俗代代相傳。人與人之間名利競爭較少,對生活往往要求不高,容易滿足。人們的精神壓力較小,因此現代社會裡常見的一些精神性疾病較為少見。農村中飲食結構以素食、清淡飲食為主,粗細糧搭配。一般都是粗茶淡飯、低熱量、低脂肪、多瓜果蔬菜、多雜糧,而較少甘肥油膩,食物新鮮,化學藥品污染較少,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病等病證較少發生。農村存在不利於健康的因素是生活條件相對較差,比如飲水條件、衛生設施、糞便處理等等。飲食結構均衡相對較差,動物性蛋白質供應相對不足,鮮奶供應更為困難,這就使得農村人口日常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難以得到合理的均衡的補充。在某些貧困地區.營養攝人不足.以致出現由於營養不良所造成的某些疾病。農村人的補益,在精神補益方面要注意做到培養多種興趣愛好,與外界多接觸.開擴眼界,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生活富裕的地區可以在房前屋後種植一些集觀賞性與經濟實用性於一體的作物,既美化環境,使人精神愉悅,又增加收入。在食補方面,最重要的是使機體能夠得到均衡的營養。每日在進食新鮮蔬菜的同時,就保證肉、禽、蛋等動物蛋白質以及豆類和豆製品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根據農作物生長的特點,在收穫季節勞動強度較大時,要注意進食一些健脾和養肝的食物以保證肌肉和筋骨的營養供應,在冬季天氣寒冷時,注意進食一些溫陽補腎的食物,以抵禦寒冷的侵襲。除了城市、農村的區別以外,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東西的跨度都很大。各地的自然環境、氣侯特點、經濟狀況、生活條件和生活習慣都不盡相同層此在進補上也應當有所區別,比如西北地區,地勢高而寒冷少雨,因此在食補和葯補時要注意用溫熱、滋潤為主的食物和藥物進行補益;在東南沿海地區,由於地勢低而溫熱多雨,因此多宜用清涼、燥濕的食物和藥物進行補益等岡四。總而言之,各地要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並結合各人自身的特點和病證等情況使用各種補益方法,從而收到預期的效果。進補原則——因人而補人從出生到老,要經過嬰幼兒、青少年、中年及老年幾個時期,不同時期又各有其特點;人所從事的工作,有職業、職務、工種之不同,各有其特點;另外,人有胖有瘦之分,體質差異,性別不同,在進補時應區別各種情況,有針對性實施,也稱為「因人制宜」。【幼兒期】幼兒期包括嬰幼兒和幼童期。中醫認為幼兒的主要特點是「稚陰稚陽」及「三有餘」、「四不足」。稚陰稚陽,是說幼兒的身體、臟腑,還是生理功能均未發育健全、成熟。三有餘四不足,是指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肝常有餘,心常有餘,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幼兒對營養物質的需求較多,其食補和葯補應當以健脾和胃助運為主,以促進脾胃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可以選用粳米、扁豆、大棗、蓮子、山藥、黃精、熟地、白朮、黃芪、茯苓等。中成藥可以選用八珍糕、玉屏風散等。現今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一般很少發生營養不足的情況,但要注意的是出現營養過剩,甚至濫補,造成孩子脾胃受損,嚴重的可導致孩子軀體和身體發育的失衡,造成以後的心腦血管病發生率提高等。嬰幼兒的神補:夫妻恩愛,和睦互助的家庭對孩子身心健康大有種益。這樣家庭的孩子精神放鬆,思想活躍、性格開朗、積極樂觀,與人相處和諧。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應當和睦相處,同時還應經常與孩子嬉戲娛樂,出外遊玩,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愛好,以保持孩子的童心、童趣和求知慾,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增長知識,得以健康成長。【青少年期】青少年處於幼童期與成人期之間的過渡時期,身體迅速生長,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最繁K的時期。同時,中樞神經系統及下丘腦亦迅速發育成熟,第二性徵顯現,性器官發育趨向成熟,女孩有了月經,男孩會出現遺精。青少年時期一般不需要特殊進補,只要供給其生長發育必須的營養即可;適當增加一些健脾補腦充髓的食物,如大棗、核桃仁等,女孩也可以適當、適時增加一些補血的食物,如豬肝、菠菜、大豆等。有些青少年思想不穩定,負擔過重,不注意勞逸,寢食偏廢,對性的好奇心過重,過多的手淫,會產生頭昏目眩,神疲乏力,心煩易怒,失眠夢遺(女子月經不調),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等癥狀。辨證施補,可採用補益心脾、交通。乙腎的方法進行補益。青少年的神補:重點是要引導孩子刻苦學習、報效祖國,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學校既要培養青少年刻苦鑽研、不怕困難的頑強精神,又要防止只重視智力教育,放鬆道德和意志力的培養。在家庭,父母與孩子要友好相處,尊重孩子的人格。在關心孩子物質生活的同時,要關心孩子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在社會要造成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和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氛圍。肩負著社會家庭重任,不僅有對事業的追求,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任務繁重,家務亦重,是人生壓力最大,也是體內能量消耗最多的時期,需要及時補劑必要的營養物質,以保證人生這一階段歷史任務的完成,同時也為老年期的生活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即中醫所說的「再振根基」。進補是保證足夠和全面的營養,可食大豆、大棗、核桃仁、芝麻、蓮子、松子,人蔘、枸杞子、熟地、党參、何首烏等進行補益,其總的原則是以肺、脾、腎為主,兼顧五髒的補養。中年時期的神補:中年時期由於社會責任重大,工作任務繁忙,又有家務的拖累,人際關係比較複雜,所以這一階段的神補要注意做到以事業為樂,以苦為樂,同時要努力培養和保持自己樂觀的精神,豁達的胸懷。人際相處要以誠相待,寬以待人,多為別人著想,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生活相和諧。碰到問題和矛盾時要及時排解。日常生活要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培養和保持一定的興趣愛好,以緩解因事業、工作、家庭、人際關係帶來的緊張情緒。【老年期】老年期各種功能逐漸衰退,形體趨於懈情。老年人臟腑衰弱汽血虛少,特別是腎氣、腎精不足更為明顯。臟腑衰弱,又以脾胃為關鍵。因腸胃功能日漸衰弱,胃腸容納量減少,其蠕動功能也相應地遲緩。「年長者腸胃日弱,容納少而轉化遲。」(清·黃元御)由於脾胃弱,水谷之精氣不足,不能滋補先天,故腎氣、腎精會不足,氣血生化乏源,故而氣血虛少。老年人的進補要做到五臟同補。同時又要根據腎氣不足,脾胃功能虛弱的情況,側重補養脾腎,以增強臟腑功能,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可多食核桃仁、黑芝麻、大豆、桂圓、蓮子、栗子、木耳、香菇、大棗、山藥、百合、玉米等。同時可以選命財產六君丸、補中益氣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中成藥進行補益。老年期的神補:因退休,機體功能的衰退,容易產生無所事事,悲觀失望的情緒。針對這一特點,老年人應「老有所學」,通過各種方式的學習,充實生活,心理上保持年輕。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為社會再作奉獻,做到老有所為。培養良好的興趣和愛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與人同樂,保持社會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家庭當中,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尋找樂趣,逗逗孫子,學學烹飪,種花養草等,從小勞之中,獲得無窮樂趣。進補原則——辨證施補在進補時要對虛弱癥狀仔細觀察,全面分析,辨別出虛證的性質(氣、血、陰、陽)和發病的部位(心、肺、脾、肝、腎等)、疾病的趨勢,最後制定相應的進補方法,這就是辨證施補。對於一些癥狀明顯,機體虧虛嚴重的虛證,在進補方法的選用上須以葯補為主,輔以食補,必要時還需採用其他一些治療方法給予配合。【氣、血、陰、陽虛證】1.陰虛證 是指機體陰液不足的證候。主要表現:形體消瘦,面色憔。淬,目眩耳鳴,口燥咽干,舌質嫩紅、少苔或無苔,脈細。伴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舌質紅線,脈細數者,為陰虛內熱證,也稱為「虛熱證」。溫熱病後期,陰液耗傷,還可見心煩不眠,或昏沉欲睡,手足蠕動,時有抽搐。進補方法:主要採取滋陰的方法,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二至丸等方劑。同時可食用一些滋陰的食物,如蜂蜜、飴糖、百合、拘杞子、銀耳等。2.陽虛證 是指陽氣不足的證候。主要表現:面色眺白,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蜷卧自汗,口淡乏味,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胖嫩,苔白潤,脈遲無力等。進補方法:重在溫陽,可選用金匱腎氣丸、全鹿丸、右歸丸、龜齡集等方劑。同時可食用溫陽的食物,如蝦、核桃仁、麻雀、狗肉、鹿肉、羊肉等。3.氣虛證 是指正氣不足、臟腑功能低下的證候。主要表現:神疲乏力,聲低懶言,氣怯氣短,頭暈淚汗,納呆少食,舌淡胖嫩,脈虛無力。嚴重時可見神昏,汗出,肢冷,脈搏微弱。氣虛嚴重者可表現為氣陷,出現腹部墜脹感或腰酸腰痛,同時伴有脫肛、子宮下垂或其他內臟下垂等症。進補方法:重在補氣,可選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丸、玉屏風散等方劑。同時可適當的食用補氣的食物,如雞肉、菱角、栗子、糯米、泥鰍等。4.血虛證 主要表現為面白無華或萎黃,唇色、爪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婦女月經失調(經少、經閉、或周期延遲),舌淡,脈細弱。進補方法:重在補血,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四物湯,八珍九,十全大補膏,河車大造丸等方劑。同時可食用補血的食物,如豬心、豬肝、龍眼肉、花生、菠菜等。【心系虛證】1.心氣虛弱主要表現:心悸,氣短,自汗,易驚,健忘,面色淡白,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難以人眠,舌蒼白,舌質淡,脈細弱等。進補方法:補益心氣,可選用養心湯等方劑。還可選用人蔘、茯苓酸棗仁、五味子等中藥,輔以豬心、羊心、蓮子等食物。2.心陽虛弱主要表現:心悸或怔忡,易驚,健忘,難寐或但欲寢,面色晄白,自汗神疲,少氣懶語,畏冷肢涼,苔白,舌質淡潤,舌體胖,脈細弱遲。心陽衰微則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甚者昏迷,脈微欲脫或見結代等。進補方法:溫補心陽,可選用保元湯等方劑。還可選用人蔘、黃芪刺五加等中藥。3.心血虧虛主要表現:心悸或怔忡,心煩,不寐,健忘,頭暈目眩,面白無華,唇指甲淡,舌質淡白,脈細弱等。進補方法:補血安神,可選用四物湯等方劑。同時可選用補血食物,如豬心、雞蛋、鵪鶉、大棗、桑椹、葡萄、龍眼肉等。4.心陰虧虛主要表現:心悸或怔忡,心煩,不寢,潮熱或低熱,五心煩熱,盜汗,唇燥咽干口苦,尿黃便結,舌紅少津,無苔或薄黃苔,脈細數等。進補方法:滋陰安神,可選用補心丹等方劑。同時可選用柏子仁、王竹、麥門冬、豬皮、雞蛋等。【肝系虛證】1.肝血虧虛主要表現:兩眼乾澀,視物模糊,或雀目,頭暈,面白無華,唇、指甲淡白,脅痛,經少或經閉,舌質淡白,脈弦細等。進補方法:補養肝血,可選用補肝湯等方劑。同時可選用當歸、熟地黃、白芍、枸杞子、豬肝、雞肝、牛肝、牛蹄筋、菠菜、胡蘿蔔等。2.肝陰虧虛主要表現:兩眼乾澀,視物模糊,脅痛,潮熱或低熱,五心煩熱、盜汗、唇燥咽干,口苦,尿黃便結,舌紅少津,無苔或薄黃苔,脈弦細數等。進補方法:滋補肝陰,可選用一貫煎等方劑。此外可選用女貞子、龜版、石斛、烏骨雞、鴿肉、鵪鶉等。【脾胃系的虛證】1.脾氣虛弱主要表現:食少,腹脹便搪,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舌苔淡白,脈緩細弱等。進補方法:補益脾氣,可選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方劑。同時可選用党參、白朮、黃芪、薏苡仁、山藥、豬肉、兔肉、鴿肉、青魚、鯽魚、粳米、大豆、扁豆等。2.脾陰虧虛主要表現:消瘦乏力,納呆不思食,食之腹脹,唇乾口燥,五心煩熱,尿黃便結,舌紅苔少,脈細數或澀等。進補方法:滋補脾陰,可選用中和理明湯等方劑。此外可選用當歸、柏子仁、何首烏、桑椹、牛奶。蜂蜜、松子、黑芝麻、香蕉、菠菜等。3.脾陽虛弱主要表現:面色蒼白,形寒肢冷,口淡不渴,納呆食少,食後腹脹,尿清便溏,或見浮腫,尿少,或白帶清稀,舌淡苔白滑,脈沉細遲弱等。進補方法:溫補脾陽,可選用理中丸、五菩散等方劑。此外可選用益智仁、補骨脂、骨碎補、肉桂、巴戟天、狗肉、羊肉、雞肉、鰱魚、刀豆、糯米等。4.胃氣虛弱主要表現:納呆,口淡無味,不思飲食,胃脘微痞,舌質淡,脈細弱等。進補方法:補中益氣,可選用補中益氣湯等方劑。同時可選用人蔘、太子參、黃芪、白朮、茯苓、山藥、烏骨雞、雞肉、兔肉、牛奶等。5.胃陰虧虛主要表現:口渴咽燥,飢不欲食,大便乾燥,乾嘔呢逆,舌光紅少津,脈細數等。進補方法:滋補胃陰,可選用益胃湯等方劑。同時可選用黃精、玉竹、石斛、沙參、天門冬、麥門冬、西洋參、銀耳、木耳、豆腐、豬肉、粳米等。6.胃陽虛弱主要表現:胃院疼痛,作脹,吞酸嘈雜,嘔吐呢逆,四肢厥冷,喜熱飲,舌苔白滑,脈沉遲等。進補方法:溫補胃陽,可選用羊肉、黃牛肉、雞肉、鯨魚、刀豆、糯米、飴糖等。【肺系虛證】1.肺陰虧虛主要表現:顴紅,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燥聲嘶,乾咳無痰或少痰,或痰中帶血,尿黃便結,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進補方法:滋陰潤肺,可選用百合固金湯等方劑。此外可選用沙參、麥冬、百合、王竹、西洋參、山藥、豬肺、銀耳、豆漿、梨、甘蔗等。2.肺氣虛弱主要表現:少氣懶言,倦怠無力,常自汗出,聲低氣促,咳喘無力,痰多清稀,易患外感,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等。進補方法:補益肺氣,可選用補肺湯等方劑。同時可選用党參、黃芪、巴戟天、人蔘、補骨脂、豬肺、胡桃肉、糯米等。【腎系虛證】1.腎陰虧虛主要表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耳聾;遺精,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或低熱,盜汗、顴紅、口乾咽燥,尿黃便結,舌紅少苔少津,脈細數等。進補方法:滋補腎陰,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等方劑。此外可選用何首烏、拘杞子、女貞子、熟地黃、桑椹子、黑豆、黑芝麻、烏骨雞、豬皮、豬腦等。2腎精虧虛主要表現:頭暈健忘、耳鳴耳聾、發脫齒搖、腰膝酸軟、舌淡脈沉細等。進補方法:補益腎精,可選用河車大造丸等方劑。此外可選用熟地黃、菟絲子、骨碎補、黃精、紫河車、鹿肉、海參、黃牛肉、蜂乳、黑芝麻等。3.腎氣虛弱主要表現: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小便頻數,甚至遺尿,男子可表現為滑精早泄、女子可表現為白帶清稀,舌苔淡白,脈沉弱等。進補方法:補益腎氣,固腎攝精,可選用桑螵峭散等方劑。還可選用杜仲、蛤蚧、仙茅、海馬、巴戟天、核桃仁、栗子、豇豆、豬腎、雞肝、鴿蛋等。4.腎陽虛弱主要表現:腰酸膝軟,耳鳴頭暈,面色眈白,神疲乏力,喜卧嗜睡,形寒肢冷,或見陽痿,尿清、舌淡胖,白潤苔,脈沉細遲弱等。進補方法:溫補腎陽,可選用附桂八味丸等方劑。此外可選用仙茅、鎖陽、海馬、蛤蚧、韭子、肉蓯蓉、淫羊藿、鹿茸、冬蟲夏草、對蝦、麻雀肉等。進補的禁忌進補的禁忌主要包括病證的禁忌和配伍的禁忌:【病證的禁忌】體質強壯的人不宜進補,以免導致陰盛或陽亢,破壞人體的陰陽平衡。形體消瘦,面色憔悴,目眩耳鳴,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質嫩紅、少苔或無苔,脈細等為陰虛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溫熱類的補品和補藥,如紅參、鹿茸、桂圓、核桃仁等。面色蒼白、疲乏無力、少氣懶言,形寒肢冷、蜷卧自汗、口淡乏味、小便清長,大便稀搪、舌質淡、胖嫩、苔閂潤、脈遲無力等為陽虛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寒涼性質的補品和補藥,如西瓜、龜肉、鱉肉、生地、麥冬等。發熱、腹脹痛拒按、胸悶煩躁,甚至神昏譫語.呼吸喘促,痰涎壅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舌苔厚膩,脈實有力等為實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補品和補藥,以免留邪不出,延長病程。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出不暢,頭痛,肢體酸痛,苔薄,脈浮等為表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補品和補藥,以免誘邪深人,延長病程。發熱不惡寒,面紅目赤,口唇乾燥,口渴飲冷,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數等為熱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溫熱性質的補品和補藥,如羊肉、狗肉桂圓、核桃等,以免助熱耗陰。惡寒喜暖,面色蒼白,口淡不渴,手足逆冷,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遲等為寒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寒涼性質的補品和補藥,如蚌肉、龜肉、鱉肉、西洋參、蜂蜜等,以免助寒傷陽。唇焦舌燥,咽干,口渴少津或天津,皮膚於燥或枯癟,小便短少,大便秘結,舌質干紅,脈細數等為燥熱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燥熱性質的補品和補藥,如羊肉、狗肉、蝦、以免更灼津液。頭重而昏,胸悶,脘痞,腹脹,肢體沉重酸困,甚至水腫,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帶下,舌苔厚膩,脈儒等為濕證,這類病證的人不宜服用滋膩性質的補品和補藥,如大棗、蜂蜜、老鱉等,以免助濕生痰。【配伍禁忌】配伍禁忌是指在藥物和藥物、食物和食物、藥物和食物相互配合服食時,會產生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不能同時服用。配伍禁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藥物相反藜蘆反人蔘、党參、丹參、沙參、細辛、赤芍、白芍。2.服食葯忌豬肉反烏梅、桔梗、黃連。豬血忌地黃、何首烏。豬心忌吳茱萸。豬肉反半夏、菖蒲,忌銅、醋及丹砂。狗肉反商陸,忌杏仁。鯽魚反厚朴,忌麥門冬、養麥、豬肝。鴨蛋忌李子、桑椹子。3.服藥食忌服白朮時勿服桃、李子、雀肉、芫荽、蒜等。服茯苓時勿服莧萊。服天門冬時勿服鯉魚。4.食物相反豬肉反牛肉。羊肝反椒、豬肉。兔肉反姜。牛肉反栗子。羊肚反小豆、梅子。羊肉反魚膾酪。雞肉反魚汁。野雞肉反養麥、鯽魚、豬肝。雞蛋反龜肉、生蔥、生蒜。雞肉反兔肉。鴨肉反豬肉。楊梅反生蔥。柿子、李子反蟹。李子反雞蛋、蜜。生蔥反蜜。關於配伍的禁忌,有相當多的是有其科學道理的,比如富含鈣質的食物和富含草酸的食物直接放在一起燒煮加工會形成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從而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等等。上述配伍禁忌在古書中均有記載,雖沒有經過全面的科學論證,但這是前人實踐的總結,在進補的過程當中,應儘可能避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關於身體不同氣味的猜想
※牛皮癬太難看,20年中醫秘方,2個月根除牛皮癬 [一點資訊]
※太極中醫聖方,千年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詮釋和理解全身麻醉
※如果不識自身體質,所有的養生行為都是慢性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