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何區別
「腎陰虛」與「腎陽虛」區別: 腎陰虛:「陰虛常生內熱」,表現為五心發熱、煩躁、口乾咽燥、神煩氣粗、尿黃便干、心悸氣短、頭暈眼花、精神狀態差、月經不調、面色無華、黃褐斑、蝴蝶斑滋生,一般多見於女性,各種機能亢進性疾病如肺結核、長期低燒等。 腎陽虛:「陽虛則生外寒」,表現為體質虛弱、手腳發涼、腰膝酸軟、夜尿頻繁、疲乏無力、氣短懶言、失眠健忘、精神不振、易疲勞、臉色蒼白,一般多見於男性,各種機能衰退性疾病及各種慢性疾病等。
3.腎的生理特性 (1)腎性潛藏《素問六節臟象論》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格致餘論》也強調「主閉藏者腎也」。皆認為腎具有閉藏的特性。腎性潛藏的特點決定了人體一切潛藏、攝納、封藏的生理活動皆由腎所主。具體表現在:腎主藏精、藏血、納氣。《醫學入門臟腑條分》指出:「腎納氣、收血、化精,為封藏之本。」此外,腎還有固水津、攝二便、固胞胎、封藏膏脂之功。如《景岳全書泄瀉》指出:「蓋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為所主。」《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認為膏淋是由於「腎虛不能制於肥液,故與小便俱出也」。腎閉藏精氣,使其不致無故流失而在體內發揮應有的生理效應,從而能夠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腎精宜藏而不宜瀉,命火宜潛而不宜露。耗泄則為患,斯病作矣。腎封藏失司,可表現為腎不納氣的呼吸異常,或精關不固的滑精早泄,或沖任不固的崩漏滑胎,或二便失攝的遺尿溏瀉等。治療多以補腎為大法,輔以固攝收斂之品。 (2)腎惡燥《素問宣明五氣篇》有云:「五臟所惡……腎惡燥。」明代馬蒔釋曰:「腎主水,其性潤,腎燥則精涸,故惡燥。」腎為水臟,主藏精,主津液。燥易傷陰津、耗損腎液,故具惡燥的特性。因此臨床腎病治療不宜過用燥烈之品,即使是腎陽不足宜用溫燥之證,也應在補陽方中加入滋陰之品以陰中求陽,腎氣丸的組方即體現了這一原則。 (3)腎為先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為明代李中梓所倡,他在《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中說:「腎為臟腑之本,十二經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腎。」腎藏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初物質及動力所在。《靈樞經脈篇》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後腦髓生。」先天之精對人體的孕育、成形到整個發育成長過程起著決定性作用。由於腎為「先天之本」,臨床防治先天疾病多從治腎入手。 (4)腎為水火之臟 腎寓真陰真陽、為一身陰陽之根本。《類經附翼求正錄三焦包絡命門辨》指出:「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生死之竇……此謂性命之大本。」又說:「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命門之火即真陽,命門之水即真陰。真陰、真陽閉藏於腎,為五臟六腑陰陽的發源地。腎的陰陽虧虛可累及五臟,五臟所傷亦「窮必及腎。」如腎陽虛衰不能溫運脾土,可致脾陽不振,出現下利清谷、五更泄瀉等症;反之脾陽不足,久必累及腎陽,終致脾腎陽虛之證。 (5)腎通於冬氣中醫學從「天人相應」的角度出發,認為人體五臟與自然界四時陰陽相應。《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腎在五行屬水,冬季亦屬水。所以腎氣在冬季最為旺盛,而冬季也多腎的病變。了解這一特性,有助於掌握腎病的防治規律。 4.腎的精氣陰陽 (1)腎精「腎精」一詞,《內經》未明確提及。但已有「腎藏精」(《靈樞本神》)、「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藏象論》)以及「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素問上古天真論》)的記載。腎精有廣、狹義之分。廣義腎精是腎中所藏精微物質的總稱,其來源有二。一為先天之精,受之於父母。二為水谷之精及臟腑之精,又稱後天之精。狹義腎精是指生殖之精。腎精的主要生理作用在於生髓充骨填腦,是維持人體正常發育的物質基礎之一。腎精不足時,其病理表現為兩個方面:①發育障礙:小兒可見發育遲緩,出現「五遲」,「五軟」,身材矮小、智力呆鈍等症;成人則早衰,發脫齒落、記憶力減退。②生殖障礙:男子表現為精少不育,女子表現為不孕、月經失調等。治療宜用填精補髓之品,如河車大造丸等。
(2)腎氣腎氣是腎精所化之氣,是腎的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腎氣」一詞,在《內經》中多次出現。《素問上古天真論》描述了腎氣由盛、實到平均、衰的自然變化過程以及這一過程所引起的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現象,因此腎氣可視作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動力。其生理作用可概括為:推動胎兒形成發育、納氣助肺呼吸、充耳助聽覺以及氣化水液形成小便並控制二陰開合等。病理上,腎氣虛可出現腎失閉藏、失固攝、不化水、不納氣等表現,如遺精、滑泄、大便滑脫、小便清長或遺尿或不利、動輒氣喘等。治療當於補腎之中,加以收斂固澀之品。 分析以上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將腎中物質的屬性陰陽與腎中物質本體陰陽混淆為一談。按事物的陰陽屬性對腎精、腎氣、腎陰、腎陽進行類,則腎陰腎精屬陰,而腎陽腎氣屬陽,故腎陰、腎精可統稱「腎中陰精」,腎陽、腎氣可統稱「腎中陽氣」,但決不能以「陽」代氣,以「陰」代精。從病理角度而言,腎精虧和腎氣虛均可無明顯的陰陽失調,故治療當以補益腎中精氣為大法。腎陰虛、陽虛則在腎中精氣虧虛的基礎上,又有陰陽不足的表現,故其治療在補益精氣的同時應注意「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有僅表現為單純腎陰虛、腎陽虛者,治療時只需滋腎陰或溫腎陽,而不必涉及精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