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品味孟郊|永遠的遊子吟

在2015年的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吟誦了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他說,這首詩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庭情結,並告誡大家:「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宋《孟東野詩集》刻本畫像

永遠的遊子吟

文/楊振華

孟郊是著名的苦吟詩人,而傳世最廣的不是他的苦吟詩,而是抒寫親情的《遊子吟》。《遊子吟》傳達了人類共有的一份情感——慈母之愛、遊子之思,它叩擊心靈,穿越時空,今天依然是海內外華人共同喜愛的詩篇。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初春的一天,繁華的長安城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進士殿試成績公布了,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吸引人們眼球的只是街上騎著高頭大馬的及第士子。大街上簇擁著看熱鬧的老人孩子,大姑娘小媳婦,大家把目光投向這些得意的讀書人,口裡還傳誦著他們創作的詩句,崇拜他們如同今天人們崇拜明星一般。他們也確實是那個時代的明星。這些得意的讀書人里就有詩人孟郊,一位武康籍(今浙江德清縣)的遊子。

孟郊兩次應試兩次名落孫山,在第三次努力後終於金榜題名,雖年屆四十六了,但孟郊騎在馬上看到街旁圍觀的紅男綠女,想到母親的殷殷期盼夢想成真,想到今後再也不用為爭安身立命之地而焦慮,儘管初春料峭,詩人一點也感受不到那份寒意,自然地吟詠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精美詩篇,輕鬆快意溢於言表。隨後,孟郊忙於會友,還參加了朝廷為新科進士舉行的曲江大會,他陶醉在登科帶來的幸福的夢幻之中,又寫下了充滿歡情的《同年春宴》詩:「……高歌搖春風,醉舞摧花枝。」這個春天是孟郊後半生最燦爛的時光了。他流露的得意之情,同詩人快接近天命之年齡有點不合。

青雲不我與

白首方選書

當時,登進士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要有官做,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做什麼官,還得等吏部來選人。詩人畢竟是詩人,科舉及第了,不懂得如何把做官的資格轉變成實實在在的官職,仍「願保金石志,無令有奪移」。而正是孟郊單純的詩人性情讓他足足等了四年,才被選為溧陽縣(今江蘇溧陽市)縣尉。這是在縣令、縣丞、主簿之下的九品文官,分管一個縣的催租徵稅、捕盜緝賊等具體事務。在唐朝,這個職位有時不免要受鞭笞之辱,許多士子都不願干,哪有風光可言。詩人感慨「青雲不我與,白首方選書」,縱然他同韓愈並稱於中唐文壇,有「孟詩韓筆」之譽,是詩界響噹噹的人物,也是人到白頭才被選為縣尉,空有一腔抱負不能施展,他實在有太多的思緒要傾訴,可又只能仰起那菜色的臉,面對天空長吁短嘆。想起了年邁的母親在故鄉守望,想起了妻子在江南的余英溪畔翹首期盼,想起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們,加上韓愈這些朋友們的勸導,孟郊踏上了南歸任職的路程。

宋刻本《孟東野詩集》

詩人經過長期的漂泊,畢竟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地方。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母親接到溧陽去,讓清苦一生的母親也享享清福。一千兩百多年前,孟郊回到江南小鎮武康的那個黃昏是寧靜的,但卻是不平凡的。在武康清河坊孟宅,老母親湊著昏黃的油燈,一針一線地縫衣,在動身離開故鄉前她要為兒子縫一件衣服,年屆半百的孟郊坐在母親身旁,和母親話著家常。詩人看到母親滿頭白髮,看到母親布滿滄桑的臉頰,看到母親縫製衣服那專註的眼神,他感慨萬千,感動萬分。母親多少次為自己縫製衣服,多少次叮嚀在外要照顧好自己,多少次手搭涼棚盼望兒子歸來。如果沒有母親殷切的目光激勵他苦讀詩書,沒有母親溫暖的手一次次把他推向趕考的長安道上,他是否會灰心?能否堅持到最後?人家是「十年寒窗」,可詩人何止十年?到了四十六歲才科舉及第,呈現出人生路上的幾縷曙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母親春天陽光般的恩情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千古絕唱《遊子吟》誕生了。在詩題下,孟郊自註:「迎母溧上作。」它是詩人回武康接母親去溧陽時創作的,雖是個人心境的流露,但同樣凝結了天下遊子對母親的拳拳之心。

在溧陽,詩人度過了短暫的安適日子,他體察民情,寫了不少反映民間疾苦的詩篇;會友交遊,盡享湖光山色之美。但詩人太熱衷於詩歌了,時常徘徊在溧陽的山水之間;他太不懂得官場應酬,與上司關係處理不當,甚至有點厭棄公務。貞元二十一年(805),孟郊四年縣尉任期屆滿,等到替任者到位,毅然離開溧陽。然而等待他的是多舛的命途,悲苦的生活。他長期在貧病交加的處境里掙扎,尤其人到老年,連失三子,將他徹底擊倒。唐元和九年(814)深秋,在投奔山南西道節度使鄭餘慶的途中暴病而亡。這一年,孟郊六十四歲。

身死聲名在

多應萬古傳

據記載,孟郊死時「家徒壁立,得親友助,始得歸葬洛陽」。他去世後,好友張籍謚他為「貞曜先生」,意思是說孟郊高潔的品行光照古今,韓愈為他作《貞曜先生墓志銘》,賈島寫哀詩《哭孟郊》:「身死聲名在,多應萬古傳……」王建作《哭孟東野》:「吟損秋天月不明,蘭無香氣鶴無聲……」

清乾隆年間的東野古井碑

孟郊是著名的苦吟詩人,而傳世最廣的不是他的苦吟詩,而是抒寫親情的《遊子吟》。《遊子吟》傳達了人類共有的一份情感——慈母之愛、遊子之思,它叩擊心靈,穿越時空,今天依然是海內外華人共同喜愛的詩篇。

圖書簡介

孟郊(751—815年),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唐代著名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孟郊歷來與韓愈齊名,世稱「韓孟」,是韓孟奇險詩派的開山祖和中堅力量。孟郊詩歌對後世影響深遠,宋梅堯臣以孟郊相詡,創作了獨具風格的「老硬不可截」的詩歌,黃庭堅在詩歌創新的嘗試中吸取孟郊的成果,開創了以瘦硬為主要特徵的江西詩派。孟郊又有「詩囚」之稱,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本書分「學人說孟郊」「今人品孟郊」「古人評孟郊」三部分,包括對其詩歌成就的論述、對其文學史地位的探討、對其歷史事迹的考證,幫助讀者了解認識一個真實的詩人孟郊。

《品味孟郊》德清縣政協文史與宗教委員會編,中國文史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責任編輯王文運。


推薦閱讀:

《品味男女人生》之二
品味姑蘇之23—碧螺峰和紫金庵
蘋果手機的優點貴嗎?
知乎最新live | 提升你的時尚品味系列live即將開始
解讀「四書五經」,品味國學經典

TAG:品味 | 孟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