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狄德羅效應

狄德羅效應是一種常見的「愈得愈不足效應」,在沒有得到某種東西時,心裡很平穩,而一旦得到了,卻不滿足。丹尼斯·狄德羅是18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有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的紅色睡袍。他非常喜歡,穿著它在家裡找感覺。他發現傢具的風格有些不對,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把舊的東西先後更新,傢具終於都跟上了睡袍的檔次。然而,他越想越覺得不舒服,因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揮了,甚至是脅迫了。後來,狄德羅把這種感覺寫成一篇文章,題目是《與舊睡袍離別的痛苦》。200多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寫了《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一書。書中把狄德羅的那個經歷概括為「狄德羅效應」,或「配套效應」,專指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平衡的現象。狄德羅效應給人們一種啟示:對於那些非必需的東西盡量不要。因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麼外界的和心理的壓力會使你不斷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東西。如何才能擺脫「狄德羅效應」的擺布呢?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他的處理方式。

有一天,幾位學生慫恿蘇格拉底去熱鬧的集市逛一逛。他們七嘴八舌地說:「集市裡的東西可多了,有很多好聽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數不清的新鮮玩意兒,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東西應有盡有。您如果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他想了想,同意了學生的建議,決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蘇格拉底一進課堂,學生們立刻圍了上來,熱情地請他講一講集市之行的收穫。他看著大家,停頓了一下說:「此行我的確有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

隨後,蘇格拉底說了這樣的話:「當我們為奢侈的生活而疲於奔波的時候,幸福的生活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簡單,比如最好的房間,就是必需的物品一個也不少,沒用的物品一個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推薦閱讀:

教育中的36種心理效應(15-25)-終身學習-中國教育人博客
愛的狄德羅效應
5件重器拉動10個億 這場「青銅熱」的市場效應怎麼看?

TAG: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