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傑:「仁民愛物、民胞物與」的生態智慧(上)

  「仁民愛物、民胞物與」表達的是每個人對待他人、對待自然的一種基本態度。「仁民愛物」是孟子提出來的,「民胞物與」由張載提出。西方哲學主張天人二分,因而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主流上就主張戡天役物、人定勝天,這是一種典型的人類中心主義觀點。而中國哲學則認為,人類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也不是萬物存在的尺度,人只是大自然中的組成部分。基於這一理念,中國哲學不是把自然界看作征服的對象、戰勝的對象,而是看作認識的對象、朋友,把尊重生命、愛護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體看作人類至高無上的崇高道德准責。在中國哲學看來,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體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是秉天地之氣而生,都是大自然的產物。它們存在於這個地球上,與人類一樣,同樣有自身存在的權利、價值和尊嚴,我們人類不能任意剝奪或消滅它們的生命。

  戰國末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的一段話很能代表中國哲學中的這一價值觀念,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王制》)在荀子看來,草木禽獸都是有氣、有生、有知的生靈,人也只是萬物之中的一物,屬於一個由低到高的序列,都是稟受天地之氣而產生的,只不過人與它們相比,只是多了理性思維和道德觀念而已,這樣,人與自然的關係就被納入到倫理思考的框架中來了,人與自然之間冷冰冰的關係被賦予了人性的、道德的內涵。我們來看孔子是如何主張的。孔子告訴我們說,人不但要愛人,還要把這種仁愛之心推及到萬物,充分表現出了孔子對快樂生活的追求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他提出了「釣而不綱,弋不射宿」,主張只用魚竿釣魚,反對用大網攔河捕魚,並反對射殺夜宿回巢的鳥。反對人類對大自然生命的濫捕濫殺,反對破壞生態平衡。孟子也是主張把仁愛之心擴充到自然萬物之中,提出了「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生態倫理主張。《禮記》提出了「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的主張。董仲舒更是提出了「泛愛群生」、「鳥獸昆蟲莫不愛」的主張。「二程」也提出了人不僅要愛人類,而且還要愛一切有生命之物,要把仁愛的對象擴大到天地萬物和整個自然界中,以實現人道與天道的徹底貫通。張載更是把蒼天看作是父親,大地看作是母親,天地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他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民胞物與」的思想,即天地間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姊妹,所有的有生命、無生命的事物都是我的朋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哲學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是溫和的、友好的,而不是敵意的、冷酷的,人類之愛由近及遠,由家庭倫理之愛推及朋友、鄰人、鄉人、國人、天下人之愛,然後再推及動物、植物乃至宇宙間的一切生靈中去。以這種觀念審視自然界,自然界就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死寂的機械世界,而是一個生機瀰漫、生命流行的有機世界。這種仁民愛物、民胞物與的生態情懷成為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有價值的思想資源。

  儒家是這樣,道家也是這樣。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也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主張道法自然,反對人類用強制的方式對大自然進行人為的破壞,道家嚮往的是那種「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可攀援而窺」、「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的自然圖景,強調那些任意破壞自然、殘害生靈者必將遭到報應。道家還從道法自然中悟出長生不死、羽化登仙的道理,希望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理想境界,把生態環境與生命的終極追求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追求的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完美和諧。

  佛教中的生態智慧,同樣是把生命個體和生態環境看作是一個統一體,承認萬物皆有佛性,都具有內在價值,因而主張「不殺生」、「澤被草木」、「慈悲為懷」、「萬物平等」等,「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認為「諸罪之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尤要」。因此,佛教徒大多反對人對自然生靈的傷害,因而往往都是素食主義者。禪宗主張的那種「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完全中國化、世俗化了的佛教,是中國人自己創造的佛教,是佛教與中國固有哲學融會貫通的產物。

  可見,中國傳統的儒釋道三家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都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這一思想給了我們重要啟示:在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們要更加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調統一。要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要善待大自然,減少對資源的無限制掠奪和對環境的破壞。因為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如果盲目地破壞自然,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最終只能導致人類自身的滅亡。就像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所警告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為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推薦閱讀:

生態生活——誰說白天喝檸檬水會變黑的,你出來
捌零易貸持續發力,全力構建汽車產業鏈生態圈
如何全球開放生態
淺論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及其啟示
生態生活——關於指甲的謠言你聽過多少?

TAG:智慧 | 生態 | 王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