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主婦」演繹著社會變化
日本「家庭主婦」演繹著社會變化
張桐
「家庭主婦」,不僅是日本社會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被發揮到極致,演繹成為一種職業,成為「專業家庭主婦」。言外之意,「家庭主婦」並不是「吃閑飯」的。多少年來,許多日本女性自覺自愿選擇「家庭主婦」的職業。究其背後,還有這樣的原因。
第一、「家庭主婦」可以牢牢把握家庭財政大權。2011年11月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在20歲以上、70歲以下的日本已婚女性當中,手握財政大權者佔全體的82%。丈夫要從她們手中領取零花錢,其中給丈夫零花錢平均每月不到3萬日元的佔全體半數以上。作為主要勞動力的日本男子,平均一天可以自由使用的錢不到1千日元,如果再有點吸煙的嗜好,那中午可真就是兩個麵包一罐咖啡的標準了。同期公布的另一項調查結果得知,日本已婚女性的「私房錢」平均每人114萬7846日元。通過這組對比,就不難看出日本女性的家庭地位,簡直就是「一言堂」。
第二、日本家庭主婦享受國家財政制度的優遇。在日本,無論男女一旦工作,就需要繳納所得稅、社會保險和厚生年金。但日本的家庭主婦作為丈夫的撫養對象,可以不繳納保險金卻享受相同的保險待遇,而且即使一天都沒有工作過,到了65歲也同樣可以領取國民年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工作的女性必須向國家交稅,不工作的女性反而可以從國家領錢。日本政府的各種「家庭主婦」優待制度,實際上也促使了部分日本女性選擇婚後不工作。
第三、高學歷女性的第一志願。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女性的大學升學率急速升高,1994年更是一躍超過日本男性。在日本,高學歷的女性佔大多數,但遺憾的是,這些高學歷人才並沒有走出社會的意識。2009年,日本內閣府做過一項意識調查,調查結果得知,對於「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表示贊同的,20歲到30歲的年輕女性最多。大阪大學社會經濟研究所曾實施過一次大規模的關於「幸福度」的調查。結果表明,當代日本人中,「幸福度」最高的是都市裡30歲到40歲的家庭主婦。
現在,日本進入「高齡化」和「少子化」時代,最大的獨缺是勞動力,直接影響未來日本的可持續性發展。這樣,日本社會開始重新審視「家庭主婦」這一社會群體,試圖讓她們重新走出家門,成為新的勞動力。為此,有的縣策划了「女性經濟」藍圖,有的企業表示要重用女性管理者,有的研究機構提出擴大女性的社會活躍度。這種改變,能否如願,還有待觀察。但這種「家庭主婦」的演繹,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前車之鑒」。(
推薦閱讀:
※「豐乳不如肥臀」在日本悄然走俏
※日本面相學:法令紋圖解
※美國和日本的潮牌分別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不同的潮牌穿搭有什麼小技巧嗎?
※日劇星話|超級爽朗溫柔的國民男友來啦!
※日本的留學生活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