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受眾接受淺分析

電影受眾接受淺分析

摘要:隨著經濟一體化速度的加快,我們步入一個消費社會。經濟價值的觀念成為我們社會裡一種強烈的文化影像,使消費文化蔓延到我們生活的所有領域。在消費文化結構中,觀眾掌控了一定的電影生產與消費的權力,因此電影產業不僅是生產影片,更是生產影片的消費群落。因此,分析研究電影與受眾的某種聯繫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字:電影 受眾 關係 同伴 電影資訊 影院 影片類型

中國電影與受眾的關係,從某一層面上看,可以說是有問題的關係,也可以說,當代中國的電影正遭遇著一個「觀眾問題」。國產電影與受眾的關係,在「離」中求「合」,國產電影也在摸索中尋求振興之途。畢竟,「電影——這一群眾性最廣泛的藝術……其中最主要的是電影與受眾的聯繫,丟掉了這個,便丟掉了一切。」1不需論證,沒有受眾的電影是沒有前途的電影。

把電影受眾的減少歸罪於電影本身,顯然有失公允。在中國社會的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轉型中,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也隨之變化,從而使中國社會的消費結構、消費水平、消費趨向發生巨變。電影受眾在這一背景下急劇減少,西方國家已有先例,在美國,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文化思潮的遷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電視迅速搶佔了電影的地盤。電影票房銳減導致的「再投資」減少,使電影製片廠紛紛告急。

電影作為一種文藝產品,有人說它是高雅藝術,也有人反駁說它是大眾藝術,暫先不提它屬於什麼藝術,面對當代中國電影的遭遇我們更多考慮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抓住儘可能多的觀眾」。這對中國電影界來說越來越是一個魔鬼的考驗。

研究分析電影受眾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

(一)究竟他們是一群怎麼樣的人呢? 根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年齡層次以19-35歲為絕對主體,性別構成無明顯特徵。他們受教育水平較高,以大專、本科學歷比例最高。家庭結構大多為未婚、未育。職業以白領職員和大學生為主濟水平以月收入1000-3000元為主。 (二)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通常會選擇怎樣的同伴一起去看電影呢? 我們不難想到,獨自到影院觀看電影的消費者會相對較少。大多數消費者會與他人一起觀看,其中最常選擇的觀影同伴為同學、朋友、戀人、伴侶。由此分析,電影的消費具有小群體消費的特徵,並且其消費動機中有社交、增進感情的心理訴求,其中社交的成分較大。 人們都有社交需求,而影院是一個很好的社交場所。人們喜歡成群或者結伴地去電影院,例如一家三口的周末活動、年輕情侶的約會以及一些朋友群體的社交出行。請朋好友可以一起分享電影帶來的沒好感受,可以就共同的話題展開討論,進行精神上的交流。通過去影院看電影這一充滿「儀式性」的活動,可以達到社交目的。而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電影常常成為人們的話題,使得陌生/不陌生的人們在一起交換信息,互相了解。同時,電影作為時尚話題,也常常成為社會熱點事件的主角,沒看過某部人們熱議的電影就好像脫離了社會大眾的輿論環境。(三)消費者是如何了解電影資訊的呢? 據不完全統計,在眾多影片信息傳播途徑中,報刊雜誌的傳播效率最高45.7%的消費者通常會通過報刊雜誌知曉影片信息;其次是電視媒體,42.7%的消費者能夠從電視媒體中獲得影片信息;再次是互聯網和影院的宣傳。2 (四)在進口大片唱主角的今天,電影消費者愛看怎樣的影片呢? 有關調查結果顯示,63%的被訪者表示更愛看大片;37%的被訪者則更喜歡國產。從性別比例上看,男性居民更加偏好進口大片,從年齡結構上看,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是進口大片的主要擁護者。究其原因影片的內容是否好看成為最主要的原因。 從影片類別上看,雖然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從整體上看,生活片、喜劇片、動作片還是最受觀眾喜愛的。 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看電影作為一種簡單的娛樂方式不但能豐富思維,讓人變的感性,同時看電影本身也是放鬆自己的一個好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更多電影院的興起必將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使人們能更便利地在電影院里看電影,享受全新的電影生活方式。(五)在娛樂行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影響電影消費者選擇影院的因素到底是什麼? 消費者在選擇影院時,通常會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根據CHR調研所知,對消費者的決策影響最大的是影院所放映的影片,其中37.0%的消費者把這一點作為選擇影院的首要考慮因素;其次是該影院的影音環境,選擇者佔27.0%。 這充分說明,優秀的影片與好的電影院環境是影響消費者是否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的主要因素。(六)電影消費者會選擇怎樣的影片觀看? 消費者在購買電影票前,都會對影片有所選擇。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消費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影片的故事題材,其次是演員陣容。消費者對導演、口碑、製作規模、媒體評論和獲獎情況的注重程度相差不大,都不及前兩者。(七)他們喜歡什麼類型的影片呢?根據調研數據顯示,相對於其他類型影片來說,喜劇片是最受歡迎的, 62.0%的消費者選擇就說明了這一點。愛情片、動作片、冒險片、和驚悚片的支持率旗鼓相當。不難發現,現在的觀眾還是喜歡通過觀看喜劇片來放鬆自己。 對於不同類型電影的喜愛,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別表現得比較明顯。女性對浪漫愛情影片的支持率明顯高於男性;而男性對於動作片和驚悚片的喜愛超過女性。 電影作為一種集體和訴諸於感官的消費形式,對女性的吸引力總體來說比男性更強。(八)電影消費者對電影票價的心理期望值又是怎樣的呢? 調查表明,從消費角度來看,現行的電影票價與電影消費者對於電影票價的心理期望值相比,相對有些偏高。消費者最願意接受的票價範圍是20-30元,接受比例為31.9%;其次為10-20元,接受比例為29.2%;願意接受40元以下票價的消費者,佔總數的81.7%。這充分表明,票價是限制觀眾進入影院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社會雖然整體消費水平提高了,但是貧富差距還是很大,且「低收入」階層規模過大,這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是莫大的。2000年成都的「五元票價」事件形成一場名副其實的「軒然大波」,蔓延到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並引起大範圍的討論。時過十年之久了,這一問題依然是存在的,那就是:中國的電影票價已經超過了大多人的消費能力,限制了「去電影院看電影」作為觀眾的一項日常娛樂方式的可能,也阻斷了電影滲入觀眾的生活方式的通道。

受眾,通常指傳播過程中信息的接受者,包括報刊讀者、廣播聽眾、電視和VCD等電子媒介的觀眾,以及互聯網的網民,隨著新媒介的產生,其實際含義仍將不斷更新。受眾是一切文藝創作特別是影視創作的出發點和終結點,關係到藝術作品的生死存亡,是影視成品的生命所在。3  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媒介的受眾,他們對於信息的接受都應該是自願的。縱使他們暫時無法選擇接收的內容,他們總應該有是否接受的權力和選擇。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如何能將更多的觀眾帶入影院仍是電影業發展最需解決的問題。

當代中國的電影無論從多少層次和什麼環節進行改革,都必須以「贏得受眾」為中心;無論有多少阻力和障礙,都必須在「市場規律」這個尺度下消弭分歧。4

中國電影要真正俘虜受眾,除了研究受眾外,還要研究電影本身,研究中國電影作為商品和政治意識形態的關係,作為產業和政府機構的關係,作為藝術和大眾文化的關係,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出長遠的發展策略。把中國電影與民族工業和民族文化的角色恰當的融合,真正把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點石成金,再創造為具有時代感的電影「商品」和「藝術品」,佔領市場,贏得觀眾。

中國電影的總改革的目標,應該是建立在一套符合電影發展規律的機制,在此基礎上使電影和觀眾的關係由疏遠到親近,使中國電影依託本土,堅定遠航。對於計劃機制和叢生與其上的妨礙市場體制的觀念,只有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仔細剔別、深入革除,才能在中國一往無前的市場化、現代化的進程中,放電影一條生路。

注釋:

【1】 鍾惦棐:《電影的鑼鼓》。

【2】 摘自《中國廣告人網站》。

【3】 黃會林主編:《影視受眾論》,276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 黃會林主編:《影視受眾論》,163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推薦閱讀:

教大家如何從自身八字分析財運好壞
命理分析:什麼樣的婚戀容易出現問題
名人八字分析十四——宋美齡
名人命理:朱麗倩八字分析
太極打手歌逐句分析

TAG:電影 | 受眾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