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見證審美流變(本月話題·我看「暑期檔」)
李星文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05日 14 版)
今年暑期檔,好萊塢大片橫衝直撞,華語電影相對弱勢。這不僅是指創造票房的能力,也是指社會和文化影響力。簡單歸納一下,從6月到8月上映的電影可以分為四個類別,每類電影都代表著當今流行文化的一脈支流。
首先是最易掀起熱潮的「硬通貨」——好萊塢大片。6月份上映的《明日邊緣》《哥斯拉》《變形金剛4》,8月份上映的《馴龍高手2》《忍者神龜》都屬此類。7月份沒有新的好萊塢大片,留給華語電影自相競逐。在觀眾心目中,好萊塢大片似乎是「免檢產品」,《哥斯拉》票房近5億,《變形金剛4》總票房直指20億,超越《阿凡達》成為內地市場第一賣座片,一個月後的《馴龍高手2》和《忍者神龜》同樣「錢景」看好。好萊塢大片是暴力文化和「激爽美學」的代表,人們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實現的英雄夢和情緒宣洩,可以藉助銀幕人物實現。強大的美國電影工業佐證了人的想像力到哪裡,影像的轉化就到哪裡,觀眾在享受視覺奇觀的同時,也為英雄主義激情燃燒,為美的幻滅惆悵。在娛樂中激蕩人心,這是好萊塢的強大之處。
在好萊塢大片身側,有兩部中國式大片相伴:8月上映的《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和《四大名捕3》。武俠片也能滿足觀眾脫離庸常和快意恩仇的願望,不同的是,好萊塢影片都有大團圓的結尾,國產武俠片則喜歡上演沉重的結局。前者是在激流勇進的刺激過後,予觀眾以情緒的疏解和按摩;後者則試圖在「視覺冰激凌」之後,指給觀眾人生的真相。
國產武俠片走低,取而代之的是基於網路文化的都市喜劇愛情片。國產電影的嬗變,一是題材的輕量級化,二是意趣的重口味化。如果說《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北京愛情故事》還可以歸入「小清新」的範疇,今年暑期檔的《分手大師》《老男孩之猛龍過江》《江湖論賤實錄》則應該划進「重口味」的行列。
年輕觀眾是浸泡在網路文化中長大的,那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段子和沒有猛料不出手的視頻,把他們的笑點和哭點一併提升到了雲端里,輕易不為所動。以他們為目標受眾的「重口味」電影,劇中人開始只是自嘲,後來一味「耍賤」,開始語言輕佻,後來形體「超標」。《分手大師》之類之所以獲得高票房,沒有植根於文化和學理的秘訣,原因只在於其減壓功效。當編導和演員使盡渾身解數為觀眾奉上解憂大餐時,一場成功的營銷就在影院中實現了。
自《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來,流行「票房不看成本,導演不問出處」。演員轉行做導演,作家們也不甘寂寞,郭敬明和韓寒先後觸電,《小時代3》和《後會無期》一周之內先後上映。演員和明星作家敢於上陣,是有強大的「粉絲」文化作後盾。大明星有不離不棄的「粉絲」為票倉,暢銷書作家有捨得掏錢的讀者為班底,他們的任務主要就是做適銷對路的產品。郭敬明的電影迎合了物質時代的訴求,韓寒的電影直戳文藝青年的心窩,至於是文字敘事還是影像敘事,是渾然一體還是支離破碎,以「粉絲」自居的觀眾大抵是不在乎的。當電影不以思想力度和藝術水準為追求的時候,思考型編劇和技巧型導演的優勢也就失去了。
暑期檔還有一支無法忽視的力量:中低成本驚悚片。《筆仙3》《京城81號》已成現象級作品,打破了恐怖片票房不過億的舊框。國產恐怖片的水平算不上高,構思談不上巧,製作夠不上好,可是性價比還挺高。對驚悚片的需求每到學生放假時表現得尤為明顯,少男少女既是「粉絲」經濟的構築者,也是驚恐文化的消費者,他們形成了暑期檔的主力軍團。
暑期檔本就是市場概念。中國電影這些年在產業上進步快,在藝術上進步慢,也是不爭的事實。僅以文化標尺來衡量暑期檔,就會發現它是單調而單薄的,然而每一種電影類型的流行,又都有著豐富的文化成因,總與某種社會思潮暗合。可以說,暑期檔不能代表中國電影的品質和水準,但它見證了市場的斑斕和審美的流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