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的墳墓情結|共識頭條

共識君一言以蔽之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全文共3284,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中國古代帝王的墳墓情結孫計朋

一、古代帝王的墳墓情結:首重山陵

只要是人,無論男女,無論高低貴賤,最後的結局都是死亡,也就是說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去:墳墓。不過,不同的人的墳墓形式不同,名稱更大不相同了:陵墓曾專指帝王、諸侯的墳墓,普通人的只能叫墳塋、墓地。

陵寢,是封建社會家天下的產物,是封建帝王及其后妃們死後安葬的閟宮。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一向宣揚「聖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他們認為,山陵關係到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因此,在歷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寢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

在古代,皇帝登上寶座後,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修墳建墓。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以舉國之力為自己修建陵寢。這位千古一帝很可能是吸取了春秋時期五霸之首齊桓公的教訓:死的時候國內大亂,外面爭著繼位、互相討伐,沒有一個人想到齊桓公的屍體,結果爭皇位爭了兩個月,整個皇宮被齊桓公的屍體弄得臭氣熏天,屍體爬出了蛆蟲,收屍的時候只剩下骨頭了。

秦始皇墳墓的修建,龐大的人力物力外是高超的管理:嚴格根據法定程序和主管責任制,有明確的質量驗收標準,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設計方、建築方、驗收方都會受到懲罰。那時的懲罰截肢、發配是輕的,殺頭很常見,所以2000多年過去了,沒有在始皇陵發現明顯的「豆腐渣工程」。不過,一個王朝的命運絕不是陵寢能夠決定的,一旦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什麼樣的風水寶地都阻擋不了滅亡的結局。

西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鼎盛時期,封建特色的各種典章制度基本完善、確立和鞏固於西漢。封建社會對禮儀典章制度非常重視,喪葬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漢皇帝陵墓,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最高喪葬禮儀。漢代喪葬「事死如生」,皇帝陵墓以帝陵為中心的複雜而規整的布局,顯示了以皇帝為中心的專制主義意識和嚴格的等級觀念。

漢代帝陵的形製為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礎,並對後來的皇帝陵寢制度產生很大影響。西漢時期從高祖開始,出於政治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稱為「陪陵」,形成規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當時的朝廷重臣和皇親國戚。據記載,陪葬劉邦長陵的有蕭何、曹參、張良等一些開國元勛。

宋朝對墳墓有嚴格的規定,一品官周長為九十步,墳高一丈八尺;二品------當時有家族墳地,有散亂墳冢,還有各級政府設立的公共墓地。

元朝皇帝死後,都是秘密下葬的。他們的遺體會被運到山裡深埋,埋起來之後,上面的土地會被萬馬踏平,等到長出草來,和周圍的地表看著差不多了,埋葬皇帝的人們才會離開。所以元朝皇帝的陵寢始終是一個謎。

二、袁世凱的「袁林」掠美之嫌

定陵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經國務院授權,有計劃、有組織、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1958年9月6日,新華通訊社向世界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開。陵墓是一座地下宮殿,全部用大塊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兩層樓高、八十多公尺長。

在後殿里放著三口一人多高的硃紅色棺材,明朝第十三個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都躺在裡面。屍體已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這些錦緞時經三百餘年,有的還金光閃閃。織錦品的發現,對了解和研究久已失傳的明代特有的絲織技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地宮洞開後,無數奇珍異寶在接觸空氣的瞬間暗淡成灰,三口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巨大紅漆棺槨被人遺棄而毀壞,萬曆皇帝及其兩位皇后的屍骨在接踵而至的文革浪潮中被視為「封建餘孽」付之一炬。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倒退就是公然復活了殘酷的殉葬制度,從首任皇帝朱元璋到明宣宗朱瞻基,前後60年,均以後宮活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時才明令廢除宮妃殉葬,因而他受到了後世的稱讚。

袁林正門

中國最後一個皇帝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名不正而言不順,最後四面楚歌,死時不到六十歲。他的墓在河南安陽,不稱「陵」而稱「林」,聽起來也有幾分怪異。據說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袁陵」,但當時當政的徐世昌卻不以為然,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自古帝王之墓為陵,聖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效仿「孔林」、「孟林」、「關林」而稱「袁林」,不僅巧妙,簡直是掠美了。

三、人生無處不青山

其實,人死後不一定入土方為安。

西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圓寂的達賴喇嘛死後,在布達拉宮裡把他的遺體修放在一座塔里,裝飾這座塔就用去14萬兩黃金。

其次,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即享受火葬。

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餵魚,這叫水葬。

生前作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認為,被埋的人是永遠不會轉世的。

另外一種是天葬,它的儀式一般都是在清晨舉行的。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拉薩北郊的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人們看著天上的禿鷹吃掉死者身上的肉。這個儀式至今仍然沿襲。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認為,天葬是很神聖的,寄託一種升上「天堂」的幻想。從生態上說,天葬不像火葬有污染。

在印度,印度教徒們一生有三大夙願:到聖城朝拜濕婆神,到恆河洗聖浴、飲聖水,死後葬於恆河。恆河在信徒心目中是一條清凈的聖河,承載著印度人的前生、今生以及來生。信徒們死後或輕度焚燒或直接放入水中,他們認為水葬可以升入天堂。

另外,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有「懸棺」葬。人死後,親屬殮遺體入棺,將木棺懸置於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內,或半懸於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臨深溪,無從攀登。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

人死了,要找個歸宿,要為無用的軀殼尋找一個習俗認可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講,塔葬、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懸棺葬等都是一樣,塔、土、火、水、天、懸棺都是人的墳墓。

魯迅雜文集《墳》,寫於1907年——1925年間,魯迅之所以要出版這些舊文,是因為「有人憎惡著」,同時也作為生活一部分的痕迹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藏,一面是留戀」。墳墓什麼樣,建在哪裡,其實無所謂。「龍門原上土,埋骨不埋名」(白居易),「青山是處可埋骨,白髮向人羞折腰」(陸遊),「青草池邊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方孝孺)。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武將西鄉隆盛也說:「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人,應該看明白,死亡只是肉體回歸於自然,從來處來,到去處去。他人的憎惡,生活的痕迹,自己的留戀,是否應該含「羞」,統統已經化為浮雲。

墳墓建的好又如何?西漢皇陵在西安和咸陽周邊,東漢皇陵在洛陽周邊,唐朝皇陵也在咸陽周邊,北宋皇陵在鄭州鞏義,大多數都被盜過。像金字塔、始皇陵、明孝陵、十三陵、中山陵還不是成了風景區,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至於考古發掘,更是應有之義,到時一定會驚擾裡面的主人。臧克家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可是從來沒有人因為墳墓而不朽,也沒有人活「萬歲」。

走筆至此,聯想到今天見諸網路的活人墓,有圍牆、盤龍石柱、石佣、石獅、地宮、明堂的豪華墓,因墓地貴而直呼「死不起」的底層發聲,真是五味雜陳。

《世界人權宣言》說:人人生而自由平等。這句話在現實中是否如此,不必辯爭,人人死後自由平等,有什麼疑問嗎?

四、結語

我是一個志願者,每年至少兩次去烈士陵園打掃衛生,常常站在冰冷的墓碑前發獃。大多數墓里其實什麼都沒有,碑上只是一個普通平常的名字,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如果沒有戰爭,沒有天災人禍,他們中的許多都還活著。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在巨大的災禍面前,他們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或保家衛國,或救災救難,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陵園最新安葬的是郭俊瑤,1996年1月出生,2015年8月天津濱海新區火災救援中犧牲。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人願意看到他英勇無畏的事迹,更沒有人希望他是英雄,是烈士。他愛自己的親人和戰友,願意平平淡淡地活著,可他卻死去了……人的無奈、可悲之處即在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降生、死亡——都是自己無能為力的。

我們哭著來到世間,在他人的哭聲中告別世間,然後,在各色各樣的墳墓中——這個人人不願去而又必須去的地方——徹底安靜下來,等待靈魂的救贖。


推薦閱讀:

十二幅值得收藏的客廳裝飾畫,還是中國風最順眼
「坐輪椅」的女孩舞動中國,即興催淚表演~
中國四大名刀,第一個無人敢偷,最後一個價值幾十輛法拉利!
希特勒最討厭的小國,吞併失敗成德國小弟,如今卻頻頻向中國示好
中國節日大全,傳統節日習俗,民族節日來源20

TAG:中國 | 古代 | 情結 | 墳墓 | 共識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