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內涵
伏羲始創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本次人類的文明,最初的一千年,就是三皇和五帝時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古時期,是本次人類最美好的時光。上古人淳,情志未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發言為詩,以隨浩浩天地之變;作樂崇德,以和瑟瑟天地之聲。人神共處而不相雜,互敬而不相瀆。因此伏羲始創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再衍生為六十四卦。也就是說,《易經》的出現,其實是隨著這一次人類的出現而出現的,也有五千年了。可是《易經》的本身也隨著朝代的出現而不停地變化,夏曰《連山》,殷商曰《歸藏》,周文王作卦辭,謂之《周易》。周公旦又作爻辭,孔子為《彖》、《象》、《繫辭》、《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孔子弟子子夏為之傳。因此說易經三聖,伏羲、文王、孔子是也。《易經》是儒家六經之首,所以儒家是歸為道家的。「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易經繫辭下傳》)每經歷一聖,卦象的排列順序、含義等全都變了,因為天像在變化,人類在淪落。在過去,天有五奇數:一三五七九;地有五偶數:二四六八十。(yao),古文五,相疊就成了「爻」字,代表二五天地之數。八卦是三個爻,分別代表天人地三才。易經的卦象是內外二個八卦相疊,構成一個個的卦象。「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深奧玄妙),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易經繫辭上傳》)可是這個象不是我們眼睛看到的形象,而是事物在深層的微觀上的陰陽相錯,導致這個事物出現和演變的陰陽相推的「像」。陰陽相推而生變化。爻也者,效天下之動也。「立天之道,曰陰與陽」(《易經說卦傳》)。爻有陰爻和陽爻,就是陰陽相推的形象,而深層的陰陽相推和這個空間事物的外貌並沒有直接的聯。那麽這種聯在哪裡呢?「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說卦傳》)這句話已經揭示了實質的根源。也就是,微觀的陰陽,分別對應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柔和剛,分別對應我們人的仁和義。仁是善的表現,義是道德的表現。過去,對卜筮的要求很高,之前要焚香凈心,以契合神靈。不仁不義的人,是不可能觀察到真實的卦象的,因為他和微觀世界的陰陽對不上號。「恆,德之固也。」(《易經繫辭下傳》)孔子說,人而無恆,不可以為巫醫。守不住自己的道德本性的人,就不好巫醫。任何一個事物和現象都有其本性,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裡,他的基本屬性有著對應的陰陽構成,他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都會導致這些屬性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有的是出自本性的、順天應地的,而有的則是不應該的、和一切都擰勁兒的;前者是在位的變,後者是離位的變。管世象繁雜世事紛紜,卻莫之能外。因此孔子說:「易與天地,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經繫辭上傳》),所以,只要站在自己的本性上去思考行動,就不會有不順利;站在自己的本性上,就能夠看到自己周圍的變化的實質是什麽、其本性是什麽,有什麽來頭,會出現什麽結果,不會出現什麽結果。正的生命的本性是不會不符合道德的。孔子曰:「不佔而已矣。」(《論語子路第十三》)聖者不佔,看一眼就什麽都知道了。
可是不管怎麽變化,真正的《易》都是演德的,告訴人如何分辨不同的境況,如何在不同的境況下修德:「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易經繫辭下傳》)這裡的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等都是卦名。處於什麽境況,遇到什麽現象,應該怎麽做才能演德,易經里都有。子貢問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曰:「我觀其德義耳。」(長沙馬王堆帛書本《周易要》)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則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修身修德,當然就可以達到「無大過了」。
對於以往的修德修道,就要學會觀象了,就是要會悟道。真正要修的是這顆心、要去的是這顆心,所以如何保這些修道的人盡量少犯錯誤、盡量不犯錯誤呢?你可以根據《易》的道理觀象,觀象就可以見吉知悔吝了,這就足夠了。
推薦閱讀:
※【六點半國學】易經基礎
※易經中的本卦、互卦、錯卦、綜卦怎麼看?
※晚上陰氣重,這些地方盡量別去!
※民間絕學智庫:《易經》答疑百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