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詳註第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王弼註:事有宗而物有主,途雖殊而其歸同也,慮雖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執古之道,可以御今;雖處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戶、窺牖,而可知也。

今譯:事物都有他們的本源和主宰,途徑雖然不一樣,但最終的歸屬都是一樣的,萬物的意圖和考慮各有不同而它們的根本卻是相同的。道和它的理是最普遍、最恆久的。以古代的道可以處理現在的事情;雖然身在現在,也可以知道古代初始時候的情形。所以,不出門、不看窗外就能知道天下古今的事。

備註:(1、十四章王弼註:「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四十二章王弼註:「萬物之生,吾知其主,……以一為主。」《周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王弼註:「夫少則得,多則惑。途雖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要,不在搏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老子指略》:「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柔不剛;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傷。雖古今不同,時移俗易,此不變也,所謂『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者也。天不以此,則物不生;治不以此,則功不成。故古今通,終始同,執古可以御今,證今可以知古始,此所謂常。」十四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2、淮南子主術訓:「而君人者,不下廟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識物,因人以知人也。」

3、韓非子《喻老》:「空竅者,神明之戶牖也。耳目竭於聲色,精神竭於外貌,故中無主。中無主則禍福雖如丘山,無從識之。故曰:『不出於戶,可以知天下;不窺於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離其實也。」)

原文: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王弼註:無在於一,而求之於眾也。道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須出戶;若其不知,出愈遠愈迷也。

今譯:無的關鍵在於一,而追求外物的行為會接觸越來越多的東西,反而離一越來越遠。道是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摸也摸不到的。如果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就不用出門就能知道;如果不懂這個道理,那就是走得越遠越覺得迷惑。

備註:(1、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2、淮南子《精神訓》:「使耳目精明玄達而無誘慕,氣志虛靜恬愉而省嗜欲,五藏定寧充盈而不泄,精神內守形骸而不外越,則望於往世之前,而視於來事之後,猶未足為也,豈直禍福之間哉!故曰:『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少。』以言夫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

3、淮南子《道應訓》:「白公勝慮亂,罷朝而立,到杖策,錣上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鄭人聞之曰:『頤之忘,將何不忘哉?』此言精神之越於外,智慮之盪於內,則不能漏理其形也。是故神之所用者遠,則所遺者近也。故《老子》曰:『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此之謂也。」)

原文: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

王弼註:得物之致,故雖不行,而慮可知也。識物之宗,故雖不見,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今譯:了解事物的根本,雖然不去遠行,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認識了事物的本始,雖然肉眼看不到,然而可以以此來明辨是非。

備註:(蘇轍《老子解》:「性之為體,充遍宇宙,無遠近古今之異。古之聖人,其所以不出戶牖而無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為物所蔽,性分於耳目,內為身心之所紛亂,外為山河之所障塞。見不出視,聞不出聽,戶牖之微,能蔽而絕之。不知聖人復性而足,乃欲出而求之,是以彌遠而彌少也。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蓋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勞而成之矣。」)

原文:不為而成。

王弼註: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雖不為,而使之成矣。

今譯:明了了事物的本性,順從就可以了,所以雖然無所作為,事物可以沿著它發展的必然規律去形成完全。

備註:(1、二十九章王弼註:「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也。」

2、韓非子《喻老》:「白公勝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頤,血流至於地而不知。鄭人聞之曰:『頤之忘,將何為忘哉!』故曰:『其出彌遠者,其智彌少。』此言智周乎遠,則所遺在近也。是以聖人無常行也。能並智,故曰:『不行而知。』能並視,故曰:『不見而明。』隨時以舉事,因資而立功,用萬物之能而獲利其上,故曰:『不為而成。』」)

全文今譯:

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的事理;眼不望窗外,就能夠了解大自然的法則。出行越遠,他所知道的也越少。所以得道之人不需遠行就可了解,不用見到就能命名,不刻意作為就能夠成功。


推薦閱讀:

說道說德說道德
讀譯《道德經·道經》第二十六章(帛書本)
中國式的「孝順」是不是一種道德綁架?
人只能作為目的而不是工具——看《銀翼殺手2049》有感
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壞人變老」的指責,為什麼老人們不出來為自己發聲?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