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府內派太極拳起源及拳法介紹

http://www.taijiquan8.com/楊式府內派太極拳,是楊露禪先生寓居端王府時,入皇宮教授的具有完整體系的一套拳法。這套拳法由楊露禪先生之府內高足富周先生家傳其子富英(字桀臣),又傳河北保定蕭功卓先生等人。現任河北保定蕭氏內家拳研究會會長的蕭鐵僧先生即蕭功卓先生之子。府內派太極拳不只在保定地區甚是興旺,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也深受人們喜愛。這套太極老架作為府內派太極拳體系中的基本功法,集技擊與健身於一體,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優秀傳統拳法。府內派太極拳,太極拳愛好者技擊性習練強身健體優秀傳統手法武術三體健身性輕靈。楊露禪是把民間武術帶進京城.王府與清朝的皇家文化結合後升華為「太極拳」的第一人。楊露禪曾經練過多種拳術並幾次去河南溫縣陳家溝學拳。但在他進京之前,他所學過和掌握的拳術都不叫太極拳,而正式確立「太極拳」的名稱,是清朝後期同治.光緒兩個皇帝的老師翁同龢。他在觀看了楊露禪練拳後,即興賦詩稱「手捧太極安天下,身懷絕技壓群英」;也有傳說翁同龢觀看了楊露禪和董海川比武后賦詩說「手捧太極安天下,腳踩八卦定乾坤」。由此,才有了「太極拳」和「八卦掌」的稱謂。況且,從現有的關於「太極拳」的歷史文獻來看,所有的「太極拳」拳論.拳譜都是楊露禪在京城以「太極拳」成名後才隨之出現府內派太極拳,在此之前並沒有對「太極拳」的記載和論述。楊家三代在清廷王府教拳五十餘年(1854年楊露禪進端王府教拳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在此期間他們不僅與清廷大內的許多武林高手交流切搓,同時也接受了清王朝皇家高層文化的熏陶,使他們的拳藝不斷演進,逐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並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太極哲學思維。因而才誕生了承載豐富文化內涵的武術拳種——太極拳。可以說,在楊露禪之前雖然已有了「太極拳」雛形,在民間叫「軟拳」「綿拳」在道家叫「十三式」「小九天」「後天法」等,屬於內家拳派系。而真正的被稱為「太極拳」,卻是在楊露禪進入清廷王府教拳的若干年以後。當年的「太極拳」是皇家文化的產物,貴族的專利,普通百姓是沒有機會學「太極拳」的,甚至連「太極拳」是什麼樣也不知道。清王朝被推翻後,楊家也失去了在清廷王府教拳的專屬地位,須到社會上去教拳謀生。而「太極拳」的貴族身份難以走民百姓,其複雜的體系也不易被一般人接受。於是,楊露禪的孫子.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楊澄甫為適應社會的需要改編定型了新的套路----如今在國內外廣為流傳的「楊式太極拳大架85式」。楊澄甫於1919年離開北京南下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地傳拳,北京有愛好太極拳的人從河南陳家溝請來了陳發科教太極拳,因為楊露禪曾去陳家溝學過拳。但陳發科來北京後所演之拳與楊家所傳「太極拳」大相徑庭,但因師承關係人們又不能否認陳發科及其後人所傳之拳是「太極拳」,於是人們就在「太極拳」前邊加了姓氏。楊澄甫所傳為「楊式太極拳」;陳發科所傳為「陳式太極拳」。並逐漸延生出「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其實此時的「x式太極拳」與原汁原味的「太極拳」即楊露禪所傳「太極拳」已差別很大了。楊澄甫所傳楊式太極拳是近代太極拳運動中最早面世.最富盛譽的太極拳流派。其傳播之廣.影響之大均在各派太極拳中居首位。由於歷史原因,目前流傳於社會的楊式太極拳多是由楊澄甫改編定型的楊式大架85式或由其變化的套路,而楊露禪所傳太極拳的整個體系卻很少為人所知。乃至許多太極拳愛好者以為楊式太極拳只有一套85式。實際上楊式太極拳之所以能三代稱霸武林,是因為它有一個完整的體系,通過系統的學習,可以成就一代武林高手。楊露禪所傳府內派太極拳,就是一代宗師楊露禪當年在端王府所傳----即當年楊家打遍京城無敵手獲「楊無敵」稱號所掌握的完整的太極拳體系。該體系的傳承關係為:楊露禪----富周(旗人,清端王府官員)----富英(富周之子)----蕭功卓(河北省保定市近代著名武術家,在東北軍任高級軍官,駐守北京)----翟英波(河北省保定市當代太極名家)----李正。楊露禪所傳府內派太極拳拳法共有十套,其由淺入深,由外及內,寓健身.養生.技擊於一體,呈階梯狀,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其具體內容是:1.智捶;2.太極大架108式;3.太極老架108式;4.太極小架108式;5.太極長拳;6.小九天;7後天法;8.太極散手三十式;9.太極十三內丹功法;10.太極點穴法。另外還有樁功.行功.推手.刀.劍.太極球等。府內派太極拳的特點是:雍容華貴.舒展大方.氣勢磅薄.瀟洒流暢.體系完整.楊露禪所傳府內派太極拳由於歷史原因流傳面很窄,更由於門派內保守意識嚴重不肯輕易授人,至上個世紀末只是在河北保定市留有一脈。下面將楊露禪所傳府內派太極拳的十套拳法作一簡單介紹:智捶:本套路是太極拳初練的入門之拳,目的是開啟初練之門所謂開竅,因此叫智捶。被稱為太極五捶的撇身捶.搬攔捶.栽捶.指襠捶.肘底捶是智捶的主要內容。太極大架108式:大架是太極拳的初步功夫,拳架處處求長,出手緩慢開展,平心靜氣.意定神寧。步用弓蹬,舒展大方。頭頂.肩垂.胯抱.臀收。手如抽絲連綿不斷,步似貓行輕靈沉穩;由靜求動,動中求靜。又分中.低兩種架子,有疏通血氣之功,活動筋骨之能,是太極拳的初步築基功夫。太極老架108式:該拳式在開展中求緊湊,手法嚴密而精確,姿式安詳而活潑。步用三體,手分陰陽;身法便於技擊,手法結合實用;在輕靈中內含黏沉,在活潑中不失穩重,是太極拳最基本之拳勢。太極小架108式:小架近乎快打,為老架功夫純熟後又進一步的練法。上步必跟.退步必隨,其出手.舉步和身法處處輕靈活潑,緊湊嚴密。一行一動均合技擊之術,意動神隨,用意不用力;緊湊中不失開展,行如游龍.動若猿猴,出手含著.動靜得法,是其它九套拳精鍊後的高級功夫。太極長拳:長拳是單式修練任意組合的練法。共有三十七個(組)動作,一式練熟再練一式,然後依演練者的興趣.思路.功夫,相互連貫.生生不息.循環往複.相繼不斷。其勢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因此名「長拳」。小九天:道家把天分為九重,追求天人合一,把人身比作小天地,天地比作大人身,因此創拳法曰「小九天」。本套路要結和呼吸吐納練習內功。要追求與自然合一,要練到:身法疾如風;發力注如雨;彈抖迅如雷;出手快如電。充分體現出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的太極拳特點。後天法:該拳追求後天功力,工於外形,多種肘法.膝法,勇猛剛烈,以爆發力.彈抖力等明顯發力見長。太極散手三十式:本拳法是三十個練習技擊手法的組合。每個組合有主式和若干變化,要單式練習,也叫單操手。是府內派太極拳技擊術的精華所在。太極十三內丹功法:本功法採取十三種動物的不同姿態練習內功,激發人體的動物本能,是太極拳的高層功夫。相傳太極拳的各種套路均是從此中演化而來,所以也稱「太極十三總勢」。太極點穴法:該法共有24手法,採用點.打.拿三種手式制人。點穴時多用指,打穴時多用拳和肘,拿則包含了掐筋.抓脈.截絡.反關節等。點穴法還同時用於醫病.療傷。http://www.taijiquan8.com/forum-63-1.htmlhttp://www.niubb.net/article/315701-1/1/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0295/2011/06/33.htm楊氏太極拳漫談概要:楊氏太極拳肇始於楊露蟬前輩。由於學拳不易,(傳說楊先生三下陳家溝先後用了十八年工夫)所以在傳授時,就難免保守,據說武禹襄先生就是在向楊家問技不果,而去趙堡向陳清平學的拳,時至今日,保留在楊氏太極拳中的原汁原 味已然不多。...詳細>>http://www.lianqigong.com/taijiquan/list_65_31.htmlhttp://www.taijiquan8.com/thread-4095-1.htmlhttp://so.360.cn/s?q=%E5%A4%AA%E6%9E%81%E8%BF%9B%E4%BA%AC%E7%AC%AC%E4%B8%80%E4%BA%BA&pn=2&j=0&ls=0&src=srp_paging&fr=360chrome_toolbar_search&psid=039a6d16436f8b86b9cd6b7da3b46bd2
推薦閱讀:

【視頻】2005年陳炳陳式太極拳推手實戰演示
劉煥軍 武當太極斷環掌
【大道至簡】太極解析:雲手
王新午:太極拳闡宗(2)
陳志強陳氏太極雙刀整套演練

TAG:太極拳 | 起源 | 介紹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