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公平交換」,友誼就會慢慢無疾而終

曾經有一位記者去幼兒園採訪時發現,這個幼兒園裡並非像心理學家說的那樣,玩具最多的小孩朋友最多,而是一個很普通的、玩具數量不多也不少的一個小孩朋友最多。記者感到很奇怪,便去採訪他最好的朋友:為什麼你認為那個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被採訪的小朋友一秒鐘都沒猶豫,告訴記者說:「他從來都不搶我的玩具,他跟我換。」

基於種種原因,生活中總是只有少數人是大多數人想要結交的朋友。但是同樣基於種種原因,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那些少數的人是如何理解他們大多數人的行為的,因為「真正的朋友」從來都不會「搶」玩具,而是「換」玩具。雖說童言無忌,但卻很直接地道出了人與人之間友好關係得以保持下去的最大因素—公平交換。

畢淑敏曾在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一次心理課程,她說那是一件美好的事,特別是對於一名作家來說。

什麼說是偶然呢?原來,當時畢淑敏有位朋友不小心摔斷了腰椎骨,被打上石膏褲,需在床上休養三個月。畢淑敏和這位朋友本是泛泛之交,但是畢淑敏從事過醫療行業長達二十年,自己也是醫生出身,所以她知道對於一個卧床不起的病人來說是非常寂寞的,這時心中大都希望能夠和人聊聊天。

於是,畢淑敏在自家牆上的掛曆上寫了一行字:每周給朋友打個電話。因此她每周都按照日曆上的提示給那位朋友打電話慰問,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雖然畢淑敏很忙,要抽出大量時間去寫作和參加活動,但是她仍然擠出時間和那位朋友聊天,逗她開心。漸漸地,她倆的感情也更深厚了。

後來,有一次,朋友隨口說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教授林孟平要到北師大帶一批研究生。對心理學素來有興趣的畢淑敏就問她:「我能跟他學習嗎?」朋友滿口答應道:「我幫你問問,應該問題不大,我和林教授認識很久了。」後來,畢淑敏果真去上了林孟平的課。她跟朋友開玩笑說:「我能學習心理學,可多虧了你摔斷的腰啊!」

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一種很奇怪的角色,高舉著魯迅筆下的「拿來主義」,以嚴監生、葛朗台為榜樣,總想著如何去靠別人的關係、別人的能量為自己服務,而在朋友有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卻一毛不拔。這樣一來,只會招致別人的厭惡,朋友也自然會越來越少。

學會付出,學會為別人著想,學會交換。這不僅僅是儒家所宣揚的以德報德,更是延續友誼的高明舉動。就像香港電影中常出現的一句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與人相處要互相照應,互有取捨,這樣友情才能長久。

中國人交際講究一個知根知底、互有往來,首先是個人信息的交換,然後是個人價值的交換,最終才能夠互惠互利,並為更深層次的關係發展奠定基礎。伴隨著友誼的增進,朋友間開始常常聯繫,經常一起聚會、遊玩等等;也開始互相吐露心聲,分擔煩惱,交換生活的心得等。

其實,交換也是一個排除自我憂患和緩解寂寞的良策,一個連朋友都不願吐露心聲的人也未免太過寂寞和孤僻了。真正的朋友之間會互相惦記,會為對方著想,交換有利信息或者人脈信息。慢慢地,以交換為原則的友誼就會顯現出它的發展性,它能夠讓一個人的人脈圈子變得更大,與人分享信息,意味著別人也會樂意將信息共享給你。

公平交換有很多形式,交朋友的時候,不要總抱有目的或動機。有時候,多一句安慰,多一次電話,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善意的提醒都會讓你的朋友感受到溫暖。交朋友的第一要訣就是不要總是想著從朋友那得到好處。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多數人友誼的終結,大多是一方無限制地索取造成的。

交朋友要學會手心朝下,多予少取,並不需要那些所謂的交友秘訣、交友神策等虛頭巴腦的手段。捨得一些,樂於交換,那麼人們自然願意和你做朋友。友誼是互動、聯動,而不是單方面地策動。

當然了,一個只會向你索取的朋友也同樣不值得重視。

沒有任何友誼可以充當純粹的利益工具,它其中必然有著感情的寄託,或是感恩,或是欣賞,或是追求,或是認同……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當友誼中的吝嗇鬼,看似富有,卻並不快樂;看似強壯,卻很脆弱。一段友誼在相逢中發芽,在相識中成長,但只有在交換中才能結果。

有一位哲人曾說:「友情沒有醜惡的,醜惡的是人心。」當友誼中充斥著單方面的索取時,那麼厭惡感就會隨之而生,索取者會愈發心生貪慾,被索取者也會愈發心生憤懣。當慾念和怨念交織在一起時,哪裡還有不倒的友誼長城呢?大廈傾塌不過一夕之間,不要讓走過諸多風雨、來之不易的友誼毀滅在自私地索求上。

……

本文摘自張岩《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你身邊的朋友是誰比你是誰更重要》一書。

推薦閱讀:

(22)[轉載]論法術的等價交換原則
絕妙的交換
大葯 第六章 自他交換的殊勝法門
名片的交換

TAG:公平 | 友誼 | 交換 | 健腹 | 慢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