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項羽之外,漢初還有這三組並世雙雄|文史宴
文/鴻漸於陵
歷史上有不少並世雙雄,上演一部部跌宕起伏的爭霸史;也有不少地位接近但性格對立的死對頭,編織了不少令後人津津樂道的精彩故事。文史宴公眾號特邀江山文學網大佬鴻漸於陵發文,盤點《史記》裡面的幾組死對頭,並縱談《史記》的寫作手法。
請輸入標題 bcdef
歷史人物必有對手,否則難以成史;書寫歷史必有參照,否則難以下筆。
比如漢高祖劉邦,出身平民,最高職位不過是沛縣的一個亭長,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小縣城街道辦事處主任,他能當上皇帝,其實全拜項羽所賜。
不要以為一個沒有對手的人就更容易成功,對於平民而言,如果沒有動蕩,沒有超級強大的對手,才能便很難體現,你不能證明你比所有人都更強大,憑什麼要你做皇帝?
所以,感謝對手、感謝敵人,這可不是空話。假使沒有戰國和秦末的動蕩,貴族仍然世襲,如項羽等這般貴族家庭依然具有強大的勢力,他們就不會反叛,那沒有對手的劉邦就有可能永遠是一個潑皮無賴。
項羽vs劉邦
歷史上的著名死對頭實在太多了,歷史就好像是為他們設置的。
比如周文王和周武王,如果沒有商紂王的襯托,我估計他們不會那麼受人敬仰,以至於後世之人一提到聖人,就會搖頭晃腦地挨個數: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秦將白起,若是沒有趙括這個貨,他有什麼能耐坑殺40萬人?怎麼會在歷史上那麼風光;即便是廉頗、藺相如,也因為一出將相和的歷史大戲,才更有趣。
司馬遷其實早就意識到了這種對手戲更會吸引無數讀者,所以在撰寫《史記》的時候,有意將一些歷史上的死對頭寫在了一起,成為合傳。
這個寫法在紀傳體史書裡面,使得矛盾在統一的場景里集中體現,即節省了篇幅,又便於讀者的認知,司馬遷空前絕後,那些歷史便成為絕響。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歷史上幾個著名的死對頭。
一、張耳VS陳餘
陳餘VS張耳
張耳、陳餘都是秦末名士,陳餘年紀比較小,把張耳當父親一樣看待,他們的關係,司馬遷形容為「刎頸交」,用現代人的話來形容,就是鐵哥們或者過命的兄弟。
他們有著相似的經歷,並且成名較早,其中張耳還做過戰國四公子之一魏公子無忌的門客。他們各自的老丈人都是很有名望的富戶,不約而同地非要把女兒嫁給他們不可,其中張耳的老婆尤其漂亮,是甩了前夫跟了張耳的。
他們兩兄弟一起被秦政府通緝,一起逃亡,艱難謀生,受盡凌辱,張耳經常保護陳餘這個小兄弟,給他灌輸忍耐的道理。
但是秦末陳涉起義,卻把這一切完全顛覆了。
他們先是一起投奔了陳勝,後來又跟隨趙王。在這種亂局之下,二人形影不離,成雙入對,為主子出謀劃策,見解精闢獨到,而且觀點一致,當時名滿天下。
但是二人卻在為趙國征戰的過程中,由於張耳的猜忌而產生誤會,同時也因陳餘的年輕氣盛,二人漸漸有了隔閡。
滅秦後,項羽分封諸侯,一口氣封了十八個諸侯王,張耳因為曾經跟隨項羽打入關中,關係跟項羽比較近,被封為常山王,而陳餘卻僅僅被封為侯,只下轄三個窮縣。
但實際上,張耳和陳餘在滅秦過程中的功勞是基本相當的,這也被當時所公認。陳餘憤怒的心情可想而知,由於項羽的空前強大,他首先把怨恨都集中在了張耳身上。
從此以後,張耳便成為陳餘最痛恨的人,欲除之而後快。
於是陳餘發兵偷襲張耳,張耳敗走,因早年與劉邦交情深厚,便選擇投奔了漢王劉邦。陳餘的勢力開始強大,而且迎回了被項羽封在偏遠之地的趙王,陳餘被趙王立為代王。
經過這一番艱苦奮鬥,總算打跑了張耳,自己也做了諸侯王。漢王劉邦為了消滅項羽,迫切需要外援,於是請求陳餘相助。
我覺得,陳餘本來就因為項羽分封諸侯的不公平,早就對項羽心懷不滿,心裡其實應該是很想出兵的,但他卻提出了一個先決條件:你劉邦必須先殺了張耳,我才肯出兵!
但是劉邦是何許人也?他盜亦有道,你別看他出身地痞流氓,但也不會輕易做出這等讓天下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來的。
於是劉邦耍了一個流氓手段,他找到了一個面貌酷似張耳的人給殺了,把人頭送給了陳餘。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僅僅因為長相酷似某人被殺,也真夠冤的。
我估計當時陳餘也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就認定了張耳已死,在陳餘的潛意識裡面一定認為,劉邦不會因一個已經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的張耳而得罪實力強大的自己,於是便發兵幫助劉邦。
但過了一陣子,也不知道乍回事,陳餘發覺張耳其實並沒有死,劉邦騙了自己,於是又開始背叛劉邦。當然,最後的結局是韓信擊殺了陳餘,滅了趙國,韓信也因此一戰成名。
我平時經常回味起這段歷史故事,哥們之間的感情達到了張耳和陳餘這樣的程度,應該是最高境界了。
當秦王嬴政滅掉魏國時,秦政府知道二人非等閑之輩,懸賞重金尋找此二人。但他們倆不為所動,亡命天涯,雖受盡凌辱,卻相互體貼,抱團取暖,度過了人生最灰暗的歲月。
每當讀到此處,我便心生感慨。這樣的哥們情義,到最後卻相互置之死地而後快。只能說,在巨大的功利面前,在巨大的權勢面前,兄弟感情這個東西其實並不可靠,它往往不名一文。
二十年前,我曾經結識一對戰友。這對戰友平時形影不離,也是生意夥伴,他們在相互介紹的時候,也說各自是過命的兄弟,顯得非常自豪。但僅僅過了一年,我見到了其中的一位,當我問起另一位近況的時候,他居然告訴我,他們二人在打官司,說自己被另一位給騙得好慘。我當時大為驚訝,簡直無法相信。
其實每個人都差不了多少,感情歸感情,就是不能涉及利益,這大概就是人性。
史記中有七十列傳,張耳和陳餘也算青史留名,謂之為《張耳陳餘列傳》。好歹他們二人誰也不曾辱沒了誰,真是天生的一對好兄弟,地造的一雙死對頭。
二、晁錯VS袁盎
晁錯VS袁盎
這又是一對冤家對頭。這二人都是名震朝野的大人物,但他們的關係卻非常差。我翻遍史書,也沒有找到關於他們二人是因為什麼而交惡的記載,反正就是誰看誰都不順眼。
如果不巧他們在同一個場合上相遇,假如晁錯先來了,袁盎後到了,看到了晁錯早就坐在那,便會立刻轉身就走,誰也不會跟誰說話,反之亦然。
袁盎是非常賢能的一個人,寬宏大度,有定力,不怕得罪權貴,只要他認為是正確的事情,就會直言不諱。因此他還得罪過太尉周勃和丞相申屠嘉。
他曾經帶兵打仗,愛兵如子,士卒也愛戴他,爭相為袁盎效死力。
他做過吳王濞(就是帶頭造反的那位)的國相,吳王濞是個狠角色,雖然袁盎經常勸他不要謀反,但吳王卻始終善待袁盎。
最後,袁盎因為支持漢景帝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為了維護正統的王朝傳承順序,反對立漢景帝的親弟弟梁王劉武做繼承人,被劉武派刺客暗殺,成為轟動朝野的重大事件。
梁王劉武因此完全被漢景帝冷落,若不是因為竇太后的關係,他或許早就丟了王位,甚至會被賜死。
總之,袁盎有國士之風。文景時期,袁盎是我最欣賞的人物之一。
而晁錯呢,他則是漢代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在中學時代,我只知有晁錯而不知有袁盎,因為那本薄薄的歷史教科書對晁錯有過重重的一筆,卻一句話也沒有提到過袁盎。
晁錯是漢景帝在太子府邸的舊人,是智囊,做過漢景帝的老師。但是他為人尖酸刻薄,傲視群臣,所以大臣們都非常厭惡他。
晁錯對歷史的最重要貢獻就是提出了削藩之策——削弱藩國,鞏固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但是削藩令一出,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山東七國立即反叛,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兵鋒洶湧,漢帝國難以阻擋,半壁河山全部落入叛軍之手,漢景帝懊悔不已。
其實最初,當晁錯提出削藩的時候,朝中很多大臣是反對的,其中就包括魏其侯竇嬰,反對者認為這是在逼著諸侯王反叛,即便不想反叛的諸侯國也會因此而反叛。
晁錯當時位居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宰相級官員,不但位高權重,且深受景帝寵信。晁錯認為,如果中央政府削藩,諸侯王一定會反叛,這倒是不假;但是如果不削藩,諸侯國在做大以後依然會反,正所謂:削亦反,不削亦反。這便是晁錯的理論。於是漢景帝力排眾議,支持晁錯,發布削藩令。
但是,當吳楚等七國聯軍舉旗造反後,晁錯卻拿不出任何具有建設性的謀略和主張,完全沒有了主意。有些人就是這樣,能尖銳地看出問題所在,就是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晁錯就是這樣的人。
最要命的是,他居然建議皇帝親征,他自己在後方居中調度。史籍上雖然沒有記載過這件事對皇帝的心理產生過什麼影響,但是我覺得,從人性的角度上講,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時的漢景帝對晁錯應該是非常不滿的。
如果晁錯在這個節骨眼上拍拍胸脯跟皇帝說,我來帶兵出征,聖上您在後方支持我,那皇帝該有多麼高興。只可惜晁錯沒有這個智慧,作為漢景帝最為倚重的謀臣,這時他舉止失措。
史籍沒有記載過漢景帝對於這件事情態度,究其原因,我認為與漢景帝的性格有關。這位皇帝的城府極深,與歷史上大多數皇帝不同的是,他是一個可以把憤怒藏在心底的人,很少在事件發生的當時就發作,這是很可怕的。
由於晁錯與袁盎之間的齟齬,晁錯便想方設法地陷害袁盎,使袁盎非常恐懼。
於是,袁盎通過魏其侯竇嬰,得以面見皇帝,說自己有退兵之法。當時晁錯也在場,袁盎說,我只能把計策給皇帝您一個人講。於是漢景帝讓晁錯退了下去。晁錯滿懷怨恨,卻也沒有辦法。
袁盎這時跟漢景帝說,七國之所以反叛,就是因為晁錯的削藩令。你如果殺了晁錯,諸侯國們失去了反叛的理由,自然就會退兵了。
於是漢景帝不顧舊情,霎時翻臉,一代政治家就這樣被腰斬於市。但是,反叛朝廷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吳王濞的目標怎麼會是誅殺晁錯呢?清君側只是個政治口號而已,他的目標毫無疑問是皇帝寶座。只可惜晁錯白死了。
從歷史地位上來講,袁盎不及晁錯的百分之一。但是在當時,人們可不會這樣看,尤其是晁錯在為人處世上非常令人討厭,而袁盎卻人品貴重。但是晁錯的死因畢竟與袁盎直接相關。
我們無法評價袁盎是否應該這樣做,但是晁錯為了私憤而誣陷袁盎,而袁盎為了自保,出此陰招,也是迫不得已。從這點上來說,雖然晁錯之死是歷史上最慘痛的冤案之一,但他的死也算是咎由自取。
正是由於二人的這種戲劇性的矛盾衝突,司馬遷將這對冤家的傳記合在了一起,謂之為《袁盎晁錯列傳》,讓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繼續鬥法。
三、竇嬰VS田蚡
田蚡VS竇嬰
竇嬰之死,是歷史上最蹊蹺的謎案之一,而且可以確定此案已經無解。
這兩個人被司馬遷寫在了一起,是竇嬰的不幸,他在九泉之下是不可能瞑目的,而田蚡因竇嬰而在歷史上濃墨重彩,則是他的幸運。
二人在人品和歷史地位上,不可同日而語,竇嬰光明磊落,勇於承擔,仗義疏財,義氣千秋,而田蚡則是徹頭徹尾的小人,僅僅因為他是漢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同母弟而發跡。
竇嬰是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的侄兒,竇太后絕對可以說是竇嬰的政治後盾。當時竇太后極力主張讓梁王做皇位繼承人,恰逢漢景帝醉酒後一時興起,順嘴就說出自己死了以後就傳位給弟弟劉武,令太后大喜過望。漢景帝自知失言,但又沒有辦法,因為君無戲言。
就在這時,竇嬰給漢景帝解了圍,他說道:「漢家江山,歷來父死子繼,這是祖訓,皇帝怎麼可以擅自主張?」漢景帝高興了,竇太后卻氣壞了,給竇嬰以開除門籍的處分,竇嬰還被罷了官。
從此事可以看出,竇嬰是一個堅守原則的人,他價值觀明確,不會因個人私利而輕易改變。
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過程中,竇嬰官拜大將軍,開赴前線,堅守滎陽,阻擋齊趙二國。皇帝賞賜他千斤黃金(當時以黃銅為金),他居然就放在住處的走廊之下,軍吏從走廊處經過,誰需要誰就自己拿,而竇嬰自己卻一分不留。平定叛亂後,竇嬰因軍功被封為魏其侯。
在竇嬰名震天下的時候,田蚡不過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在漢景帝死後三年,他僅僅因為王太后的裙帶關係就被封為武安侯,不久便官拜太尉,與時任丞相的竇嬰同時位列三公。竇太后死後,竇嬰失去了政治依靠,逐漸失勢,而田蚡的政治地位卻如日中天。
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是勢利眼,這是不爭的事實,於是群臣們紛紛怠慢竇嬰而去攀附田蚡。只有將軍灌夫依然不忘其本,繼續結交竇嬰。我們以常情揣度竇嬰的心理,他一定會被灌夫在自己失勢後的不棄而感激得無以復加。
灌夫是漢代豪強,卻因為自己的臭脾氣闖了大禍,他因為群臣對竇嬰的不恭敬而大鬧田蚡兒子的婚禮。由於婚禮是奉太后詔,因此灌夫被冠以大不敬的罪名判處死刑。
竇嬰心裡非常著急,他不聽勸阻,堅持營救灌夫。竇嬰認為灌夫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於是,竇嬰與田蚡二人在朝堂上,當著年輕的漢武帝與眾大臣的面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其實事情很簡單,竇嬰無非就是為了營救自己的好朋友而已,但田蚡在朝堂上的一番話卻讓人後背發涼。
田蚡說:我田蚡嘛,是愛財,喜歡聲色犬馬,喜歡良田美宅,這我都承認,不但如此,我還喜歡能工巧匠,喜歡天下美色呢,這我也承認。我倒是不如你竇嬰每天跟灌夫一起召集天下豪傑來議論朝政,對朝廷心生不滿,腹誹心謗,每日查看天象,以待天下之變,你到底是想幹什麼?
這段話說得非常陰損,完全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竇嬰和灌夫身上,向皇帝暗示竇嬰和灌夫是在策劃謀反,因沒有證據還不明說,就是為了讓皇帝對竇嬰心存猜忌。
漢景帝時期,竇嬰非常得勢,皇帝對他很是倚重。漢景帝曾經給竇嬰遺詔,遺詔上說:「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翻譯過來就是,以後你要是有為難的事情,可以憑此遺詔有權直接單獨面見皇帝,無非就是有一個向最高領導陳述的機會而已,這個遺詔根本算不上是免死金牌。
但歷來皇帝的聖旨和遺詔是最為重要的官方文件,在發布的同時會抄錄一份副本在檔案庫里存檔的,而這個檔案庫是皇家重地,沒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
但歷史上最令人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漢景帝給竇嬰的遺詔,在檔案館居然找不到存檔的副本!
於是竇嬰被以假冒聖旨之罪與灌夫同被處死。
我們想想,就那幾個字的遺詔,無非就是想見皇帝一面,以竇嬰的智慧和人品怎麼會矯詔呢?傻子都不會的。而存放聖旨的檔案館,任何人也無法擅自進入,基本可以排除有人做手腳,而漢景帝也沒有必要和理由在活著的時候就用這種方法來加害竇嬰。
為此,我翻遍了關於此案的史籍,實在無解,也看過一些史學家對此事的分析,也沒有人能夠說明白,這成了歷史上最蹊蹺的案件之一。
由於此案轟動朝野,估計也是朝廷內外對案件都有自己的看法,田蚡的內心備受折磨,常常夢見竇嬰和灌夫前來索命,第二年便一命嗚呼了。
只不過,一代豪傑竇嬰與田蚡這樣的卑鄙小人被司馬遷寫成合傳,實在是一種恥辱。他們的傳記謂之為《魏其武安侯列傳》,以封爵名之。
司馬遷對歷史人物的列傳非常喜歡採用各種歸類法,不僅僅是上述以死對頭歸類法,他還喜歡把相似的人物歸結在一起寫合傳。
比如《老子韓非列傳》,很多人會對於司馬遷把一個道家人物和一個法家人物寫成合傳不明所以,其實這正是司馬遷的博學和深邃之處,因為道家與法家系出同門,在理論上有傳承關係,在這裡不再贅述。
再比如《孫子吳起列傳》他們都是軍事家,但歷史上軍事家很多,為什麼要偏偏把他們二人合傳?我認為是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軍事理論家,孫子有《孫子兵法》,吳起有《吳起兵法》。此外還有《白起王翦列傳》、《屈原賈生列傳》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時候,歷史無奈地選擇了死對頭演繹歷史大戲,而作為一種歷史人物的分類法,將一對生死冤家寫成合傳,集中展現那一個時代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對於我們認識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時常對那些歷史故事記憶深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史學家們巧妙地利用分類手法將矛盾衝突畫面般展現在讀者面前,使我們在面對那些歷史人物的時候,經常糾結於他們的人品、事迹和人生結局,令人扼腕,心情無法平靜。
遍觀所謂正史的《二十四史》,還沒有人能夠跳出司馬遷的史學傳統。從這點上來講,我們應該感謝司馬遷給我們帶來的這一切,也感謝他在敘述歷史的時候,那種沒有愛恨語言的愛恨,給了讀者以獨立思考的空間。
推薦閱讀:
※張之洞的《書目答問》中的「應有鉤乙分,書本無」是什麼意思?
※劉淑麗:情真而調逸、思深而言婉的花間詞|文史知識
※文史天地
※漫談蚊帳
※【文史知識】影響中國歷史的八次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