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絕學無憂」的深刻意蘊及其時代沉思
老子「絕學無憂」的深刻意蘊及其時代沉思 作者:潘先龍 文章來源:中國道教協會 發布時間:2012-01-27 瀏覽次數:193 手機訪問道教之音作為中國哲學史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一樣的人物,老子在中華民族思想史上留下了一部瑰寶性的著作——《道德經》,書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學說,並成為了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傳統的重要思想來源,深深影響到了整個民族的思想心理和社會生活。然而,雖然僅有五千言,但《道德經》中所蘊含的智慧確是用再多言語都無法言說清楚的。歷代學者們受制於史料的缺乏,以自己的理解對於其進行了一系列的註解,但是這不僅帶來了版本上的爭議,更是就文本原義問題引發了爭論。
另外,《道德經》中所採用的主要語言表達方式是悖論,這也就給後人正確理解他的思想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僅僅一句「絕學無憂」就導致了千百年來永無休止的爭論,有些學者從字面意思出發,結合他的階級背景,認為這是沒落的貴族階級反對知識,反對學習的違背歷史潮流的觀點;而另外一些學者,結合《道德經》總體的結構和內容思想反而認為這是老子更大智慧的體現。不同的角度帶來了完全相反的觀點,由此也可見對其進行深入探討的必要性。
一、「絕學無憂」的歷史爭議
可以說,「絕學無憂」是整部《道德經》引起爭議最多的章句之一,從該句所從屬的章節位置到具體的斷句以及該句的意思理解都有很多完全不同的版本,這都給理解該句帶來了諸多困難。結合以往學者研究的內容,可將爭議具體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位置安排上的爭議。
《老子》通行本的河上公本與王弼本中,「絕學無憂」一句都是在第20章的開頭。而陳鼓應在其《老子註譯及評價》中認同蔣錫昌和高亨對於此句的考訂,即將其放在了第19章的末尾,作為該章的總結。並引用了高亨所列舉的三個佐證:「絕學無憂」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句法相同,若置在下章,為一孤立無依之句,其證一;「足」、「屬」、「朴」、「欲」、「憂」為韻,若置下章,於韻不諧,其證二也。「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文意一貫,若置在下章,則其文意遠不相關,其證三也。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詁》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頁。
並且如果根據行文規律以及文章內容的安排,「絕學無憂」放在第19章結尾,確實更加契合韻律,也能使文脈更加通暢。所以對於其位置的安排已經慢慢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第二、具體該句的斷句不同。
這裡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斷句方式。其中一種認為應該是「絕學/無憂」,將「絕學」作為一個動賓短語,讓「無憂」成為一種狀態,描述「絕學」後的結果。而另一種版本認為應該是「絕學/無/憂」,同樣把「絕學」作為動賓短語,只是將「無」獨立出來作為一個主體,而「憂」用來形容「無」。不過後一種說法顯然有牽強附會的痕迹,不僅不符合整部《道德經》中的句式習慣,而且在對於該句的解釋上過去勉強,雖然「無」在《道德經》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存在,但認為如果「絕學」,「無」就會「憂」很明顯不符合老子所提出的「絕聖棄智」、「學不學」等觀點,也不符合老子對於「學」和「智」的看法。因此,綜合考慮,比較可信的斷句方式是第一種,即「絕學」是行為,而「無憂」是結果和狀態。
第三、在對於「學」的解釋上存在不同。
在對於「學」的解釋方面,歷來存在著很多不同的觀點,如《老子河上公注》:「絕學:絕學不真,不合道文。」
《道德真經注》,《中華道藏》第9冊,華夏出版社2004年版,137頁。
這裡將「學」解釋為動詞,學習之意。而王弼則解釋道:「『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然則學求益所能,而進其智者也。若將無欲而足,何求於益?不知而中,何求於進?夫燕雀有匹,鳩鴿有仇,寒鄉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則憂。」
《道德真經注》,《中華道藏》第9冊,第197頁。
即將「學」解釋成為了增強自身的能力、智力而努力追求知識,而這種努力追求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和精神慾望,也就是這種學習的過程。任繼愈在其《老子繹讀》中對「絕學無憂」的解釋是「拋棄學問,可以使人無憂」。
郭德寶:《〈老子〉的「絕學無憂」小議》,《中國道教》2010年06期,第54頁。
即將「學」解釋為「學問」。
陳鼓應則結合老子的時代特徵,將「絕學」解釋為「棄絕仁義聖智之學」,即將「學」理解為「仁義聖智之學」。而詹劍峰則認為「老子所絕之學,乃卜筮之學,巫祝之學,相人之學以及禮儀之學。」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詁》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頁。
因為這些都是統治者愚弄人民和束縛人民的工具,不過他的這種解釋也過於牽強附會,沒有獲得更多的認同。
第四、對於該句意思的不同理解。
在整句含義的理解以及老子的意圖上,則引發了更多的爭議。如有人從正面去解釋,認為老子的意圖是說明「絕學」之後「無」就會有問題,強調的是學習的重要性,並說明不可以「絕學」。而大多數學者都傾向於認為,老子的意思是絕棄學問,如陳鼓應的觀點,或者絕棄學習的行為,如王弼的觀點,而這樣就不會有太多的煩惱了。並且對於該句意思的理解也直接導致了在對老子意圖的理解和評價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如嚴復從一種世俗的角度來看,覺得「絕學固無憂,故其憂非真無也。無憂不知,則其心等於無耳……」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價》,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38頁。
並將其比作鴕鳥埋頭的行為,認為這是老子躲避現實,極度消極的人生觀點。而陳鼓應則認為「絕學無憂」是指棄絕仁義聖智之學,百姓就可以沒有憂愁了。他是結合老子所生活的社會背景以及老子著作《道德經》的最原始的目的入手,認為老子提出「絕學」和「絕聖棄智」等觀點的目的和動機都是一樣的,即針對時弊,所想出的釜底抽薪的辦法,而這也正是老子博愛和積極救世思想的體現。
二、「絕學無憂」的深刻意蘊
要弄清楚該句的含義,首先就必須弄清楚「學」的含義,也就是老子所要絕的究竟是什麼,只有在了解他所要絕的東西之後才可以去探討他提出該觀點的原因。陳鼓應認為這種「學」應該是仁義聖智之學,而王弼則認為是指學習的過程。結合老子的整體哲學思想以及前後文的內容,筆者認為應該將二者統一起來,即老子所要絕的不僅是學問和知識本身,而且也是指學習這個行為。
一方面,按照老子後面所提出的絕聖棄智的說法以及他所表述的理想國圖景,他所想突出的應該是指學問的本身,也就是仁義聖智之學,他認為棄絕一切智慧和知識,民眾的利益就會成百倍的增加。如在第80章中「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裡,老子認為,絕聖棄智就是「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雖有舟輿,無所乘之,說到極處,就是「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摒絕已經達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詁》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頁。
所以這裡的絕學自然也應該是學問和仁義聖智之學。
另一方面,《老子》在第48章也提出有關學的問題,從而也可以作為借鑒。「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中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句中,通過「益」與「損」的洞察就可以大致了解「學」的含義了。依據《老子》「歸根復命」的思想,「為學」所增益的是寄生於生命根本以外的並且損害了生命根本的東西,「為道」是要清除這些妨害生命根本的累贅。因而,「絕學」,要絕的就是這個「為學」,即學習的行為。
郭德寶:《〈老子〉的「絕學無憂」小議》,《中國道教》2010年06期,第55頁。
因此,可以知道,老子提出「絕學無憂」,即認為棄絕仁義聖智之學以及學習這種行為是會給社會帶來好處的,而這種好處也就是「弱其志,強其骨,使民無知無欲」,使民眾達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境界。
三、「絕學無憂」的時代憂思
老子既然提出要絕棄學習和仁義聖智之學,那必然有其理由,而對於原因的探討就不得不考慮他所生活的社會歷史條件以及他主要哲學思想了。據研究,春秋後期社會上其實已經存在著一種「不學」觀念。《左傳》昭公十八年載:「秋葬曹平公。往者見周原伯魯焉。與之語,不悅學。歸之語閔子馬。閔子馬曰:周其亂乎?夫必多有是說,而後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感。又曰:可以無學,無學不害。不害而不學,則苟而可。於是乎上陵下替,能無亂乎?夫學,殖也,不學將落,原氏其亡乎?」從中可以發現當時就有人認為「學無益」,並且這還不是少數人的觀點,因為「多有是說」。因而有人認為老子很可能受到當時這種思潮的影響,並對這種觀點進行了高度的哲學概括,才提出了「絕學」和「學不學"」等觀點。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詁》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頁。
不過由於史料的缺乏,無從探知當時人們提出這種觀點的原因是什麼,因此在這裡我們主要從老子的哲學思想中去探究。
第一、在老子的觀點中,「為學」是為了「為道」,「絕學」也是為了「為道」,其最終目的都是回歸質樸狀態。在「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句中我們可以知道,老子認為「為學」所得到的是知識的積累,而「為道」所得到的則是一種境界,在「為道」的過程中所伴隨的是慾望的減少。在他看來,一個人「為學」所得的是對於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的認識,通過這種知識的積累,也可能幫助他逐步提高得到道的精神境界。正如第16章所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只有認識和把握了事物的規律才能從容處世,進而至於公正無私,至於無所不周,至於與天合德,最終達到得道的境界。所以說「為學」在一定程度上的目的就是為了「為道」。
張傳開、汪傳發:《十大哲學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頁。
然而就根本上而言,老子認為「絕學」更可以達到境界的目的,這其中不乏長久以來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如鄭湧就指出在中國的傳統裡面,哲不是學,而是智慧,哲學家是智者,而不是學者,學者是以知識的多寡為標準的,同樣面對知識,學者只知「誦」,而智者則尚「用」。因此「哲」相比「學」更被人們所重視。
鄭湧:《道,行之而成——走出書齋後的哲學沉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頁。
馮友蘭也說中國人的哲學意識太濃厚,並就根本而言,哲學的最主要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為學」和「為道」是具有明顯區別的。「為學」只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看做是「為道」的一個途徑,卻不是最終的目的。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5頁。
而具體到要棄絕仁義聖智之學以及學習這種行為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及老子對於「學」的觀點了。雖然「學」可以積累知識,並且甚至可以有助於達到無為的境界,但是就總體而言,老子認「為學」是不利於「為道」的。這主要是因為在老子的觀念中,人生最主要的事情在於提高精神境界,對於外界知識的積累同人的精神境界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繫。自然才是指導一切的法則,這也是為何他要強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並且人之所以可以居「四大」之一的重要原因也是人知道順從自然和天性。
然而,「為學」卻可能導致這個原則的反面,因為「為學」容易受感情,慾望的干擾而偏離事物的規律。
張傳開、汪傳發:《十大哲學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頁。
一方面學習會增加人們的慾望,偏離人的本性,如元朝吳澄在對《道德經》的註解中也提到「為學日益,必事事而為之,有一不能不知,則以為憂矣」。
吳澄:《道德真經吳澄注》,黃曙輝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頁。
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學習本身就會成為人們的一種慾望,正如偽河上公注說:「學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情慾文飾,日以益多」,也就是說人們學了知識,吃了智慧果,情慾就滋生了。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詁》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頁。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也提出老子認為知識本身就是慾望的一個對象,它會引起人們更多慾望,成為人滿足慾望,達到目的的幫手。從而使知識既成為了慾望的主人,又成為了慾望的僕人。人的知識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93頁。
而老子是反對人們的慾望的,這在第12章體現極其明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說老子提出「絕學」的目的就是要斷絕人們的慾望。
另一方面,老子認為「絕學」也是完成自我超脫,更加靠近「道」的重要方式。在中國傳統中之所以看重哲學,那就是哲學是智慧的代表,而智慧之所以超越一切,就是因為智慧不在於得,而在於失,也就是說智慧在於解脫,解除束縛,無掛無礙。通過解除束縛,從而實現超越,在這種意義上,哲學是崇尚超越的。而老子哲學更是一種以「內在超越」為特徵的哲學,他提出絕學觀念也就是希望通過絕學來擺脫束縛,達到超越的價值。並且道家一直都是強調內觀來「為道」,從而實現超越的,而外物的知識反而可能會對這種超越造成干擾。並且需要指出的是老子的這種超越,不是脫離現實的實際生活,而是在生活中去體驗,
鄭湧:《道,行之而成——走出書齋後的哲學沉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頁。
自由自在地去達到「我自然」這種超越狀態,即「無為」狀態。
就整部《道德經》來說,老子所竭力闡述的就是「道」,而「道」的境界就是一種無知無欲,無智無慧的覺悟狀態。具體來說,就是「愚」的境界,故而: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首也。
謝清果:《老子大道思想指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頁。
也許在一般人看來,知識的使命是區別萬物,或者說知識越多越有助於我們認識世界,而老子則認為太多的知識反而會模糊人們的視線,干擾對於最本源的「道」的認識和體悟,
王靜德:《〈老子〉悖論的順應論解釋》,《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第4期,第45頁。
所以才提倡要棄絕知識和這些區別,把世間的區別統統忘記時,剩下只有萬物還沒有生成的狀況,即達到的是另一個更高層次的知識——「無知之知」。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第105頁。
正如向秀和郭象的《莊子注》中所說:「故知之為名,生於失當而滅於冥極。冥極者,任其至分而無毫銖之加。是故雖負萬鈞,苟當其所能,則忽然不知重之在身」、「而知也無涯。」即認為知識聰明的由來是由於人的欲求超過了人的才智所能,而如果人在自己的才智範圍之內行事,也就無需知識和聰明了。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第203頁。
老子所竭力主張每個人都保持純潔樸實的自然本性,並返回到自然本真的理想狀態人格,而「絕學」正是這樣一種方式,通過「絕學」來保持人們樸質的本性,從而實現個性的自由,達到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李佳漪:《老子的道德觀及其現代價值的實現》,《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3月第2期,第135頁。
第二、絕學體現了老子積極救世的思想以及文明異化下的深度憂慮。人的慾望能促進變革,智慧也確實能帶來社會進步。但是考慮到《道德經》所誕生的歷史條件,在長達幾百年的社會戰亂下,社會極其的混亂,和平和穩定已經成為了人民的唯一期待,在這種情況下,老子用他思辨的智慧深刻的思考著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並企圖通過社會與自然關係的角度來認識問題和解決矛盾,而「絕學」、「棄智」等理論正是他所能想到的讓人們回歸質樸,實現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安居樂業的途徑和辦法。
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老子著書立說的動機是積極救世的,並努力去消解人類社會的紛爭。老子認為,社會上的一切紛爭,都起源於人的「不知足」,所有人都肆意擴張自己的佔有慾,尤其是那些自認為是他人命運裁定者的統治者不足以有所作為,卻偏要妄自作為,結果反而形成人民的災難,雖然當時不同學派都提出偃兵熄火,安定社會的各主張,如儒家推行的仁義禮智,墨家的兼愛非攻,法家的法治法術,但這些在老子看來都是智者之妄為,無濟於事。所以老子才會一再地勸誡人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46章)並且他認為當時的文化不僅腐蝕了淳樸的人民,更加激發了他們對「奇物」慾望的毒藥,可以說是「亂之首」。所以他才提出了「絕學」、「無為」、「質樸」、「無欲」、「不爭」等觀念。
陳鼓應:《老莊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第164頁。
他希望人的行為能取法與「道」的自然性與自發性;政治權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戰爭的禍害,揚棄奢侈的生活;在上者能積極引導人民返回到真誠樸質的生活形態與心境。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價》,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5頁。
傅佩榮說:「道家採取釜底抽薪之計,突破人類中心的格局,從永恆的無限的層面來觀察,發現一切都是無謂的盲動與執著,不如點破而化解之,以無心的態度順其自然。」可以說這是切中要點的。主張社會安定是道家學說的重要基石。老子所提出了「絕學」和「無為」等政治思想的目的也就是減少矛盾、促進社會穩定。
傅佩榮:《我的關於解讀中國五大經典之心得概述》,中華國學網,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AJA201006021.htm。
與此同時,老子提出「絕學無憂」的觀點,其中也包含著他對文明異化的反思。在他看來,在文明未開化的遠古時代,人們並不需要道德、禮法和一切制度設施。那時,人的存在方式最切近「道」的本真狀態。然而,智慧的出現,意味著本真之道的廢弛,出現了文明價值的分裂。所以禮法制度等從正面看是文明的表徵,而從反面看,恰恰是紛爭混亂的開始。對於這種文明的異化和文明價值的分裂,老子將其歸罪於智慧。
李振綱:《中國古代哲學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頁。
而這種對於知識和文明的觀點幾乎在動亂時期人們反思原因時都會被人所提出來,如20世紀20年代一個信奉無政府主義的知識分子就有提出類似的觀點,他說:「知識就是罪惡——宇宙本性是無善無惡的,即因他沒有善,所以也就沒有不善,因為他把善惡連環打破,所以無善而至善。只管任情而行,都是不會惡的。但是惡從那裡來呢?原來惡是從理知發展的結果,理知是有分別作用的,但他有善惡是非可言,即因他有了善,所以有善和不善對立……可見沒有知識便罷,有了知識便有罪惡,而知識就是罪惡。」
古棣、周英:《老子通-老子校詁》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頁。
的確,人類隨著智慧而漸開,文明進步了,也就有了奸惡詐。這種對於文明異化的深深憂慮促使他提出了根本性的舉措——「絕學」,從而回歸於自然之「大道」,讓民眾恢復自然淳樸的孝慈天性之中。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老子是重「質」的,而孔子是重「文」的,這是兩種對立的思想。老子視「文」為巧飾,違反了人性的自然。巧飾流行,更形成種種有形無形的制約,約束著人性的自然。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價》,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36頁。
先秦諸子中以道家人文思想為獨特,它不是致力於傳統價值的維護和損益,而是致力於現存價值的反思和批判,從關注人的生命生存價值切入,給人以整全式的理性啟示為此,這是一種批判文明異化的人文精神和深沉全面的人文關懷。
何光輝:《人文之道:老子哲思的價值訴求》,《國學研究》2010年第6期,第130頁。
正如《道德經》裡面老子所提出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49章),這是一種對於社會和民眾的博愛。而這種博愛才是促成老子提出「絕學無憂」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說,老子所提出的「絕學無憂」,不僅要「絕」的是仁義聖智,而且要絕學習本身。而他之所以提出這種看似新鮮和不合常理的觀點,恰恰是體現了老子之聖智,他以穩定社會和積極救世為自己的出發點,在對於文明異化的社會現狀下,開出了「絕學」讓民眾回歸質樸天性的藥方,並期待人人修鍊大道,擺脫世俗的羈絆,得到心靈的解放,達到「心中無一物」,玄鑒無瑕疵,心靈澄澈透亮,無一塵俗氣,無一染污色,無一渾濁味,猶是雨過天晴,好比月朗星稀,那樣的清澈,那樣的蔚藍,那樣的朗輝。
黃友敬:《老子修真學概要》,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頁。
來源:道教之音http://www.daoisms.org/article/lundao/info-5314.html
推薦閱讀:
※老子《德道經》完整釋義 72--81章 熊春錦
※老子留下五千言
※(93)拳說老子(47)
※道家的創始者老子的一生
※老子《道德經》知天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