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遠:獨立古董商
安思遠先生像
上海博物館的《淳化閣帖》(局部),安思遠舊藏。
姜岑
「於我來說,藝術收藏為世間最妙的事業。你永遠不會厭倦,也永遠不會有終點……生活總是趣味盎然。」安思遠曾經如是說,這段內心獨白也成了他一生收藏事業的真實寫照。被譽為「中國古董教父」的美國傑出古董商、藏家、鑒賞家安思遠的一批珍貴收藏將於2015年3月在紐約佳士得上拍。
據稱,此次「錦瑟華年———安思遠私人珍藏」可謂亞洲藝術最大規模私人收藏首現拍場,逾2000件珍品將以現場及網路拍賣形式推出,集中展現了融匯其畢生心血的收藏精品,包括頗為重要的中國、日本、印度及東南亞雕塑、繪畫、傢具及工藝品收藏。
安思遠是第一位系統收藏諸多近現代中國書畫藝術大師作品的個人藏家,並推動藝術史學者進行研究,推翻了中國繪畫「止於」1800年的說法。
安思遠2014年8月辭世,享年85歲。他的一生對亞洲藝術品收藏及鑒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西方極少有人可與安思遠比肩。坐擁古代銅鏡、明代傢具、精美玉器、近現代中國書畫以及印度及東南亞藝術的豐富收藏,安思遠對於推廣亞洲藝術貢獻很大,甚至被稱為「最後一位真正的古董鑒賞及藝術收藏大家」。
原蘇富比教育學院中國區首席代表、資深藝術品市場顧問、收藏家梁曉新曾在悼念安思遠先生逝世時表示:「安思遠,是當代最為著名的亞洲藝術收藏家,因其遠近聞名的明式傢具珍藏而被稱為明朝之王。出售給上海博物館的稀世珍品《淳化閣帖》及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五代古墓漢白玉彩繪浮雕武士石板,使安思遠在國內亦名聲大振。」
據了解,安思遠1929年於紐約出生,自小就和收集結緣,且對中國藝術品情有獨鍾。孩童時便開始收集中國郵票,稍長些後便開始收藏亞洲工藝品,轉手後獲利可觀,而且短期內便積累起相當規模。繼於歐洲富蘭克林專業美術學院學習建築、後於伯爾尼及洛桑深造之後,安思遠於1948年返美並於古董商FrankStoner專門經營英德陶瓷的商行中工作,其後經其引薦與亞洲藝術品古董商AliceBoney結識,後者將安思遠視為學徒,最後二人成為摯友。
不過對安思遠收藏影響最大的恐怕要數另外兩個人———王方宇和龐耐。安思遠這個名字就是他就讀耶魯大學時,指導他晚清書畫研究的王方宇起的。王方宇不僅教安思遠中國藝術知識,還教他為人為商之道。而龐耐則給予安思遠資金和渠道支持,讓安思遠有更多機會去了解中國陶瓷、傢具和繪畫以及日本、印度、泰國等亞洲藝術。
作為獨立古董商,安思遠的事業與中西關係發展進程的大背景緊密相連,並隨雙邊貿易的增長而起飛。他在近30年間頻繁到訪香港,並在九龍擁有公寓;同時,他對有機會進一步接觸並發掘中國大陸的豐富文化寶庫感到興奮不已。作為新中國開放後第一位造訪中國大陸的美國古董商人,安思遠獲得了接觸和學習頂級中國藝術品的最佳時機。
在之後的職業生涯當中,安思遠熱心投入對於中國重要文化遺址的保存和維護。1992年,他首次深入安徽黃山,贊助修繕了始建於明代的家族祠堂「寶綸閣」。他認識到在中國境內古迹維護和修繕的重要意義,也因此更加積極呼籲,為拯救這些隨著經濟發展而遭受威脅的文化古迹而奔走,並在香港成立中國文物藝術修復基金為更多相關項目籌集資金。
安思遠出售給上海博物館的《淳化閣帖》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據相關媒體報道,安思遠於1996年9月攜北宋拓《淳化閣帖》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2003年4月,上博得知安思遠有意出讓《淳化閣帖》,便立刻委託原國家文物局外事處處長王立梅赴美與之洽談,終以450萬美元成交。其實此前,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比利時博物館、日本的藏家等出價均不低於這個數。但安思遠說:「《淳化閣帖》是中國的寶物,還是讓它回歸故里吧。」這才讓上博如願以償。
推薦閱讀:
※這5種面相的女人,經濟獨立,事業有成,衣食無憂不愁錢
※你的獨立,就是你的底氣
※心意六合拳之金雞獨立
※[講武堂195]無奈之舉 深度分析外蒙古獨立 – 鐵血網
※一個獨立自強的女生,註定過得不如會撒嬌賣萌的妹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