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上慧學 佛友日誌 智盛法師博客 佛緣網站

增上慧學

已有 25 次閱讀2009-12-17 23:30

慧學概要

 

一 佛學之要在慧學二 慧之名義與究極體相三 智能之類別四 慧之觀境五 慧之進修六 慧學進修之成就

一 佛學之要在慧學唯慧學足以表彰佛法之特色,佛法甚深如海,廣大無邊,而其主要行門,則不外乎信願、慈悲、智能。其餘的種種功行,都不過是這三者的加行、眷屬、等流。所以修學佛法,必須三者相攝相成,圓備的修持,始能臻於圓滿的境地。雖然初入佛門的人,由於根性與興趣底不同,對這或不免有所偏重。但只是初學方便如此,若漸次向上修學,終必以這三者的圓滿修證為目的。雖則如此,在一切宗教中,最足以代表佛教的特質,也即能顯出異於其它宗教的殊勝處,卻在智能,所以佛教是理智的宗教。對於世間任何一個宗教,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少分的智能,不過一般宗教,總是特重信仰,或仁愛心行的表現。唯有印度宗教,在含攝信仰和慈愛之外,更注重智能的一面。故一般地說,印度宗教是宗教而哲學,哲學而宗教的。佛教出現於印度宗教文化的環境中,對這方面,當然也是特別重視的。可是依佛教的看法,一般印度宗教所講的修行證悟,儘管體驗得某種特勝境界,或發展而為高深的、形而上的哲理,都不能算為真實智能的完成,而只是禪定或瑜伽的有漏功德。釋尊成道以前,曾參訪過當時的著名宗教師----阿羅邏迦藍等,他們自以為所修證的,已達最高的涅盤境界,而據佛的批判,卻只不過是無想定及非非想定等,仍然不出三界生死。所以,其它宗教雖也能去除部分煩惱(甚至大部分煩惱),內心也可獲得一種極高超、極微妙,自由自在的相似解脫境界,但因缺少如理的真實慧,不能從根解決問題。一旦定力消退,無邊雜染煩惱,又都滋長起來,恰如俗語中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佛教之所以成為佛教,即因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禪境,而著重於智能的體驗生活。我們修學佛法,若不能把握這一核心,或偏重信仰,或偏重悲願,或專重禪定,便將失去佛教的特質。雖然這些都是佛教所應有的,但如忽視智能,即無以表現佛教最高無上的不共點。唯慧學能達佛教之奧處佛法的完整內容,雖然有深有淺,或大或小,包含極廣,但能超勝世間一切宗教學術的法門(出世法),主要是智能。約聲聞法說,有三增上學,或加解脫而說四法,即概括了整個聲聞法門的綱要。依戒而能夠修得正定,依定才能夠修慧,發慧而後能得解脫。這三增上學的層次,如階梯的級級相依,不可缺一。然究其極,真正導致眾生入解脫境的,是智能。又如大乘法門,以六波羅密多為總綱----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廣集一切福德資糧;依禪定而修得般若波羅密多,才能成就大乘果證,斷盡所有生死煩惱。故大乘聖典中,處處贊說:於無量劫中,遍修無邊法門,而不如一頃刻間,於般若波羅密多經典四句偈等,如實思惟受持奉行。由此可見,無論大乘法,聲聞法,如欲了生死,斷煩惱,證真理,必須依籍智能力而完成。但這並不是說,除了智能,別的就什幺都不要;而是說,在斷惑證真的過程中,慧學是一種不可或缺,而且最極重要、貫徹始終底行門。有了它,才能達到佛法的深奧處。一切出世法門,對這慧學為宗極的基本法則,是絕無例外的。在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小乘法中,定增上學以外,別有慧增上學。在大乘法中,於禪波羅密多之後,別說般若波羅密多。從初學者說,修習止門,還有修習觀門。慧學總是建立在定學的基礎上,而慧學並不是禪定。所以我們對於慧學的認識與修集,應該深切注意,而對修定、修禪、修止等方便,亦不容忽視。有人以為:「依定發慧」,若定修習成就,智能即自然顯發出來。這完全誤解了佛教的行證意義。如說依戒得定,難道受持戒行就會得定嗎?當然不會,禪定是要修習而成就的。同樣的,根據佛法的本義,修得禪定,並不就能發慧,而是依這修成的定力為基礎,於定心修習觀慧,才能引發不共世間的如實智能。在這意義上,說依定發慧,決不是說禪定一經修成,就可發慧的。不然的話,多少外道也都能夠獲得或深或淺的定境,他們為什幺不能如佛教聖者一樣能夠發智能,斷煩惱,了生死呢?因此,我們應該了解,約修學佛法的通義,固應廣修一切法門,而在這一切法門中,唯有慧學,直接通達佛教底深奧之處。唯依慧學能成聖者修學佛法,雖有種種方便法門,而能否轉凡入聖,其關鍵即全視乎有無真實智能,智能可說就是聖者們的特德。如通常所說,有六凡四聖的十法界,這凡與聖的分野,即在覺與不覺(迷)。覺,所以成聖;不覺所以在凡。譬如佛陀一名,義譯就是覺者,即能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覺了萬有諸法的事相。佛因具有這種能覺能照的圓滿智能,所以名為覺者。同時又被稱為世間解、正遍知;佛所證得的究竟果德,也稱作無上正等覺。佛,無論從名號或果德(名號實依果德而立)去看,都以覺慧為其中心。不但佛是這樣,即菩薩二乘,也不離覺慧。菩薩,具稱菩提薩□,義譯覺有情,可解說為覺悟的有情。如龍樹說:「有智能分,名為菩薩」。小乘中的辟支佛,譯為獨覺或緣覺。聲聞一名,也是聞佛聲教而覺悟的意義。佛、菩薩、獨覺、聲聞四聖,皆依智能以成聖,所以都不離覺義----只是大覺小覺之差別而已。作為佛教特色的覺慧,當然不是抽象的知識,或是枯燥冷酷的理智,而是在悲智理性的統一中,所引發出來的如實真慧。它在修證的歷程上,是貫徹始終的。不管自證與化他,都要以智能為先導;尤其是修學大乘的菩薩行者,為了化度眾生,更須要無邊的方便善巧。因此經中特別推崇智能,說它在一切功德中,如群山中的須彌山,如諸小王中的轉輪聖王,是超越一切功德,而為一切功德的核心。大乘經說:「依般若波羅密多故,攝導無量無數無邊不可思議功德,趣向臨入一切智海」。聲聞乘教也說:「明(慧)為一切善法之根本」。智能為一切功德之本,修證要依智能而得圓滿究竟,這是佛法所一致宣說的。在一切法門中,對這聖者之基的慧學,應格外的尊重與努力!二 慧之名義與究極體相慧之名義慧,在大小乘經論里,曾安立了種種不同底名稱,最一般而常見的,是般若(慧)。還有觀、忍、見、智、方便、光、明、覺等。三十七道品中的正見、正思惟、擇法等也是。大體說來,都是慧的異名,它們所指的內容,雖沒有什幺大差別,但在佛法的說明上,這些名稱的安立,也有著各自不同底特殊含義。諸異名中,般若(慧)、□那(智)、□缽舍那(觀)三者,顯得特別重要。它們在共通中所有的不同意義,也有更顯著的分別;當然,其真正體性仍然是沒有差異的。般若一名,比較其它異名,可說最為尊貴,含義也最深廣。它底安立,著重在因行的修學;到達究竟圓滿的果證,般若即轉名薩婆若(一切智),或菩提(覺),所以羅什說:「薩婆若名老般若」。般若所代表的,是學行中的因慧,而智與菩提等,則是依般若而證悟的果慧。再說慧、觀二名義:慧以「簡擇為性」;約作用立名,這簡擇為性的慧體,在初學即名為觀。學者初時所修的慧,每用觀的名稱代表,及至觀行成就,始名為慧。其實慧、觀二名,體義本一,通前通後,只是約修行的久暫與深淺,而作此偏勝之分。我們如要了解慧的內容,就不可忽略觀的意義。關於觀的名義,佛為彌勒菩薩說:「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缽舍那(觀)」。分別、尋伺、觀察、抉擇等,為觀的功用;而這一切,也是通於慧的。慧也就是「於所緣境簡擇為性」。修習觀慧,對於所觀境界,不僅求其明了知道,而且更要能夠引發推究、抉擇、尋思等功用。緣世俗事相是如此,即緣勝義境界,亦復要依尋伺抉擇等,去引發體會得諸法畢竟空性。因為唯有這思察簡擇,才是觀慧的特性。般若經中的十八空,即是尋求諸法無自性的種種觀門。如觀門修習成就,名為般若;所以說:「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此,修學佛法的,若一下手就都不分別,以為由此得無分別,對一切事理不修簡擇尋思,那他就永遠不能完成慧學,而只是修止或者定的境界。慧之究極體相初習慧學,總是要依最究竟、最圓滿的智能為目標,所以對於慧的真相如何,必先有個概括的了解,否則因果不相稱,即無法達到理想的極果。現在所指的智能,是約菩薩的分證到佛的圓滿覺地而說的。大乘佛法所宣示的慧學,龍樹曾加以簡別說:般若不是外道的離生(離此生彼)智能,也不是二乘的偏真智能;雖然約廣泛的意義說,偏真智與離生智,也還有些相應于慧的成分,但終不能成為大乘的究竟慧。真實圓滿的大乘智能,其究極體相,可從四方面去認識:一、信智一如:談到智能,並非與信心全不相關。按一般說,一個實在的修行者,最初必以信心啟發智能,而後更以智能助長信心,兩者相關相成,互攝並進,最後達到信智一如,即是真實智能的成就。在聲聞法中,初學或重信心(信行人),或重慧解(法行人);但到證悟時,都能得四證信----於佛法僧三寶及聖戒中,獲得了清凈真實信心,也即是得真實智能,成就證智,這即是小乘的信智一如。大乘經里的文殊師利,是大智能的表徵,他不但開示諸法法性之甚深義,而且特重勸發菩提心,起大乘信心,所以稱文殊為諸佛之師。依大乘正信,修文殊智,而證悟菩提,這是大乘法門的信智一如。二、悲智交融,聲聞者的偏真智能,不能完全契合佛教真義,即因偏重理性的體驗生活,慈悲心不夠,所以在證得究竟解脫之後,就難以發大願,廣度眾生,實現無邊功德事了。菩薩的智能,才是真般若,因為菩薩在徹底證悟法性時,即具有深切的憐愍心,廣大的悲願行。慈悲越廣大,智能越深入;智能越深入,慈悲越廣大,真正的智能,是悲智交融的。大乘經說:悲心悲行不足,而急求證智,大多墮入小乘深坑,失掉大乘悲智合一的般若本義,障礙佛道的進修。三、定慧均衡:修學大乘法,如偏重禪定而定強慧弱,或偏重智能而慧強定弱,都不能證深法性,成就如實慧。分別、抉擇的慧力雖強,而定力不夠,如風中之燭,雖發光明而搖擺不定,容易息滅。如阿難尊者,號稱多聞第一,但到佛入涅盤,仍未證阿羅漢果,就因為重於多聞智能,而定力不足。反之,如定功太深而慧力薄弱,也非佛法正道。因深定中,可以引發一種極寂靜、極微妙的特殊體驗,使身心充滿了自在、輕安、清快、妙樂之感。在這美妙的受用中,易於陶醉滿足,反而障礙智能的趣證。所以經論常說:一般最深定境反而不能與慧相應,無法證悟。龍樹說:七地菩薩「名等定慧地」,定慧平等,才得無生法忍。到此時深入無生,是不會退失大乘的了。四、理智平等:真實智能現前,即證法性深理。約名言分別,有能證智、所證理,但在證入法界無差別中,是超越能所的,所以真實智能現證時,理與智平等,無二無別。如經中說:「無有如外智,無有智外如」。以上四點,是智能應有的內容。其中信智一如、定慧均衡、理智平等,可通二乘偏慧,唯悲智交融是大乘不共般若的特義。大乘般若,絕非抽象智能分別,亦非偏枯的理性,而是有信願、有慈悲、極寂靜、極明了,充滿了宗教生命的。所以能夠契悟法性的大乘慧,都含攝得慈悲、精進等無邊德性。依般若慧斷煩惱,證真理,能得法身,這是大乘佛法的通義。法身,即無邊白法所成身,或無邊白法所依身,都是不離法性而具足無邊功德的。所以佛證菩提,或成究竟智,皆以智能為中心,而含攝得一切清凈善法。我們對於慧學的修習,既要了解智能的特性,又得知道真實智能必與其它功德相應。如經說: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在修學的過程中,對信願、慈悲,以及禪定等等,也要同時隨順修集,才能顯發般若真慧。三 智能之類別三種智能由於諸法性相的窮深極廣,能通達悟解的智能,也就有淺深理事等類別。現舉最重要的,教典中常提示到的來略說。智能或歸納為三種智能,這又有好幾類。一、「生得慧」、「加行慧」、「無漏慧」,這三慧是常見底一種分類。生得慧,即與生俱來的慧性,我們每個人——甚至一切眾生,都不能說沒有一些慧力,因為每一個活躍的有情,在他底現實生活中,對所知的境物,多少總得具有一點分別抉擇的知能。就以人類說,無論愚智賢不肖,大家生來就具備了抉擇是非、可否等智能,這就是生得慧的表現。不過這種生得慧,也還要靠後天的培養與助成,如父母師長的教育,社會文化的熏陶,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等,都是助長發展生得慧的因緣。有了這一切良好底助緣,人類的生得智能,才能充分地發展出來。人類是平等的,世界上的任何民族,都同樣具備了這生得慧,只要有良好的教育,完善的環境,就可以普遍的提高民智;所謂民族性的優劣,都只是限於後天的因素,論到生而成就的慧能,只是顯發與不顯發,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等。我們修學佛法,或聽經聞法,或披閱鑽研,而對佛法有所了解,甚至能夠說空說有,說心說性,或高論佛果種種聖德,重重無礙的境地,這能知能解的慧力,大抵仍屬於生得慧。因為這是一般知識所能做到,與普通的知識並無多大差別。學佛者如果停滯於此,自滿自足,而不加緊力求上進,那末他在佛法中所能得到的,僅不過一般世間的學問而已----雖然他所知解的,全部是佛法。依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實還不是佛教特有的慧力。加行慧,與生得慧大有不同,它不但有高度的理解、思考、抉擇等智力,而且是依于堅固信念,經過一番的專精篤實行持,而後才在清凈的心中,流露出來的智能。這種智能,完全由於佛法加行力的啟導,不是世間一般知解所能獲致的。此加行慧,教典中又分為三階段,即聞、思、修三慧。聞慧,本著與生俱來的慧力,而親近善知識,多聞熏習,逐漸深入佛法。以凈信心,引發一種類似的悟境,於佛法得到較深的信解。這是依聽聞所成就的智能,所以應名為聞所成慧。不要誤解!以為聽聽經,有了一些知解,便是聞慧成就;須知聞慧是通過內心的清凈心念,而引發的特殊智能,它對佛法的理會與抉擇,非一般知識可比。思慧是以聞慧為基礎,而進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別、抉擇,於諸法的甚深法性,及因緣果報等事相,有更深湛的體認,更親切的悟了。這種由於思惟所引生的慧解,名思所成慧。修慧,即本著聞思所成智能,對佛法所有的解悟,在與定心相應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及因果緣起無邊行相。止觀雙運而引發深慧,名修所成慧。三慧之中,聞慧是初步的,還是不離所聞的名言章句的尋思、理解;思慧漸進而為內心的,對聞慧所得的義解,加以深察、思考;修慧的特殊定義,是與定相應,不依文言章句而觀於法義。這聞思修慧,總名加行慧,因他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實證階段。經過定慧相應、止觀雙運的修慧成就,更深徹的簡擇觀照,終於引發無漏慧,又名現證慧,由此無漏慧,斷煩惱,證真理,這才是慧學的目標所在。但統論慧學,必然是依於生得慧,經過聞思修----加行慧的程序,始可獲到此一目標。修學慧學的過程,無論大乘或是小乘,都是一致的。如按照天台家的六即說,那末生得慧還是理即階段;聞思修加行慧,是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三位;無漏慧才是從分證即到究竟即。所以證悟甚深法性,雖為無漏慧事,而欲得無漏慧,不能離去生得慧,更不能忽視聞思修慧。換句話說,如不以聞思修慧為基礎,無漏慧即根本不可能實現;斷煩惱證真理,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以無漏慧的斷惑證真,為修學佛法的究竟目標,而生得及聞、思、修慧,為達此目標的必經方便,這不獨是印度經論的一般定說,即中國古德,如天台智者大師等,也都與此不相違反。所以初學佛法,所應該注意者,第一、不要將聽經、看經,以及研究、講說,視為慧學的成就,而感到滿足高傲。第二、必須認清,即使能更進一層的引發聞思修慧,也只是修學佛法方便階段,距離究竟目標尚遠,切莫因此而起增上慢,以為圓滿證得,或者與佛平等。第三、要得真實智能,不能忽略生得及加行慧,輕視聞思熏修的功行。二、「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這是專約證入法性無分別而說的。證悟真如法性,與法性相應的如實慧,名根本無分別智。其中經過修行而能證此真如法性的方便,是加行無分別智,即加行慧。通過根本無分別智,而引發能照察萬事萬物的,即後得無分別智。三、「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這是從凡夫到佛果位而分類的三種智能。世間智,指一般凡夫及未證聖果的學者,所具有的一切分別抉擇慧力。出世間智,指二乘聖者超出世間的,能通達苦空無常無我諸法行相的證慧。出世間上上智,佛與菩薩所有的大乘不共慧,雖出世間而又二諦無礙、性相併照,超勝二乘出世的偏真,故稱出世間上上智。這種分類,與龍樹智論的:外道離生智、二乘偏真智,菩薩般若智,意義極為相近。四、般若經中又分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這種序列,是說明了聲聞、菩薩、佛三乘聖者智能的差別。聲聞、緣覺二乘人,原也具有通達理性與事相的二方面,稱為總相智、別相智。但因厭離心切,偏重於能達普遍法性的總相智,故以一切智為名。大乘菩薩亦具二智,即道智,道種智,但他著重在從真出俗,一面觀空無我等,與常遍法性相應,一面以種種法門通達種種事相。菩薩度生的悲心深厚,所以他是遍學一切法門的,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真正的修菩薩行,必然著重廣大的觀智,所以以道種智為名。大覺佛陀,也可分為二智,一切智,一切種(智)智。依無量觀門,究竟通達諸法性相,因果緣起無限差別,能夠不加功用而即真而俗,即俗而真,真俗無礙,智能最極圓滿,故獨稱一切智智。由這般若經的三類分別,便可見及三乘智能的不同特性。二種智能在經論中,關於二種智能的分類,也是有許多的。一、先約聲聞經來說,有「法性智」,「涅盤智」。經上說:「要先得法住智,後得涅盤智」。法住智,即安立緣起因果的善巧智能;必須在有情緣起事相的基礎上,才能通達苦空無常無我的諸法實性,而證入涅盤聖地。古人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也是此意。因為第一義諦,平等一如,無差別相,不可安立、思擬、言說,唯有依世俗智,漸次修習,方能契證。所以修學佛法,切勿輕視因果緣起等事相底解了,而專重超勝的第一義智。因為這樣,即容易落空,或墮於執理廢事的偏失。二、大乘法中常說到的二種----事理智能,異名極多。一般所熟悉的,如『般若經』里的「般若」(慧)、「漚和」(方便);『維摩詰經』即譯作慧、方便。般若與漚和----慧與方便,二者須相互依成,相互攝導,才能發揮離縛解脫的殊勝妙用,所以『維摩詰經』說:「慧無方便縛,方便無慧縛;慧有方便脫,方便有慧脫」。這二種智能,般若經又稱為「道智」、「道種智」;唯識家每稱為根本智、後得智。也有稱為「慧」與「智」的;有稱實智、權智的;或如理智、如量智的。這些分類,在大乘菩薩學中,非常重要。諸法究竟實相,本來平等,無二無別,不可安立,不可思議,但依眾生從修學到證入的過程說,其所觀所通達的法,總是分為二:一是如所有性,二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一切諸法平等普遍的空性,或稱寂滅性、不生不滅性;盡所有性即盡法界一切緣起因果、依正事相的無限差別性。由此說菩薩的智能,便有般若(慧)與漚和(方便)之二種。菩薩所具有的二智,如約理事真俗說,如上所說,一證真如法性,一照萬法現象。如約自他覺證說,一是自證空性,一是方便化他。這都是大乘智能的二面勝用。然在絕待法性中,法唯是不二真法,或稱一真法界,本無真俗理事的隔別相;因之,智能也唯有一般若,方便或後得智,都不過是般若後起的善巧妙用。所以羅什法師譬喻說,般若好象真金,方便則如真金作成的莊嚴器具,二者是不二而二的。修學佛法,一到功行成就,即先得般若根本智,證畢竟空性;再起漚和後得智,通達緣起,嚴凈佛土,成就有情。此後,真智與俗智,漸次轉進漸合,到得真俗圓融,二智並觀,即是佛法最究竟圓滿的中道智。其它,關於智能的分類,經論甚多,除上面舉出的三慧、二慧之外,還有如小乘學位的八忍、八智;以及阿羅漢位的盡智、無生智。又如大乘果位的智能,唯識學系開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密宗又加上了法界體性智,成為佛果的五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通菩薩位)。又如『仁王護國經』,說明從菩薩到佛果位,有五忍。總之,佛法依種種不同意義,不同階段,安立種種智能之類別。這類別儘管多至無量無邊,而究其極,行者所證,唯一真如法性;能證智能,亦唯一如如之智;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直達圓滿無礙的最高境界。四 慧之觀境三乘共慧從上面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慧是以分別、抉擇、尋伺等為性的,那末它所分別、抉擇底對象----所觀境,是些什幺呢?佛曾經說:「若於一法不遍知、不作證,即不得解脫」(阿含經)。修學佛法,目的在求解脫,解脫是三乘聖者所共的;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以甚深智能,遍一切諸法而通達它。換言之,慧的所觀境,即是一切法,於一切法的空無我性,能夠通達,究竟悟入。所以佛法最極重視的出世慧,其特質是在一一法上,證見普遍法性。在慧學中,依行者的根機,可分為二:一、小乘慧----大乘兼有,故又稱三乘共慧;二、大乘慧----唯菩薩所特有,不共二乘,或稱大乘不共慧。這三乘共慧與大乘不共慧的差別,即是所觀境的不同。二乘學者的觀境,可說只是「近取諸身」,即直接於自我身心作觀。菩薩行者,不但觀察自我身心,而且對於身心以外的塵塵剎剎、無盡世界,一切事事物物,無不遍觀。經中每說,知四諦即是聲聞慧。四諦的內容:苦是有情身心上的生老病死等缺陷。集是造成身心無邊痛苦的因緣,也即是招致生死苦果的力量。滅是離去煩惱業因,不起生死苦果的寂滅性。道即導致有情從雜染煩惱、重重痛苦、生死深淵中,轉向清凈解脫、寂靜涅盤的路徑。這四諦法門,可謂是沉淪與超出的二重因果觀,其重點在於有情的身心。知四諦,就是知有情生死與解脫的因果,並非離卻有情身心,而去審察天文或地理。以四諦為觀慧的觀境,又可分為二方面:一是對四諦事相的了知,即法住智;一是對四諦理性的悟證,即涅盤智。事相與理性的諦觀,法住智與涅盤智的證得,為三乘共慧應有的內容。佛經中,除四諦之外,又說到緣起。約生命的起滅現象,緣起分十二支,從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流轉門。是四諦中的苦集二諦.從無明滅到老死滅,是還滅門,是四諦中的滅道二諦。四諦與十二緣起,說明的方式雖有不同,而所說的意義無多大差別。二乘人發厭離心,求了生死、證涅盤,便是依此四諦或十二緣起的觀門去修學。所以在小乘教典里,都特別偏重這點。如『成實論』,即依四諦次第開章;南方傳來的『解脫道論』,說到慧學,也先以了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生死果報,種種世間事相入手,然後談到悟證無常無我之寂滅法性。聲聞者的觀慧,雖然偏狹了一些,但他的基本原則,首先著重世出世間一切因果事相的觀察,因為若對因果事相不能明了與信解,即不能悟證無生法性。所以阿□曇學,每從蘊、處、界說起,或從色、心、心所、心不相應行、無為法說起;都是極顯明地開示了一一諸法的自相、共相、體性、作用、因、緣、果、報,以及相應、不相應,成就、不成就等。『法華經』的「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也就是這些。雖說唯佛與佛乃能盡知,但在聲聞行者,也絕不是一無所知的----不過知而不盡罷了。對於事相的闡述,論典最為詳盡。古來有將經、律、論三藏教典,配合戒、定、慧三增上學的,論藏即被視為特重慧學。根據各種論典的說明,慧學的所明事相,大抵先是,知因果,知善惡,知有前生後世,知有沉淪生死的凡夫,知有超出三界的聖者....等等。信解得這些,才算具備世間正見(世俗慧),也就是修習慧學的初步基礎。這自然還不能了生死,要解脫生死,必須更進一步,知道生死乃由煩惱而來,煩惱的根本在無明;無明即是對於諸法實相的不如實知,因不如實知而起種種執著,並由執著引致一切不合正理的錯誤行為。這無明為本的妄執,主要是無常執常,無我執我,不凈執凈,無樂執樂。眾生有了這顛倒妄執,即起種種非法行為,造下無邊惡業,而感受生死苦果。因此,慧學的另一方面,是三法印的契悟。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在一切世間有為法中,如實體證到念念生滅的無常性,眾緣和合的無我性,又能了達一切虛妄不起是寂滅性。徹底悟入三法印,就是證得清凈解脫的涅盤。我們之所以滯留世間,顛倒生死,其根源就在不能如實證信三法印。關於這,北方有部學派,有廣泛的論述和嚴密的組織。有部雖廣說法相,但真正的證悟,是觀四諦、十六行相,而得以次第悟入。不過在各學派中,修證的方法,有頓悟與漸悟的兩大主張。如上所說,逐次修證十六行觀,是漸悟;若是頓悟,則不分等次,經無常苦空無我等觀慧,而悟入寂滅,即是證入甚深法性。總之,三乘共慧的要義,一方面是諦觀一切因果事相,另方面是證悟無常無我寂滅空性。經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以生滅故,寂滅為樂」。從觀察到諸行無常,進而體悟寂滅不起的如實性。中國禪宗,把「寂滅為樂」一句,改成「寂滅現前」。在修持的過程中,也先觀見心法的剎那生滅,進而悟入如如無起無滅的寂滅性,兩者意義極為相近。大乘不共慧如果說三乘共慧的觀境是近取諸身,那末大乘不共慧的觀境,則是遍於一切無盡法界了。雖然遍觀一切,而主要還是著重自我心身。在大乘經中,往往從自我身心的觀察,推擴到外界的無邊有情,無邊剎土,萬事萬物。這種觀境,如『般若經』曆法明空所表現的意義,較之二乘當然廣大多了。菩薩的悟證法性,也要比聲聞徹底。二乘的四諦,是有量觀境,大乘的盡諸法界,是無量觀境,所以大乘能夠究盡佛道,遍覺一切,而小乘只有但證偏真。唯識家說:聲聞出離心切,急求自我解脫,故直從自己身心,觀察苦空無常而了生死;而大乘菩薩慈悲心重,處處以救度眾生為前提,故其觀慧,不能局限於一己之身,而必須遍一切法轉,以一切法為所觀境。大乘經論,因觀點不同,所揭示的,或重此,或重彼,對於觀慧的說明,不免有詳略之分。不過綜合各大乘教典,事理真俗的二方面,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在觀察事相方面,從因果、善惡、凡聖,前後世等基本觀念,更擴大至大乘聖者的身心,無量數的莊嚴佛土,都為觀慧所應見。學佛者最初的如何發心修行,如何精進學習,層層轉進,以及須要若干時劫,才算功行圓滿,究竟成佛。這種種修學過程的經歷情況,即菩薩廣大因行的說明,是大乘教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對佛陀果德的顯示;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如現種種身,說種種法,以及佛的究竟身相,究竟國土,如何圓滿莊嚴。菩薩的殊勝因行,與佛陀的究竟果德,為大乘經論的主要內容,也是大乘觀慧的甚深境界。初學菩薩行,對這隻能仰信,只能以此為當前目標,而發諸身行,希求取證。真正的智能現前,即是證悟法性,成就佛果。而這究境理性的體證,著重一切法空性。這與小乘慧有兩點不同:第一、聲聞的證悟法性,是由無常,而無我,而寂滅,依三法印次第悟入;大乘觀慧,則直入諸法空寂門。同時,大乘本著這一究極理性,說明一切,開展一切,與無常為門的二乘觀境,顯然是不同的。經說苦等不可得,即是約此究竟法性而說。大乘教典依據所證觀境,安立了種種名字,如法性、真如、無我、空性、實際、不生滅性、如來藏等,有些經總集起來:「一切法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盤」;或說一切眾生本具法性,是常是恆,是真是實。『中觀論』說一切法畢竟空,自性不可得,也即是闡示此一意義。第二、聲聞者重於自我身心的觀察,對外境似不大注意,只要證知身心無我無我所,就可得到解脫。大乘則不然,龍樹所開示的中觀修道次第,最後雖仍以觀察無我無我所而得解脫,但在前些階段,菩薩卻要廣觀一切法空。又如唯識學者,以眾生執著外境的實有性,為錯誤根本----遍計所執自性,所以它底唯識觀,雖以體悟平等空性的圓成實為究竟,但未證入此究竟唯識性之前,總是先觀察離心的一切諸法,空無自性,唯識所現;由於心外無境,引入境空心寂的境地。大乘不共慧,約事相方面,除生死世間的因緣果報、身心現象,還有菩薩行為、佛果功德等等,都是它的觀境。以此世俗觀慧的信解,再加以法無我性----法空性的勝義觀慧。依聞思修的不斷修習轉進,最後乃可證入諸法空性----真勝義諦。修學大乘慧,貴在能夠就事即理,從俗入真,不使事理脫節,真俗隔礙,所以究竟圓滿的大乘觀慧,必達理事圓融、真實平等無礙的最高境界。然在初學者,即不能如此,因為圓融無礙,不是眾生的、初學的心境。印度諸大聖者所開導的修道次第,絕無一入門即觀事事無礙、法法圓融的,而是由信解因果緣起,菩薩行願、佛果功德下手,然後由事入理、從俗證真,體悟諸法空性,離諸戲論,畢竟寂滅。此後乃能即理融事,從真出俗,漸達理性與事相,真諦與俗諦的統一。無著喻這修證過程,如金剛杵,首尾粗大而中間狹小。最初發心修學,觀境廣大,法門無量;及至將悟證時,唯一真如,無絲毫自性相可得,所謂「無二寂靜之門」;「唯此一門」。這一階段,離一切相,道極狹隘;要透過此門,真實獲證徹悟空性,才又起方便----後得智,廣觀無邊境相,起種種行。漸入漸深,到達即事即理,即俗即真,圓融無礙之佛境。中國一分教學,直下觀於圓融無礙之境,與印度諸聖所說,多少差別。而禪宗的修持,簡要直入,於實際身心受用,也比較得益要多些。在印度,無論中觀或唯識,皆以離相的空性為證悟的要點,然後才日見廣大,趣向佛果。五 慧之進修聞慧有些人,由於過去生中修得的宿慧深厚,於現在生,成為一聞即悟的根機。但若將前後世連貫起來,依從初發心到現證的整個歷程說,則每個學佛者,都要經過聞、思、修的階段,才能獲得無漏現證慧(或稱現證三摩地),決沒有未經聞、思、修三有漏慧。而可躐等超證的。所以談到慧學,必然要依循一般進修軌則,分別說明這三有漏慧。現且先從聞慧說起。在聲聞教里,從初學到現證,有四預流支,即「親近善士,多聞熏習,如理思惟,法隨法行」。這即是說,初發心學佛,就要親近善知識;依善知識的開導,次第修習聞、思、修。大乘教典,在這方面也揭示了十法行: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諷誦、開演、思惟、修習。這些修行項目,有的(前八)屬於聞慧,有的(九)屬於思慧,有的(十)屬於修慧,全在三慧含攝之內。可見聞、思、修三有漏慧,為進修佛法必經的信道,是大小乘佛教一致公認的。雖然,慧學的最高目標,是在體悟法性,而從修證的整個程序看,決不容忽視聞、思、修的基礎。修習聞慧,古代多親聞佛說,或由佛弟子的展轉傳授。因此,親近善知識,成了聞慧的先決條件。然從各種教典編集流通以後,稍具宿根者,即可自己披讀研習,依經論的教示而得正解,修行,成就聞慧。從善知識或經論中,所聽聞的,是佛菩薩諸大聖者的言教;至於如何聽聞學習的方式,聖典里開列甚多,如諦聽、問疑,或自己閱讀、背誦、書寫等,這些都是進求聞慧應修的事項。一般地說,聞慧總由聽聞師說,或自研讀經論而來,可是最主要的一著,是必須理解到佛法的根本理趣。慧的修證,如上面所說,有三乘共慧與大乘不共慧,觀境非常廣泛;因果、緣起、佛果功德、菩薩行願,以及諸法極無自性的甚深空理,無不是慧之對觀境界。作為慧學初層基礎的聞慧,對於種種名言法相,種種教理行門,自然要盡量廣求多聞。然而佛教所重視的,是怎樣從無厭足,無止境的多聞中,領解佛法的精要,契悟不共世間的深義,所以按照佛法的根本意趣,聞多識廣,並不就是聞慧;多聞博學而能契應三法印或一法印的,才夠得上稱為聞慧。如小乘經說,能如實諦觀無常、無我、涅盤寂滅,是名多聞。大乘教典則以堪聞法性空寂,或真如實性為多聞。修學佛法,若不與三法印一法印相應,即是脫離佛法核心,聞慧不得成就。若能於種種法相言說之中,把握得這個佛法要點,並發諸身心行為,如實修練與體驗,使令心地逐步清凈、安靜,然後乃能引發聞慧,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聞慧雖是極淺顯的,極平實的初層基礎,但也須要精進一番,提煉一番,才可獲得成就。這在小乘的四預流支,就是多聞熏習,假如衡之以四依,就應該是依義不依語,因為多聞熏習,目的是要解悟經論所表詮的義理,而不在名相的積集,或文詞的嚴飾。關於多聞熏習的意義,可從兩方面去理會:一、佛法窮深極廣,義門眾多,如發大乘心的學者,應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廣大意欲,勤聽多聞,一無厭足。二、對於每一法門,要不斷的認真學習?以求精熟。這樣不間斷的積極聞熏和深入,久而久之,內在的心體漸得清凈安定,而萌發悟性,一旦豁然大悟,即不離名言義相,而解了甚深佛法。多聞熏習,確是慧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起點,每個學佛的人,都應該以此為當前目標而趨入!思慧依多聞熏習而成就聞慧,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其次、就是對於所聞的佛法,加以思惟抉擇。思慧,已不再重視名言章句的聞慧,而是進入抉擇義理的階段了。這在四預流支,即如理思惟;衡以四依,則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合乎正理的思惟抉擇,應依了義教,以了義教為準繩,然後衡量佛法,所得到的簡擇慧,才會正確。否則所思所惟,非偏即邪,怎能契合佛法的本義!佛陀的教法,原是一味平等的,但因適應世間種種根性不等的眾生,而不得不隨機施設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於是一味平等、圓滿究竟的佛法,有了了義不了義之分。修習思慧,抉擇義理,其原則是:以了義抉擇不了義,而不得以不了義抉擇了義,因為衡量教義的是否究竟圓滿,絕不能以不究竟不圓滿的教義為準則的。比方說,佛常宣示無我,但為了引度某一類眾生,有時也方便說有我;無我是了義教,究竟說;有我是不了義教,非究竟說。那末我們要衡量這兩者孰為正理,必定要依據無我,去抉擇有我,解了佛說有我的方便意趣,決不能顛倒過來,以有我為了義的根據,而去抉擇無我,修正無我。假使不把了義不了義的正確觀點認清,而想抉擇佛法的正理,那他所得結論會出現偏差。對佛法的思惟抉擇,必須根據了義教為準則,所得到見解,方不致落入偏失。了義與不了義的分野,到底是怎樣的呢?大體說來,小乘不了義,大乘是了義;而大乘教里,大部分為適應機宜,也還有不了義的。佛說法時,為鼓勵眾生起信修學,往往當經讚歎,幾乎每一部經都有「經中之王」等類的文字。後世佛子,如單憑這些經里的讚歎語句,作為究竟圓滿的教證,而去抉擇佛法的了義不了義,那是不夠的。像這類問題,參考古代著名聖者們的意見,也許可以獲得一些眉目。古代的論師們,不大重視經典里的勸修部分,而著重於義理的論證,所以他們的了義不了義說,是可以作為我們依循的標準的。這在印度,有兩大系的說法:一、龍樹、提婆他們,依『無盡意』、『般若經』等為教量,判斷諸教典:若說一切法空、無我、無自性、不生不滅、本性寂靜,即是了義教;若說有自性、不空、有我,為不了義教。他們本著這一見地,無論抉擇義理,開導修行方法,自有一嚴密而不共泛常的特色。談到悟證,也以極無自性為究竟的現證慧境,這就成了中觀見的一大系。二、無著、世親他們,依『解深密經』等為教量,認為凡立三自性,遍計執無性,依他起,圓成實有性,才是了義教;若主張一切法空,而不說依他、圓成實為有性,即非了義教。他們以此為判教的準繩,衡量佛法教義,另成唯識見的一大系。其修行方法,也就與中觀者不同,並以二空所顯性為究竟現證。抉擇了義不了義,單在經典方面,不易得出結論,那末我們只有循著先聖所開闢的軌則,為自己簡擇正理的依憑了。這無論是印度的中觀見,或是唯識見,甚至以『楞嚴』『起信』為究竟教證的中國傳統佛教,都各有他們審慎的判教態度,和嚴密的論證方法,我們不妨採取其長處,揚棄其偏點,互相參證,彼此會通,以求得合理的抉擇觀點,完成明利而純正的思慧。修慧在三有漏慧的修行過程中,思慧與修慧,同樣對於諸法起著分別抉擇,只是前者(雖也曾習定)未與定心相應,後者與定心相應。思惟,又譯為作意,本是觀想的別名,因為修定未成,不與定心相應,還是一種散心觀,所以稱為思慧。如定心成熟,能夠在定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即成修慧。心能安住一境----無論世俗現象,或勝義諦理,是為止相;止相現前,對於諸法境界,心地雖極明了,但並非觀慧,而是止與定應有的心境。止修成就,進一步在世俗事相上,觀因果、觀緣起、乃至觀佛相好莊嚴;或在勝義諦中,觀法無我,本來寂滅。這不但心地極其寂靜明了,而且能夠於明寂的心境中,如實觀察、抉擇,體會得諸法實相。從靜止中起觀照,即是修觀的成就。這是佛為彌勒菩薩等開示止觀時,所定的界說。單是緣世俗相,獲得定心成就,並不能趣向證悟;必須觀察一切法無我畢竟空寂,才可從有漏修慧引發無漏的現證慧。修慧雖不能直接取證,但卻是到達證悟的必經階段。四依里的依智不依識,就是修慧的指導標準。識是有漏有取的,以我我所為本的妄想分別,若依此而進修,不但不得證悟解脫,而且障礙了證悟解脫之路。智則相反地,具有戡破我執,遣除邪見的功能,無自性無分別的慧觀,能夠降伏自心煩惱,引發現證智能。六 慧學進修之成就成信戒定慧之果慧學的進修,與一切清凈功德,總要彼此相應,互為增上,決無離去其它無邊行願,而可單獨成就之理。所以嚴格地說,慧學也因其它功德的熏修而完成,其它無量功德也因慧學的成就而滋長。一切清凈功德與慧學,在完善的修證中,是相攝相關,互依並進的。大乘經里,說六波羅密多展轉增上;小乘法中,說五根----信、進、念、定、慧----相互依成,都是慧學與其它行門相應不離的說明。聞、思、修三有漏慧,是到達現證無漏慧應修的加行,也是慧學全部修程的三個階段。每一階段的成就,都有若干清凈功德跟著生起,現在(約偏勝說)依次第簡說如下:一、聞慧成就,即正見具足,同時也是信根成就。初修學者,從多聞熏習中,深入佛法,成就聞慧,對於三寶諦理因能見得真、見得正,所以也就可以信得深,信得切。學佛者到了聞慧成就或信根具足的時候,那怕遭受一切誹謗、威脅、打擊,皆不能動其分毫底信念;甚至處於末法時代,或佛法衰落的地方,人們個個都不信佛,他也能獨信獨行。真實深入佛法,具足正見,並不以別人的信不信,或佛教的盛衰環境,來決定自己對於佛法底信仰。修習慧學,第一步便要起正見、生深信,具備了不計利害得失,勇往直前,而永無退轉的堅決信念。二、思慧成就,也即是凈戒具足;約大乘說,也就是慈悲、布施、忍辱、精進等功德的成就。我們對於佛法的進修,正信與正解(見)只不過是初步的成就;次一步的功行,便是將所信所解付之於實際行動,讓自己的一切身心行為,皆能合乎佛法的正道。思慧,就是從聽聞信解而轉入實際行動的階段。它雖以分別抉擇為性,但卻不僅是內在的心行,而且能夠發之於外,與外在身語相呼應,導致眾生諸行於正途。在佛法的八正道中,先是正見、正思惟,然後乃有正語、正業、正命。這即是說,有了正思惟(思慧成就),無論動身發語乃至經濟生活等等,一切都能納入佛法正軌了。這是由思慧成就而引出圓滿的戒德。同時,大乘的凈戒,常與悲心相應;在凈戒中,可以長養悲心;也唯有具足悲心,才能成就完善的大乘凈戒。悲心與凈戒,有著密切的關連性。佛教的制戒,原來具有兩面性的意義:一是消極的防非止惡,一是積極的利生濟世。究其動機與目的,則不外乎自利與利他;自利,可以壓制煩惱不生,得到身心清凈;利他,乃因見到眾生苦惱,不忍再加損害,先是實行不作損他的壞事,即防非止惡的消極表現,斷而發為利樂饒益有情的悲行,也就是大乘悲心的成就。所以菩薩受戒,不僅為自凈其身而防非止惡,同時尤重饒益有情的積極行動。因此布施、忍辱、精進等大乘功行,都與凈戒俱起。三、修慧成就:必從散心分別觀察,而到達定心相應,才是修慧,所以修慧即是具足正定----定成就。從修慧不斷努力上進,真實無漏慧現前----現正慧成就,即能斷煩惱,了生死,成就解脫功德。前面說到智能的究極體相,是信智一如,悲智相應,定慧均衡,理智平等,這到大乘無漏慧時,便皆成就----分證。如聞慧的成就,含攝得信根----於三寶諦理決定無疑,即是信智一如的表現。思慧成就,由於凈戒的俱起,特別引發了深切的悲願,而成悲智交融的大乘不共慧。修慧成就,則必與定心相應,是為定慧均衡。現證無漏慧,以如如智,證如如理,如智如理平等不二,達到理智平等的最高境界。也是到達此一階段,四者才能圓具。由此可知,慧學的成就,是離不開其它功德的;其它功德,也要依慧學才能究竟完成。若離信、戒、悲、定,而專談高深現證無漏慧,即是妄想。龍樹說:「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是為邪空」。空而不能與信戒相應,即落邪惡坑,永遠不得現證解脫。關於這點,從前虛大師也曾明確的指出。總而言之,若修慧學而拋卻其它無邊清凈功德,那不管在聲聞法,或是大乘教中,都是極不相應的。成涉俗濟世之用在進修慧學的過程中,一般學佛者,每每只著重在如何證得勝義諦理而又不離世俗事相,所謂從真出俗,即俗即真,事理無礙。使現實生活與最高理性,達到完全的統一。不過智能的初證,總不免偏重真性的,所以最初證得一切法空性,還須要不斷的熏修,將所悟真理證驗於諸法事相;然後才能透過真理去了達世俗,不執著,離戲論,真俗圓融而無礙。於是悟理與事行,生活與理性,無往而不相應。把握這一重點,原是不錯的,但大乘慧學,更要注意到慧力的擴展。在未成就聞、思、修三慧之前,對於世間的,凡有益人生社會的種種學問,都應該廣泛的學習;但如沒有佛法聞、思、修的特質作根本,當然只是普通知識而已,與佛法無關。然菩薩發心,以教化眾生為要行,必須具有廣大的願欲,遍學一切世出世間無邊法門,種種善妙知識。所以菩薩初學,一面修學聞、思、修,一面對於各類學問,也應隨分隨力廣求了知。大乘聖典曾經指出:「菩薩當於五明處學」。因為五明中,除了內明(佛法----包括三乘聖道)是菩薩所應學的根本而外,其它醫方、工巧、因明(論理學)、聲明(語言學),都是有助弘揚佛法,有利社會民生的學問。菩薩為護持佛法,為利益眾生,這些自然不能不學。一個人如果在未得佛慧甚至未信佛以前,就多聞博學,對世間知識無不明了通達,那幺他若信□佛教,獲得證悟,即能說法無礙,教化無量眾生。如舍利弗在學佛以前就是一位著名的學者,所以當他轉入佛法,證阿羅漢果後,便成為智能第一的大聖者了。同時,在修學的過程中,一切世間學問,當體證法空,離諸戲論,一無所得的境界上,似乎都是妄想分別的□累,但如透過了這一關,卻成為菩薩濟世利生的大用。有了悟證以後,更應學習以及運用佛法,使世學與佛法融通無礙。菩薩不但是道智,而且是道種智,這是一般所不大注意的。真正的大乘慧學,不但重視觀境與生活的相應,理性與事相的統一。而且能夠博通一切世學,容攝無邊微妙善法,使一切世間學,無礙於出世的佛學,並成為佛法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
推薦閱讀:

鋼鐵雄心4開發日誌 | 3/28 1.52版本號更新#2以及MOD製作特色內容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44) - 朱辰彬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入中道-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談入中論——14 - Qzone日誌
世紀之謎:蔣母墓是與非 - 桐源居士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不妨做個這樣的女人 - Qzone日誌

TAG:網站 | 博客 | 法師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