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老炮兒》的排外情緒了嗎?

  這兩天朋友圈都被《老炮兒》刷沸了,這通兒感慨,好像自己年輕時也那麼牛逼似的。其實呢,你還不是那個經常在校門口被小痞子劫的慫孩子,沒錢就挨一大嘴巴,現在把自己角色記混了。  《老炮兒》點燃的,是北京人股子里的優越感。因為外省青年更勤奮、更拼,混得好,所以一直沒機會抒發,這可逮著機會宣洩了。雖然是土生北京人,但還是感到一點不安,就是討厭這種群情激奮的感覺。老話講叫:「慫人摟(lōu)不住」。  從哪體現的,你見過漢語字幕還自帶中文翻譯的嗎?自打解放就推廣普通話,這回北京話還得加普通話註解,相當於純正倫敦口音吧,就不想讓蘇格蘭鄉巴佬聽懂嘍,潛台詞是:你們丫懂嗎?  很多北京觀眾回來都眉飛色舞地描述那些俚語:「我旁邊一女的,問她男朋友什麼叫『生』,她男朋友說,就是生猛,喔靠給我逗的,生猛海鮮吃多了吧……」  片中言之鑿鑿的強調「北京人的規矩」,那誰不講規矩呢,外來的唄。打電影一開始騎車男女問路不下車不說稱謂,這種暗示就在涌動。城管打人這說誰呢,最後的敵對勢力還是外省貪官的兒子。所有矛盾都帶地方主義色彩,而北京人都被描繪成最局氣、最勇敢、最善良的一夥。  很多常住北京的外省人都跟著燃起來了,但我很想知道這片子在北京的票房和在外地票房的比例是多少,目前沒找到數據。  片子這麼叫好,豆瓣評分高達8.7,29號看票房3.3億,而《惡棍天使》的評分僅3.9,票房5.5億。出席影片宣傳活動時,馮小剛直言: 「華誼是個老實孩子,不會搞點映。不像其他電影,在別人的檔期里瘋狂地點映,這是不規矩的行為,《老炮兒》不搞這套。」又提到規矩。  還說「有些影片讓影院多分賬,排片量自然就上去了。而《老炮兒》走的是正經路子,所以會挨欺負」。最後表示:「如果電影票房不高,會對觀眾很失望」。  馮小剛是不是老炮兒  顯然不是啊。老炮兒最初指的是老進局子的頑主兒,那時候監獄俗稱「炮兒局」。小剛成長於單親家庭,自小比較怯懦,身子骨又淡薄,他屬於跟著大哥混那種。葉京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描繪的那個特能白話、特愛哭的馮褲子,據說就是按馮小剛設定的人物形象。

  馮褲子  所以六爺這個形象,是小剛從小特羨慕,天天掛在嘴邊和別人吹噓的那種大哥,能打、有面兒,罩得住。小剛這次演繹,相當於《甲方乙方》中的好夢一日游,過一把當大哥的癮。有些評論說感到一種流氓YY的氣氛,是有那麼點。  小剛的怨氣  馮小剛的怨氣可不是從《1942》的票房慘敗開始的,他很早就有怨氣。說一句題外的,《1942》是他近年創作的高峰。  馮小剛最初是北京電視製作中心的一個美工,畫布景的,不是科班,又沒人脈,他能擠進影視圈,靠的全是自己的聰明和努力。這種情況下,他當然要想辦法結交有用的人幫助他,抓住一切機會。《編輯部的故事》最初劇本被斃了兩回,大家都放棄了,只有馮小剛覺得還有戲,拉著王朔一起改劇本,最後得到拍攝機會。  所以當時的朋友圈裡,覺得這人有點急功近利。王朔的發小兒葉京曾經這麼描述馮小剛:  「馮小剛最大的聰明,就是善於借鑒和利用比他還要聰明的人,如果聽到別人說了什麼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馮小剛渴望成功,做夢都想出名,為了成功,什麼架子都能放下來,他很會做人。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幾次。」  後來馮小剛拍賀歲片有錢了,朋友對他更是羨慕嫉妒恨。北京人懶,也看不慣有人機關算盡後得勢,這可以理解。

  除了朋友的擠兌,還有體制的夾持,電影《爸爸》被斃後,馮陷入事業低谷。應該說他股子里有血性,但是在體制面前也甭想炸刺兒。所以後來他就想出一個處事之道,把溜須拍馬當成一種遊戲,帶啊Q精神。這在他的自傳《我把青春想給你》中都有描述。  當時他和劉震雲一起,逢人就拍,拍暈一個就算是一場勝利,這也是他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策略。《甲方乙方》中,葛優和劉蓓也干過這種上街夸人的事,算真實寫照。

  可以說小剛這些年是夾著尾巴一路慫著走來,現在歲數大了,錢也賺夠了,心臟病讓他過了鬼門關,老母也去世了,所以近兩年他呈現一種混不吝狀態,動不動就罵街,他說我不能對得起所有人最後對不起我自己。特別在《老炮兒》里,他真把能用的髒話都使上了,算是把這些年的怨氣宣洩出來。  《老炮兒》算不算好電影  我覺得算半部好電影,前半部算。後邊按說給了10萬把兒子贖回來故事就可以結束了。又來什麼發現匯款對賬單這都太扯了,貪官能把自己把柄放在兒子車庫裡嗎,一看我就齣戲了。不知道這是不是為了適應總局主旋律,要不這戲除了親情和打架就沒正能量了。  還有冰湖打架那場煽得有點過了,一個人前邊跑後邊一堆人看著,隔岸觀火啊,打群架怎麼會這陣勢。最後那幫人從監獄放出來,怎麼還樂了,六爺不是死了嗎?追求現實主義就得真實到底,一分神就射不出來了。  但還是得承認,馮小剛在這部戲裡的表演是登峰造極的,那種火候,沙啞嗓音表現出的蒼勁兒,整個演藝圈也想不出第二個人了。特別是他和李易峰那段喝酒訴衷腸的戲,感人。

  做一點背景分析。馮小剛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他自幼父母離異,跟著媽過,所以在他的記憶中,說出爸爸這兩個字都有極大的心理障礙。應該說,他才是那個缺乏父愛的曉波,六爺的道歉是馮小剛替父親表現出的愧疚,他在劇中給了自己一個交代,那些眼淚,是真的。  所以這戲他必須演,不知他爸有沒有機會看這片子。這段關於親情的演繹,是可以拿來和《金色池塘》比的。  行了,跑題了,就那意思吧。不是想黑誰,客觀評述,不喜歡那種流氓假仗義式的盲目沸騰。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老炮兒》中小飛這一角色?
比起馮小剛的「老炮」,這位無恥「老獸」才是真的猛!
搖滾老炮紛紛退役,演出行業後繼無人?
北電教授評《老炮兒》:六爺能留在中國影史人物圖譜|老炮兒
炮子

TAG:情緒 | 感受 | 老炮 | 老炮兒 | 排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