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經典《孟子》閱讀及訓練
高三語文·文化經典《孟子》閱讀及訓練(一) (卷一梁惠王上、卷二梁惠王下、卷三公孫丑上、卷三公孫丑下、卷五滕文公上、卷六滕文公下、) 1、閱讀下面選自《孟子》文段,回答問題。(6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1) (1)下列各項中,對選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不僅要將仁愛之心施與家人,還要將這種仁愛之心推廣到他人身上,這樣才可以達到自如地統治天下。 B、《詩經》所說的「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的道理與孟子所說的推恩是一樣的。 C、孟子用「足以保四海」和「無以保妻子」造成強烈的對比,說明推恩與不推恩其結果是不同的。 D、孟子認為古時候的人大大地超過今人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善於推銷自己。 (2)「推恩」就是推行仁政,這裡孟子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勸導齊宣王?請談談你的認識。 答: 2、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①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②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③有肥肉,廄④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⑤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⑥,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梁惠王上》1) 【注】①安:樂意。②梃:木棒。 ③庖:廚房。④廄:馬欄。⑤惡(wu):疑問副詞,何,怎麼。⑥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以梃與刃」 的譬喻是為了說明「以刃與政」 的「不仁」,來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覺悟。 B、「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強調的是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C、文中用人們對獸相食尚且惡其殘忍,來說明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是對人的同情,這樣來激發惠王對人民的仁心。 D、「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直接揭露了梁惠王驅獸食人的殘暴行徑。 (2)分析上面選段,你認為和下面選段在表現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處?請簡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答: 3、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見梁襄王①。出,語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③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④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⑤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渤然⑥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⑦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⑧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1) 【注】①梁襄王:梁惠王的兒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②語:動詞,告訴。③卒然:突然。卒同「猝」。 ④與:從,跟。⑤七八月:這裡指周代的曆法,相當於夏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時候。⑥渤然:興起的樣子。渤然興之即蓬勃地興起。⑦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裡記錄的是孟子見了梁襄王后的感受和他的自述的談話內容。 B、「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這兩句著名的話描繪一個 C、孟子給梁襄王談的其實是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天下統一才能夠安定。第二層,誰能統一天下?孟子說得非常簡單:不喜歡殺人的人能夠統一天下。 D、孟子在這裡用了兩個舉例論證,表面上分別寫的是百姓「久旱逢甘霖」的喜悅和百姓歸順猶如水往低處流的不可阻擋。實際上更指實行仁義之後的天下統一。 (2)就上面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孟子定天下」主張的理解。 答: 4、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1)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用的是邏輯上的歸謬法,先假定了兩種荒唐的說法:「力足以舉千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B、當宣王對這兩個概念的區別還有些不清楚時,孟子又作了生動的舉例說明,這就是「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的區別。「挾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是做不到,而「為長者折枝」則是願不願意做的問題了。 C、孟子就是要使齊宣王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不是不能,而是不為。也就是說,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做。 D、這裡所說的「不為」和「不能」,即是指 (2)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與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同樣意思,結合上面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答:
5、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①大焉,善與人同②,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③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梁惠王上》1) 【注】①有:同「又」。②善與人同:與人共同做善事。③與人為善:與,偕同。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從子路說起。因為子路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是聞過則喜,聽到別人給自己指出過錯就高興。 B、除了子路以外,夏禹也是這方面的模範,他只要一聽到別人對他說有教益的話,不僅高興,而且還要就地下拜,行上一個大禮。 C、比起子路和夏禹來,大舜的「與人為善」就更高一籌了,不僅高興,不僅下拜,而且還要放棄自己,聽從別人,這就等於和別人一起行善了。 D、從聞過則喜聞善言則拜,到與人為善,雖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質都是一樣的,這就是善於吸取別人的優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 (2)在《論語·學而篇》里,孔子曾經說過:「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把別人能夠給自己指出過錯看做一大幸事。結合上面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與人為善」的理解。 答:
6、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孟子·梁惠王上》1) (1)下面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只有賢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不賢的人縱然擁有珍禽異獸,也不會感到真正快樂。 B、老百姓積極支持文王建築靈台,靈台很快就建好了。說明百姓能主動與文王共同擁有快樂。 C、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百姓卻高高興興。說明文王能夠主動與百姓共同擁有快樂。 D、《湯誓》中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亡?我們要跟你同歸於盡!」當百姓要與統治者同歸於盡時,統治者是不會快樂的。 (2)概括上面選段的主旨。 答:
7、閱讀下面選自《孟子》文段,回答問題。 (1)下列各項對選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國君任用賢人一定要謹慎,否則,就會使地位低的超過地位高的,關係疏遠的超過關係親近的。 B、孟子認為國君任用賢人不能聽左右之人和大夫的意見,而要聽國人的意見,只有國人的意見才是可靠的。 C、孟子認為國君在任用賢人的時候能做到一切都聽從國人的意見,這樣的國君就真正是百姓的父母之君了。 D、老百姓認為可以,就任用他;老百姓認為不可以,就不任用他,這是一個深具全民意識的觀點。 (2)在這裡,孟子的民本思想體現出了現代人的民主思想,結合語段,談談你的理解。 答: 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2)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齊宣王認為如果不攻取燕國會違背天意。 B、孟子認為要不要攻打燕國要看齊國的百姓樂意不樂意。 C、孟子認為燕國的百姓歡迎你大王的軍隊是為了擺脫水深火熱的日子。 D、孟子肯定周武王能夠為百姓的利益平定天下。 (2)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結合上面的選段談談你的看法。 答: 9、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 鄒與魯訌①。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日:「凶年飢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殘⑤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梁惠王下》2) 【注】①訌:交戰。②穆公:即鄒穆公。③轉:棄屍的意思。④慢:輕慢。⑤殘:殘害。⑥尤:責備、歸罪。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報效國家的忠臣,為什麼百姓不願意為國家赴死盡節。孟子認為這根子上還是君與民、官與民的關係問題。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達,必須以官員為橋樑,因而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有司與百姓這層關係。君主要施行仁政,讓官員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願意為他赴難。 C、孟子指出當老百姓災荒年歲餓死或逃荒時,國家明明是倉廩充實,而官吏卻乘機巧取豪奪。這種毫不體恤百姓的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就是要讓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話,那麼棄百姓於不顧的官員,才是造成惡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離婁下》),孟子說的也是投桃報李的道理,結合上面的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出乎爾者,反乎爾者」的理解。(3分) 答: 10、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對(齊宣王)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①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篤周祜④,以對⑤於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2) 【注】①疾視:怒目而視。②旅:眾。③徂莒:此處指來侵的敵眾。④祜:福。⑤對:答。 (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所說的「小勇」指的是血氣所為之勇。 B、「王請大之」說的是要齊宣王去掉小勇,換之以一怒震天下的大勇。 C、「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現的就是武王的大勇。 D、孟子主要運用對比的說理方法來勸說齊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2)孟子說:「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章句下》)請聯繫上文,說說孟子關於「勇」的認識。 答: 11、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3) [注] ①端:開頭,起。②因賊:傷害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孟子認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情感是仁義禮智的萌芽,仁義禮智即來自這四種情感,故稱「四端」。 B、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來就有的,不是後天加上去的。這只是善的萌芽,還不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後天的擴充。 C、孟子此章主旨在於勉人擴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D、孟子認為人有「四端」若不能充之,則會自我傷害,漸漸地此「四端」也會消失殆盡。 (2)孟子又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結合上面的選段,孟子認為人應該如何去追求「仁義」?談談你的認識。 答: 12、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是故,諸侯雖有善其辭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故曰:『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①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選自《孟子·公孫丑上》3) 【注】 ①袒裼裸裎:袒裼,肉體袒露;裸裎,露身。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伯夷不隨便與人交往,連別人的帽子戴得不正他都要生氣。柳下惠則相反,和誰都能交往。雖則交往,但決不受他人影響。 B、對待不良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則「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兩者都十分可貴,十分難得。但孟子認為兩者都不可取。 C、柳下惠不羞辱 D、柳下惠的信條是:「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玷污)我哉?」就是說,他也愛惜自己的清凈潔白,不與伯夷異趣。 (2)孟子在這裡實際上批判了哪兩種人? 答: 13、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孟子之平陸,謂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職),則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則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飢歲,子之民,老羸轉於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為之牧之者,則必為之求牧與芻矣。求牧與芻而不得,則反諸其人乎?抑亦立而視其死與?」曰:「此則距心之罪也。」 他日,見於王曰:「王之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為王誦之。王曰:「此則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孫丑下》4) (1)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評孔距心,對孟子的意圖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幹牧羊之類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應當讓更有才能的人來做。 C、如果不能自做主張,為什麼不辭職? D、 (2)文章最後說孟子「為王誦之」,「誦」在這裡的意思是「陳述」。根據原文回答:孟子向王陳述了什麼?他陳述的目的是什麼? 答: 14、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齊人伐燕。或問曰:「勸齊伐燕,有諸?」曰:「未也。沈同①問『燕可伐與』,吾應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則將應之曰:『為天吏②,則可以伐之。』今有殺人者,或問之曰:『人可殺與?』則將應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殺之?』則將應之曰:『為士師,則可以殺之。』今以燕伐燕,何為勸之哉?」(選自《孟子·公孫丑下》4) 【注釋】①沈同:齊國大臣。②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齊國討伐燕國,是戰國中期的一項重大事件。孟子認為,燕國的國政敗壞,民眾因此遭受苦難,所以是可以討伐的。 B、孟子指出,討伐燕國者必須施行優於燕國的政治措施,否則,伐燕是沒有意義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眾的支持。 C、孟子認為,燕國的國政敗壞,齊人身為天吏,替天行道,可以討伐燕國。但如果讓燕國人討伐燕國人,則不值得鼓勵。 D、孟子認為,禮樂征伐這樣的大事,不是誰都有權力去做的,因此他明確反對讓像燕國一樣暴虐的同為諸侯國的齊國去討伐燕國。 (2)孟子是認為燕國可以討伐,殺人犯可以殺掉么?為什麼? 答: 15、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膝文公為世子①,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規②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公明儀③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今膝,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書》曰:『若葯不瞑眩④,厥疾不瘳⑤。』」 (《孟子·膝文公上》5) 【注釋】①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書常通用。②成規:齊國的勇士。 ③公明儀:人名,複姓公明,名儀,魯國賢人,曾子學生。④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⑤瘳(Chou):病癒。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道性善」就是宣揚「性善論」。「性善」的正式說法,最早就見於這裡。所以,本章還有重要的思想史資料價值。 B、「稱堯舜」就是宣揚唐堯虞舜的「王道」政治,這跟孟子口口聲聲所說的「仁政」是有根本區別的,即所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C、孟子所提倡的「不忍人之心」的善良本性是「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的基礎,二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稱堯舜」,這是非常清楚的了。 D、孟子認為,古往令來,不論是聖賢還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聖賢能做到的,普通人經過努力也能做得到。 (2)孟子提出了「道性善」和「稱堯舜」,這二者是怎樣的關係呢?(3分) 答: 16、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滕定公①薨②,世子謂然友③曰:「昔者孟子嘗與我言于于宋,於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於大故④,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鄒⑤問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6)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7)。』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8),齊疏之服(9),飦粥之食(10),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11) 【注釋】①滕定公:滕文公的父親。②薨:死。古代稱侯王死叫「薨」,唐代以後用於指二品以上官員死。③然友:人名,太子的老師。④大故:重大的事故,指大喪、凶災之類。⑤之:至,到。鄒與滕相距只有四十餘里,所以可以問後行事。(6)自盡:盡自己最大的心力。(7)曾子曰:這幾句話在《論語·為政》中是孔子對樊遲說的。(8)三年之喪:指子女為父母、臣下為君主守孝三年。(9)齊(zi)疏之服:用粗布做的縫邊的喪服。齊,指衣服縫邊。古代喪服叫做衰,不縫衣邊的叫「斬衰」,縫衣邊的叫「齊衰」。(10)飦(zhan);稠粥。粥:稀粥。這裡是偏義複詞,指稀粥。(11)宗國:魯、膝諸國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的兒子,而周公封魯,於行輩較長,所以其餘姬姓諸國都以魯為宗國。(12)《志》:記國家世系等的一種書。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以身作則,上行下效是孔子、孟子都非常重視的政治領導原則。本章正是這樣一個上行下效的實例。 B、滕國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膝文公)死了父親,他親自去向孟子徵求意見,回來以後發出了實施三年喪禮的命令,結果遭到了大家的反對,「雖令不從」。 C、太子於是又再次請老師去問計於孟子,這一次孟子講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則的道理,希望太子親自帶頭這樣作。結果,喪事辦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滿意,「不令而行」。 D、從滕國太子喪父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對於喪禮的觀點,但對我們更有啟發意義的,還是領導人以身作則的問題。 (2)孟子提出的「上行下效」在今天指的是什麼?請簡要分析。(3分) 答: 17、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有大人(1)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2)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膝文公上》5) 【注釋】(1)大人:這裡指有地位的人,與下文「小人」相對。(2)路:指奔波、勞累。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所提出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論斷,是強化了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統治的思想。 B、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在孟子的時代早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實現象,他對這種現象加以概括,在「或勞心,或勞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C、孟子這種觀點,一方面的確為後世的統治者提供了理論依據,另一方面,孟子又作為統治階級的代言人而在一定歷史時期內被批判。 D、「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跟《左傳·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經說過的「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其實都在強調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 (2)今天,我們應該怎樣來看待孟子提出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請簡要概述(3分) 答: 1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③;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④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⑤:此之謂大丈夫。」(選自《孟子·滕文公下》6) 【注】①誠:真是。②熄:同「息」。他們不活動,則天下平息無事。③冠:男子承認後戴的帽子,這裡用作動詞,開始戴上承認的帽子;命之:主持典禮,給予訓詞。④女:同「汝」。⑤淫:亂;移:變;屈:挫抑。富貴不能亂其心,貧賤不能變其節,威武不能挫其志。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景春眼裡,公孫衍等人一旦發怒,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靜,在政壇上有舉足輕重的權柄,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B、孟子認為,公孫衍等人只會迎合國君的好惡,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聽憑君王指示的順從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權者,根本稱不上大丈夫。 C、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須是在行冠禮時,不怕威脅,不受利誘,對國家有責任感,對人民有關懷心,對理想有堅持的勇氣。 D、孟子這番話,不僅批判了景春的錯誤,,也確立了大丈夫的形象,為世人訂下了一個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當的醒世作用。 (2)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標準是什麼?(3分) 答: 19、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謂戴不勝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②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③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6) 注釋:①人名,戰國時宋國大夫。②戰國時齊國最繁華的街里。③人名,戰國時宋國的善士。 (1)下列對選文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學習語言,如果一個人教他,而其他人在一旁干擾,就無法學好。 B、孟子認為,如果把一個人放在適合學習語言的環境中,就能夠學得好。 C、孟子認為學習語言需要好的環境,一國之君也應該重用善士,一個薛居州這樣的善士就可以導正宋王。 D、這段文字孟子是以學習語言為喻,說明環境對人影響的深遠。 (2)三字經中提到孟母「擇鄰處」,荀子《勸學》中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請結合選文並聯繫學習和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 高三語文·文化經典《孟子》閱讀及訓練(一) 參 考 答 案 1、(1)D (「善於推銷自己」有誤。) (2)孟子用的是推己及人的方法。儒家的政治理念是君王由修身做起,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裡孟子 【參考譯文】 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愛撫自己的孩子,進而也愛撫別人的孩子。(這樣)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隨意轉動(要統一它就很容易了)。《詩經》上說:「先給妻子做榜樣,再給兄弟好影響,憑這治家和安邦。」是說要把這樣的用心推廣到各個方面罷了。 2、(1)D(這句不是直接揭露梁惠王的殘暴行徑,而是委婉說明產生這種情況無異於驅獸食人。) (2)兩個選段都體現了孟子學說的核心,就是要講「仁義」行「仁政」,即實行所謂「王道」。其理論基礎就是民本思想,重視人的生存權利。因此孟子對那些不行仁政,殘酷掠奪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惡痛絕。 【參考譯文】 梁惠王說:「我很樂意聽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說:「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於是說:「廚房裡有肥嫩的肉,馬房裡有健壯的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著野獸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人尚且厭惡它;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卻不免於率領野獸來吃人,那又怎麼能夠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說:『最初採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該是會斷子絕孫吧!』這不過是因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來陪葬罷了。又怎麼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3、(1)D(喻證法) (2)因為當時戰火紛飛,征伐不斷,各國的老百姓都吃夠了戰爭的苦頭,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樣,痛苦不堪。如果這時候有哪個 【參考譯文】 孟子見了梁惠王,出來以後,告訴人說:「遠看不像個 「我回答說:『要統一才會安定。』 「他又問:『誰能統一天下呢?』 「我又答:『不喜歡殺人的 「他又問:『有誰願意跟隨不喜歡殺人的 「我又答:『天下的人沒有不願意跟隨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天旱的時候,禾苗就乾枯了。一旦天上烏雲密布,嘩啦嘩啦下起大雨來,禾苗便會蓬勃生長起來。這樣的情況,誰能夠阻擋得住呢?如今各 4、(1)D(「不能」應是指沒有能力) (2)「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後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個家族和國家。那麼,天下便可安定。 【參考譯文】 齊宣王很高興地說:「《詩經》說:『別人有什麼心思,我能揣測出。』這就是說的先生您吧。我自己這樣做了,反過來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做,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倒是您老人家這麼一說,我的心便豁然開朗了。但您說我的這種心態與用道德統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麼理解呢?」 孟子說:「假如有人來向大王報告說:『我的力量能夠舉得起三千斤,卻拿不起一根羽毛;視力能夠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卻看不見擺在眼前的一車柴草。』大王您會相信他的話嗎?」 宣王說:「當然不會相信。」 孟子便接著說:「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夠施及動物,卻偏偏不能夠施及老百姓,是為什麼呢?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願意用力氣拿的緣故;一車柴草看不見,是不願意用眼睛看的緣故;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是君王不願意施恩惠的緣故。所以大王您沒有能夠用道德來統一天下,是不願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宣王說:「不願意做和做不到有什麼區別呢?」 孟子說:「要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北海,這人告訴人說:『我做不到。』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個人為老年人折一根樹枝,這人告訴人說:『我做不到。』這是不願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沒有做到用道德來統一天下,不是屬於把泰山夾在胳膊下跳過北海的一類,而是屬於為老年人折樹枝的一類。」 5、(1)C(而且還要捨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的優點,切實吸取並付諸行動,這就等於和別人一起行善了。) (2)由上文可見,孔、孟在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這個問題上也是一脈相承的。今天我們說,與人為善,是指善意幫助別人。這與孟子所說的意思既密切相關又略為有所不同了。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難的。這裡面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最根本的一點,還是有沒有寬廣的胸襟和肚量的問題。沒有寬廣的胸襟和肚量來處理人與我之間的關係,莫說與人為善,就是聞過則喜也是絕對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聞過則想,文過飾非而已。 【參考譯文】 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很高興。大禹聽到有教益的話,就給人家敬禮。偉大的舜帝又更為了不得:總是與別人共同做善事。捨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的優點,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長處來行善。從他種地、做陶器、捕魚一直到做帝王,沒有哪個時候他不向別人學習。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行善,也就是與別人一起來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別人一起來行善。」 6、(1)A(3分) (2)(3分)答:只有與民同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參考譯文】 孟子謁見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邊上,一面觀賞著鴻雁麋鹿,一面問道:「賢人對此也感受到快樂嗎?」 孟子回答說:「正因為是賢人才能夠以次為樂,不賢的人就算有這些東西,也不能夠快樂的。《詩經》說:『開始規劃造靈台,仔細營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來干,幾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來不著急,百姓起勁自動來,國王遊覽靈園中,母鹿伏在深草叢。母鹿肥大毛色潤,白鳥潔凈羽毛豐。國王遊覽到靈沼,滿池魚兒歡跳躍。』周文王雖然用了老百姓的勞力來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興,把那個台叫做『靈台』,把那個池叫做『靈沼』,以那裡面有麋鹿魚鱉等珍禽異獸為快樂。古代的君王與民同樂,所以能真正快樂。相反,《湯誓》說:『你這太陽啊,什麽時候毀滅呢?我寧肯與你一起毀滅!』老百姓恨不得與你同歸於盡,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異獸,難道能獨自享受快樂嗎?」 7、(1)A (孟子認為「國君任用賢人一定要謹慎」是指「國君任用賢人時,會出現地位低的超過地位高的,關係疏遠的超過關係親近的」這種情況,所以要謹慎。) (2)左右近臣與「國人」比,畢竟是少數的幾個人,少數服從多數,所以應該以「國人」的意見來決定提拔、貶斥或殺人的可否。這也就是一切以全民意向為依歸,是人類早期的民主思想。 【參考譯文】 8、(1)B(是看燕國的百姓而不是齊國的) (2)孟子主張一切以民為貴,攻打一個國家能否勝利關鍵要看百姓是否能得到利益。幫助百姓從水深火熱中擺脫出來就會得到百姓的歡迎,攻取就能成功,國家就能穩定。所以在孟子看來,社稷、國王都依賴於百姓。 【參考譯文】 (1)齊國人攻打燕國,大獲全勝。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佔領燕國,有人又勸我佔領它。我覺得,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來了,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們不佔領它,一定會遭到天災吧。佔領它,怎麼樣?」孟子回答說:「佔領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高興,那就佔領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便是。佔領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佔領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齊國這樣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燕國這樣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燕國的老百姓卻用飯筐裝著飯,用酒壺盛著酒漿來歡迎大王您的軍隊,難道有別的什麼原因嗎?不過是想擺脫他們那水深火熱的日子罷了。如果您讓他們的水更深,火更熱,那他們也就會轉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2)「百姓是最為重要的,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是最不重要的」。 9、(1)(3分) C(原文沒有「乘機巧取豪奪」的意思,而是強調官吏在災年毫不體恤百姓,見死不救。) (2)(3分) 賢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當腹心,以死相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這種情況在我們平常的人際交往中,也同樣存在。「你不仁,我不義」和「你仁我義」情況的產生,都是原先善惡的回報。 10、(1) B(大勇指的不是「一怒震天下」,而是「一怒安天下」。) (2)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指的是好勇鬥狠、匹夫之勇,它會使父母受傷害;大勇指的是當國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時挺身而出的理義之勇,它可以使百姓得到安生。 【參考譯文】 孟子答道:「大王請不要喜歡小勇。按著劍、瞪著眼說:『他哪敢抵擋我!』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對付一個人罷了。大王請把它擴大開去!《詩經》上說:『文王勃然發怒,於是整軍備武,擋住侵犯莒國的敵人,增我周朝的威福,以此報答天下的期望。』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尚書》上說:『上天降生萬民,為他們設君主,立師長,要他們協助上天愛護百姓,天下有罪和無罪的,都有我在(處罰或安撫他們),天下誰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個人橫行天下,武王就感覺到恥辱,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現在大王也一怒就安定天下的百姓,那麼百姓還唯恐大王不喜歡勇武呢!」 11、(1)D(漸漸地此「四端」也會消失殆盡——有誤。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並不會消失殆盡,但對於「四端」,「苟能充之」和「苟不充之」結果大為不同。) (2)「仁」是指一個人內在的真實德性,這種德性是與生俱來的,人總要經常保有它,順著它,心才會安穩踏實。「義」也是一個人內在真實的德性,是待人處事的準則,人必須遵此而行,才算是正確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這「仁」與「義」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順著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為真實有意義的存在,反之,則是人最大的悲哀。 12、(1) C(原文句子理解錯誤。柳下惠不認為侍奉壞君主是羞恥的事,也不因為官職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賢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則行事;被 (2)孟子在這裡批判了兩種人:一種人原則性太強,自視清高,器量狹窄,難與之相處;一種人態度過於隨便,沒有原則,逢場作戲。 【參考譯文】 孟子說:「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就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朋友就不去結交。不在惡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惡人交談。在惡人的朝廷里做官,同惡人交談,就覺得像是穿戴著上朝的衣帽坐在泥土炭灰上一樣。把這種厭惡惡人的心情推廣開去,他就會想,如果同一個鄉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該生氣地離開他,就像會被他玷污似的。因此,諸侯即使有用動聽的言辭來請他的,他也不接受。不接受,就是不屑於接近他們。柳下惠不認為侍奉壞君主是羞恥的事,也不因為官職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賢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則行事;被 13、(1)D(其他各項均不合孟子的意圖。) (2)陳述內容:孔距心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在凶年飢歲,老百姓無法生存,卻沒有予以救濟,及通過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時醒悟。 陳述目的:讓齊王明白無論是官員還是 【參考譯文】 孟子到了平陸,對那裡的長官(孔距心)說:「如果你的衛士一天三次擅離職守,開除不開除他呢?」孔距心說:「不必等三次。」(孟子說:)「那麼您失職的地方也夠多的了。荒年飢歲,您的百姓,年老體弱拋屍露骨在山溝的,年輕力壯逃荒到四方的,將近一千人了。」孔距心說:「這個問題不是我能夠解決的。」孟子說:「假如現在有個人,接受了別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麼必定要為牛羊尋找牧場和草料了。如果找不到牧場和草料,那麼是把牛羊還給那個人呢,還是就站在那兒眼看著牛羊餓死呢?」 孔距心說:「這是我的罪過。」 往後的某一天,孟子朝見齊王說:「大王的地方長官我認識五個,能認識自己罪過的,只有孔距心。」(孟子)給齊王複述了一遍他與孔距心的談話。齊王說:「這是我的罪過啊。」 14、(1)C(孟子認為,只有天吏可以討伐暴虐的燕國,他明確反對讓像燕國一樣暴虐的齊國去討伐燕國。) (2)不是。孟子認為要討伐不義的諸侯,必須是「為天吏」,要殺掉殺人犯,必須是執法部門的人。孟子在這裡提出的實際上是一個法治問題。 15、(1)B(「稱堯舜」就是孟子所說的「仁政」,二者沒有區別) (2)「道性善」就是宣揚「性善論」,而「稱堯舜」就是宣揚唐堯虞舜的「王道」政治。在孟子看來,「道性善」是統治者實行「王道」仁政的基礎,二者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稱堯舜」。 【參考譯文】 滕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要到楚國去,經過家國時拜訪了孟子。孟子給他講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話題不離堯舜。 太子從楚國回來,又來拜訪孟子。孟子說:「太子不相信我的話嗎?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脫對齊景公說:『他是一個男子漢,我也是一個男子漢,我為什麼怕他呢?』顏淵說:『舜是什麼人,我是什麼人,有作為的人也會像他那樣。』公明儀說:『文王是我的老師;周公難道會欺騙我嗎?』現在的滕國,假如把疆土截長補短也有將近方圓五十里吧。還可以治理成一個好國家。《尚書》說『如果葯不能使人頭昏眼花,那病是不會痊癒的。』」 16、(1)C(滕國的太子沒有親自去向孟子徵求意見,而是請老師然友前往) (2)「上行下效」在今天指的是一種政治領導原則,領導人以身作則,才能上行下效,才能「不令而行」,否則「雖令不從」。領導人以身作則,上行下效是孔子反覆申說的一個話題,孟子也同樣繼承了孔子的思想。 【參考譯文】 滕定公死了,太子對老師然友說:「上次在宋國的時候孟子和我談了許多,我記在心裡久久不忘。今天不幸父親去世,我想請您先去請教孟子,然後才辦喪事。」 然友便到鄒國去向孟子請教。孟子說:「好得很啊!父母的喪事本來就應該盡心竭力。曾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依照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依照禮節安葬他們,依照禮節祭把他們,就可以叫做孝了。』諸侯的禮節,我不曾專門學過,但卻也聽說過。三年的喪期,穿著粗布做的孝服,喝稀粥。從天子一直到老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這樣的。」 然友回國報告了太子,太子便決定實行三年的喪禮。滕國的父老官吏都不願意。他們說:「我們的宗國魯國的 17、(1)A(孟子最初說的是社會分工問題,後人卻加以曲解) (2)孟子畢生為「民」請命,呼籲當政者實施仁政。孟子提出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最早講的是社會分工問題,也就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 【參考譯文】 孟子說:「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況且,每一個人所需要的生活資料都要靠各種工匠的產品才能齊備,如果都一定要自己親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領天下的人疲於奔命。所以說:有的人腦力勞動,有的人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這是通行天下的原則。」 18、(1)C(「在行冠禮時,不怕威脅,不受利誘……」錯。原文是說:丈夫(古代男子)行冠禮時,父親要對他有所教導。) (2)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兩個標準:個人的志向和操守,即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並推行到廣大人民中去的宏偉志向;二是要有為堅持這種志向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操守。 19、(1)C 錯在「一個薛居州這樣的善士就可以導正宋王」,孟子原意是「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2)孟子、孟母、荀子都談到了環境之於人的重要,無論是學習還是修德。因此,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與品學兼優的學生多接觸,從而使自己的學習、品德都有提升。 (答題思路,首先要確立三則材料的核心,然後聯繫實際) 【參考譯文】 孟子對戴不勝說:「您想讓貴 |
推薦閱讀:
※《孟子》譚(6)
※《孟子》盡心下
※孟子恆解·凡例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 惟士為能 怎麼理解?
※怎樣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