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岳家軍克敵利器:麻扎刀的真實面目

每當說到岳飛和那支的傳奇部隊「岳家軍」時,其大敗鐵浮屠的輝煌勝利自然免不了被提及。

圖1岳飛像

但具體談到岳家軍大勝鐵浮屠所採用的戰術時,就又眾說紛紜了。究其原因,存世的史料不足,對岳家軍的戰術也缺乏詳細的描述。例如岳家軍用來「斫馬足」即砍馬腿的武器「麻扎刀」,其實戰的史料記載就僅限於史籍中的簡略記載,導致其到底是何種武器、如何使用眾說紛紜。至明代時,已出現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認為「以麻扎刀如牆而進」,將麻扎刀當作陌刀的一種;另一種則是認為「麻扎刀」是一種與盾牌搭配使用的手刀,以刀盾的方式作戰。

圖2 鐵浮屠想像圖

要真正搞清到底什麼是麻扎刀,還要從相關記載著手。現存有關麻扎刀的第一手史料記載,來自於宋代的《金佗稡編》、《金佗續編》、《鶴林集》三本史籍。在《金佗稡編》中,宋軍將士在面對金軍時「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與賊手拽撕劈」;在《金佗續編》中,宋軍步兵面對鐵浮屠時「以麻扎刀入陣,勿仰視,第斫馬足」;在《鶴林集》中宋軍敢死隊「用麻扎刀以截其脛」。所以要分析麻扎刀到底是何物,就要詳細分析這三條史料。

圖3古代畫作中的重騎兵

在第一條史料中,除了麻扎刀以外,還提到了提刀、大斧兩樣兵器,這等於間接說明,麻扎刀是與這兩樣類型之外的兵器,否則岳家軍便沒有必要使用。大斧不必多說,其形制在北宋兵書《武經總要》中便有詳細記載,是一種長柄的斧頭。提刀則在其他宋代史料中也有提到,記載其「能左右手運兩刀」,可見提刀是一種單手刀。根據以上分析,基本排除了麻扎刀是大斧類的長柄和提刀類的單手刀的可能。再分析剩下的兩條史料,剩下的兩條史料中主要是記載了麻扎刀的攻擊方式,一種是「第斫馬足」即俗語說的砍馬腳,另一種是「以截其脛」則是砍小腿,也就是說麻扎刀的主要攻擊部位是馬小腿以下。

圖4 岳家軍作戰圖

根據以上幾條史料的分析,所謂「麻扎刀」其實很有可能就是著名武器朴刀的一種。朴刀雖然未能在典籍中留下詳細明確的記載,但民間流傳下來的朴刀武術彌補了這一缺憾,更有一脈直接被稱為「岳飛刀」,這在近期上映的電影《師父》中有一定的表現。朴刀武術的特點是靈活有力,並且因為其腰部發力的特點,可以以弓步等身形較低的姿勢進行攻擊,這就十分符合記載中砍馬腳的情形。除此之外,宋代的朴刀又是一種十分有「群眾基礎」的兵器,所以也便於訓練,很快便能形成戰鬥力。

圖5 電影《師父》中出現的岳飛刀

朴刀又名博刀、撥刀,最早的朴刀是由著袴刀與短矛的木柄或拐杖連接而成。著袴刀本是民間的一種生產工具,宋代良民用來砍伐樹木開闢田地。但一些練武之人發現著袴刀加上木柄後形成的朴刀成為了一種不錯的武器,更有一些不法之徒用其行兇作亂,使其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兇器。

圖6 存世的朴刀

當時的宋朝政府最終考慮到其生產工具的意義,只頒布了「為兵器者禁斷,為農器者放行」的禁令,實際上沒有禁止,但隨著持著袴刀改造出的朴刀作亂的人越來越多,宋廷最終禁絕了這種武器。

圖7 朴刀術的衍生武術之一少林春秋大刀

但是,以古代政府的執行力要禁絕這種容易製作的刀具,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朴刀實際上依然流傳於民間。宋代民風尚武,朴刀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宋代「武林」所普遍使用的兵器。

圖8 精緻華麗的康熙戰刀(複製品)

兩宋之際,金兵南下,烽煙四起,大量愛國青壯投身軍旅保家衛國,其中必然不乏「武林」人士,那麼這種兵器必然隨之進入軍隊,成為軍隊武備的一部分。軍隊中的有識之士,必然會努力將其納入軍隊作戰體系中。岳飛應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成功的將其納入了自身戰術體系,並用其擊敗了金軍曾經的「撒手鐧」鐵浮屠重騎兵,印證了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至理名言。

圖9 《皇朝禮器圖式》中的朴刀類武器

宋代以後,同類武器依然廣泛存在於軍隊中,至清代時仍未過時。著名的「康熙戰刀」便是其中一類變體,因其華麗的裝飾,很多人已經不能將其與來源於農具的朴刀聯繫起來,但其形制在此道中人看來依然是萬變不離其宗。在記載清代軍隊武備的《皇朝禮器圖式》中,類似朴刀的兵器更是層出不窮。甚至直到清末的太平天國起義,大量起義軍也使用朴刀這種易於訓練的武器,並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太平刀。

圖10 存世的太平刀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化解小人是非的利器——「金龍」
女人比男人更長壽?關鍵在於3大健康利器
聖彼得堡恐襲報道中「網紅」記者成利器
脫脂、低脂和全脂奶,到底誰是減肥利器?

TAG:真實 | 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