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在基層 創新育精神

  宣傳思想工作,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主體在基層,任務落實在基層,創新重點在基層。

  時間回溯到2013年8月19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於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總書記情系基層,切切叮嚀,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總書記心念一線,殷殷囑託,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中央宣傳部自2015年起,連續3年組織開展「基層工作加強年」活動,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凝聚民心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科學統籌、因地制宜;做到「四個著力」,即著力加強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宣傳教育,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加大優質文化產品服務供給,著力強化設施陣地和工作隊伍建設。

  最大氣磅礴的書寫,源於精神;最令人振奮的變化,始自人心。「基層工作加強年」活動開展以來,成績顯而易見,成果實實在在,效果深入人心: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新進展、開創了新局面,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家喻戶曉,基層幹部群眾的主心骨更加堅定;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進中加強,改革發展穩定的社會共識進一步凝聚;城鄉新風正氣廣為弘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日益強勁;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老百姓的文化獲得感日漸充實豐盈。

  基層基礎意識提高,基層人才隊伍壯大——群眾開心了

  「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引人深思。

  在開展「基層工作加強年」活動的過程中,基層基礎意識是關鍵,基層人才隊伍是保障。沒有過強的基層基礎意識,沒有過硬的基層人才隊伍,就不可能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落到實處。

  各地各部門都把重視基層作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工作導向的重要體現,作為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具體抓手,更自覺地深入基層,更主動地立足基層,更積極地依靠基層。廣西將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績效考核項目之中,將「軟任務」變成「硬指標」。陝西制定《關於加強全省縣級和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從理順幹部管理體制、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加大經費投入等方面做出規定,促進抓基層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打基礎的創造性進一步增強。

  從中央到地方,工作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各類政策向基層傾斜,更多資源向基層彙集,更多人才在基層紮根,重視基層、服務基層在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蔚然成風。

  「要不是當了村裡的宣傳文化組織員,自己不可能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從一個土裡土氣的農家女,變成了村裡人都佩服的文化骨幹;從鄉里鄉親眼裡的外地人『志剛媳婦』,變成了街坊鄰居的自家人『小琴子』。」回憶起嫁進村的7年時光,北京市延慶區高廟屯村的宣傳文化組織員束忠琴由衷感慨。

  借著「基層工作加強年」活動的東風,延慶在村設置「文化組織員」,他們用自身的小變化,撬動起基層村鎮文化風貌的大改觀——基層文化鋪開到每一個村落,文化服務輻射到每個行政村,真正實現信息更暢通、文化全覆蓋、宣傳無盲區,群眾文化活動有了專人教,村裡傳統文化有了傳承人,農村文化活動有了品牌建設者。

  百川入海,千江印月,延慶只是各地重視基層的一個縮影。中宣部、文化部聯合啟動了中西部農村文化志願服務行動計劃「陽光工程」,為中西部22個省區市的1200個行政村每村配備1名文化志願者。文化部還推廣在村、社區建立政府補貼的「文化協管員」制度,目前已有24個省、275個地級市組建了文化志願服務機構,各類文化志願服務團隊有6700多支,登記在冊的文化志願者人數突破百萬。

  以前村民的業餘生活無非打打牌、嘮嘮嗑,既單調也無益於健康。而在眾多「文化組織員」「文化協管員」的帶動下,許多村都成立了舞蹈隊,編排了各式各樣的舞蹈,每支隊伍至少有四五十人。此外,讀書會、象棋小組、健步團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讓村民遠離酒桌、親近書桌,告別牌場、漫步廣場,生活方式更文明,生活狀態更健康。

  面對肯俯身基層的村中文化人,群眾開心了,因為各地政府關心基層走心,各個部門服務群眾暖心。

  核心價值宣傳融入生活點滴,基層思想政治建設培育理想信念——群眾認可了

  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在北京大學提出青年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在上海考察工作時強調「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於言」;在北京民族小學寄語孩子們「要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

  習近平總書記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到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強調中國夢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是重點、是關鍵。如何避免可怕的精神失衡與價值失落,將核心價值觀貫穿、結合、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解開群眾「口袋滿噹噹、腦袋空蕩蕩」的困惑,在改造物質世界的激昂樂章中唱響精神之歌的主旋律?

  「我們結合佛山南獅、粵劇等特色文化,設計推出一批特色宣傳畫,在城鄉廣泛布置。目前,全市有大型公益廣告牌2000多個,建築圍擋宣傳面積約8萬平方米。」廣東省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文海介紹,為了詮釋傳播核心價值觀,佛山積極運用雕塑、園藝等形式,建成一批以「孝德」「法治」「家訓」等為主題的文化公園,成為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的有效載體。

  在基層推廣普及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各地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運用各種傳播手段、宣傳陣地、精神文化產品,將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生活場景中,使其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現在學校教室、功能室、廣場到處都能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欄,印象很深刻。」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一名中學生說,這24個字都能背出來了。

  自「基層工作加強年」活動開展以來,全國各地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宣傳普及持續加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導人們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以核心價值觀建設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

  此外,還發揮先進典型的帶動作用,深入挖掘、廣泛宣傳基層湧現的好人好事和善行義舉,引導人們充分感悟榜樣的力量,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登錄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專題每日一期,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每天講述一位中國好人的感人故事,帶領廣大網友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

  截至今年9月12日,該專題推出封面人物1102位,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4.4億,百度相關搜索超過677萬條,網民轉發、留言超過1979萬條,原創評論文章9000多篇。

  面對處在身邊、近在眼前的好人好事,群眾認可了,因為核心價值觀照耀靈魂曙光,思想政治建設匯聚信仰力量。

  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文化小康——群眾滿意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時代高度,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

  早在2013年,安徽結合美好鄉村建設,以基層群眾需求為導向,按照「一場(綜合文體廣場)、兩堂(講堂、禮堂)、三室(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室)、四牆(村史村情、鄉風民俗、崇德尚賢、美好家園)」的要求,在全省試點建設標準化村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農民文化樂園。

  自從當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圩西村農民文化樂園的負責人,黃春華每天行程都排得滿滿的,她的忙,換來了鄉親們的其樂融融。「在這兒,我們這群老人特別開心,一個人在家裡孤獨得很,到這裡大家在一起可熱鬧嘞。」村民徐水金爽朗地笑道。

  實現文化發展的全面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關乎人民福祉的大事。「基層工作加強年」活動開展以來,各地緊抓文化小康的目標任務,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為抓手,夯實文化陣地、改善文化供給,讓基層群眾享有更優質的精神文化生活。浙江舟山借鑒淘寶網運行模式,在全國率先推出「淘文化網」,為供需雙方搭建高效便捷的服務平台。內蒙古實施「數字文化加油站」工程,使偏遠牧區的農牧民能24小時在手機上進行在線閱讀、在線觀看、離線下載。

  貧困不拒絕文化,脫貧離不開文化,文化有助於脫貧。不少貧困地區圍繞「文化+」,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將文化融入農業、旅遊、製造、建築等領域,種好「文化莊稼」,實現增收致富。為此,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單位於2015年12月啟動貧困地區百縣萬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示範工程,在貧困地區每個鄉鎮選取一個村建設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現在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所在地原來是一個大坑,百縣萬村工程實施以來,村幹部帶頭建設場地,群眾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村民真正得到了實惠和快樂。」寧陵縣徐大庄村是河南省綜合文化示範村之一,72歲的陳春蘭是村裡木蘭盤鼓隊的隊長。據她介紹,群眾自發組織了腰鼓隊和廣場舞隊,不僅鍛煉身體,更陶冶情操。

  面對多樣、多元、多彩的文化活動,群眾滿意了,因為鄉親精神面貌越來越昂揚,文化小康之路越走越寬廣。

  著力提升基層工作創新能力,在滿足群眾需求中教育引導——群眾點贊了

  「要把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時發表重要講話,特彆強調了基層改革創新。而基層工作創新,就是要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紮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

  胖乎乎、紅撲撲的面龐,略帶微笑,身穿紅色的花棉襖。走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這個名叫「夢娃」的小女孩的身影,她通過「中國夢我的夢」主題公益廣告為人所熟知,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過目難忘。「國是家、善作魂、勤為本、儉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夢娃」一字一句,呢喃細語,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畫面萌動可愛,深入人心。

  為了深化「夢娃」公益廣告宣傳,中國網路電視台策劃製作了「夢娃送吉祥送美德」系列動畫視頻、「夢娃」手機互動小遊戲、「夢娃」微信表情包等系列文化產品,還將「夢娃」搬上網路春晚舞台,以虛擬主持人的形象實現全球直播,受到廣泛好評。

  3年來,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大基層工作理念、方法、手段的創新力度,把握群眾思想實際和精神文化需求,探索新途徑,設計新載體,嘗試新方式,運用新媒體,在服務群眾生活中教育引導,在滿足百姓需求中促進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老百姓渴求更好更完善的文化服務,但基層往往面臨工作人手不夠、專業性不強的難題,怎麼辦?上海市靜安區石門二路社區創新基層工作,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上海華愛社區服務管理中心,管理運作社區文化中心。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荊辛庄村的文化中心負責人荊根頓經常拿著小本子走街串巷,收集群眾想聽想看的文化節目。村民荊跟上碰見了,說想看幾齣包公戲。「走,現在就去申請。」兩人來到文化中心,打開電腦登錄「百姓文化超市」,點擊「我要看演出」,點了《鍘西宮》《包青天》《七品青蓮》三齣戲。荊跟上搓著手說:「以前,政府送啥咱看啥;現在,咱點啥政府送啥。前段時間來俺村演的《陳平打朝》就是在這裡點的,這文化超市可真貼心。」「百姓文化超市」構建起開放、共享的文化惠民大網,實現「互聯網+」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深度融合。

  面對人性體貼的文化服務「菜單」,群眾點贊了,因為條條體現著基層工作的創新驅動,件件昭示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推薦閱讀:

突破基層經濟犯罪偵查瓶頸初探
鄉鎮醫院信息化該怎麼做?
接待要憑公函,基層壓力驟減
追逐理想,不忘初衷,奉獻基層,青春無悔
孟建柱:大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 著力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TAG:創新 | 精神 | 基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