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彙編 第007集 定弘法師 文字版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請坐!我們繼續學習《太上感應篇彙編》。請看經本第19頁最後一行「三貴堅永」,從這裡開始,這是接著之前《迪吉錄》講到學習善法要具備的心態。那麼這裡第三實際上是第四,前面有講到了,因為這部書彙集本,可能在原本裡頭是第三,匯在這裡呢它就排在第四了。那麼前面第一就是「祝起信心」,第二是「囑勤修」,第三是「重養心」,這裡第四是「貴堅永」,堅是堅持,永就是永遠心。 經本里講: 【小善報近。大善報遠。近報福輕。遠報福重。】 昨天我們講到這一小段。這是講我們如果行的是小善,往往報應很快速,馬上就能夠見到;大善呢,果報往往是很長遠的。那小、大之分不一定在事上看,那是從心上來分判。昨天我們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你要跟鄰居打好關係,送他一個粽子,第二天他拿給你一包花生,這是近報,馬上就報了。那麼這事上講似乎這就是小善了,可是我們如果用心不同,這小善也能變成大善。譬如說現在是饑荒年,大家都沒的吃,你也是糧食基本上都快完了,就剩那麼兩個粽子,你家裡人得分吃一個粽子,然後你省下來把那一個粽子分給鄰居吃,這個就是大善,這是捨己為人。同樣的事在不同的狀況下,用心不同,果報當然就有很大差別,那就不是小善了,那是大善了,可能鄰居也快餓死了,有你這一個粽子他就得以活命了,那這個報應就很長久啊,不僅這一生得利益,生生世世都得利益,你這一念為人,忘我,將來是人天福報,享受不盡,而現世的兒孫都能夠得到你的福蔭。 「近報福輕,遠報福重。」如果我們有心要得報,行善馬上就望報,那也能求得來,福很輕。今天給他一包粽子,明天就來一包花生,這福就很輕了,報完了。如果你不求,那個報可能很遠,可能這一生都沒有回報,那可能多生多劫以後那個回報就很重。就好像存銀行那個存款,利息很高,但是你很早就把它提出來用了,利息就很少,你把它放在銀行,一千年以來再提出來,哇,那利息遠遠高於你的本金,這個道理不難懂。所以最好就是行善不要望報,但問耕耘,不求收穫,只求自己好好積德,不要求果報何時現前,而你不求報這樣的心,往往感應的是大福,是自己意想不到的福報。 再翻過來第20頁第1行: 【柳蒲之質。朝種夕發。松柏則不然。困於蓬蒿。厄於牛羊。而後獲千萬年之用。】 這是接著講下來,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柳蒲,柳蒲又稱為水楊,這是生長在水邊,性質柔弱,樹葉很早落,往往用它來比喻體質衰弱,所以柳蒲之志就是講,它很容易發,也很容易枯落,所以「朝種夕發」,長的快可能是葉子也落得快。那麼相對來講,松柏則不然,松樹和柏樹都能夠傲立於風雪之中,但是它的生長非常的慢,不像柳蒲很快,快長起來的往往衰敗的也快,而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的挫折,往往它能夠屹立長久。所以這裡講,松柏「困於蓬蒿」,蓬蒿就是指野草,剛剛小樹在長大的時候,那野草就會困擾它;「厄於牛羊」,有時候牛羊可能都會吃它,吃它這個小樹苗,吃了之後它還要長,長得很慢很慢,可是真正最後長大了,長成大樹了,「而後獲千萬年之用」,我們知道有的松樹都是千年以上,千年松,這萬年松估計很少,但是也可能會有。 松柏往往是長壽的象徵,壽命長,這真是成為棟樑,棟樑之才往往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苦難。那人也是如此,所以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伐其身,行弗亂其所為,而後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要降下大任給一個人,這個人得揀選,將來要成為大聖大賢,成為棟樑之才,可是往往他會遇到很多很多的挫折、苦難;"苦其心志",他的心志很苦,不得舒展,甚至處處碰壁;"勞其筋骨",他身體勞累、奔波,甚至無處安身;"餓其體膚",還要挨餓,像孔老夫子當年有陳蔡絕糧,餓其體膚,苦其心志啊。他很想有一個諸侯任命他做宰相,他能施展他的政治抱負,用一個國家做試點建立和諧社會,建立大同之治,但是沒有一個諸侯願幫,周遊列國十四年,很苦,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伐其身,有時候真的什麼彈盡糧絕,什麼都沒有。孔子過宋的時候險遭不幸,很落魄,受種種的苦難,這是因為上蒼要給他大使命。"行弗亂其所為",他想做的偏偏不給他做,處處都是失敗,一生沒有真正建立什麼功業,只有教學,能教出好學生,政治上根本沒有他施展的地方。"動心忍性",這就能夠成就他的聖賢修養,原來聖賢是忍出來的,你不忍怎麼能成就大的德行。上天就是讓你忍,這就能曾益你所缺乏的這些德行和才華。就像松柏它成長很慢很慢,受盡了折磨,最後它長成了,所以有大用啊,這個大用是德則天下,福蔭萬世,孔老夫子兩千五百年來都被奉為萬世師表。 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些話,我們要行善一定要發起堅勇心,既然選擇了好的道路,走聖賢的道路,那我們就要矢志不渝,誓不退心。在現在這個時代,你要走聖賢路很苦很苦,師父上人多次跟我這麼說,他老人家講他這一生所遭遇的挫折、毀謗、障礙,一般人是受不了的,你看到現在依然這些挫折,這些障礙都沒有消除。然後他老人家跟我講,說你將來要遇到的這些挫折、障礙比我要大十倍,那你能不能挺得住啊?如果不發堅勇心,那退心是難免的。 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不學聖賢了,不像春秋時代大家還講一點仁義,雖然做不到起碼他口頭上還能夠講出來,現在口頭上都不講了,不僅不講還笑話,還諷刺,還挖苦:"都什麼時代了,還講什麼道德、仁義呀?"所以你在這樣一個處境當中,你要弘揚正法你就想想多艱難。孔老夫子當年都有陳蔡絕糧,你自己得做好準備,你難免有這個時候,孟子所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就是講你的堅勇心,守住你的志向。在貧賤的時候,分文都沒有了,你不要動搖你的志向,徹底放下名利,安貧樂道;那有富貴了,人家恭敬你,讚歎你,名聞利養現前了,你也不能迷惑,不能生起驕慢心。富貴最怕就是"淫",這個淫字不一定是指色,指你做的不如法了,享受過分了,貪圖名利心起來了,這都屬於這個淫字,這就講逆境、順境都不能動心。"威武",見到別人威逼、利誘,不可以屈服,當然也不要對立,最好就是躲避,不要理會他。人家罵你、毀謗你,不要辯駁,由他罵去,他罵累了就不罵了,要有那種堅忍力,要有相信。你真正發心走這條路,雖然人不護持你,天地鬼神會護佑你,佛菩薩、聖賢會加持你,只要你不退心,你這條路最後能走成,能成功。 而學佛之後我們知道,這些境界全是幻夢、幻境,就是在這幻境當中你能夠保持如如不動,你要看得破,放得下,所以學習佛法般若智慧能夠幫助你忍力成就。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就這麼硬忍,往往是忍不過去,到最後就忍無可忍了;佛法如果講忍無可忍也有一個意思,你忍你要開悟,無可忍什麼都是假的,有什麼可忍的,無可忍,所以你忍到無可忍你就是開智慧了。 下面說: 【今世信善者非無人。而堅永者不多得。由其略行數事。間值坎坷。即謬謂天道難知。前修頓廢。皆欲速之心誤之也。】 這些話都是金玉良言啊。「今世」,這是講註解《感應篇》的那個時候,《感應篇》的註解自宋朝以來就不斷出現,宋、元、明、清歷代註解很豐富,就不知道註解的人是哪個朝代的,但至少是古代了。 那麼古代還有「信善者」,就是相信善有善報。 「非無人」,不是沒有人,還有這樣的人,越到後面呢,到現在是很少很少了,但是還是會有,尤其是我們凈空老和尚,講經說法這麼多年,大家真聽懂了,都願意行善,都相信善有善報。 可是「堅永者不多得」,相信的人多,能夠堅持永不退心,這樣的人少,你一天兩天行善這不難,難在你一輩子行善;一天兩天不幹壞事容易,可是一輩子都不幹壞事這就不容易了,所以那個堅永才可貴,這是一種永恆,恆常的心。 「由其略行數事」,其就是指這麼一個人,信善的但是不能堅永的人,"略行",略就是簡略的略,就是簡簡單單的做幾件好事, 「間值坎坷」,這中間值遇"值"就是遇到了坎坷,挫折。確實行好事在我們這世界上不容易,要不然佛也不會講我們這是五濁惡世,所謂好事多磨,幹壞事容易成就,干好事難成就,要遇到坎坷,如果不是真心去做,裡頭夾雜著自己的名利,夾雜著得失,夾雜著疑慮,很容易退心。 結果退心之後就說了: 「即」就是立即, 「謬謂」,謬就是錯誤的; 「謂」就是說,錯誤的說。 「天道難知」,天道好還啊,意思就是說,天的道理就是自然的道理,善自有善報,惡自有惡報,就是《感應篇》開頭的四句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是講天道,就是因果啊。可是一般這個人信心不具足,道理不清楚,做好事沒見遇到好報,反而遇到很多坎坷,所以就說這因果很難明白啊,就不相信了。 於是「前修頓廢」,前面所修的善立刻就廢了,不再去行善事,這就是懷疑心,懷疑起來之後立刻就退掉了。那麼這個心我們細細去分析,我們會不會有?往往會有啊!見地不真的人,還有迷惑,這個難免會起這些疑慮退心。 這就是說到底, 「皆欲速之心誤之也」,欲速之心,這是心浮氣躁,做了好事就想立刻得到好報,立刻得到感應,急功近利,這個心實際上就是貪心,名利心,心就不真誠了,夾雜著名聞利養,夾雜著急功近利,所以做的好事也就並不圓滿,用這種心來修行也很難成就。 我自己細細反省,我也都有這種心,一直到最近才悟出來,我學佛二十年,為什麼到現在沒有成就,現在知道了,就是師父講的沒有紮根。雖然聽的經多,讀的經也多,也算是一門深入跟著一個老師學,那為什麼到現在三昧連影子都沒有,依然還是妄想紛飛,了脫生死還沒有消息,原因何在?細細想來就是"欲速之心誤之也",被這個欲速的心耽誤了。這就是現在社會污染了,都講求效率,講求快速,我在世間也就是一直都在學校里,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博士出來在大學教書,學業非常順利,於是就養成一個什麼呢?急功求速的心理。急功就是我的努力必須要有結果,而且要快速得到結果,耕耘馬上就要收穫,如果沒有收穫就不去耕耘。用這個心搞世法也許你能成功的快,我也算是很順利,可是世法上的成就跟佛法上的成就是兩碼事,你不能用求世法的心來求佛法,來求道,你這個在修道方面還要講快速,這就是心浮氣躁,反而是背道而馳,越是求速就越緩慢,欲速則不達。於是就找捷徑,哪個方法最快速,聽經聽懂了,念佛方法最快速了,《無量壽經》最好了,那沒錯,這個選擇是對的,就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幹了不少年,也沒見念佛三昧。捷徑是找到了,可是那個心不相應,求速啊,心就不清凈,不平和,三昧一定是在你心清凈了,定下來了,自然得到了。如果裡頭夾雜著意思在裡頭,夾雜著慾望,"我希望馬上得到念佛三昧"有這個念頭,反而就有障礙,到最後它會讓你起疑慮,我走這條路到底對不對呀?就跟這裡頭講的一樣,"略行數事,間值坎坷",你沒修成,即"謬謂天道難知",你沒修成最後就說這個念佛大概也不管用,然後再聽聽別人講說,還有更好的捷徑,你就又跟他走了,"前修頓廢",我見到真的不少這樣的人,這都是"欲速之心誤之也"。 所以修行路上為什麼成就難,難就難在用心不對,不是用的是真心,還是用妄心,妄心就是這種念頭沒放下。如果是真心,那就是完全的相信,信因果,信這個法門,信我的老師,信經典,我走的這條路沒有錯我就走下去,不管什麼時候成就。《彌陀經》上講若一日至若七日念佛,就能一心不亂,我也不要求我七日之內就一心不亂,越求越得不到不亂,因為一開始就亂了,管它是七天還是七年,還是七十年,我就一味念下去,老實念,這就一定能成就。還想著什麼時候能得三昧,就不老實,不老實就是自欺,自己欺騙自己。那這種人就是這樣,行了善事沒得好報,馬上就說因果不值得相信,就是自欺,那就是不老實。所以能夠老實、真干,你的善報就真,"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因不真你一開始的念頭是計較得失的,急功求速,那個果就不真,所以我們要行善之前,首先要把我們意地上的雜質給掃除乾淨,你不清掃心地上的那些灰塵,你可能很努力的行善,到最後果報不理想。所以感應篇全在我們心地上來修。 下面說: 【故積德而弱者。福之基。履險而貞者。德之辨。】 這幾句也是特別的好,所以好的句子可能把它摘錄下來,作為我們的名言警句,那這一本書真都是句句精華,學古文就這本書就夠了。(故積德而弱者),積德還要弱,這個弱是指我們的心態要謙卑,卑弱,卑弱到什麼呢?我積德了都不著積德的相,我幹了好事也不放在心上,好像沒幹一樣,不認為自己是這麼好,積德也不認為自己是有德,很謙卑,自己不行。印光大師講:"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不敢自己誇自己,做好事決不跟人說,這是分內要做的;沒做好不應該,做好了應該,沒什麼可說的,沒什麼可自誇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積德而弱者,福之基」,福報的根基在這兒,換句話說你積德行善,如果你自高自大,自己覺得很美,還到處跟人講你看我幹了什麼好事什麼好事,希望人家讚歎你,表揚你,福的那個基礎就沒有了。人家可能會讚歎你,甚至給你登報紙宣傳,說你是大好人,這名聲一出去,福報就報完了。如果名還大於你的實質那就麻煩了,名過其實,不僅沒有福還會有禍,所以《了凡四訓》里講,世間多有享盛名而實不符者,名不副實多有奇禍。 下面講: 【履險】,履就是走,走到險路上; 【而貞者】,貞是守貞,保持你的氣節,不變節; 【德之辨】,辨就是辨別、明辨,你是不是真有實德從這裡可以辨出來,你在順境裡頭你說你能守節這個不難,你能夠遇到危險的狀況,甚至有生命危險,你還能夠守節,不變,這就是你真正的實德。而在危險的狀況下變節的人太多了,你看歷朝歷代兩軍作戰,俘虜最後投降都屬於變節,而能像文天祥那樣,在敵軍那裡受盡了侮辱,依然正氣凜然不變心,這個就是實德,死都不怕,最後以死殉國,忠義呀!所以他的這個詩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膾炙人口,千百年來傳頌。這詩後面是有德做根基,道德文章,如果文章沒有道德做它的支持,那文章沒什麼流傳價值,也不可能永垂不朽。所以古人重在實德上、實修上,不重文字。 下面說: 【古雲】,古人云。 【樹德如滋。除惡務盡。】 (樹德),樹立道德;「如滋」,就是滋養它,就像栽培一顆小樹,要不斷的給它澆水,讓它慢慢的長,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有時間,要有耐心,要有恆常心。積德積了一輩子,才能稱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到死都不變節的,這種人就能成君子。如果是積德積到最後退心了,積了一半不再積德了,君子變成小人了,就很可悲了。所以君子變節還不如個小人,那小人到最後臨死前能夠悔悟,他也能夠做個君子啊。所以積德從你現在明白之後就開始,終身行,這是堅勇心。怎麼個修法呢?「除惡」,就是把惡都除掉,惡習、惡念除的乾乾淨淨。「務(盡)」就是一定,一定要除盡,只要你發覺那是惡,馬上除掉,不能夠留存纖毫。 【每見發祥之家。或累世積行。或多年力善。餘慶之流。非朝伊夕。】 「每見」就是常常見到, 「發祥之家」,祥是吉祥,意思就是發達的人家,往往都是什麼呢? 「累世積行」,好幾代人都在行善積德。像孔老夫子他的外公觀察孔家的祖先,五代都積德,就知道這個家以後能出大人物,於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所以生了孔子,果然成為一代聖人。所以一個聖人能出現,那這家都是祖祖輩輩積德。 「或多年力善」,祖輩不積德自己積呀!"多年",很長年的力行善事,也行,這是什麼呢?真正覺悟了,覺悟了之後一定是拚命干。比如說舍財做福,那就是把所有的錢財都布施了,自己有一分能力全部貢獻為眾生,一切都能舍,沒有不能舍的,這叫力善。努力的行善,奮力的行善,那這個果就殊勝,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餘慶之流」,餘慶就是余福;慶就是福,余福子孫享;流就是這類人,這類家,這種家庭。 享餘慶的「非朝伊夕」,這個伊是語氣助詞,沒有意思,就是非朝夕可以成就,朝就是,不是一天,從早到晚就能成就,那是累世或是多年的行善。如果沒有堅勇心,沒有恆常心怎麼能成就呢? 【若小有善果。便希厚福。根源已差。何由集慶。】 (若小有善果,便希厚福),如果說小有善果,做了點善事,幫助人了,或者是護持正法了,做了那麼一點點,馬上就希求厚福。像《地藏經》里講的舍一得萬報,他沖這個說法,於是他就肯舍了,希望舍一塊錢,將來能拿回一萬塊錢,這個心就出問題了。 「根源已差」,根源就是心地,善事為什麼會做?因為你有行善的心,可是同樣的行善果報不同,何以故?用心不同,那麼用的心如果是虛偽諂曲之心,那麼就是根源已差。 「何由集慶」,用心都差了,哪裡還能夠集合福報呢?吉慶呢?就是把福報聚集來了。意思就是說你沒有福報,可見得福是心田上長出來的,福由心耕,《文昌帝君陰騭文》上講:"欲廣福田,須憑心地",不是憑你做的事多大,憑你的心,你的心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忘我的,無私的,還是希求名聞利養果報,從這裡自己辨別呀。心真福就真,心假福也是假。 所以【朱天麟曰】, 朱天麟是明朝崇禎年間的進士,就是明末,他是廬江人,就是現在蘇州境內。朱天麟先生說過: 【有心為感感不靈。有心祈應應不至。】 原來有心就是假的,無心才是真的,所以你行善,有心而為善,有心為感,就算求感應、求果報,感不靈;「有心祈應」,祈求得到回應,應不至,應就不會來,為什麼呢?因為你有心求,正因為你有心求,所以感應就不靈了。為什麼呢?心地不真,你有妄念夾雜。那個有是什麼心?就是貪心,貪心怎麼能夠得到善報,怎麼能得佛菩薩感應呢。 所以要"祈天立命須從無思無慮處感格",這是《了凡四訓》里的話。祈求天感應改造命運,改造命運要靠斷惡修善改,都要用真誠心,怎麼才真誠?無思無慮,就是沒有想法,沒有思量,沒有念頭,你才能感格,感動上天,得到感應,這就是求感應的要訣。所以曾國藩先生講什麼是誠?他說"一念不生視為誠",一個念頭都沒有,這個時候你的心是誠的,誠意正心;念頭心就不誠,意不誠,心就不正。心怎麼不正了?有貪嗔痴慢疑夾雜心就不正了,你求感應是用貪心求,求不到怨天尤人,嗔心;還不知道因果真實不虛,還懷疑,愚痴;自以為是是傲慢;懷疑聖教。貪嗔痴慢疑就那一念裡頭具足了。 那怎麼能感應呢?修心必須先把你那個妄塵從心境念上洗乾淨。心地猶如明鏡,現在妄塵布滿了,所以心鏡那個鏡子光明顯發不出來,現在要掃除乾淨,妄塵就是妄念。世間要求感格都要這樣做,何況念阿彌陀佛求感應,"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經上是這麼講。但是你要"有心"求見佛往往見不到,你"有心"求見佛那個念頭是個妄念,那個妄念不是在憶佛念佛,你是在憶念"求見佛"這樣一個妄念當中,所以不得見佛。一定要把這個妄念放下,一直這麼念下去,老老實實,平平妥妥,自自然然,不知不覺,念著念著就見佛了。 這夏蓮居老居士講的念佛,"有一毫凡情聖解夾雜於其中,即是自欺,即非老實。"凡情是什麼?你自己那個貪嗔痴慢疑,這是屬於凡情,情見。有的人自己很苦很苦,想著趕緊往生,拚命的磕頭,磕響頭,把額頭都磕破了,求阿彌陀佛趕快來接,使勁的念阿彌陀佛快來接我吧,凡情,你是用情執去念佛,不行,見不到佛。聖解呢,念佛念著念著覺得心很清凈,這是不是得三昧了,我是不是一心不亂啊,是不是阿彌陀佛快來了,有聖境現前,這叫聖解,這個也是虛妄的,也不能見佛。夏蓮老歸納到這都是屬於自欺,都不老實啊,都不真誠啊。所以懂得怎麼用心,你就知道該怎麼去培養你的心地,培植你的福田。 【此宜聽之自然。不得妄生揣度。故堅永尤積德之樞要也。 】 這裡就有提醒我們,「此宜」,宜就是應該, 「聽之自然」,不要刻意,一刻意已經就是不自然了,不真誠了, 「不得妄生揣度」,妄是妄想,生起妄想來了;揣摩,度是思量。所謂憶往期來,想著過去我行了那麼多善,未來什麼時候得果報啊?想這個事,自生障礙啊。 「故堅永」,所以堅永心, 「尤」,這個尤為,尤其是 「積德之樞要也」,樞要就是關鍵,最重要的。那麼這一段的論述確實很深刻。 【一重傳流。經書所在。即屬善緣。秘而不流。必有天殃。】 這是講到善書,我們要多流通。 「重傳流」,重是重視,不能輕忽這個事情;傳是流傳,很久就傳;流是流通。這樣能夠利益廣大的眾生,這是法布施,這功德很大呀。 「經書所在」,所在的地方即是屬於善緣,這本書就是個善緣,你要能夠跟眾生結善緣,你能夠送一本書給別人,他讀了就受益,你不就度了一個人了嗎。那現在也包括什麼呢?光碟、播經機,現在流通的媒體很多了,更殊勝的是網站、衛星電視,這都是用來法布施,廣結善緣的工具,善於利用。 如果「秘而不流,必有天殃」,這法寶我把它秘下了,不肯去流通,這個因果可大了,必定遭天降災殃,所謂天遣。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災殃呢?因為正法流通能廣度眾生,如果我們不去流通,眾生本來是可以有緣可以得度,現在沒有這個緣了,我們就等於是斷送人的法身慧命,那個果報就非常重。要知道斷人身命罪還是小,斷人的慧命罪就大了,決定就是地獄,所以有法寶我們要盡量流通。無意"秘而不流"的尚且都有罪過,更何況有意"秘而不流",故意不讓人得到法寶,那個罪就很重,決定是地獄。有這個心都是地獄業,更何況造成了這個事,形成了這個後果,那這個果報就很慘,所以法寶要多流通。自己有法寶別人希望看馬上要送給他或者借給他、利益他,不能捨不得,捨不得那個心就是吝,吝法那是生生世世得愚痴果報。 下面說: 【功過格。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傳大貴人。大豪傑。大力量者。當千善。重刻流傳。廣布無疆者。當萬善。】 這是講「功過格」,就是指《感應篇》。自古以來讀書人都用《感應篇》作為功過格,因為裡頭講了善惡,條目清晰很詳盡,言簡意賅。那現在我們把這個功過格《感應篇》做成表格了,一周一張紙,裡頭對照反省做不到的打X,自己每天都算一算有多少條沒做到,沒做到的第二天要改,要努力做到。希望惡越來越少,善越來越多。以這種善書傳給一個人這可以當做十善,這等於是幹了十件好事。這功過格過去印刷術不發達,所以做善事不容易,現在我們如果發心印製《感應篇》或者《感應篇彙編》,或者是送人一片光碟,乃至告訴人網站、網址,勸人上去看,這都可以當十善。為什麼呢?你能度他一個人,何樂而不為呢,為什麼秘而不流呢,隨手就能做十種善事了,你不肯做那不是太愚痴了嗎?所以念念都要想到流通正法。傳十人者當百善,你傳給十個人就等於一百件善事,十乘十。「傳大貴人、大豪傑、大力量者」,這就是屬於什麼呢?達官貴人,有勢力的,有影響力的,那他一個人得度了影響一大片,「當千善」,這一個人就等於做了一千件善事。比如說你能度一個國家領導人,哇,那可能都可以當萬善了。他來提倡《太上感應篇》,那全國人民跟著學,你的功德多大。或者你能度一個媒體負責人,他在電視上宣傳,甚至邀請專家學者來講授《感應篇》,在電視台上,或者是電台,那這個善也很大,那現在看網路的也很多,網路電視台費用更低了,你能把講《感應篇》的節目在上面一播,那都是千善。 「重刻流傳,廣布無疆者,當萬善。」重刻就是再次印刷,刻印。我們現在希望大家都來印這個《感應篇彙編》,北京有一位蕭老師,他是專門搞出版行業的,我跟他提了一下,他就很歡喜,他說這本書他要去印,在中國還沒有版號,要申請個版號來出版。希望什麼呢?最好用成本價去售賣,最好不要加,不能加版權,能夠流傳,能廣布無疆,這可以當萬善。那麼還有一個比這個更方便的就是網站,你比如說你構建一個網站,專門流傳《感應篇》,流傳因果教育弘揚正法,那也是廣布無疆啊,疆是邊疆,網站真的是無疆啊,地球每一個角落都能夠收到看,當萬善。那這些很好的工具我們都要善於利用,很有智慧的人,懂得善於利用這種工具。你看,廢少利亦可以成大善。 【時時稱說。時時提醒。雖至田夫閨婦。牧豎村童。無不變化。善緣無邊。福緣亦無邊也。】 這都是在勸免我們要廣布流通。遇到有人能夠接受,我們就要跟他講,勸他學習。 「時時稱說。時時提醒」,稱說就是稱揚,演說。這個不一定說你一定要上台講《感應篇》,其實你在日常跟親友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那你就抓緊時機,這就是你弘法的時候。 你看像有一次有一個同修來這邊看望老法師,中午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閑聊,我就跟他講起印光大師,特彆強調因果教育,有空就要多跟大家講因果報應。那個同修馬上就說出他一個親身例子,他說他是一個老闆,有一次他帶公司全部員工去朝拜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其中有一個員工不相信,不僅不相信還對菩薩非常的傲慢,甚至褻瀆,竟然在菩薩相下面撒尿,大家看了覺得他怎麼能這樣做。結果他馬上果報就現前,當天下午肚子疼的歷害,就在地上打滾,像中了邪似的,後來送到醫院也救不來,竟然發現神經錯亂,送到了瘋人院,到現在還關著呢,這就是現報。這感應的特別的快速,這不是菩薩懲罰他,這是天地鬼神懲罰他。鬼神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他愛憎分明,看到人行善他很歡喜很護持,看到人造惡他很氣憤,尤其觀世音菩薩是他的老師,你竟然對他老師大不敬,他就得給你點顏色看看。就給我們講了這麼個例子,真是的,絕不是騙人的。我就說,你這例子要多講,時時稱說,時時提醒,你吃飯聊天跟朋友在一起不用說廢話,就講這些故事。像我們《感應篇彙編》裡頭故事很多很多,常常這麼講,這就是功德。 「雖至田夫閨婦」,田夫就是農村裡面耕田的農夫,很普通人,閨門裡頭的婦女,就是男女老少。 「牧豎村童」,豎是指未成年的童僕,牧牛娃,牧豎就是牧牛娃;村童,農村裡的兒童。男女老少聽到因果無不變化,真的因果教育非常快速,一聽就讓人悚然,生起敬畏之心。你看我剛才講的那個故事,轉述那位老總他親身經歷的這麼一個事,你聽了之後恐怕你再也不敢在菩薩像前撒尿了吧,特別快。 「無不變化」,馬上他就生起對佛菩薩的那種敬畏了,生起對天地鬼神的敬畏了。印光大師講要挽救世道人心唯有靠因果,靠其他的不夠快了,現在人病得厲害,一般的葯藥效不夠,因果這個藥效是最猛的。 所以逢人便講,這就是等於講經說法,你跟大家結善緣、結法緣。「善緣無邊,福緣也無邊」,你能行善,時時刻刻想著弘揚因果,這個善緣無邊,你的福報也是無邊。 下面說: 【昔孫真人刊千金方。書成仙去。】 昔就是古時候,孫真人是唐朝時候的孫思邈。這位是得道高人,對儒釋道各宗、各派、各種學說都很有體悟和造詣,尤其在醫學方面,他傳世的一部著作就是《千金方》,好像是三十卷。他以這部著作傳世,利益無邊,很多人得了病就能好了,有他這個方子。「書成仙去」,寫好這部書了,他福德就圓滿了,成仙去了。 下面: 【周篪與人說感應篇。脫饑饉籍。】 「周篪」前面我們講過,在這部《彙編》裡面第七頁,就講到南宋時候的周篪這個人,他就很愛跟人講《感應篇》,逢人就說因果報應。結果本來他是屬於要餓死的人,閻王爺那裡他的名字是在饑饉籍裡頭的,就是饑饉錄,本來是屬於要餓死的人,結果閻王爺知道他在世間弘揚《感應篇》做了好事,所以把他放回人間,還囑咐他要好好的修行,而且廣為傳揚。第七頁,我們翻回來,最後倒數第二行,他從陰間出來還遇到一個鬼厲,跟他講:"汝還陽,更宜將此篇廣布。"你現在還陽,回到陽間了,更應該把這部《感應篇》廣宣流布。"若一方受持,則一方免難,天下受持,則天下豐治。傳授者,受持者,皆功業不淺"。這都是鬼神特別敬重那些弘揚《感應篇》的人,我們在這裡學習、受持、為人演說,那無形之中都增加了很多福報,都在改造命運。 所以: 【公善之德。寧有量哉。】 這是大善,為公者善,這個德,寧就是反問助詞,哪裡有量哉,無量的呀。 再看下面一段,第六條: 【一願增補發揮。古今善惡酬報者何限。偶筆記取。安能悉其大全。同懷此意者。或取之載籍。或得之見聞。不妨續入。更加大筆。挑剔微危。躍人心目。一句讚揚。便是一句護持善根。一念打動。亦是一念消弭罪業。發揮愈朗。至理愈顯。助天闡教。為功厚矣。】 這一段是「勸增補發揮」,讓我們大家都來增添、補充《感應篇彙編》這些事例,發揮它的道理,務必使它能夠淋漓盡致。這篇古文為什麼歷朝歷代這麼多人註解?原因是每一個時代的人根性不一樣,時代背景不一樣,所以註解都不同,這就是發揮。我們現代人根性說老實話比古人要鈍,為什麼要鈍呢?因為妄想比以前人多,慾望比以前人重,煩惱比以前人重,這就是根性鈍了,再加上現代人也不學古文了,文言文也看不懂了,所以現在要講《感應篇彙編》就得詳詳細細的講,一字一句都得開解。古人不用開解,看這個已經足夠了,意思很明了了;現在就得講,而且要結合現代講,結合我們現實生活來講,讓大家真正能夠受用,能夠落實。 「古今善惡酬報者何限?」古往今來,善惡報應這些事例那是很多的;何限,哪裡有限量呢,無限量的,真的是筆筆皆是。尤其是現代,只要我們冷靜觀察,眼前全是因果報應啊,所以這些案例,如果我們身邊看到的都可以把它發掘出來。 「偶筆記取」偶然之間筆錄下來,把自己的見聞案例寫下來。 「安能悉其大全?」,"安能"是哪裡能,安是反問助詞,哪裡能把這個義理髮揮得圓滿呢,完全呢?所以這個註解《感應篇》要每個時代都要做,註解、講解、發揮。 「同懷此意者,或取之載籍」,"懷此意"這個意就是流通《感應篇》,弘揚因果教育,這是大慈大悲,我們一起發這個心,自利利他。過去註解《感應篇》的很多大德,"或取之在集",在集是記載的,這些文集裡頭,這些集冊裡頭,從這裡面挑選古今的案例、名言警句、聖賢教誨,從這裡摘錄下來,作《感應篇》的註解。 「或得之見聞」,或者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這些案例當中截取精華。 「不妨續入」,如果你有這樣的案例,不妨提出來。所以我們上次有提到,如果能夠專門設立這種網站,就像博客那樣,大家可以投稿,專門是註解《感應篇》的案例,現代的案例;或者是從新聞媒體里摘錄;或者是自己親身體驗,親眼所見的,這個很有必要。現代因果實錄,案例越多越好,最好是你能夠對應《感應篇》某每一句經文來講這個案例,這個更佳,理事互相說明。 「更加大筆」這是對真正有學問的,有見地的人,他能夠發揮、補充、淺顯沒有說出的那些道理,更加大筆,這是很尊敬的說法。 「挑剔微危」,意思就是說很細密的來發明道理。微就是微言,所謂微言大意,就是指很精當的。但是含義很深遠的話叫微言。第一個微是微細的,第二個危也是危言,危當直字講,直接了當、直指人心這樣的話。 「躍人心目」,這個躍就是震動、啟發人的心、人的眼目,讓人看了之後就能夠有所感動,有所覺悟。 「一句讚揚」,便是一句護持善根。你用筆寫,或者用嘴來說,弘揚《感應篇》,弘揚因果教育。說一句讚揚的話,讚揚《感應篇》,就是「一句護持善根」,讓大家相信。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很樂意做,護持眾生的善根,啟發人的良心發現。 「一念打動,亦是一念消弭罪業」,很多人造罪業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呢?從小就沒有學過聖賢教育,所以善惡利害都分不清,哪個是善哪個是惡,哪個是有利的哪個是有害的,自己真的不懂,所以造了很多罪業。學了《感應篇》,聽到聖賢教誨了,他就能夠深受感動,生起慚愧、懺悔的心。慚愧、懺悔的心一生起來就能消彌罪業,就把罪業能消除。懺悔真誠,後不再造,過錯以前不懂,糊塗幹了這些壞事傻事,現在不再幹了,這罪業就能消了。所以你看能夠勸人斷惡修善多麼重要,他沒有聽到你的勸導,可能他永遠處在這樣的狀況。 我今天收到協會傳來的一位聽眾的懺悔信,很難得,他是說聽到我講這個《感應篇彙編》,他每個禮拜天在網上聽,於是懺悔自己過去的過錯,發露懺悔,寫了一篇匿名信給我,他覺得不好意思寫他的真實姓名,但是寫得很真誠,我也想把他的事情跟大家供養出來,也等於消彌他的罪業。他是什麼呢?他今年三十六歲,從小因為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對男女之事很好奇,到小學的時候就跟一個女孩子進行邪淫,到初中的時候就一直在看那些色情的書還有視頻,還出現手淫,結果不能自撥,到高中已經身體很弱。我們知道淫慾心非常傷身體,尤其是傷腎,腎乃先天之本,(手淫)現代非常多。 印光大師在《天下太平之根本》這裡面就講到,當年,這都是將近一百年前的事情了,印祖說當一個孩子要到青春期的時候就要跟他講,不可以有不正當的這些念頭,特別要從小給他紮好因果的根,尤其是《感應篇》,讓他知道一舉一動,哪怕一個念頭,旁邊都有天地鬼神監察,都有很多眾生在看著都知道,所以他就能夠防非止惡,否則印祖說十個裡頭九個都會犯,這手淫的問題。一百年前的事,現代呢?估計一百個裡頭九十九個都會犯,所以這個確實不能怪他,社會污染嚴重,他成了一個犧牲品,他最後腎功能不全,甚至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後來還做了手術,現在每天還吃藥,痛苦萬分。 《弟子規》上講:"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他)後來接觸佛法,聽了我們老法師的開示,知道自己這種邪淫的行為,自己自作自受,感應惡報,深自悔責,自己很後悔很遺憾,如果從小能接受聖賢教育,學了《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話,就不會染上邪淫的惡習,就能有快樂健康的生活,確實這是痛心疾首,剖心瀝血的話。那麼他很難得,他說鼓起勇氣把自己的事寫出來,一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明白童蒙養正的重要,聖賢教育的重要;二來也是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明白看不良的書和視頻的危害,以及手淫的危害;更多的也是懺悔,深深懺悔自己的罪業。 這位同修發這樣的心地,這樣的用心,功德無量,所以我們也成就他的這個功德,用他的現身說法來告誡世人:因果不能不學,惡習不能沾染。《論語》上我們看到顏回終身奉行的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一切聖賢之所以成就的關鍵。要守得住,那麼必須在因果上深深紮根,現在學亡羊補牢也不晚。什麼時候學,什麼時候覺悟;什麼時候懺悔,什麼時候就能回頭,罪業就能消。現在痛改前非,後不再造,而且廣勸世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而能發願廣為流通《感應篇》因果教育,以此功德來消罪業,增福報、斷惡修善、破迷開悟,完全能做到。 古德有說:"天大的過錯都當不得一個悔字",只要肯懺悔,天大的過錯都可以消除,怕的就是不肯改不肯回頭,所以從這裡看到聖賢教育多重要,它真的可以救人。假如我們從小就學《感應篇》,印光大師的標準是大概三、四歲就有知識了,就懂點事了,可以認字了,就得學《感應篇》,學《陰騭文》,把它背熟,一天背三遍五遍。然後大人跟他講大概什麼意思,直講就行,不需要像我們這樣詳細的講,等他再大一點他可以聽詳細的直講,而且在生活當中,隨時隨地要指出他的過錯。比如說兄弟之間鬧矛盾了,"骨肉忿爭",馬上把《感應篇》的話提出來,你怎麼可以兄弟之間骨肉忿爭,你不怕天地鬼神懲罰你呀?這一講就提醒他就明白了,就是這樣講。父母也要背熟,隨時隨地能拈出那句話,讓他印象深刻,這就是給他紮根。三、四歲就開始學,學到十幾歲這根就穩了,一輩子他不敢幹壞事。小時候沒有學,現在這個社會誘惑這麼多,污染這麼重,難免會造惡,到最後痛不欲生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所以我們能體會到現在眾生多麼需要這種聖賢教育,那我們就要發起大心、大慈悲心,自度度他,自己認真學、認真改過自新,而又能夠大力的去推廣,這就是菩薩事業。 「發揮愈朗,至理愈顯」發揮,從事上、從理上把《感應篇》裡頭的含義給發揮出來,發明出來;發明的越明朗,至理就越顯,至理就是至高無上的理,就越明顯。這《感應篇》不能小看,真的把它讀懂了讀通了,你都可以開悟,所以凈土宗十二祖徹悟禪師說過:"善談心性者必不遺棄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他教化世人,用什麼教?因果,必然不離開因果。而人能深信因果,最終能明心見性,為什麼呢?因為心性跟因果本來就是一不是二,心性是講體,萬法的根源、宇宙的本體;而因果是講相,一切是事相,我們講宇宙的演變就是因果;那相離不開體呀,所以它是一不是二。那我們怎麼能見那個性,見那個體呢?必須從相上見,離開相就找不到性了,性相不二。所以要大明心性就必須要深信因果,去體悟因果,把因果事和理弄得清清楚楚,你那個妄念就不動了,打妄念那都會有因果。所以你就得三昧了,就定了,得定了;得定久了,遇到一個什麼樣的因緣,你就能夠大徹大悟。 所以這個因果是根啊,一切世間出世間聖人教化眾生這是大根大本,至理就講到心性之理,也要從因果來彰顯。我們要念佛求生凈土,也必須深信因果,能深信因果,那就是深信一切唯心,因為因果就是你的心的作用,因果怎麼來的?因為你有念頭,有念頭就有相產生了;前一念生起一個相,那就會帶起後一念起來;第二念起來了第二個相又出生了,所以我們從因果是看前相和後相就有因果,實際上就是前念與後念。你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要大明心性那就是深信只要有念頭因果就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為什麼空?都是念頭現的。因果為什麼不空?因為念頭沒空,念頭在相續不斷,所以因果報應相續不斷。什麼時候你把念頭都放下了,因果就不再相續了,心性就大明了。那我們念佛求生凈土不也就是因果嗎?我們現在念頭轉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頭就出生極樂世界,這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凈句,這清凈句就是阿彌陀佛,一句名號。這句名號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就是我們的心性,極樂世界就是心性所現,我們現在用一句佛號,就把自性開顯出來,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不是因果嗎?至理得以彰顯。 「助天闡教,為功厚矣」我們幫助上天闡明聖教,這個所作的功德就太厚了,古德所謂參贊化育之功。人人能做,你看你聊天的時候嗑著瓜子跟人講一個因果故事,那就是助天闡教,為功厚矣。要有這種心,時時稱說,時時提醒,見一個人對一個人說,見一百人一千人對一百人一千人說,只要有緣就說。 這一段就是《感應篇彙編》的前言部分,講到第七講我們才把前言部分講完,我們是講得很慢,緩緩道來,但是我們不求速,扎紮實實的學,相信聽者必定有所感動,能消彌罪業,能護持善根。底下就是進入正文了,每一句經文開解得非常詳細,有理有事,真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們先看第一句: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註解裡面講, 【此節合下一節為一篇綱領。乃垂訓之大旨也。】 這一節,「太上」,太上老君說的,當然這是一個表法,實際上他就是講的自性,講的真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一節和下一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整篇的綱領,提綱挈領、開門見山,好文章沒有廢話,開宗就明意了,讓你知道這篇講什麼,就講這個,就講善惡因果報應。 「乃垂訓之大旨也」,聖賢垂留下來的教化。這四句是大旨,就是要旨,最重要的宗旨。 【論聖賢之心。不因祈福避禍。而後為善不為惡。論造化之理。積善積惡。而餘慶餘殃。固不爽也。】 聖賢的心純凈純善,他沒有任何的妄念,所以他不會因為祈求福報,避免災禍,而後才為善不為惡,斷惡修善。他斷惡修善的目的不是為了求福,不是為了避禍,而是純是一片濟人利世之心,真誠,沒有自我。 「論造化之理」,造化是大自然,天地,造化的道理。 「積善積惡」而得到的「餘慶餘殃」,《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故不爽也」,故然不會有差錯。 這一段我們剛開了個頭時間到了,下一次我們再跟大家一起學習。今天有講的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 謝謝大家! (以上文稿僅供內部學習參考,由於水平有限,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大德批評指正,感恩頂禮!)來源:http://www.ganyingpian.com/index.php/jiangjie/dinghonghuibian/dinghongwenzijiangjie/621-gypwzb-s-7
推薦閱讀:
※裘錫圭:惜時如金的古文字學人
※「卻」從「?仌口」(U+27BAB) 還是「去」?
※發字為什麼有這麼多寫法,「?業玫」這種寫法又有什麼含義?
※回首,每一份青春的情愫,都在生命的章節里結構出一些象形文字
※讀思筆記八十七:玄奘俗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