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就是壓在中國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今年,又逢甲午。中國,又被觸痛。為了痛定思痛,為了痛定思痛,為了噩夢不再攪碎好夢;為了坎兒不致成為跨不過去的鴻溝;為了傷口不再被戳,為了流淚的人不再流血,為了流血的人不再流淚———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與《參考消息》聯合推出「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大型專題報道,將連續刊發金一南、丁一平、皮明勇、肖裕聲、羅援、彭光謙、孟祥青等一批軍事研究領域名家大腕關於甲午戰爭的研究成果、心血文章。同時,新華網、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及其手機電視台等也將同步展開集成報道。>>劉傑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

(九)中日海軍戰略差異決定甲午戰局

甲午戰爭使曾號稱「亞洲第一」的中國北洋海軍全軍覆沒,而後起之秀的日本海軍卻大獲全勝。究其原因,海軍戰略及海上作戰是決定這場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關鍵。在甲午戰爭前後,日本海軍選擇的是攻勢戰略,中國海軍採取的是守勢戰略,而且是消極的近岸防守。兩國不同的海軍戰略選擇,制約著海軍戰略目標的確定、海軍戰略力量的發展、海軍戰略方針的採取、海軍戰略手段的使用,導致兩個背景相似的東亞國家30餘年平行競賽後迥然不同的戰爭結局。一、在「為什麼建設海軍」上不同晚清政府籌辦海防和創建海軍的主要目的是「自強」、「禦侮」、「欲與洋人爭衡」,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按北洋大臣李鴻章的說法,辦海軍可以「保和平,守疆土」,而且「可上岸擊賊」。但遺憾的是,清政府籌辦海防,建立和發展海軍,缺乏一個全局性的明確的海軍戰略目標,缺少躋身世界海軍大國和強國的長遠考慮,也缺少關於海軍使命任務的明確具體的頂層設計。日本則不同,從明治維新開始,就一直有較明確遠大的海軍戰略目標。日本政府賦予海軍的歷史使命,就是充當「大陸政策」的工具,「守護主權線」,「保護和擴大利益線」,爭做「東洋盟主」,打破亞太地區舊有的「華夷秩序」,為其稱霸亞太地區進而稱霸世界開闢道路。>>二、在「建設什麼樣的海軍」上不同圍繞建設什麼樣的海軍,即海軍建設目標問題,中日兩國的差異在於是否堅持不懈地為建設一支具有「亞洲第一」作戰能力的近代化海軍而奮鬥。>>晚清政府不僅缺乏明確的海軍建設目標,而且沒有堅持不懈地建設海軍。與晚清政府形成對比,日本早在明治維新初期就明確了海軍建設目標。>>三、在「怎樣建設海軍」上不同近代化海軍建設的主要特點在於:具備先進的機械化武器裝備、科學的近代軍事教育體系、先進的相互聯絡手段和後勤保障設施、統一的兵力建設和組織指揮等。這四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日本海軍建設對此均予以重視,晚清海軍建設卻只注意到前三個方面,忽視了第四個方面,始終不能將海軍置於統一建設和統一指揮中,這也是中日海軍建設的主要差別所在。相比之下,日本海軍的領導體制更為集中統一。日本海軍在編製上原本也分屬於沿海各鎮守府,但同時在中央又設有統管海軍的海軍省,後來還增設專管軍令權的海軍軍令部。甲午戰爭前夕,日本為集中使用兵力,形成局部優勢,進一步強化了統一指揮。>>四、在「如何運用海軍」上不同如何運用海軍,其實即海軍戰略方針,是指導海上戰爭準備與實施的行動綱領。海軍作戰指導方針的理論核心實質上是制海權問題,而能否奪取制海權,取決於能否採取攻勢。甲午戰爭中,日方運用的是積極的海上進攻戰略方針,中方採取的是消極的近岸防禦戰略方針。戰略方針的不同決定了制海權的歸屬,進而也決定了戰爭勝負的歸屬。晚清政府對奪取制海權的重要意義缺乏深刻認識。日本在大力發展海軍的同時,對制海權的認識也有爭議的過程。其整個「作戰大方針」表明,決定這場戰爭命運的關鍵,首先取決于海軍作戰的勝負和制海權之爭奪。>>五、多重原因造成戰略差異忽視軍事理論的研究、缺乏先進軍事理論的指導,是晚清海軍軍事戰略落後,乃至甲午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的「師夷」是被列強侵略逼出來的,不是自覺的。清朝當權者只想學習西方國家的「船堅炮利」,未想學習西方的制度和理論,包括先進軍事理論。甲午戰爭前後,美國海軍戰略理論家馬漢的制海權理論已風靡歐美及日本,而清朝統治者卻不知馬漢為何人、海權論為何物。反觀日本,明治維新後,在「文明開化」國策引導下,日本在大力發展海軍的同時,注重學習和借鑒西方尤其是英美的海戰理論。特別是馬漢的名著《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於1890年出版後很快被日本譯出,對甲午戰爭前日本海軍戰略思想的形成產生了極大影響。日本以馬漢的海權學說為指導,結合日本的國情軍情和海戰實踐,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制海權理論及海軍戰略。甲午一戰,雖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卻可以為當今中國海軍戰略發展提供許多有益的啟示。>>張煒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八)一場日本精心謀劃的侵華戰爭

19世紀中葉是東亞地緣政治大變局的時代,中日兩國幾乎同時遭到來自海上西方國家的挑戰而開始近代化改革,但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對外擴張政策的總暴露,是一場精心謀劃、準備和實施的侵華戰爭。一、確立「大陸政策」——北上南下中日兩國一衣帶水。當中國遭受鴉片戰爭厄運的時候,日本也在1853年被迫開國。日本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陸地狹小,資源匱乏,危機感更強。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後便發布了《御筆信》,確立「大陸政策」。明治這一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征服中國大陸,其方向有二:一是向北,越過朝鮮海峽「征韓」,繼而進入中國東北、華北和進一步覬覦俄遠東地區;二是向南,越過琉球進犯台灣,以台灣為跳板進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和進一步征服呂宋(今菲律賓)等南洋諸國。>>二、制定作戰構想——劍指中國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第二局局長小川又次提出了《清國征討策案》。該文件對當時中國的軍事實力、防禦部署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作了全面評估,提出日本應自本年開始,以五年為期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爭取在中國尚弱之時加以攻擊。具體作戰計劃是,以日本海軍擊敗中國海軍,並由海軍掩護陸軍8個師團遠征中國,其中6個師團在中國北方的直隸灣登陸,2個師團進入長江攻佔沿岸要衝之地,最終實現攻陷北京、擒拿清帝、使中國乞降於陣前的目的。至188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目標明確,進攻中國的作戰構想已經非常完整、具體,最終目標顯然是滅亡中國。>>三、開動戰爭機器——擴軍備戰

在日本整個擴軍備戰中,其近代化海軍發展佔據重要地位。1886年後,日本海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明治天皇頒布海軍條例,規定了軍區、軍港和鎮守府的基本職責,海軍編為常備的大艦隊、中艦隊和小艦隊。明治天皇發出號召,以皇室捐款、大臣捐薪、發行公債等方式集資,高薪聘請法國著名艦船設計師設計專門針對中國的新型軍艦,並在國內和國外同時造艦,「松島」等「三景艦」就是這時製造的。1890年,日本又提出海軍擴張案,先後購買和製造了2439噸的「千代田」、4160噸的「吉野」、3172噸的「秋津洲」等3艘新式巡洋艦。其中「吉野」購自英國,速度達23節,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艦。進入1894年,日本發動對華戰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此時日本陸軍能夠出國作戰的機動兵力已有7個野戰師團12萬多人;海軍共有大小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6.1萬餘噸。6月5日,日本成立了由天皇直接統轄的、以參謀總長為幕僚長、參謀次長為陸軍參謀官、海軍軍令部長為海軍參謀官的戰時最高指揮機構——大本營。至此,日本完成了對華戰爭的所有軍事準備。>>四、無視國際公法——挑起戰爭1894年春天,朝鮮半島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6月3日,朝鮮李氏王朝請求中國派兵助剿。清廷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照會日本政府,說明中國派兵是應朝鮮政府請求,屬於「保護屬邦舊例」。此前,日本居心叵測地多次通過外交途徑慫恿中國儘快出兵,表示日本政府「必無他意」。清廷竟輕信了日本的保證,毫無顧慮地鑽進了圈套。6月4日晨,北洋海軍「濟遠」、「揚威」兩艦趕赴仁川;6月6日,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2000餘淮軍渡海前往朝鮮牙山。當葉志超、聶士成所部清軍於6月12日在朝鮮半島牙山灣完成登陸時,日軍先遣隊和8艘軍艦也已進抵朝鮮,7000餘人的混成旅團開始登陸仁川。事實上,此時朝鮮形勢已經趨緩,當中國提出按照《天津條約》雙方撤兵時卻被日本拒絕。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後來回憶這段歷史時公開承認他就是「想藉此好題目」,如果不能協調雙方關係,便「索性促其徹底決裂」。>>五、調整作戰計劃——陸海並進甲午戰爭有陸海兩個戰場,這是因為日本的既定作戰計劃是進犯中國領土,在直隸平原與清軍決戰,侵略乃至滅亡中國。為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陸海並進、協同作戰。>>黃海海戰後,日本陸軍第一軍佔領了朝鮮全境,但日本海軍並沒有完全實現消滅北洋海軍、取得黃海制海權的目標,「定遠」、「鎮遠」鐵甲巨艦對其下一步實現運兵渤海灣、登陸直隸平原與清軍決戰的計劃仍構成威脅。日軍大本營決定發動遼東半島戰役,具體計劃是:陸軍第一軍從朝鮮過鴨綠江,新編陸軍第二軍共約2.4萬餘人由聯合艦隊護送登陸花園口,兩軍由陸路和海路同時入侵中國本土。結果,其陸海兩路全部實現作戰計劃,日軍攻陷旅順,連續4天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明治政府精心謀劃、準備和實施的一場非正義的侵略中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在日本崛起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日本從此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起點。今天,安倍政府不斷無中生有製造事端,渲染「中國威脅論」,將40多年來兩國修復關係的努力歸零,並企圖拋棄日本和平憲法,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時值甲午120周年,不能不倍加引起人們對日本重蹈軍國主義老路的擔心和警惕。>>皮明勇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部長

(七)甲午戰敗實為「文化力」之敗

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的武力之戰,也是兩國的「文化力」之戰。武力之戰讓我們看到的是艦船、大炮和熱血,「文化力」之戰則讓我們感受到思想、觀念和靈魂的力量。將武力之戰與「文化力」之戰結合起來,得到的是更完整的畫面、更真實的歷史,也更加引人深思,更加讓我們的心靈受到震撼。一、「文化力」不足,散而不聚焉能不敗甲午戰爭中,中日兩國隔海對峙,中日兩軍海陸廝殺,一勝一敗、完勝完敗,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綜合的。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取決於雙方「文化力」的差異,只不過由於文化是一種軟因素,不像武力那樣物質化,它有其獨特的作用機理和方式,容易讓人視而不見。我們觀察清朝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可以發現「散」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在朝廷,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不和,主戰與主和態度分歧。朝中大臣們各有所圖,各執一詞。清廷關於對日戰爭的主要決策往往是多種主張角力妥協的產物,總體上雜亂無章法,沒有魄力更沒有戰略智慧。而清朝上下為什麼會如此散漫呢?一方面,是由於清朝政治體制統馭力不強,軍事指揮體制效能太差,社會組織發育程度很低;另一方面,又是因為清朝社會嚴重缺乏共同精神凝結,整個社會對於這場戰爭沒有思想發動,沒有精神激勵,沒有觀念引領,官紳軍民是一個沒有共同靈魂和思想的集合體,實際上就是烏合之眾。>>二、國民意識比拼,心中沒有國家與有國家國民意識是國家「文化力」的第一支撐要素。國民意識就是強烈的國家認同感、真摯的愛國情懷、為國效命的使命擔當。甲午戰爭時期,日本的近代國民意識已基本形成。早在明治初年,日本思想家們就開始提出「國民」問題,積極提倡「國民政治」,要求「對外實現國民獨立,對內實現國民統一」。與日本的情況相反,甲午戰爭前清朝根本沒有進行過全面的國民意識啟蒙。當近代列強並起,中國需要以民族國家的整體力量應對列強的侵略時,這種國民意識的薄弱,就成了一個嚴重短板。>>三、戰爭觀念比拼,和平主義不敵尚武主義戰爭觀是構成戰爭「文化力」的重要因素。如何理解和平,如何看待戰爭,對軍事暴力從根本上抱持什麼態度?不同的國家和社會有不同的戰爭觀,並進而深刻地影響國家和社會的軍事活動和戰爭行為模式。中日雖然同屬東亞國家,但由於各自的生存條件和歷史積澱不同,到近代兩國兵戎相見時,雙方的戰爭觀差異甚是懸殊,並使清國清軍在這方面的「文化力」比拼中同樣落得下風。值得深思的是,中日兩國基於不同戰爭觀,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出不同的心態和行為方式,一個消極、一個積極,後果十分嚴重。對於中國來說,如何讓一個美好的價值取向同時成為有用有力的東西?如何在保持理性的同時始終充滿激情,在保持自我的同時積極開放接納世界?歷史留給我們嚴肅的考題。>>四、海洋觀念比拼,消極「海防」難敵積極「海權」中日分別作為大陸瀕海國家和海島國家,對海洋的認知和情感明顯不同,處理涉海事務的態度和原則也大相徑庭,核心是海權意識強弱懸殊。這種認知和情感、態度和原則,直接作用於兩國的海軍建設,也深刻影響到兩國對甲午戰爭的戰略指導。從日軍所擬制甲午戰爭作戰計劃看,它完全是圍繞攻擊北洋艦隊,奪取黃海、渤海制海權進行的,以海權的得失決定其他作戰行動。從兩軍作戰的實際情況看,確實是海戰決定勝負,海權就是主動權。>>五、科技意識比拼,守成與創新的巨大差距「文化力」比拼,還有一個方面就是科技意識比拼。科學技術能夠物化為武器裝備,科技意識則直接關乎科學技術的研發和創新。一個國家科技意識的強弱,最終會通過武器裝備的發展水平將自己的影響投射到戰場上。在這方面,甲午戰爭提供給我們的仍然是深刻教訓。中華文化重道輕器,在總體上是缺乏科技意識的。最主要的表現,一是把先進科技視為「奇技淫巧」,在心理上排斥、制度上限制;二是對西方的科技發展缺乏敏感性,沒有危機感,漠視之冷待之。反思甲午戰爭,到底是什麼在觸動我們的神經,什麼能夠增強我們的戰略理性?精神文化是人類社會的基因。「文化力」的較量是更深層次的較量。文化的自覺是根本性的自覺!>>郭鳳海國防大學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主任

(六)穿越無形歷史障壁的強國夢

今年又逢甲午,面對日本挑釁頻出,中日紛爭不斷,戰鼓由遠及近,我們有必要回望當年那場海戰,思考一個東方大國海軍何以殞歿黃海,導致中國由此衰弱至歷史谷底?而那時人所稱「蕞爾小國」又何以由此步步緊逼,一再中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今天,我們能否以史無前例的革新進取精神戮力強軍,真正穿越近代以來橫亘在中國強國強軍道路上一道道無形的歷史障壁?>>一、三大歷史積弊阻礙中國強國強軍1867年,時為曾國藩幕客,極力推動曾國藩興辦洋務、強國強軍的趙烈文,私下推斷大清國不出50年就會滅亡。曾國藩聽了,無奈嘆道「我日夜望早死」。他不願看到國家「抽心一爛」、「土崩瓦解」的局面。1894年,大清國在甲午海戰中慘敗,次年被迫簽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泱泱中華從幾度威儀萬邦,衰落到遭受幾乎所有外來列強的欺凌;從當了日本一千多年的先生,衰落到被這個東方「蕞爾小國」打得一敗塗地。趙烈文憑什麼推斷大清國很快會亡?他看到了什麼?甲午戰敗為什麼在國內引起比當年鴉片戰爭還大的震動?中國人反思、省察到了什麼?甲午海戰慘敗,宣告了曾國藩、李鴻章等洋務派凡30年興辦洋務、致力強國強軍的種種努力徹底失敗。它以最冷酷的現實,集中暴露出大清國外強中乾的極度虛弱性,暴露出阻礙中國救亡圖存、強國強軍的種種歷史積弊。>>二、以史無前例的革新精神戮力進取歷史表明,和平發展期不應是軍事發展的停頓期。軍事現代化是軍事發展連續性積累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軍隊外部經濟、政治、科技、文化、人力等要素,以及軍隊內部人員、裝備技術、體制編製、軍事思想等要素實現「連續整合」,推動軍事順利實現向現代「軍事-商業體制」「軍事-工業體制」「軍事-高科技體制」的「混合式三級跳」,這註定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偉大軍事變革。在甲午海戰落幕120周年後的今天,只有以前無古人的決心、勇氣和意志,穿越面前一道道無形的歷史障壁,在推進這場偉大變革中建立起無堅不摧的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才能有力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羅援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五)甲午戰爭慘敗十大教訓

今年是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120年前中日之間進行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中國戰敗,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在中國近代的對外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可以說是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深、後果最重、教訓最多的一場戰爭。正因為如此,重新反思這段歷史,也最具現實意義。 我認為,甲午戰爭慘敗的教訓主要有十條:一、國殤傷在政體,體制落後必然挨打19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的轉變,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必然引起新一輪對殖民地更加激烈的爭奪。於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便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眼中的獵物。而此時,中國大陸戰禍連接,內憂外患頻仍,國運岌岌可危。李鴻章奉命創建海軍,建設國防力量,雖學習西方之經驗,但只學其皮表,未觸實質。而慈禧太后竟將建軍之大量軍費挪用,作為修建三海及頤和園之用款。>>二、戰敗敗在貪腐,腐敗不除未戰先敗當時,清廷修繕「三海」工程,有人估計費用在白銀300萬兩以上,可添購多艘「定遠」「鎮遠」這樣的主力艦。在黃海海戰之前6個月,北洋艦隊申請緊急換裝部分速射炮並補充彈藥,以應緊急之需。而李鴻章竟然以慈禧太后祝壽需要用款為名,予以拒絕。當1894年11月7日,清廷為慈禧太后大慶六十壽辰之日,正是我遼東半島大連灣陷落敵手之時,此腐朽政權焉能不敗!>>三、強國必須強軍,軍不夠強不成強國在中日開戰之前,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從經濟上看,甲午戰前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也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鋼鐵、煤、機器製造的產量都比中國低得多。但清政府疏於國防建設,有軍不強。更有甚者,在甲午戰爭爆發前的幾年時間,竟然只艦未添。原來清政府的海軍是世界第八,亞洲第一,此時已被日本趕超。>>四、強軍必須創新,觀念落後滿盤皆輸在黃海海戰中,日本艦隊裝備大型速射炮71門,小型速射炮154門;而北洋艦隊僅有大型速射炮2門,小型速射炮130門。與敵相比,大型速射炮遠遜於敵。若論在10分鐘內發射彈藥,中日之比是33:185。由此可見,雖然在戰艦的總噸位上,北洋艦隊並不比日軍差,但由於作戰理念落後,導致優劣轉換,北洋艦隊在戰力上處於下風。>>五、強軍重在軍魂,無勇軍隊散沙一盤在黃海激戰中,「濟遠」「廣甲」「揚威」三艦均是主動逃離戰場的。在旅順附近戰鬥中,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清軍不戰自潰,日軍又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當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時,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清軍群龍無首,成鳥獸散。>>六、強軍必強裝備,數量質量缺一不可在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參戰兵力為12艘戰艦,總噸位34420噸;日本參戰兵力為12艘戰艦,總噸位39684噸,數量上難分伯仲。而在建軍質量上,則中國軍隊處於劣勢。北洋艦隊「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艦首炮塔之4門主炮只能正向射擊,其餘各艦所配彈藥也不多。海戰中,後續補充彈藥,或者與火炮口徑不符,棄之無用;或者質量太差,彈身布滿小孔,炮彈未出炮口即炸膛……如此等等,北洋水兵縱有三頭六臂,也回天無力。>>七、強軍不可鬆懈,有備才能保證無患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器械彈藥經費。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毫無戒備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八、指揮情報後勤,通力合作方能得勝情報戰輸人一頭也是導致甲午戰敗的重要原因。1894年6月,日本就已破解了中方電報密碼。1個月後,清軍僱用「高升」號等英國輪船,秘密向朝鮮牙山運兵。由於行動電報被日軍破譯,日本艦隊發起偷襲,造成清軍損失慘重。黃海海戰前,日軍又從破譯電報得知北洋海軍將於9月15日運兵在大東溝登陸。於是,日本聯合艦隊在大東溝附近設伏,導致北洋水師慘敗。>>九、技術決定戰術,劍不如人法要過人技術決定戰術,受兩艘主力鐵甲艦炮塔裝置的限制及主炮位置的制約,北洋海軍只能採用單行雁形陣為接敵陣型,但對右翼兩艦「超勇」號和「揚威」號之戰力未加慎重考慮,以至在日軍第一游擊隊4艘戰艦全力衝擊下,這兩艘艦一傷一沉,陣形隨之被打亂。在戰術運用上,單行雁形陣的長處本在於全力衝刺日軍的魚貫陣形,攻擊日方由我陣形前方經過的每一艘艦船。但令人扼腕的是,在衝擊時,北洋艦隊反而將航速由8節降為6節,形成無力之衝擊,最終難以達成預期目的。>>十、敢戰方能言和,依靠別人不如靠己事實證明,要想求得和平,只有良好的願望是不行的,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以夷制夷必將被夷所制。戰場上如果沒有勝算,談判桌上肯定什麼也得不到。>>肖裕聲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

(四)甲午戰爭的歷史告誡

120年前的甲午戰爭是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戰爭以日本取得侵略戰爭的勝利和中國的慘敗而成為歷史,此後新興的日本帝國開始瘋狂擴張,最終走入毀滅的深淵,而中華民族則在陷入喪權辱國之痛中猛醒,進行百年復興的奮鬥。歷史告誡日本:侵略能一時得逞但必自取滅亡甲午戰爭的歷史告誡日本,選擇窮兵黷武、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雖能得逞一時,但最終會將國家民族帶入毀滅的深淵。甲午戰爭勝利刺激日本更沉迷於對外侵略、將整個國家變成一部瘋狂的戰爭機器,從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的半個世紀,日本與中國、俄國(及蘇聯)、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幾乎全世界主要國家都交過戰,將戰火燒向整個亞太地區,其瘋狂程度在人類歷史中亦為少見。回顧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擴張的歷史,走的是戰爭冒險—獲益—再冒險的畸形道路,直到徹底失敗。戰爭確實使日本連連獲益,但侵略之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必然,正如中國老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最後連本帶利一起清算。>>歷史告誡中國:腐敗與落後必然挨打

甲午戰爭的歷史告誡中國,腐朽與落後是貌似強大的北洋艦隊慘敗的總根源。只有通過全面改革,實現強國夢強軍夢,才能真正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軍隊腐敗是甲午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腐敗導致軍隊訓練荒廢、紀律敗壞,毫無戰鬥精神,即使再好的武器也無法發揮應有作用。1886年,北洋艦隊訪問日本長崎,官兵上岸在妓館鬧事,引起事端,致數十人傷亡。事後李鴻章不但不處理,還開脫說「武人好淫,自古而然。只要彼等追求功名,自可就我繩尺」。北洋水師自將領以下,不少軍官長期在基地劉公島營造店鋪出租給下級斂財,開設鴉片煙館、妓院,甚至參與走私,訓練弄虛作假,生活驕奢淫逸。甲午戰爭的失敗中斷了中國近代化和工業化的勢頭,中國國運衰敗從此加速,民族災難從此加深。然而,正是在這場巨大的災難後,中華民族的覺醒有了新的轉折,從而揭開中國近代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新篇章。>>歷史告誡世界:須共同防止軍國主義復活甲午戰爭的歷史告誡世界,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亞洲各國和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義務。回顧人類文明史特別是甲午戰爭120年來的歷史發展經驗,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進步大多是在和平的變革中實現的,戰爭和暴力不能帶來真正的進步。戰後,日本正是因選擇了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才迅速發展為高度現代化的經濟強國,日本正是和平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同時,個別大國也不能忘記當年因「縱虎為患」的綏靖主義而導致的慘痛教訓。日本右翼極端分子的本質沒有變,若個別大國再為一己私利,被日本右翼極端主義分子離間利用,縱容日本,養虎為患,必將重蹈歷史覆轍的悲劇,給包括自己在內的亞太各國帶來災難。>>孟祥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三)三個甲午年:中國命運的三大轉折

1894年甲午戰爭的失敗,讓中國受壓迫的屈辱歷史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中達到了頂峰,這場戰爭成為壓垮處於極度衰落中的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後的一個甲子,中國陷入苦難的深淵。也因為這段歷史,自此的120年間,甲午年就成為對中國人具有特殊含義的年份。1954,第二個甲午年,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新中國,洗刷了近百年的恥辱,中國人民站立了起來,揚眉吐氣。2014,第三個甲午年,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義無反顧地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決定,中國吹響了再次出發的「集結號」。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越來越接近於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崛起的偉大目標,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越來越邁向世界舞台的中心。1894年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起點1894年的甲午戰爭是近代日本侵華的肇始。作為隔海相望的鄰國,日本對中國的覬覦之心早已有之。早在16世紀,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就產生了「天皇居北京,秀吉留寧波府,佔領天竺」的念頭,並付諸行動。但囿於國力的原因,三次侵朝均無功而返。但此後,開疆拓土必先自吞併中國始,成為日本的信條。而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讓日本「賭博式」的侵華計劃得以奏效,沉重的割地、賠款條約成全了日本的快速崛起,也成為壓垮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以此為節點的60年,「驅逐日寇、抵抗侵略」成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主旋律。日本取代歐美列強成為中國最主要的侵略者後,其對中國的奴役和壓迫,對中國人民的掠奪和殘殺,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而二戰後日本對其滔天罪行的無理詭辯和對本應歸還中國的釣魚島等爭議領土的百般阻撓和抵賴,是中日關係始終難以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1954年再逢甲午:走向復興的開端

1954年甲午年是中華民族實現獨立、走向復興的真正開端。這個甲午年之所以具有節點性質的意義,皆源於兩件事情:其一是抗美援朝戰爭(1950-1953)的結束;其二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誕生。1954年作為第二個甲午年,還有一件具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即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這部由毛澤東親自挂帥、參加討論人數達1.5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的憲法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記錄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經過長期革命鬥爭而取得的勝利成果,確認了人民群眾成為國家主人的事實,規定了人民民主專政制、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區域自治制等各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其他的基本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人依法治國的開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2014年又逢甲午:由富到強的節點2014年又逢甲午年。因為特殊的年份和敏感的釣魚島爭端,日本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對象。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升和自我「刮骨療傷」的改革勇氣,已經註定了我們的使命任務不能也不會再局限於「戰勝日本」。然而,隨著美國加快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日本右翼勢力迅速抬頭、在擴軍修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又讓我們不得不時刻「警惕日本」。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義甲午年,怎樣規劃好今後60年的建設藍圖,需要我們對自身的根本利益和發展目標、對日鬥爭方針和國際定位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第一,堅定不移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強軍夢」,這是21世紀我國的根本利益,也是最大利益。第二,我與日本圍繞著歷史問題和領土問題的鬥爭是長期的、複雜的,鬥爭的結局取決於綜合國力的較量,而歷史已經並將再次證明,時間在我們一邊。第三,積極適應我國國際角色的轉變,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貢獻。>>丁一平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

(二)對甲午海戰的再認識

當前,我們黨正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在努力奮鬥,在此歷史關鍵時刻,我們重新反思甲午海戰的屈辱歷史具有特殊意義。這既是一個有著5000年悠久文明的偉大民族應有的歷史擔當,更是實現「富國強軍」和建設「海洋強國」,增強全民族海洋、海權意識的現實需要。可歌可泣的歷史悲歌甲午海戰是整個甲午戰爭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保衛戰,北洋海軍投入了幾乎所有戰艦和兵力,與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了殊死較量。特別是在黃海海戰中,中日雙方主力戰艦全部參戰,激戰持續時間近5個小時,北洋艦隊在損失5艘戰艦的情況下,死戰不退,擊傷日艦7艘,重創了包括日旗艦「松島」號在內的4艘戰艦,迫使日艦隊先行撤離戰場,削弱了日艦隊實力,遲滯了日艦隊行動,使日軍進攻中國的作戰計劃一再做出調整。然而,甲午戰敗之後,腐朽沒落的清朝統治者卻把失敗的罪責推到了北洋艦隊頭上,北洋艦隊的將領成了戰敗的「替罪羊」。>>洋務運動失敗的必然結果從林則徐、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奕、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發起「軍事自強」的洋務運動,特別是兩次海防大討論,增強了清政府大治水師、加強海防建設的緊迫感。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中國破天荒地擁有了一支在亞洲堪稱一流的近代化海軍艦隊。但是,洋務運動是不徹底的改革,是只改器物、不改制度的改革,是不觸及腐朽統治階級利益的改革,是半途而廢的改革。這種失敗改革的結果,必然首當其衝地影響北洋艦隊,使這支生長在封建落後、腐朽沒落、封閉保守制度和一窮二白工業科技基礎上的艦隊,存在嚴重的水土不服。同時,舊觀念、舊體制、舊制度、舊軍隊的種種弊端與惡習也不可避免地束縛、影響著北洋艦隊。>>昏庸腐敗是戰敗根本原因

在「專守防禦」、「保船制敵」的消極防禦思想指導下,李鴻章強調北洋艦隊要守住海口,拱衛京畿,處處限制北洋艦隊的作戰行動。豐島海戰前丁汝昌提出大隊前往護航,遭李鴻章拒絕,結果僅以「濟遠」、「廣乙」艦護航兩艘運兵船,在日艦隊第一游擊隊3艘主力戰艦不宣而戰的突然襲擊下,「操江」船被俘、「高升」船被擊沉。而「廣乙」擱淺,僅「濟遠」一艦逃脫,損失極為慘重。黃海海戰前中日已經宣戰,日艦隊的任務十分明確,是要與北洋艦隊決戰,而北洋艦隊的任務卻只是給輸送清軍的船隻護航,結果北洋艦隊在作戰準備、戰術運用和組織指揮等方面明顯不及日本聯合艦隊,遭受5艘戰艦損毀,官兵傷亡800餘人的重大損失。威海衛保衛戰則更是被動,清廷內外意見紛紛,在「艦隊出擊」、「拚死一戰」,還是「水陸相依」、「固守待援」的猶豫中,失去了所有的機會,最終導致全軍覆沒。應當說,消極保守的戰略決策和消極防禦的戰略指導是導致甲午戰敗的關鍵原因。>>甲午戰爭的歷史啟迪歷史不會重複時間和情節,但卻會重複規律和教訓,甚至會有驚人的相似。我們反思失敗歷史、屈辱歷史必然是苦澀的、痛心的,但「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一個能深刻自省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甲午海戰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這就是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和振聾發聵的歷史啟迪。>>金一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

(一)從一場戰爭看一支軍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軍人的實踐,軍隊的實踐,從最根本上來說都是這兩個字:戰爭。戰爭從來用血與火,對一支軍隊進而對一個國家作出嚴格檢驗。被甲午戰爭檢驗了的北洋海軍,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呢?官僚傾軋下的窘迫成長當初籌建海軍最力的人,後來騰挪海軍經費最力。當初反對修園最力的人,後來別出心裁暫借、直撥、挪用、吃息籌資修園最力。這種極其矛盾複雜的現象,還出現在李鴻章的反對派、光緒皇帝師傅翁同龢身上。他是甲午戰爭中激烈的主戰派,也恰恰是此人,和平時期異常堅定地剋扣、停發海軍經費。翁同龢如此行事,既有多年與李鴻章深結的宿怨,更來自滿族中央權貴對漢族封疆大吏的排斥。在翁同龢等一批滿族權貴眼中,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削弱李鴻章,就要削弱這支艦隊。「主戰」與「主和」的爭鬥,不過是由承平延伸到戰時的官僚傾軋。鬥來鬥去,吃虧的只能是夾在中間的海軍。在內外利害縱橫交織的形勢下,誰也不會將主要精力投入海軍建設。一個政權將如此多的精力、財力用於內耗,無法有效迎接外敵的強悍挑戰。>>失敗絕不僅歸於船速炮速

多種資料證明,北洋海軍在一片承平的環境中,軍風嚴重毒化。《北洋海軍章程》規定不得酗酒聚賭,違者嚴懲。但「定遠」艦水兵在管帶室門口賭博,卻無人過問。大戰之前,「定遠」、「鎮遠」兩艘主炮的戰時用彈僅存3枚,唯練習彈「庫藏尚豐」。一年前李鴻章已知此事,「令制巨彈,備戰鬥艦用」,卻一直無人落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海戰中二艦之主炮絕大部分時間內,一直在用練習彈與敵艦作戰。 軍風腐敗的結果,戰時必然要付出高昂代價。越是艱難處境,越考驗軍風、軍紀。北洋海軍在威海圍困戰後期,軍紀蕩然無存。最後發展到集體投降。官兵「恐取怒日人也」不肯沉船,使「鎮遠」、「濟遠」、「平遠」等十艘艦船為日海軍俘獲。顯赫一時的北洋艦隊,就此全軍覆滅。>>牢記教訓,而非掩埋教訓甲午之敗,腐敗使然。從慈禧、光緒到奕譞、李鴻章、翁同龢,再至丁汝昌、劉步蟾等人,可以算一下,在日本聯合艦隊開炮之前,有多少人參加了埋葬這支艦隊的工作。他們的悲劇何嘗僅是他們個人的悲劇。在政治腐敗、軍紀廢弛的社會環境中,一切都因循往複,形成一個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鎖鏈:政權建立了軍隊,又腐蝕著它;軍隊維護著政權,又瓦解了它。在這一過程中,它們互為犧牲品。對當今的軍人來說,一個再大不過的教訓就是:武器本身並不是戰鬥力,哪怕是再先進的武器。任何武器的效用,必須通過人及其組織去實現。從這一點上來說,北洋海軍的失敗實屬必然。>>
推薦閱讀:

中美若開戰結局怎樣?英國人將會如何回答?
從日本連摔兩架戰機,思考中國的空軍地位是什麼樣的?
中國陸軍列裝多少輛99式主戰坦克才能滿足國防需要?
電影《金剛骷髏島》有哪些軍事層面的漏洞?
【號外】英軍首支F-35作戰中隊正式成立

TAG:軍事 | 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