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對談林耀德 /95年珍貴訪問(全)
06-07
王家衛對談林耀德 凱悅森林的北丐南帝--與王家衛對話 (載於《聯合文學》第十卷第十二期,並收入林耀德佚文選Ⅳ《將軍的版圖》,天行社出版,2001。) 我看過許多電影,或許你有興趣……不過得有個條件,你也該談談你自己。 --馬紐爾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林:都市是你一直擅長把握的主題。 王:大陸第五代導演和台灣的侯孝賢,他們的觀點都在鄉土,我注意的是都市文化。 林:基本上,我們這一代的「現實」就是都市文化。 王:我小時候看的粵語片和台灣帶來的電影,它們的題材都是跟現實脫節的,把以前的事情放在「現在」。那時候進香港的還有日本戲、法國電影,各種文化交織在一起,在這種都市資訊環境下,我會注意「人在城市」的種種問題。 林:你對於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創作生涯應該有清晰的自覺。 王:我自己分析我自己的戲,我想從《旺角卡門》、《阿飛正傳》到第三部戲《東邪西毒》是一個階段,《重慶森林》是一個新的階段。 林: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應該先上映《東邪西毒》,後推出《重慶森林》,因為媒體的焦點都集中在《東邪西毒》上,《重慶森林》整個被遮蔽了。如果按照你自己的分期來上檔,《重慶森林》中那富有開放性和想像空間的結局,就顯得更加意義非凡。 王:常有人說《阿飛正傳》是時間和記憶的故事,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注意到了?前三部戲中的角色都恐懼被別人拒絕,這是現代人很大的問題。日常中我們最常受到的傷害,就是被人拒絕。這跟我的背景也有關係。 林:這和你的移民經驗有關。 王:我五歲從上海到香港、語言不通,我家在香港也沒有什麼親戚,念書的時候也很孤立。 我生來就不是靜靜聽故事的那型,枯坐幾個小時,動也不動,我不習慣。不如邊聽故事邊討論吧。 --馬紐爾.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王:我母親是個影痴,在上海時期她就喜歡看西片,到香港之後,我上午上學,中午她接我去看戲,一天看兩場三場,主要看西部電影、古羅馬場景的片子,還有神怪片,後來才看國語片。 林:總有印象深刻的片子,我老是記得《辛巴達七航妖島》里的怪獸。 王:對我來說,《月宮魔盒》給我很多想像。 林:你和母親的關係一定很特別。 王:我和父親的距離很遠,他總是不在家,常到外地去。我大部分時間都和母親在一起。我戲裡面女人的原型,大部分是我母親和我現在的妻子。 林:和母親相處的日子裡,一定有寫強烈的意向在你的記憶中。我指的是,類似某種畫面或者某個景。 王在上海的冬天,她不用上班,小孩們都睡在一張床上面,哥哥和姐姐和我,大家都躲在棉被裡。我母親和牛奶公司單位領導很好,所以每個早上都有牛奶。冬天的早上,有陽光,有股很溫暖,很安全的感覺。像卡謬.他就寫了很多母子之間的關係,二十多歲的兒子想要有自己的生活,但母親有病,所以他每次出去就會有壓力,因為他知道母親需要他,但情感開始變質了,帶有了恨的意味。在卡謬的《異鄉人》裡頭,很多情節我彷彿都經歷過,我看他的東西我會有共鳴。 林:談到卡謬,你成長過程中的閱讀經驗也令我好奇。 王:我爸爸的觀念很怪,他認為一個人小時候應該把所有的名著都看完。 林:我的經驗也很慘痛,小時候我背完《論語》,以後就喪失了背誦的能力。 王:第一本書是《三國演義》,然後是《水滸》、《紅樓夢》。我的哥哥姐姐都留在大陸,當時他們讀的故事都是來自蘇聯的,還有就是十八、九世紀舊版本的法國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小說,這是我另一個奇特的閱讀背景。我爸爸要求我一定要和哥哥、姐姐通信,為了有共同的話題,我中學時代都在圖書館翻閱世界名著。 林:不見得都看得透徹吧? 王:讀多了就會留下一些印象,特別是巴爾札克。 林:《人間喜劇》? 王:對,接著我看了不少美國小說。 林:喜歡哪個美國作家? 王:史坦貝克、海明威。後來再長大寫我開始看日本小說,最初是川端康成,我喜歡他的《學國》和《睡美人》 林:安部公房呢?他對於都市人的時空觀有很獨特的表現。 王:看,《砂丘之女》就像你說的。不過影響我比較大的不是安部。你先聽我講下去。對於三島由紀夫我也沒有多大感受。後來我看了日本新戲作派和新感覺派的小說,非常喜歡太宰治。 林:太宰治的作品裡總是並存著憧憬和虛無,他自殺成功前最後一部長篇是《沒有做人的資格》那橫光利一呢?他的《頭與腹》中,寫快車把沿途的小站像石頭一樣撇開了,那是很有電影感的作品。 王:哦、除了太宰治,橫光利一是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到一九八九年的時候,有機會看村上春樹的小說。 林:村上的作品最近走下坡了。 王:一開始看村上春樹很感興趣,最近幾年變化沒那麼大。我當年喜歡的是《彈珠遊戲》。整體來說,川端康成、太宰治和橫光利一對我的影響比較深遠。 林:拉丁美洲小說呢?我的排名是波赫土居首。 王:馬亞斯引起旋風後,我也看南美的作品,像你說的波赫士.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是一部大書,還有《預知死亡紀事》。看《預知死亡紀事》時我已經開始編劇。但我從來沒想到講故事的時空順序能夠這樣逆反處理,於是我開始朝這個方向思考,而南美作家影響我最大的是寫《蜘蛛女之吻》的那個作者。 林:馬紐爾.普伊格。 王:到了現在來說,對於我拍電影產生最大影響的正是他。 林:你喜歡電影還是原著? 王:最好的是原著小說。不過他最好的作品不是《蜘蛛女之吻》,他最好的作品是《傷心探戈》,很偉大的作品。在他之後我就沒看過什麼偉大的作品了。現在我正在找書看,目前在讀《資治通鑒》。 林:我建議你可以看《晉書》,五胡亂華的凄艷歷史,充滿了神奇魔幻的色彩,更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綺麗文體,唐代編撰的《晉書》其實是用唐人的世界觀來重新閱讀晉代。 不過我總是記得我們從前的對話,記得最牢的是,不要讓我們為自己的私事而沮喪沉淪。 --馬紐爾.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林:《晉書》里最有趣的復仇人物是苻堅的族孫苻登,他祖父苻堅的大帝國在淝水之戰後四崩五裂,最後被叛將姚萇所殺。苻登召集舊屬,自東向西一路攻逼姚其,全軍吃的就是敵人的屍首,面且在進攻時,帶著苻堅的神主隨軍前進,每一個士兵的鎧甲上都刻著「死休」字樣。 王:拍《東邪西毒》的時候,我看了一本講古代復仇的書,才知道中國人復仇有很多規矩,而且復仇的計劃,往往很費時,五年、十年甚至幾十年。我原本的構想是西毒要找東邪報仇,但是他經過很多無人的地帶,講話的機能逐漸退化,他開始活在想像中,最後復仇的動機也模糊了。美國約翰福斯特導演的《鬼索者》,也是找人的故事,到了最後找不到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尋人的過程中重新發現時間和生活的意義。 林:對了,你還沒提到中國近代文學。 王:我看了很多魯迅。 林:魯迅的《朝花夕拾》是真正的好東西,這本書很受冷落的。 王:《朝花夕拾》寫得好。 林:當代作品呢? 王:我沒有找到什麼可看的,基本上都沒有出現什麼一家之言。能夠談談的還是近代的魯迅、周作人,老舍我也很喜歡,最近我開始對「海派小說」有興趣。 林:你講的是施蟄存、穆時英、劉吶鷗他們這群上海新感覺派? 王:穆時英最好,基本上我想拍一個戲是講穆時英的。他一部分作品是寫很墮落的東西,夜生活啦、流氓啦,舞女啦。另一部分作品卻寫低層人民的生話。我看穆時英本人的歷史也是蠻傳奇的。上一次我去上海,本來想去訪問施蟄存。 林:每次我到上海都會去探望他。 王:有一次日本人想找我拍一個短的戲,我本來想要改編施蟄存的小說。 林:《將軍底頭》很適合。 王:但我喜歡《春陽》,就電影來說,《春陽》是很好拍的。海派作家的觀點都在城市裡面,他們都很喜歡看電影,所以他們作品中的電影感很強。 林:穆時英的《白金的女體塑像》、《空閑少佐》如果轉換成影像藝術,一定可以有不少發揮的空間。 王:很多很多很好的東西,所以我有機會一定會拍穆時英的小說。 林:你可以把穆時英的好幾個短篇串接起來,重新拼貼,就像你處理《阿飛正傳》 王:穆時英的那些作品基本上是可以放在一起的。 林:其實穆時英那批人和你喜歡的橫光利一是有關係的,上海新感覺派的出現只比日本新感覺派(一九二四)晚了四年,穆時英那批人受到日本文壇的影響很大。現在上海還可以找到不少實景,可以重溫二、三十年代的氣氛。 王:拍《東邪西毒》時我經過開封,他們說開封保存得很好,可是加了很多新的東西,就不行了。反而是山西的太原,大同遺址能找到一些寺廟接近古代的原貌。 林:中國建築以木造為主,所以保存性自然不如希臘、羅馬的石造建築。 王:最主要的,還是中國人缺乏保存古迹的觀念。 我最喜歡波來羅舞曲,剛才我哼的歌實在動聽,假如你認為不妥的話,就請多多海涵吧。 --馬紐爾.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林:哥倫比亞的馬奎斯,他和英國的葛林無論在個性、文體、行事風格各方面都大相徑庭,但是這兩個小說家卻成為莫逆之交,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摯友,死於空難的巴拿馬軍事強人托里霍斯,那麼你這年來的好朋友是哪? 王:我沒有很多朋友,我不擅長交際。我身邊的朋友……嗯,有個性格作風和我不同的劉鎮偉,除此之外就是我的美術指導張叔平了。 到了夜晚,萬物都呈現出銀色,因為膠片是黑白的。 --馬紐爾.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林:剛才我們談到的普伊格,他的《里塔來華絲的叛變》、《小紅唇》這幾本小說,不但以傳統的方式連載,而且通過廣播、電視劇和小冊子各種媒介廣為流傳。當然,一九七六年的《蜘蛛女之吻》也搬上了銀幕。我覺得你可以寫小說,像《重慶森林》里梁朝偉和王靜雯那段,包括旁白,乃至整個結構和節奏,除了運用的語言來自鏡頭,可說是一篇十分精緻的短篇小說。也許,你可以嘗試透過文字、漫畫或其它形式來呈現你的想法,戴維.林區的《雙峰》就大開大合地玩耍了一番。 王:我正在思考這個問題。 林:《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的旁白都很有文學性。 王:舉一個例子,我接觸武俠小說,起先聽廣播--香港有陣子很流行廣播小說,然後我再看文字,最後看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所以我在《束邪西毒》里就想把這三種媒體的特徵結合在一起。 林:你指的是以旁白來模擬廣播效果,增強旁白與對白的文學趣味,然後把它們用電影合拼起來。 王:嗯。還有,我最開始看武俠是金庸,然後才是古龍。 林:你用金庸的「外殼」--其實也只借用了幾個角色的綽號--來包裝一些古龍式的趣味。 王:對對。再說武打的部分,在《東邪西毒》中,每一段都擷取了某種武俠片的時代特徵。梁朝偉那段是張徹那種悲壯英雄、以一擋百的調子;張學友那段比較有日本時代劇一刀決生死的味道;林青霞的部分自然是徐克那種高來高去的玩意兒。我希望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這部片子裡頭。 林:你在《東邪西毒》里,包括音樂、剪輯和不同單元的呈現方式,把後現代電影的特色全部網羅了。從某個角度來看,你將類型電影的形式和本質予以偷天換日了,你悄悄修改了類型電影的內涵。 王:《旺角卡門》和《東邪西毒》是這樣的,不過《阿飛正傳》比較複雜。 林:《阿飛正傳》錯綜了幾種風格的戲。 王:我自己分析出四種,第一種是你很清楚的後現代風格,第二種是張國榮和劉嘉玲的對手戲,那是五十年代好萊塢的電影模式,第三種是「公路電影」的調調,主要是菲律賓拍的那部分。 林:第四種呢? 王:怎麼講……我自己的感覺是,怎麼講,嗯,可以說是黑色電影。 林:你指的是「諾爾片」(Noir),黑色的暴力恐怖片。 王:對,《阿飛正傳》分成四個段落,《東邪西毒》是大拼盤,把所有武俠的原素都投進去,來呈現一個不是武俠小說所要表現的意念,整個價值體系都不一樣。 林:英雄在傳統武俠小說和電影中的固定地位,這下子一股腦被你消解抹除了。 我總是竭力為每件事情尋找解釋,但在事實上,我僅僅是因為飢餓才說話,只不過我沒有勇氣承認這一點罷了。 --馬紐爾.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林:其實你跟史帝芬.史皮柏有很不一樣的地方。 王:當然不一樣,他太賣座了。 林:我這麼說,前提是你跟他有一點是相同的。你和他相同的地方,在於你們都企圖綜合一些傳統元素,透過拼貼、融合而產生嶄新的視覺和心理效果。 王:那不一樣呢? 林:史匹柏非常圓滑,你會刻意暴露出後設的痕迹。 王:大家都有衝動把小時候看到的、經驗的東西重新表現出來。《東邪西毒》以前的東西比較沉重一點,到了《重慶森林》我已經開朗許多了。你知道這個世界的毛病,你生活在現代社會裡不可避免地面對一切,你最後只好自得其樂,不需要那麼沉重下去。《重慶森林》是一部教你怎麼去「消遣」的電彭:你很孤立,你一個人生活,但是你也可以用很多方法讓自己擁有樂趣。我開始覺得,自己的沉重感是因為自己不夠成熟,到現在很多事都可以放開了。 林:創作者應該自覺到,創作中本來就有很寬裕的遊戲空間,不全然是壓抑和負擔。從存在主義過渡到後現代思潮,似乎也可以從你的作品中看到完整的縮影。 夢雖然短,卻是幸福的。 --馬紐爾.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林:你有什麼值得交換別人秘密的怪癖? 王:沒有。 林:你和老婆的關係呢?這倒像是影劇版記者的無聊問話。 王:正常。 本貼於 2009-09-17 11:22:18 被【向著光】修改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王家衛:電影是第一個夢想,也是最後一個夢
※王家衛電影美學的極致體現:《春光乍泄》
※台詞風景:我看見最好的王家衛
※《春光乍泄》再映,王家衛從1996聊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