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原理》3丨轉變一個觀念,你也能創造人間凈土

那一座廟

丨今日共讀內容丨

《佛教基本原理》 第3課

丨注意事項丨

請在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打卡,並留言分享今日學習感悟

您也可將留言分享到共讀群中,與師兄們交流

還未加入共讀群的師兄,可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加入共讀群

▲ 看視頻,學習更有效

《佛教基本原理》第3課 來自佛學經典共讀 14:25

▲沒WIFI?聽音頻,省流量~

《佛教基本原理》 第3課

昌樂法師·講述

- 轉變一個觀念,你也能創造人間凈土 -

接下來講在信仰過程當中,我們對教育的認識。應該怎麼樣擁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從客觀上來講,沒有人會對自己的人生不慎重,只不過是有的人被別人帶到溝里去了;而有的人在幾經嘗試之後沒有結果,就放棄了;有的人一直在糾結,於是就有了一些焦慮症、抑鬱症。

許多生活條件比較好的人,內心當中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因為他沒有了追求;還有的人和佛陀一樣,他經歷了人生的艱辛,最終獲得了解脫,這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所以我勸告大家一定要多看佛陀的傳記,我們現在信仰的佛教只是一種觀念,它不具有操作性,你只能心嚮往之。

就像是猴子撈月,幾個猴子到井裡撈月,撈了半天之後發現月亮在天上。是的,你看到的並不一定是事實存在的,也許是水中的倒影,這就是觀念跟具體的理想之間的差別。為什麼我們的觀念不具有操作性?因為我們的觀念從文化的屬性來講,只是我們眾生在文化傳承當中承襲來的一些片斷,不具有條理和縝密性,怎麼會有操作性呢?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對佛陀的傳記不是特別清晰的話,你的修行就沒辦法有太多的進步,哪怕懂得三藏十二部,你也不會有條理性,不知道人生遇到問題時應該怎麼面對。

而佛陀在當年的經典裡面都已經說了,他的人生已經告訴了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他的態度就是我們應該模仿的。這個時候才是真正學習佛法的開始。佛陀怎麼做,我們也可以嘗試著怎麼做,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總結經驗,所以佛陀的傳記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這裡所要強調的是,人生跟信仰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我們一定要相信釋迦牟尼佛。你可以相信很多事情,但是唯獨一件事情要明白,就是活著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把自己當回事。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解脫自在,活得明白,這就是我們要覺悟的原因。

再講一點,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因為人生的結果只與自己有關,你不一定要信仰他人,但你要懂得善待自己,只不過在束手無措的時候,那些曾經跟我們一樣經歷痛苦的人,他們穿越人生沼澤的經驗對我們會有莫大的啟迪,這是我們要學的。所以在佛法的經典當中都會有一個因緣,說法是有因緣的,因為帶著問題來請法,你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才會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你的方向在你的問題當中。

就像我們的講座,如果說每個人都是帶著疑問來的話,那你的進步是可以期望、可以預期、可以計劃的。可是如果你沒有問題,只是個路人甲,那這也只是一個福報、佛緣。我不確定這堂講座能帶給你們帶來什麼樣的進步,我只能講一些我作為一個和尚認為的修行經歷當中重要的事情。至於對你們來說,什麼事情重要,這是每個人自身要去考慮的問題,或者是生、或者是老、或者是病、或者是死、或者是憂悲苦惱。有問題的時候思考眼前的問題,沒有問題就要思考人生的大問題,因為人生是一個無底洞,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去思考。

所以在佛法當中,我們常常強調的是學而不只是信,或者說先學後信,我們現在很多人是先信後學。這個信是什麼?先信後學跟先學後信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先信後學這個信是一種別緻的宗教體驗,它有特性,這個特性就是你對一些不了解的事情依然這麼感興趣,難道不覺得這有點奇怪和不可思議嗎?所以信仰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那個有憂鬱症的朋友,前前後後跟我聊過不下五次。他處於病患最嚴重的時候,面對的問題是菩薩在哪裡,能看一下嗎?不論我怎麼說,他都沒辦法確定內心當中的信念。這也是我們傳法當中的一大難點,我沒有辦法把菩薩請過來給你看,如果你不信,我也沒有辦法讓你信。所以讓你相信一件超經驗或者你沒有經歷過的事實,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這種信仰一定要建立在某種感性的基礎上,或者是某種福德之上,儘管你沒有驗證過,但是依然相信。

在一般的神教當中,弘法布教的難點就在這裡,當然佛法不是這樣,初學佛的人也有一部分是這樣的情形,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先學後信。學是什麼?你看到了佛陀人生的經驗,覺得我也要做這樣的人,基於這樣的事實基礎之上,你的相信是什麼?是被佛陀的美好、莊嚴、慈悲與智慧所吸引。這是已經了解之後的相信,佛教當中有「信不退」,你體驗、驗證過了,就相信了。

這個憂鬱症患者告訴我一個很神奇的體驗,他在半年前突然就全相信了,不再懷疑。我說,你真的假的?也因為找到了這個節點以後,他的思維方式進行了一個徹底的轉變,原來看到的都是人生的負面,現在看到的是正面。通過正面的引導以後,他的內心變得極其陽光和健康。

那個時候我總跟他講吃瓜子的故事,吃瓜子的時候,一盤子瓜子你是先從大的吃還是小的吃?這是個很糾結的問題,如果從最大的開始吃,你吃到最後都是最大的,如果從最小的開始吃,那從一開始一直到最後你吃的全是最小的。那人生應該是先吃大的還是小的?眾善奉行就是瓜子要撿大的先吃,要撿好事去做,壞事可以擱置,當善事做多了以後,你內心當中向上的力量也就多了,然後你無論怎麼撿,撿的都是最大的。

所以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人生的底色是不一樣的,一個焦慮的人,他總是吃最小的瓜子,然後吃到最後,全是最小的。他就會覺得自己福報太淺,吃了一輩子瓜子,全是最小的,而大瓜子其實就在他的盤子里。

佛法的正知正見其實就是大瓜子跟小瓜子的區別,其實瓜子有變過嗎?沒有變過,是人變了。這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了解一個人,你是先看他的缺點還是優點呢?先了解他的缺點的人是悲觀主義者,可是當你了解一個人先看他優點的時候,你會看到身邊所有的人的優點,用那些美好的東西來熏陶你,你就生活在一片凈土當中。

所以地藏菩薩說,若眾生有須臾之善,皆另他入佛之道。他看到的都是優點,哪怕眾生有一點點善心,他也能看到。我們要懷著歡喜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間的人和事,那世間就沒有不好的事情。因為我們缺少安全感,曾經受到了很多傷害,所以看人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然後再去面對他的優點,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只記著了缺點,把優點全忘了。

人是一個偏執的動物,我們生活在當下的時候,一定要用好的東西來熏陶自己。所以佛法當中的修行是先學後信,這也是正知正見那麼重要的原因。

共讀預告丨佛法是什麼?請告訴我你的答案

第1課丨如果你不在了,世界會是怎樣?

第2課 | 為什麼學佛之後,朋友越來越少,家庭矛盾越來越多?


推薦閱讀:

轉變業障為福報
【聖者言教】第八課(九)凈觀的根本就是轉變心念
女人一旦出現這五個轉變,男人就放手吧!
破解友誼區, 把(女性)朋友轉變成女(性)朋友!
治療2型糖尿病9大轉變!(3)

TAG:觀念 | 佛教 | 原理 | 轉變 | 創造 | 凈土 | 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