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足療養生

足療養生之運動法腳勤人長壽,腳健人身壯。運動是生命之源,也是最好的長壽之道,由於我們的腳上有60多個穴位和反射區,能夠準確地反應著我們人體的健康狀況,因此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是人類生命健康的保護神。如果我們平日能夠堅持運動,特別是有意識地進行腳部反射區、肌肉和關節的一些運動,則不但能增強我們「第二心臟」的功能,更能改善我們的體質,增進我們的健康。我們發現平素不愛走路的人往往最先出現衰老,而那些長期從事用腳勞動和經常赤腳進行體力勞動的老農,反而能夠健康長壽。

進行腳部運動的形式可謂多種多樣,不必刻意拘泥於某種方法,經常坐辦公室的有車一族的人們,如果能經常堅持以步代車、上下樓梯步行、早起慢跑步、傍晚散步、倒退走路、踢鍵子、跳繩、爬山、跳健身舞、金雞獨立、蹲腿走路、搓腳心、彈腳趾、轉腳腕、赤腳走路,在小區鵝卵石路面上赤腳來回走動,甚至只是打打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球等等,只要持之以恆,都能使你受益非淺。一方面因為在這些運動過程中通過路面對腳部穴位和反射區的按摩直接改善了全身各臟器的功能,另一方面因為雙腳是離我們心臟最遠的器官,從心臟泵出的血液要到達腳部,由於流程長,流速逐漸減慢,血液迴流也相應變慢。這時只有藉助雙腿的肌肉收縮,雙腳不停的運動,才能促使血液加快流速和迴流,對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荷,起著重要作用,從而真正起到未病先防,防病於未然。可以經常練習的腳部運動養生方法1、金雞獨立強內臟  就是採取單腳站立的姿勢,在候車等電梯的時候盡量能踮著腳尖站立。初時也許不太習慣,而且會感覺很痛,那麼可以先讓雙腳的腳跟稍微離開地面一些,習慣以後再踮起腳尖站立,最後過渡到能踮起一隻腳尖站立。單腳站立時,可先踮右腳腳尖站立1—2分鐘,放下休息1—2分鐘,再換左腳這樣反覆進行。單腳站立對腰部、腳部的強化作用非常顯著,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增強內臟功能。2、腳尖登樓梯平血壓踮著腳尖走樓梯,可以使血壓平穩,而且精神飽滿。與平地行走相比登樓梯的運動量更大,不但可以使肌肉、呼吸器官及循環器官得到鍛煉,腰部和腳部肌肉也得到增強,全身的機能得到改善。同時,由於儘可能踮著腳尖走樓梯,腳前掌得到鍛煉,與之聯繫的內臟和大腦功能也會得到增強。3、刷子磨擦腳底美白皮膚能使皮膚白皙細嫩是女人最關心的事,其實只要刺激腳底就可以做到,方法是在洗澡或泡腳時用刷子摩擦腳底。由於人體的一切內臟都與腳底相聯繫,所以通過刷子的刺激可促進體內激素的分泌,從而使皮膚變得白嫩。實行這種保健時並不需要專用的刷子,只要是天然纖維的就行了(不要化學纖維的),因為天然纖維比較軟,不會損傷腳底皮膚。4、泡腳後雙腳互磕養生:泡腳後趴在床上,小腿朝上翹起,雙腳互相磕打8--10分鐘,待雙腳發熱後起來喝杯白開水。5、動趾健胃養生:中醫經絡理論認為,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絡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故胃腸功能好的人,第二、三個腳趾往往粗壯而有彈性,站立時抓地牢固;胃腸功能差的,這兩個腳趾乾癟而無彈性,站立時往往抓地不牢。胃病患者或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可以根據條件選擇以下運動腳趾的養生方法。腳趾抓地:採取站或坐的姿勢,將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凝神息慮,連續做腳抓地的動作60—90次。在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的平底鞋,每日可重複多次。腳趾取物:每天泡腳時可在腳盆里放一些橢圓形、大小適中的鵝卵石或其他物體,在泡腳的同時練慣用二、三腳趾反覆夾取這些鵝卵石,或在坐、卧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手扳腳趾:在看電視或休息時可反覆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時配合按摩二、三腳趾趾縫間的內庭穴。對於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患者,宜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達到瀉胃火的目的;對於脾胃虛弱、腹瀉、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後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6、仰卧晃腳養生:取仰卧位,兩腳抬起懸空,然後搖晃兩腳,最後像蹬自行車那樣有節奏地轉動,每次做5至6分鐘。此法不但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解除疲乏感,而且還能強腰健體。上班時也可坐在座位上雙腳懸空離開地面進行鍛煉。7、搓腳舒筋養生:在辦公室和家中均可進行,脫掉鞋,在家甚至可以脫掉襪子,邊做其他工作邊用腳底搓動網球大小的球狀物或圓木,使腳底受到刺激,循環搓動3-5分鐘,也可時間越長越好,這樣不但能夠防止足弓抽筋,還能夠搓散淤積在腳底的沉積物,通過周身經絡而排出體外,使人體氣全身血暢通,身體自然健康充滿活力。8、舒展跟腱養生:赤腳面對著牆,雙手撐住牆,右腿屈膝向前跨,左腿在身後伸直,整隻左腳平貼著地面,盡量向後伸,然後左右腿交換,重複這個動作。這種伸展動作能夠舒展跟腱,鬆弛小腿的肌肉,還能有效緩解足跟痛。我們發現,有許多足跟痛並非是由於腳跟骨刺引起的,實際上是由於附在腳跟骨上的跟腱一再處於緊張狀態所致。9、赤腳走路養生:在小區鵝卵石路上,或在自家陽台上鋪上鵝卵石,赤腳來回走在鵝卵石上,讓凸凹不平的路面按摩足底,對解除病痛和健身很有益處,這種養生方法在日本被稱為健康步道,非常流行。

平時我們並不關心腳,但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腳與大腦:腳離大腦雖然最遠,但腳通過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存在特殊聯繫,腳的刺激量不夠,會使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失去平衡,出現病理性興奮,導致失眠多夢,精神緊張。 腳與血液循環:腳離心臟最遠,腳部的血液循環成為全身血液循環過程中最難的循環,腳部循環不好,易引發靜脈曲張,栓塞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女性天冷手腳冰冷。 腳與人體毒素:人的直立及地心引力的作用,使體內代謝產生的許多毒素極易沉積於腳部。體內代謝毒素沉積腳部,會產生許多病症,如:乳酸、酚類、芳香族胺類沉積會導致身心疲憊、乏力、精神萎靡、腰酸背痛、肢體沉重;尿酸沉積會導致痛風、水腫酸痛。 腳與病菌:細菌、真菌易於腳部滋生,腳部病菌除導致腳癬(又稱腳氣)、腳臭外,還與許多生殖器方面的感染性病變有密切關係。 很多人在冬天都知道要用熱水泡腳或足熏,既安眠又舒適,但到夏天就忽視了。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亞健康中心主任王巧妹說,這是不正確的。足熏應該每天做,一年四季堅持下來,都各有功效,正所謂「春天足熏,開陽固脫;夏天足熏,暑濕可祛;秋天足熏,肺潤腸蠕;冬天足熏,丹田暖和」。   王巧妹表示,夏季濕氣正當令, 人的五臟六腑中屬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而夏天足熏,正有助於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究其理論原因,有點類似於「冬病夏治」的三伏天貼敷。因為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陽氣也是在夏天最旺盛。此時,用足熏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所以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足熏。而當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濕氣侵犯,上面說的癥狀自然也就緩解了。   另外從經絡角度講,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著與各內臟相對應的反射區,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這裡,足熏的時候通過經絡傳導,也能達到臟腑的保健與治療效果。   因此,王巧妹建議,每天晚上最好堅持足熏,如果吹空調導致了感冒、頭痛或發熱,也可以也可以加大蒸汽溫度,足熏30分鐘以上,感覺微微出點汗,頭痛的癥狀就可以緩解。足熏以後最好做些簡單的按摩,比如在腳心(湧泉穴)、腳趾、腳跟處細心找找有沒有痛點,每個痛點處按揉三分鐘,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個人平均每天大概走1.5萬步,一生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繞地球好幾圈。慢跑時,腳每次落地都要承受相當於4級地震的衝擊波。26根骨頭、33個關節,肌肉、肌腱和多條韌帶使人腳成為了大自然的傑作。德國矯形外科專家丹尼爾·富蘭克說:「儘管腳承載了我們全身的重量,我們對它卻很苛刻。」我們給皮膚擦油時忘了腳,每天讓它擠在不合適的鞋子里,還走硬邦邦的柏油路虐待它。另外它還要忍受老繭、雞眼和腳氣。只有當腳疼痛或者發癢時,我們才會把它當回事。德國足醫師中央協會的梅西蒂爾德·蓋思曼說:「許多人從來都不注意自己的腳。」以下是專家們介紹的有關足部保健的十二種方法。

1. 赤腳行走 德國自然療法專家塞巴斯蒂安·克奈普說過,沒有什麼辦法比赤足走路更有助於「強健神經系統和增強抵抗力」。丹尼爾·弗蘭克說:「赤足行走是對足部肌肉的最佳鍛煉,因此習慣赤足行走的民族幾乎無人出現足部畸形。」赤足行走不僅鍛煉肌肉和關節,更刺激血液循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赤足行走愛好者不必把自己圈在家裡或海灘上。目前,德國、澳地利和瑞士建有30多座赤足公園。遊客可以在公園裡依次踏過草地、沙地和石子路,接受從弱到強的刺激。沙灘排球等體育項目也提供了赤足運動的好機會。 2. 腳掌常塗油膏 很多人從未給自己的腳掌塗過油膏,其實腳掌也該吃一些「油水」,因為腳底的皮膚有時特別乾燥粗糙。德國皮膚科醫生貝亞特·特伯教授說:「尿素含量在5%到10%的油膏適用於護理特別乾燥的腳。」尿素可留住表皮中的水分,提高皮膚的濕潤度和柔韌性。杏仁油等植物製劑也可用於足部皮膚護理。但普通護膚霜對足部皮膚大多沒有明顯效果。 3. 正確選用襪子 人的汗腳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例如服用藥物、肥胖、精神壓力或恐懼都會剌激汗液分泌。如果汗腳非常嚴重,就應該請醫生幫助尋找病因。足部護理專家梅西蒂爾德·蓋思曼說:「碰到這種情況,關鍵是要正確選用襪子——穿純棉襪子,而且應該每天換鞋以便讓脫下來的鞋子完全乾燥。」汗腳者也可使用有吸汗作用的爽足粉,但應該盡量減少咖啡、酒精、尼古丁、辛辣食物等刺激汗腺的物質的攝入。氯化鋁膏對許多汗腳有相當的療效,因為這種藥劑可堵塞汗腺出口。在洗腳水中使用的櫟樹皮萃取液也是根據這種原理髮揮作用的。 4. 鞋要合腳 由於人們一生都在走路,所以前腳掌會變得越來越寬。丹尼爾·富蘭克說:「第一根和第二根跖骨離得越來越遠。」因此,前腳掌的橫穹窿逐漸降低。越是經常走路就越容易出現這種問題,尤其是女性。所有鞋子都會變緊,這會使拇趾球和腳掌在跖骨小頭的部位受擠壓疼痛。合適的鞋子和矯形外科醫生製作的鞋墊可將足部承重向腳後跟轉移,從而緩解疼痛。 5. 使用矯正用具 很多女性存在拇趾外翻問題,這有可能引起發炎。丹尼爾·富蘭克諷刺說:「拇趾外翻體現了人類的文明,穿鞋跟過高的鞋子使前腳掌不得不承擔80%的體重。」女鞋的前端不是太尖就是太窄,致使腳趾擠在一起。佩戴環形拇趾套可減輕拇趾球的受力。特製鞋墊也可把雙腳從擠壓中解放出來。拇趾外翻者可購買跖部寬的鞋子,必要時也可採取手術治療。 6. 常修腳 如果腳底繭皮有裂紋或會疼痛,應在洗腳後用浮石或洗腳前用修腳銼刀將其磨掉。外行不要用鋒利的刀具給自己修腳,因為這樣有可能削去過多的繭皮,造成傷害。 蓋思曼說:「繭皮幫助腳底承受壓力與摩擦力。」鞋子不合適也會把腳磨出繭子。經常修腳和擦油可避免繭皮開裂。 7. 挖除雞眼 雞眼常長在腳部被鞋擠壓的部位,那裡的皮膚逐漸變厚,長成銷釘狀,而且向內增生。蓋思曼認為,雞眼膏對去除雞眼的效果並不理想。她說:「水楊酸也軟化雞眼周圍的健康皮膚,但對雞眼的損害程度不大。」她建議患者請醫生切除雞眼。 8. 常用溫水泡腳

用添加香料的溫水泡腳不僅令人舒服,也可加速血液循環。蓋思曼說:「泡腳水不能太熱,38攝氏度最好。」另外還可以往泡腳水裡添加有收斂作用的浴鹽來治療腳氣。 9. 常修剪趾甲 人在洗澡後趾甲會變軟,這是剪趾甲的理想時機。但如果將趾甲一側剪得過多,露出了甲床,甲床上的皮膚就會生長並擠壓趾甲。剪趾甲時最好留出1毫米的白邊。健康的趾甲是粉紅色且透明的,不平整的棕黃色趾甲則意味著有腳氣。 10. 保持足部乾燥 預防腳氣的關鍵是盡量保持足部乾燥。洗腳後要擦乾趾縫,而且不要穿化纖襪子。游泳池、桑拿浴室和更衣室是腳氣的主要感染源,所以在那裡活動要穿拖鞋。一旦染上腳氣,就要用腳氣膏或腳氣粉治療。 11. 使用填充物 路走多了,足部的肌腱會逐漸變短,將腳趾上提,甚至有些人的腳趾再也張不開。根據發病部位不同,醫生稱之為槌狀趾或爪形趾。患者可使用填充物或趾套減輕鞋對腳趾的壓力。情況嚴重者可採取手術治療。 12. 從小穿合腳的鞋 小時候穿不合腳的鞋會導致成年後足部出現問題。對1000所幼兒園進行的調查表明,三分之二的兒童穿的鞋不是過大就是過小。孩子穿上鞋後,腳尖到鞋尖應留出1.5厘米的空隙。父母隨時都應注意孩子的鞋是否合腳,而且也要注意鞋子的高度和寬窄。有機會應盡量讓小孩赤足行走,以鍛煉其肌肉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 .人的腿足處於心臟最遠端,經心臟輸出的血液到達雙腳時,流速一般會減慢。老年人因生理或疾病等原因,容易出現下肢靜脈受阻,血液循環不暢等現象。重視給予雙腿良好保護和刺激,有益於血流速度加快,回心血量增加。這樣不僅能增強老人心肺血液循環,而且對防治多種疾病也有積極作用。;老年人腿足保健的措施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乾洗腳:坐姿,用雙手合圍握住一側大腿根部,由根部向下稍用力按摩,一直到足踝,再反向從踝回按捏至大腿根。以同樣方法按摩另一隻腿,重複做10-20遍。此法能使關節靈活,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也可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水腫及肌肉萎縮等。 2.架腳:坐姿,可將腳架在一定的支撐物上(如桌面或椅背上),即抬高腳的位置。人經常處於長時間直立負重,足部會有不同程度的腫脹或瘀血,把腳抬高,使其盡量接近與心臟同一水平高度,這有利於促進下肢血液迴流,對增強大腦血液循環、增強智力也有益處。3.甩腳:站立,一手扶住牆或樹,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向上蹺起,然後向後甩動,將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綳直,腿也伸直,兩腳輪流甩動,一次甩60-100次。此法可防下肢萎軟、麻木或小腿抽筋,對防治中風後遺症(如半身不遂)也有一定效果。 4.揉腳:坐姿,先將雙手掌搓熱,然後用手搓擦腳掌10次,兩足輪流反覆做10-20遍;其後再用兩大拇指揉壓腳心(湧泉穴),每隻足按揉1-3分鐘。此法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又能調整與之相應器官的功能,可起鎮靜安神、舒肝明目功效。對防治高血壓、眩暈、耳鳴、失眠、足部麻木及疼痛均有一定效果。 5.蹬腳:臨睡前,可平躺在床上,雙手抱住後腦勺,由緩到急地進行蹬腳運動,每次可蹬3分鐘,然後再換另一條腿,反覆做10次。此法有助提高腿部肌力,並使骨關節強健,同時能促進腳部血液暢通,儘快入睡。 6.熱水浴腳: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處),每次浸浴時間15-20分鐘(其間可加熱水保持水溫),浴腳後皮膚呈微紅色為好,同時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此法能預防感冒,增進食慾,還能防治便秘、慢性胃痛及某些婦科疾病。浴腳配合按摩,既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減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於消除疲勞和緩解關節疼痛,對心臟、腎臟以及睡眠也都有莫大益處。浴足養生:浴足與通常的洗腳相似,但不盡相同。開始時水不宜過多,浸過腳趾即可,水溫在40—50℃。浸泡一會兒後,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以上,水溫保持在60℃左右。同時兩腳不停地活動或相互搓動,以促進水的流動。每次持續20—30分鐘,以身上感到微熱炎上。若用冷熱水交替浴足,還可收到治療頭痛、失眠、心絞痛、鼻炎支氣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曬腳強體:早晨或傍晚脫掉鞋襪,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鐘,專家稱之為腳心日光浴。此法的妙處在於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直射腳心,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內臟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此法對佝僂病、鼻炎、貧血、低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摩腳美容:面部皮膚疾患一部分是由病原微生物所致,如扁平疣、毛囊炎、癤瘡等,其餘大多與人體內環境的失調及系統的功能紊亂有關,如痤瘡、黃褐斑、濕疹等。研究表明,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及局部器官、組織、細胞的自動調節,使機體內環境達到平衡,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具體做法是每次先將全足按摩3—5遍,再有針對性地按摩,如痤瘡多按摩足外側的孵巢(睾丸)反射區;黃褐斑可按摩右側足底的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生殖腺等反射區:濕疹則按摩足背部的面部、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區。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鐘。 赤腳健美:在家中脫掉鞋襪赤腳行走,到少可以獲得以下幾點好處:一是可鍛煉腳心不著地的「部分」,而這部分又是人體平衡的重要支撐點,如果人體平衡功能不強,體內各部位負擔不一,就會導致健康質量下降。二是打赤腳可使五個腳趾保持一定間隔自由運動,而不是像穿上鞋襪那樣緊緊貼在一起。正是因為腳趾之間協調的動作,人的行走姿勢才健美、自然,故赤腳鍛煉不僅強身,而且健美形體。 動趾健胃:日本醫學家最近研究發現,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胃。經絡理論認為,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故腳的二趾、三趾粗壯有彈性。另外,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練慣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卧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著年齡的增長,由於皮膚會變薄並且失去彈性,所以足部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問題。但足部的疼痛和不舒服並不是變老的自然過程,你也不必苦忍。

  很多方法可以讓你緩解足部痛楚和提高其活動性。足部的護理是個人健康護理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以下有一些關於足部護理和問題處理的建議:

  足部護理的溫馨提示:

  1.盡量保持足部的溫暖,盡量不要屈膝而坐。其中運動鍛煉就是保持足部溫暖和加快身體循環的好方法。

  2.足部不要長時間泡在水中,因為這樣會破壞足部表面的油,從而使皮膚乾燥。

  3.避免穿過緊的襪子和鞋子,這樣會限制了腳部的血液循環並且可能會引起腳趾抽筋。

  4.每天都用暖水洗腳,並且要徹底弄乾腳部水分,特別是腳趾間的水分。

  5.用浮石將死皮輕輕磨去,但過瘦或者關節處不要進行磨皮,如果腳皮較硬處覺得疼痛的話,要儘快到足部醫生處就診。

  6.經常穿上合適的鞋襪。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更需要穿合適的鞋子給足部提供足夠的空間與支撐。系鞋帶的鞋比較合適。

  7.定期修剪腳甲,並且要用合適的指甲鉗。要注意不要剪得太短,否則會引起指甲內生。

  8.如果足部燒傷、擦傷或者割傷的時候要進行適當的處理。如果有顏色或者溫度變化的話就要立刻就診,因為這很可能是患糖尿病的症兆。

  如果足部有病症或者覺得需要足部治療的話,要儘快找醫生。記住,腳部需要你的護理。

推薦閱讀:

陳式太極拳養生功功法入門指南
跟曲黎敏學養生智慧之《黃帝內經》(中)
傳統四物湯的配方及做法
【食療養生】會坐月子的女人才命好
那些喝茶的人,你知道一天該喝多少嗎?

TAG:養生 | 足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