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和他的《八卦》,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不斷的文明之根

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

伏羲是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中華人文始祖,是三皇之一。關於三皇,有好幾個版本,不管哪個版本,都有伏羲和神農。

伏羲大約生於公元前一萬年左右,舊石器晚期,姓風,所以風姓也就成為了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傳說伏羲的母親因踩了一個巨大的腳印而感孕,古人傳說或神話,從表面上似乎不可理解,但背後往往隱含著特殊的意義。伏羲母親踩腳印而感應懷孕,表面是不可理解,但實際這個現象反映了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類沒有固定家庭,都是群居群婚,「知其母不知其父。」(《白虎通義》)是普遍現象。

傳說伏羲是人首蛇身,這個也不可理解,實際是反映當時的蛇圖騰。原始社會,生產力落後,人類的處境很艱難,於是產生各種動物崇拜,如蛇、鱷魚、鷹、熊、烏龜、狐狸等等。伏羲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後,為了兼顧各個部落的圖騰信仰,非常智慧地集成出一個綜合性的圖騰,這就是「龍」。龍集合了蛇、魚、馬、鹿、雞等諸多動物特點,從而穩定了各部落之間的關係。從此,龍就成為了華夏各民族共同尊奉的圖騰,華夏人民也因此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

伏羲有一個比伏羲自己還厲害的妹妹,這就是同樣也是中華人文始祖級的人物—女媧,有的版本就把女媧也列為「三皇」之一。伏羲與女媧結為夫婦,許多資料上寫兄妹倆因為大洪水淹死了很多人,為了人類繁衍,沒有辦法才決定結為夫婦的,還搞了個占卜儀式,燃燒蓍草,結果蓍草的煙聚攏不散,說明上蒼同意他們的結合。其實,這都是以現代人的眼光去審視遠古那些事。在原始社會,人類都是血緣婚姻,哪有那麼多講究。不過,按照《白虎通義》:伏羲,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伏羲從自己之後,規定了一些婚姻制度,以後血緣婚姻逐步走向氏族婚姻。但是,婚姻規範的過程是很漫長的,至二十世紀末期,都有嫡表兄妹結婚的現象。

伏羲與女媧

伏羲的女兒宓(fú)妃,淹死在洛水,後來被奉為「洛神」。這個神話成為後世人們文藝創作的經典題材,先有三國文學家曹植的《洛神賦》,後有東晉畫家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再有元朝趙孟頫的書法精品《洛神賦》。

炎帝的女兒精衛也淹死在東海,於是《山海經》里多了一個「精衛填海」的故事。怎麼帝王的女兒都容易被淹死?前文已經說過,古人神話傳說背後都有實際所指。兩位帝女被淹死的傳說,正說明了上古時期洪水泛濫,到處大水茫茫,人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淹死。後來的大禹治水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點。

作為一個偉大的部落聯盟首領,伏羲教會了人們很多生存本領。《周易》上說,「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就是編織魚網,這在「漁獵時代」顯得尤為重要;「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說明當時已開始製造文字,代替結繩記事。有人要說,不是黃帝的大臣倉頡造字嗎?造字這麼巨大的一項工程,不可能一時一人就能夠突發完成,只能是經世累代、逐步傳承發展的結果。

伏羲最輝煌的成就無疑是傳至今天的「八卦」,也叫《易經》。《易經》是名副其實的萬經之祖,它對後來的儒、道經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如此偉大的作品自然不是輕易簡單出現的,引導《易經》產生的是神秘的《河圖》和《洛書》。

河圖與洛書

《易傳·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指黃河,洛指洛水,聖人指伏羲。

在那個天地洪荒的年代,人類處於蒙昧狀態,伏羲作為首領經常站在咆哮無常的黃河邊上不斷思索如何才能帶領人民順應天地、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據說,有一次,伏羲在黃河邊看到一隻神獸龍馬,凌波踏水,背上有許多規則圖形;後來,伏羲又在洛水邊又看到一隻神龜,背上也有類似的規則圖形。伏羲把這兩個神獸背上的圖形都畫了下來,仔細揣摩研究,結合平時觀察天地,以及人類的活動,畫出了八卦。

《易經》開始沒有文字,只有圖形,而且就是由最簡單的三行長短直線組成。但它卻涵蓋天地,包藏萬物,是研究人和自然的一門極其有用而又深奧的學問。

先天八卦

《易經》是什麼?易就是「變」的意思,日落日出,月圓月缺,野火燒山,大河漲潮,萬物枯榮,人的生老病死……無數的自然現象都在宇宙天地間不斷變化,如何認識宇宙自然規律?如何預知吉凶?又如何趨利避害?這些正是伏羲想通過《易經》來達到的目的。

伏羲活了一百多歲,在他之後,有人類的智者對《易經》進行註解和豐富,其中比較著名的三種改良《易經》,分別是在夏商周時期出現的《連山》、《歸藏》和《周易》,前兩種已失傳,《周易》一直流傳至今。

《周易》是周文王所作。為了區別,後人把伏羲的原始「八卦」叫做「先天八卦」,而把周文王的改進「八卦」叫做「後天八卦」。周文王改進了八卦之後,同時加以演變,把八卦疊加,得到六十四卦,並寫了卦辭和爻辭。

到了春秋時期,孔子也十分推崇《周易》,為了讓人們更好地讀懂《周易》,孔子對《周易》進行了註解,叫《易傳》,總共十篇,所以又稱「十翼」,「翼」的意思是有如翅膀一樣給予幫助。

經過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代聖賢承前啟後的傳承發展,《易經》(現在一般是《周易》+《易傳》的合集)已經成為歷朝歷代指導華夏人民工作與生活的智慧經典,今天,易學在全世界範圍內到處可見。

三聖:伏羲,周文王,孔子

簡單普及下八卦的基礎知識:

一個八卦是由三行直線(—)或斷線(——)組成,每一行稱為一「爻」,直線代表「陽」,該行就稱為「陽爻」;斷線代表「陰」,該行稱為「陰爻」。從下往上,分別為第一爻、第二爻、第三爻。每一行可以是陰爻也可以是陽爻,按照數學排列組合,總共有八種排列,也就是八個卦,卦名分別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伏羲把這八卦按照八個方位排列,這就是「先天八卦」。周文王調整了方位,這就是「後天八卦」,同時覺得八個卦太少了,不足以表示後來日益繁雜的人間萬象,於是把兩個八卦上下疊加,這樣就有六十四種排列,也就是六十四卦。

每一卦都有一個卦辭,用來說明該卦的整體含義。每一爻都有一個爻辭,用來說明該爻的含義。一個事物的形成往往有個漸變的過程,一個卦的結果就是從第一爻到第六爻逐步變化而得來的。

最簡單的占卜方法:扔硬幣,正面為陽,反面為陰,扔六次,畫出六條陰線或陽線,這樣就得出一個卦。然後到《易經》上找對應的卦形,查看其卦辭,便知結果如何。要想趨利避害,要仔細看每一爻的爻辭,然後做出相應的行動變化,以達到趨利避害的結果。

元世祖忽必烈就是因為看了《易經》里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才把朝代名稱定為「元」。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是來自《易經》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伏羲始創的《易經》,正如他創造的「龍」一樣,既可以大氣磅礴,上天入地;又可以細緻入微,變化無常。中華民族有這樣智慧的祖先,才會有五千年傳承不斷的燦爛文明。

詮釋宇宙自然的八卦圖


推薦閱讀:

施食法傳承及現狀
祭祖傳承中華文化,聚力實現大中國夢--【為公解惑】千人祭祖活動圓滿成功
轉經輪的觀修法 頂果欽哲法王傳承
師兄專欄 ▍準提法門之生命科學修證觀及其傳承「台灣準提法會小參報告」
傳承優秀傳統家庭文化

TAG:民族 | 傳承 | 文明 | 中華 | 中華民族 | 伏羲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