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主講宇宙萬有本體論曰:印光大師每天持四十九遍大悲咒

慧律法師主講宇宙萬有本體論曰:

印光大師每天持四十九遍大悲咒

上慧 下律 法師主講

--------------------------------------------------------------------------------

慧律法師  

加入時間:2007-11-16 10:16:45

後面這個二十六修凈土法門,就是導歸凈土,正合我意。如果它沒有安排這第二十六這一則,我覺得它不夠圓滿,它安排了這二十六修凈土行,啊,我覺得太棒了,正合我意。前面講都講得非常好,後面如果沒有這一章,修凈土行,那是美中不足,它剛好這個修凈土行,正合我意。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就是叫你要修凈土法門。二六 修凈土行,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恆沙功德,總在心源,這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就是美在這個地方,他用方寸,底下就用心源,同樣是講心,但是他能夠把一個句子講得非常的美。如果兩個句子,都用心源就不好聽。百千法門,同歸心源,恆沙功德,總在心源。這句子重複的出現就減少了那個文章的美。百千法門不離開這個方寸,這就是我們這一顆心。因為這心一點點,所以指方寸,那麼恆沙功德,總在心源,還是離不開這個心,最上乘法,了第一義第一義就是中道義,就是實相義。就是畢竟空義,就是無生義。最上乘法就是成就佛道,圓滿究竟菩提叫做最上乘法,而小乘為什麼不成為最上乘法呢?那麼它不夠圓滿,了第一義,以為根本,最捷最穩。就是用這個第一義,中道實相來作為修行的根本,是最捷,捷就是最快的,那時捷運,最穩當。念佛求生,以登不退不退轉就是七地菩薩,八地菩薩的境界,阿裨跋致,《彌陀經》講的阿裨跋致,念佛求生,以登不退轉。第一義諦,三藏總綱三藏總綱,那麼就是戒,定,慧了,經,律,論,講的就是經,律,論,離不開戒,定,慧了,第一義諦,三藏總綱,一切法門,法法皆入,第一義諦,這是指大乘法,大乘法是法法圓融,法法中道,法法平等,小乘是取捨,比如說修四念處,修觀照的法門,觀死亡,觀這個無常。所以,小乘有下手的地方,修小乘有感覺,有一點點成就,因為觀不凈觀,觀這個無常觀。觀這個種種的四念處,他很容易就受益。那麼為什麼呢?因為直截了當的去透視這個假相。但是久修不凈的話,對圓滿的菩提就沒有辦法,為什麼,他自己認為世間苦,自己了脫。所以要究竟菩提,圓滿的菩提,還是一定要進入大乘法的最後的階位,《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圓照,就是圓滿的觀照,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無相一定是最圓滿的,究竟無相,那當然是圓滿觀照,如果我們當下就無心,那一切事情就圓滿了,夫妻為什麼會吵架,因為看法不同,知見立知,師徒為什麼會吵架,知見立知,看法不同,對不對?眾生為什麼會吵架,為什麼會殺人放火,生命觀不一樣,這個就是五濁惡世第一個是劫濁,劫濁是總稱,見濁,煩惱濁,這個見濁是知見的不一樣,那就沒有辦法圓滿,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怎麼能夠圓照清凈覺相,那一定要見性,明心見性,所以師父在這個林口體育館講的,那個五次的達摩大師的《見性論》,麻煩諸位再聽一遍,那麼這一次我到新加坡跟馬來西亞要講十場,就是要把達摩大師的《見性論》用國語在詮釋一遍,然後再加更多的資料,然後,希望這個錄音帶能夠流通到華人的區域。因為在台灣,幾乎都是用台語。所以很可惜,這種見性法門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外省人聽不懂,很可惜,所以生為外省人,也有一點障礙。這次去了要用國語講。再把《見性論》重複的再講一遍。出國名額剩下四個,五個而已,很快就滿了。底下,說清凈覺相,永斷無明,要怎麼能夠斷無明呢?那一定要見性,見性就見到平等的心性了,了解平等法了,無明就是指根本無明,不是指枝末無明,斷我執叫做枝末無明,斷法執是菩薩的境界,斷根本無明是佛的境界,包括那些微細的無明,都斷盡了叫做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個佛道是指大乘佛,不是指小乘佛,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麻煩這四句話劃兩條紅線,你要修行,要得到最大的根本,希望要抓得准,譬如說你生病,健康受到了威脅,怎麼辦,要找醫生,醫生看完以後要打針,你要找血管,你總不能說一直拚命找來找去,在義理上一直研究就像在找血管一樣,可是你一定要使他的病好,一定要一針紮下去,一針見血,然後把葯送進去,才能夠讓這個色身再繼續健康起來,簡單講的話一個人修行不能說在信心,解門裡面一直打轉,他一定要深入觀照,少許的幾句話他就可以受益一生一世,譬如是你了解到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常,這兩句話,在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講的話,這兩句他就開始觀照,就象一針紮下去,在心性上下工夫,這是真正的一個修行人,很快就會得到解脫,但是如果說我們只是聽一聽,參考,參考,在意識觀裡面或者是學理方面,念一念,同時也講給別人聽,而自己不受益,真正如實的修行叫做觀,而不是說隨隨便便來聽聽法,來結結善緣。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就是什麼,圓照清凈覺相,觀心究竟解脫,亦得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之,加一個字,頓悟法門這也是一起念的,一切凡夫要進入如來地的頓悟法門,當然就是要見性,那麼見性就是圓照。見到平等的心性,就是清凈的覺相,就頓悟了,自覺聖智,內證境界,這一句來自於《楞伽經》自覺聖智就是自己覺悟,而自己非常的清楚已經覺悟,有一個信徒來問,說:師父,開悟的人他知道開悟嗎?他絕對清清楚楚。那麼開悟的人他自己講開悟是不是執著,不對,他只是為了方便眾生,所以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講,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就是這樣子,我是已經成佛,你們還沒有成佛,佛在律學也是這樣講的,自己開悟,那一定是很清楚的,也不著一個開悟之相,因為開悟的人是無相可得。所以這個自覺聖智,就是自內證。叫做證量,有了證量的人他感覺到這個平等的心性。他內心不起伏。再大,再困難的事情他都可以放得下,看得開,這個內證的境界,禪也好,凈也好,密宗也好,律宗也好。同證之點同證之點是什麼?同證圓滿的清凈覺相。都是一樣的,禪為什麼講即心即佛,凈土講自性就是凈土嘛,密宗講三密相應,三密清凈,三密相應,那當然也是佛了,律宗到最後就講自性就是戒,律宗也是一樣的,戒,沒有所謂的破戒,沒有所謂的持戒。也沒有所謂來,沒有所謂去,統統沒有,何以故,心性本生,本不滅,破戒人也不失戒體,受戒人也不得戒體,何以故,本不生,本來不滅,破戒,持戒方便說,這毗尼作持就講得非常清楚,所以這個《四分律》就通大乘這個涅盤,大乘的圓滿涅盤,所以說不生不滅是禪,凈,律,密的最高修行指導原則,令心所向,皆無所障礙,你無所執著,但不壞事相的因果。所以這個同證之點,這個點就是最高了,top同證之點,因此修禪,修凈土都不要互相攻擊,修密宗,修律宗也不可以互相攻擊,修行人一定要有一個包容的心性。包容的心性,這個小乘一看到他持咒一下就列為外道,就呵斥,外道,這小乘一走對了,很好,要走錯了,就不歸路,什麼叫不歸路呢?他每一部經典都要探討是真,是偽,《楞嚴經》是偽經,《地藏經》是偽經。大乘所講的神通都是偽經。這是小乘最多談的,大,小乘爭執了一千多年,而且大乘禪宗已經造就了多少的祖師大德成就,這個哪裡是小乘可以想像的,密宗的密勒日巴那種成就,神通自在,那種教理的無生,《密勒日巴傳》你看過嗎?你們去看一看,那怎麼得了,密宗的成就,凈土宗的印光大師那生死自在,說來就來,說去就去,每天持四十九遍大悲咒,持多少的咒,念多少的佛,那持戒的清凈,臨命終四個月以前就知道了,他是十一月幾號要走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了解,凈土宗的這個大德,他的生死是這麼自在。這哪裡是小乘可以比擬的,根本沒有辦法比的,印光大師他走的時候是幾個月以前就把這個事情交代,哪一個人要當主持,哪一個人要做佛像,這個道場的狀況統統都交代清楚了,坐化24個小時頭沒有低下來,你去告訴泰國,泰國哪一個比丘有辦法這樣子。泰國從以前到現在我才聽到過證五個阿羅漢果。緬甸也是這樣,緬甸到現在有兩個阿羅漢果,泰國現在有三個阿羅漢果。這是公認的,他們的生死都不一定這麼自在我告訴你,說實在話的,哪個坐著,他就是這樣子,那些證阿羅漢的都是哪裡,都是農夫,農夫出家的,他出家以後就修什麼觀,修苦觀,修不凈觀,這是泰國的一個故事,農夫他很苦的,他苦得沒有供養,為什麼,沒有人要理他,又不認識字,有一次他去聽人家開示,修不凈觀,觀照,這是小乘最多的,對不對?觀身不凈,觀法無我,觀心無常等等這些,修四念處,他就放棄工作,年紀大了開始修,五六十歲了,就修,他就觀照三個月,觀無常,法法都是無常,一下子,三個月證初果,他那個用功是二十四個小時都觀無常的,他不是像我們念一念,念一念,待會累了就休息,他二十四個小時統統觀無常,注意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觀無常觀久了,就與空相應,因為得也是無常,失也是無常,夫妻再恩愛也是無常,擁有再多的金錢也是無常。他用這種無常一直入觀,三個月證初果阿羅漢,他去請教他的上人,他上人說:那就繼續,再繼續觀,他一開始修別相念,後來就修總相念,觀心無常,觀法也是無常,觀身也是無常,一切法統統無常,一切法也統統無我,一切法統統不凈,一切法統統不可得,這個就是禪宗,進入禪宗,,一下子就經過四個月就證二果阿羅漢,後來就一直用功,減少睡眠,過午不食,然後持戒清凈,經過了幾年,證了四果阿羅漢,這是公認的證阿羅漢果的,緬甸也是有一個這樣子,緬甸是一個做勞苦,苦工的,苦工,他們就是對苦有所體會,對苦有所體會,三世諸佛以苦為良師。這樣子也才兩個,三個,才幾個阿羅漢,要是用我們中國大乘這個大開悟的人,那是站著往生的,說來就來,說去就去的,那個皇帝要砍他頭的時候,他在幾千里外,就知道皇帝派兵來了,他說:我的因緣盡了,他交代他的徒弟,我因為一句話,向皇帝建議,皇帝不高興要砍我的頭,那麼很快就到了,師父,你怎麼知道,師父笑一笑,我先走了,先走一步了,皇帝來你就告訴他,勞駕派大兵來,勞駕他,說:很謝謝他,皇上的厚恩有因緣再報。也是一樣,他還是感念他的恩,然後就進去禪堂裡面一坐就走了,那個大兵來的時候,徒弟:哎呀,我師父請你們進去,泡茶在等你們,大兵一看,門一打開,坐著坐化。徒弟大家都嚇一跳,來沒有來,去沒有去,他統統清清楚楚,對不對?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說這種是小乘境界所能夠達到的嗎?怎麼說,大乘是非佛說,怎麼說大乘是外道,持咒是外道,修密,修禪,修這個什麼統統是外道,這小乘的看法實在是很難讓人家接受,都很少去深入這個大乘佛法的經典,胸量具足在觀照的功夫。他不是修無常就是修死,要不然就是修四念處。他只承認《阿含經》那《四阿含經》師父從頭看到。。看過了幾遍,他就是講這個,都是重複,無我,無我所,無色,無受想行識,都是一直重複,一直講無常,一直講無我,每個典故一點點,文章一點。所以這個禪凈密律如果你深入去研究,要花二十年去研究,三十年都不一定能夠圓滿,但是我們要抓住我們適合的法門,抓住我們適合的法門,所以師父還是勸勸大家,你要念念佛。念佛,清凈心它就是禪,就算沒有大徹大悟,你也有往生的把握,為什麼呢,我沒有念到開悟見性,至少我念佛可以把這個習氣放下,煩惱防下,我臨命終一心不亂,我至少可以到極樂世界去,你如果修小乘的,你沒有開悟,你就算你開悟了,證三果阿羅漢,還要一番生死,證初果阿羅漢還要七番生死,他來,再去,來再去,七次,人間天上,天上人間,七番生死,往生極樂世界不必,凡夫身一生就成辦了,了解大乘圓滿佛法的人他絕對不敢忽視的,這些。。永明延壽大師是何等的人物。十二祖的徹悟大師是何等的人物,印光大師是何等的,,都是開悟的聖人。都反過來還是一心一意的念佛,就穩紮穩打,我做師父的人我不能告訴你一個沒有把握的法門,我告訴你一個沒有把握的法門,那你修修。。以後就走錯路了,那我有責任,我要告訴你一個最穩當的法門,從今天起,從現在起,你聽到一個正法。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你執持下去,而誓死不改變,念念想要求生極樂世界。沒有往生來砍我的頭,如果你堅定你的意志。了生死易如反掌,就怕諸位沒有信心,底下,禪凈密律。同證之點,方便多門,歸元無二回到家是沒有兩個的,法法平等,無有高下,證入遲速,全視能否,忘情去執你要證入的遲速全部要看你是不是能夠忘情,情就是愛跟恨,去這個執,執就是我執跟法執。你能不能把世間的男女的愛恨放得下,能不能把對萬法的執著放得下,忘情,放得下,放得下愛恨,放得下我執,法執,開佛知見,心言絕處,了了相應心言絕處就是不可思,不可議,心的絕處就是不可思,言的絕處就是不可議,心言絕處就是不可思議,這個不可思議的佛的清凈圓滿覺相了了相應,此著實為,萬法宗本,這個實相第一義是萬法的根本,諸佛法要,微密難思,其智慧門,難解難入,為什麼?因為無生,無相,無念,無住,實在是不曉得從哪裡下手,大乘難就難在這個地方,小乘它有階位,所以入門有方便,大乘就是哪裡都是入,哪裡都不能入,沒有能入,所入,所以處處是,處處不是,悟則剎那間,迷則塵點劫。真常功德,無漏法身,甚深無量,唯佛證知。真常功德就是所謂的涅盤,無漏,漏就是煩惱,徹底的斷煩惱,斷無明的清凈法身,是甚深,是無量,只有佛跟佛能夠證知。《法華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就是第一義諦,不生不滅,諸佛菩薩,因地修行,動經塵劫,塵劫就是塵點劫,每一個點當作一個劫,但是其實也是事相來講的,究竟理體在一念之間,龍女八歲成佛,其實在一念無生。塵點劫其實我們的生死是生得很冤枉死得也很冤枉,生的迷迷糊糊。是死得痛痛苦苦,眾生就是這樣子,為什麼,沒有法,上根利機,一聞千悟就象六祖超越見地記住,超越見地就是沒有知見立知,見地就是安立一切的知見就是無明,一聞就千悟,為什麼?哪裡都是緣起,哪裡都是性空,不是一聞千悟是什麼呢?哪裡都是會歸法的平等,緣起的千差萬別一下子就會歸性空的統一性,圓頓了徹,皆為多劫,漸修而成為什麼漸修呢?習氣難斷。拜佛拜了十幾年了,恩!碰到這個好吃的,也多吃一點點,雖然對這個往生沒有什麼很障礙。但是到極樂世界去,還沒有辦法見到諸佛菩薩的清凈法身,為什麼,你還有無明在,所以你在這裡修學的在座諸位,我先講一句話,我們在這裡文殊講堂聽經的幾百個人,去極樂世界是每一個人的蓮花都不一樣,為什麼,你聽經的功夫,開悟的境界也不一樣。出家,那品位就高,那麼在家品位,就看你個人,也有上品上生,象趙朴初這個,對佛教的貢獻之大,那是嚇死人,趙朴初老居士一天《心經》背一百遍,那個也是上品上生的,對佛教的貢獻是嚇死人的,那再來就看我們儘可能在三寶門中好修福,所以說在座諸位,有的人去。。還有我們一定要了解凡聖同居土有九品,九品蓮,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還是有九品蓮。,那麼就究竟的這個常寂光凈土是沒有,但是方便說有九品,是為了那些大菩薩所設立的,因為絕對的清凈法身是無來,無去,無相的,不分這個階位的,漸修而成,宿熏道種,宿世所熏習的道種。在座諸位,如果你前世沒有熏習,你今生今世叫你來聽經也不可能,教下修觀,縱能法悟,未盡余習如果是依照語言,文字慢慢的去揣摩,去思維。那麼就算能夠悟,習氣還是不能斷,百劫千修,三祗可證。還要經過好長三大阿僧祗劫,百劫修相好,潛修是暗地裡的觀照,三大阿僧祗劫才可以證,宗門頓悟一剎那之間就頓悟,頓悟,但這是上根利器的人,三關洞徹三關,初參,不破初參不閉關,這個就是斷我執了,初參就是開悟,大開圓覺,可是無明還是在,那麼再來第二參呢?破這個無明,第三關叫做末後牢關,是斷根本無明,末後牢關,就想皮跟肉一樣很難分,意識跟無明實在很難分,所以大部分人都卡在第三關,肉跟皮實在分不清楚,什麼是意識,又什麼是清凈的本性,因為是不二的東西,要強烈的分,實在分不出,除非觀照力很強,所以說三關洞徹,四智圓明,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斷惑證真,方了生死,像末之世,根器淺劣像法,末法的時候根器是很陋劣的。去聖時遙,去聖人就是遠離聖人的時間太遙遠了,業障深重,像我們現在差不多都是這樣子,業障很深重的,說修行是不可能的,今天如果是日本的什麼柏原崇來,那就不得了了,那個女孩子就喧鬧不已,不得了,現在人是很奇怪的,這一半頭髮裂開來,然後這邊是噴紅色的,這邊是噴白色的,要不然就把頭髮弄得尖尖的像金字塔一樣,著在東京的街頭或者京都的街頭,在台北的街頭也有這樣子,貫耳環的,還有把舌頭貫穿的,為什麼要弄這樣子呢?你不曉得很痛苦呢?你們去文身過嗎?我看電視報道文身,那是很痛苦的表情,一隻蝴蝶,關老爺,很奇怪,他為什麼都沒有想到釋迦牟尼佛,是不是?人很奇怪,末法的時代,實在是眾生沒辦法了,要修行更難,所以,業障是很深重的,未證無生,寧逃後有後有就是將來的輪迴,你還沒有證得這個無生法忍,你怎能逃過將來的輪迴,識心未盡這個分別心沒有除掉,總屬輪迴注意,識心,什麼叫識心,就是取捨心,取捨不斷就是輪迴,你有沒有修行,就看你現在有沒有取捨,取捨讓一個人煩惱,讓一個人失去,失真,就象今天打開電視報道,有三個人去搶錢,拿著槍去搶,搶錢以後,怎麼樣?開得很快,結果被一個大卡車一撞到,拖了幾百公尺,那車子也爛了,火也起來了,這次報道比較真實,把那個屍體全部照出來,一看,為了那十多萬塊錢,三條命,所以人實在是很悲哀,要是學佛,不要說十多萬,就是一千萬擺在你前面,你也不會動念,我是不會,你,我不曉得。有的就說,恩,師父,那很難講。一千萬我是不會動,我這個要讓我動,可能要上億的。所以這個識心未盡,總屬輪迴,沒辦法,還是繼續的六道輪迴,未出三關,仍落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煩惱未斷,轉生即迷這一句話很重要的,我們要沒有斷煩惱,又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你慘了,一轉世就迷了,今天你哪一個人不聽到正法他可以自己覺悟的,NO!我告訴你,一個都沒有,包括美國總統,包括中華民國總統,包括那一些皇帝,沒有一個開悟的我告訴你,除了雍正皇帝開悟,雍正皇帝是開悟的人,他修行,修禪的,每天都用功,雍正在修行的時候,根據記載,他參的時候,那個師父當做不認識他,他有化作一個平民去參,他的上人故意說:我就告訴你,你七天沒有開悟,你自己了斷好了,他師父故意氣他,他哪裡知道,他上人是大徹大悟的人。他全身冒汗,我當皇帝從來沒有人敢對我這樣子的,要是我怎麼樣,我要殺掉這個和尚,後來觀照,觀照,七天以後,大徹大悟了,感謝他的恩師。明朝跟清朝很多都修禪還有密宗的,像明成祖就拜班禪,喇嘛這一類,都是以他為國師。這明成祖每次要攻打的時候,這個密宗的上師就告訴他,不可以用這種方式的,就救了很多,很多的生靈。所以,如果做總統,來拜我做師父的話,我也告訴他:不可以用武力解決。轉生即迷。`「隔陰之昏,入胎之昧隔陰就是轉世,就昏了,入胎之昧,你一進入母胎裡面就忘記前世了,博地凡夫,安免隨流怎能免這個生滅的流轉呢?娑婆濁世,分段生死,壽命短促,惡緣纏繞尤其是現在,惡緣是特別多,以前鄉村生活很單純,現在是惡緣纏繞,眾苦逼迫,其心怯弱一碰到苦了,就退道心了,你看,學佛一年很精進的,他以前聽師父演講以後回去自己點香。無論如何我就是犧牲我的生命,我一定,慧律法師上課我一定要來,學佛一年,佛在眼前,三年以後,每個禮拜來一天,學佛三年,佛在西天,還不錯,還看到佛,還有一點點希望,學佛十年,化為雲煙,就結束了,十年,沒看到人了,那個居士沒看到人了,我現在講的不光是在家居士,那些發願要永遠跟著師父的跑第一個,我們不好意思泄人家的氣。他跑第一的,我是永遠不會離開師父的,那個都會跑第一的,真的,他要離開一定有他的理由,因為佛法很好講話嘛,他來的時候他就說師父,你是大善知識,善知識難遇呀,如佛住世,我捨生命決不離開,離開的時候就會說啊,萬法因緣生,因緣滅嘛!有緣則聚,無緣則散嘛,師父,是不是呀,怎麼說就怎麼對,講來也對,講去也統統對,你就是怎麼講,他統統對,也不能說他不對,都是這樣子,反正法法是平等的嘛,是不是?還好我不是靠這些徒弟過日子,對不對?我常常講以前文殊講堂只有我一個人嘛。我還是這樣撐下來的,是不是,所以沒有差別,惡緣纏繞,眾苦逼迫,其心怯弱。不值佛世,終致退墮。沒有碰到佛一定會退的,漂流業海,迷途久諳久諳就是不明,漂流這個業海,迷途久諳,生死海是很的,很難突破的,菩提路遠,若不求生,他方佛土,仗佛攝護攝受來衛護我們功行難圓所以我常常說有時候要靠自己,有時候靠佛,有時候靠佛力,有時候要靠自力。你不要講得很大聲,我了生死要靠自力,你不靠佛力,我告訴你是很難,很難的,要靠佛菩薩加被的,所以給你們那個咒輪,那個就是往生的 passport你們千萬要帶著,那裡面師父為了加持這個,弄了多久的時間,就是 什麼好的都給大家,多少人感應啊,多少人念一念,助念八個鐘頭,臉都發黑,放到胸口又得到大的感應,這個就是給大家一個助緣而已,有時候靠自力,有時候靠佛力。記住,你是凡夫,我也是凡夫,要靠佛力,不靠佛力是功行難圓,很難圓滿,錯過此生,永淪三界,想到這一句就很恐怖了,差之一念,失乎累劫如果你差之一念,意思就是你就差那麼一點,就是你因循苟且的度過了這一生,這一念精進心提不起來,再來就不是這樣子了,失乎累劫,那就要時間很長,很長的了,這不是像聯考,今年考不上,明年再來考,它還有給你機會的,很難的哦,今生今世要死了,來世就不曉得能不能碰到大善知識,四大各離,將何所靠地水火風一離,怎麼靠,靠什麼呢?不常見佛,恐遇羅剎,這些妖魔鬼怪尤其是現在的外道,特別的興盛,不生凈土,恐墮地獄所以我們要常思地獄苦,要常常思維這個地獄是很苦的,精進勇猛的念佛,不託蓮胞,恐入馬腹你不進入極樂世界的蓮胞裡面,恐怕就會投胎變成馬,馬就苦了,讓人騎還要被打。三惡道苦,易入難出,人道惡濁,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子,天福易盡就算你生天,福報盡了,業果所牽怎麼樣」「誠難迴避你還是逃不掉的,所以還是要精進求生極樂世界,如果聽到了佛法,而不去精進會怎麼樣呢?一誤百誤,一走錯路了,就更多的錯誤就現前了,甘心苦趣哎呀,自己這個狹劣的心不願意解脫,心還是一直處於六道輪迴,束手無救,實可寒心這樣想起來,實在是讓人家寒心,怎麼不趕快精進用功呢?虛空無盡,法界無盡,凈土穢土,亦皆無盡,有清凈的莊嚴國土,就有痛苦的世界,十方凈土,勝妙莊嚴,眾生生者,俱得不退就是阿裨拔至,十方凈土,有的求生東方琉璃世界,有的求生彌勒凈土,有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容易進去的,也最容易修行的,也最殊勝,最莊嚴的,所以十方凈土是勝妙莊嚴,眾生生者,俱得不退轉,《起信論》這麼說」「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怕你退失道心,來,先到我極樂世界來念佛,怎麼樣?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往生你真的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你就一定可以得到往生,就是隨願得生,他方佛土他方的世界,常見於佛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或者是到他方世界就可以成佛,就可以永離惡道,世尊慈憫,觀機施教觀察一切眾生的根器,然後把這個布施出去,曲垂方便什麼叫做曲垂?委屈了佛陀,為什麼?大家沒有辦法,悟到一實相的道理,一實相的道理要大根器,所以只好委屈佛陀,垂憫眾生,開方便門,開捷徑門這個徑就是直,這個捷徑就是直截了當,於所顯示,種種凈土在他所講的經典裡面,顯示的種種凈土,獨於西方,彌陀凈土一而再,再而三的相勸,叫做諄諄相勸誠懇的勸告我們要求生極樂世界 ,一點都不要動搖,要專,昭示最詳昭示就是明示。最清楚。。彌陀大願,憐念眾生,攝諸群品,群品就是種種種類的眾生,如母憶子就像母親想念她的兒子,母親想念他的兒子沒有用,要是兒子不想念母親呢,也沒有用眾生果能,信願持名信,願,行,三資糧,持名就是行,要能夠憶佛念佛要常常想佛,諸佛無相,以眾生心為相。你憶念佛,佛就。。因緣成熟佛就來你心中,顯現給你看,那就憶佛念佛,如子憶母,二憶念深,不相乖異乖就是違背,兩個人不謀而合,能夠銜接相應,沒有互相背道而弛,叫做不相乖異,乖異當然是背道而馳,然後兩個人沒有背道而馳,那當然就是很相應了,感應道交,即蒙攝受,一生取辦今生今世就可以了生死,就可以怎麼樣,入如來地」「以凡夫心,投佛覺海,至簡至易,至圓至頓因為太簡單了,因為太容易了,大家變成不相信凈土法門,不相信凈土法門,尤其學過一些佛法的人或者是小乘,或者是學過其他宗派的,都嗤之以鼻,不但不相信凈土還譏笑,誹謗,這個看多了,連大乘有的人都批評這個凈土法門,嗤之以鼻,在那邊偷笑,笑我們修凈土法門很笨,至簡至易,太容易修行了,至又圓滿,又頓,又立刻,這個頓悟的頓,又立刻可以見效。

摘自(網頁地址):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680354f438014698a8d433a83c35f93130a1d5a3ab4fe663f4c5396846b6075eb120bafe73605644262a09abcd41d98fac97e38895132741c92044f934fa0dc3024d653934d99a40e90bae733e3b9a2d6c82759dd22766df3f49c5b7003bb6ee76445f4d7e85f622e07bb9d2715fe4e012d882230a137fff7466f10f1f5ca2f38d42ba0766793b842b62913c504d56f0c5542b73dc21f2251279038308e432a05e2fc2de43d0e4b&p=c257c016d9c40eff57ed9720175e&user=baidu&fast=y

推薦閱讀:

佛教電影一輪明月(弘一法師) 濮存昕主演
大安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5)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七八一卷——第七九0卷
凈空法師《凈土大經解演義》(全600集) 網頁易讀版 | 生死書(智能手機版)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文珠法師

TAG:宇宙 | 大師 | 法師 | 大悲咒 | 印光大師 |